正氣可貴
余藏正氣堂油泥活字本《綱鑒廿一史通俗衍義》,二十六卷四十四回,清新昌呂撫安世輯,似與孫子書君所見《二十四史通俗演義》(見《通俗目》一百頁)同為一書。孫君所見者,除正氣本外,尚有雍正原刊本及廣百宋齋石印本,均不言行格。余之正氣本,白口,單魚尾,單邊,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孫君所見者為《二十四史》,余之藏本系《廿一史》,性質(zhì)雖同,題名不同矣。孫君又謂“首雍正五年李之果桂巖序,雍正十年撫自序”,余之藏本有李序,而無撫自序,惟有雍正五年呂作肅序。作肅非撫,撫之族叔也。孫目不載凡例,目錄等。余本有凡例三葉,《潘榮綱鑒總論》(入禁書目)六葉,圖像十葉。序文寫刻,圖像第六第七兩葉前半,頗有“春意”。
全書二十六卷,而衍義至二十二卷第三十八回“李自成寇京邑社稷摧崩”止。自二十三卷第三十九、第四十兩回,有回目,無故事,其回目為“天付與大清朝升平萬歲”“混乾坤歸一統(tǒng)海晏河清”;二十四卷第四十一回,載歷朝年號(hào);二十五卷第四十二回,說鬼神,錄格言:二十六卷第四十三、四十四兩回,言博物、天時(shí)、風(fēng)土等,全非小說也。
昔日油泥印字法之一斑
二十五卷第四十二回后,附油泥印字法。內(nèi)言漂泥法,煎桐油法,及種種印刷上用件之名稱,如竹針,銅管,放字板,放字格子,清字小刀,刮鐵,撮字于格等,至今印刷界尚有襲用者。其言字?jǐn)?shù),謂“文章(即八股)約刊三千馀字,古書約刊七千余字”,后半語似仍可采用也。末又謂“……大抵一人撮(即排字),二人印,每日可得四葉。率昆弟友生為之,不用梓人,雖千篇數(shù)月立就。士人得書之易,無以加于此矣?!笨芍?,撫實(shí)著作家而兼印刷人也,與英國十五世紀(jì)之喀葛施登(Caxton)同。又可知,正氣本為其自作自排之本,前此并無所謂原刻本也。
撫字安世,號(hào)逸亭。其人祟孝弟,尚廉隅,有文武才,而不求聞達(dá),以邑庠隱居漸之新昌。著有《文武經(jīng)綸》,因武經(jīng)綸不便傳世,遂自焚其稿。傳世者只此演義也。
原載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日《晶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