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鹽堿地記憶

北人南相 作者:劉元舉


鹽堿地記憶

年少時,曾被一本《新港》雜志吸引。這是一位后來當上局長的老師借給我的。他全年訂閱這個刊物,將十二期裝訂成厚厚的一本大書,如一塊大磚,紙張已經(jīng)泛黃,是“文革”前的。他能夠在那個極左年代完好保存下來,使我得以沐浴最初的文學之光,讓我倍感珍惜。那上面發(fā)過這位局長的一首小詩,只有四行,卻讓他保存了四十多年。

后來,這個文學雜志經(jīng)歷過多次更名,叫《天津文學》《天津文藝》《青春閱讀》什么的。

新港是天津的港口,永遠都給我留下“新”的印象。而當真走進天津經(jīng)濟新區(qū),依然能夠領略到改革開放之后的大建設的廣闊豪情。那么廣袤的大片鹽堿地,正在崛起大片的廠房,有組裝飛機的大車間,也有造船的大船塢,上天入地,無所不有。我們這些前來參加中國作協(xié)組織的國際寫作營的中外寫手,笨拙地戴著顏色鮮嫩的安全帽,從高處看我們,可能如野花點綴。在這片大鹽堿地上放眼張望,我感覺像在茫茫的西部大漠眺望遠方的綠洲。

有份當?shù)貓蠹垺恫澈T鐖蟆?,不斷將這片新港的飛速建設信息帶給我。這份報紙從創(chuàng)刊就約我稿子,眼見它由四頁小報變成現(xiàn)在這種九十六頁的雜志般厚度的報紙?!稄囊庀螂A段到七十余座百米大廈拔地而起》《空客天津展出優(yōu)秀成績單》《“東疆傳奇”見證“濱海速度”》,這些醒目的標題中,有一個小字標題讓我眼前一亮——濱海新區(qū)居民喝上“海水”。這是奇聞!我們在天津新港參觀寫作的那些天,幾乎看遍所有的奇跡,我最感興趣的是吹填之地。而數(shù)月后,這里的人竟能喝上海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