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忠孝又風雅
余于三日前在郭君處購得烏絲欄精寫本雜劇一種,題曰《玉田春水軒雜曲》,共九出,六十一葉,每半葉九行,每行大小均二十字。前有凌玉垣、胡湘題詞,后有清道光二十九年番禺徐灝跋。跋稱撰者為張聲玠,湖南湘潭人,道光辛卯舉人,官直隸元氏縣知縣。按聲玠字奉茲,又字玉夫,有《蘅芷莊詩文集》,尚未見過,未知行世否。此雜曲九出,余已細讀一過,辭極美雅。茲作提要如后:
(一)《訊翂》
吉翂,年十五,乞代父命。廷尉卿蔡法度嚴加審問,知無指使情弊,且知其父在吳興任內并不貪贓,因強項遭忌受冤也。
(二)《題肆》
于國寶寄居西湖,一日與友人同往斷橋酒肆飲酒,題詞于屏風后即瞌睡。同日天子出宮游幸,見于文字而稱羨之,傳旨召見,同往德壽宮看牡丹。
(三)《琴別》
汪大有棄官不仕,以彈琴出入宮闈。宋亡,浪跡燕臺一十二年。歸故里時,舊時宮人王清惠等十四人為之餞別,各人吟詩,已多悲傷之詞,后聞汪撫琴,眾皆下淚。
(四)《畫隱》
畫隱者,趙子固也。因世亂懷才無用,遂隱居西湖,專事丹青。從弟子昂,彼薦應召,子固視為失節(jié),于來訪時,出言以譏笑之。
(五)《碎胡琴》
陳子昂一日游西江,遇賣胡琴者,出錢一千緡,購得中虛外實白玉制成者一具。旁人見之,甚奇其舉動。次日有居家宜陽里者邀往彈琴,彼碎之于地云:“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p>
(六)《安市》
薛仁貴臂力過人,能開百五十斤之弓,受妻之勸,投入張士貴軍中。征高麗攻安市城時,薛當先鋒,得首功。
(七)《看真》
苗師父為太尉爺黨進畫真容。送入府時,太尉謂“這劣相分明是鬼”,欲交還之。后愛姬認明確是本人,且謂此為“天生大富大貴之相”,始有收受之意,然仍以未畫“金眼”而不滿意也。
(八)《游山》
謝靈運生平好山水,免官歸里,約同友人謝惠連,何長瑜,荀雍,羊浚之,由始寧一帶,率領從人,開山伐木,意欲發(fā)天下之奇觀。不料小民家宅不安,逃入城中,太守王琇聞有強徒,派兵圍捕。
(九)《壽甫》
此出言李白,蘇晉,賀知章等八生仙,各攜美酒,往賀浣花仙叟杜甫。
原載一九三三年七月七日《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