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幾理素琴
閑居無事可評論,
一炷清香自得聞。
睡起有茶饑有飯,
行看流水坐看云。
——元·了庵清欲禪師
終于下雨了,是北地干涸中的慰藉。微雨無聲,天地靜謐。飄搖雨霧中,海棠花落如雪,盛時的燦爛后,便是一地凋零,卻仍舊是美麗的,清香依然。黃昏雨,絲絲飛舞,透露出些許記憶中上海春日夜色將近時的韻致。
喜歡暮色中這種暗綠恬淡的氣息。群鳥在青青幽篁中甜蜜婉轉(zhuǎn),屋前豐碩的大玉蘭終于開放,粉白芬芳,是溫柔的歡喜。此時習一曲《普庵咒》,頗有意趣。仿佛是江南濕綠的春天,雨聲滴答纏綿,幽幽古剎里,遠遠傳來梵唄吟誦,悠悠鐘聲蕩漾,無盡無休,反襯出瞬間空空的靜謐。想起古琴教授家珍先生在北京白塔寺雅集操縵前,曾約略詮釋此曲。
《普庵咒》又名《釋談章》,最早見于出版自1592年明朝萬歷年間的《三教同聲樂譜》。據(jù)同為萬歷年間所刻的《楊掄伯牙心法》所解,《釋談章》即乃“普庵禪師之咒語,后人以律調(diào)擬之也”?!捌这肿鎺煟纤吻篱g袁州宜春縣人,俗姓余,名印肅,生平伐怪,毀淫祠,靈異多端,壽八十三歲……是譜指法圓凈,節(jié)奏淡雅,讀之如聞魚山梵唄,俗慮頓消也?!鼻迥├罟饬易嫷摹堆琵S琴譜叢集》曾如此記載。
“無觸之風,卻是何聲?莫當普庵咒妙音?!笨逃?744年清乾隆年間的《治心齋琴學練要》內(nèi)錄有此贊。1876年,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天聞閣琴譜》更對樂曲做出進一步闡釋:“此操亦方外高人所作……其音韻暢達,節(jié)奏自然。清夜彈之,逼真暮鼓晨鐘,貝經(jīng)梵語;如游業(yè)林,如宿禪院。令人身心俱靜,可謂平調(diào)第一操也?!?/p>
每日清晨,給佛菩薩上香頂禮膜拜后,常喜盤坐于矮琴幾前,撫一曲《普庵咒》,心中便覺寧靜而滿足。有時會念起在上海的父母,想來,此時他們已打完坐、讀畢每天要誦念的經(jīng)文。父親做完早課后,習慣直接下樓晨練,然后去菜市場買些時令菜回來,順便在附近小食店將早餐吃完再回家。母親每日凌晨不到四點起身,堅持做完所有自我規(guī)定的學佛功課后,心中方安。爾后,才會坐到桌前喝杯豆?jié){,吃個饅頭或面包,那便是早餐了。
母親自四年前做完心臟大手術(shù)后,恢復期漫長痛苦,竟再次觸發(fā)抑郁舊癥,心慌驚悸不安,夜晚長久無眠。抑郁自是一種傷懷心苦,也是一份不甘與不忿。幸好有佛菩薩加持,母親常說,可以做到誦佛不懈,修煉不回轉(zhuǎn)?,F(xiàn)在每晚微量藥物依然不能停,或永不能斷,但平時亦如常人般快樂。最近竟胖了些,更覺康健。如今,身在遙遠北地,操撫一曲《普庵咒》,佛偈梵頌,千里一念相通,父母親當可知覺罷,不禁暗暗心生微笑。
手中所奉《普庵咒》樂譜,乃清朝道光皇帝的曾孫、著名畫家及琴家溥雪齋老先生的演奏譜。時常聆聽溥老先生的演奏錄音,愿意默默感知體味雪齋先生灑脫曠達的琴音,清朗明凈,呈金剛之氣,流瀉出活潑樸直的生命力。只是每每憶起近半個世紀前那個夏日清晨,73歲的溥老先生手牽自己最鐘愛的小女兒,帶著10斤糧票、7塊錢,倉皇離家出走,從此自人間消隱,心中便覺無限悵然。茫茫大地,他們又能去往哪里呢?何處又有平安寧靜之地可容膝?
一口氣上不來,會去往哪里?有時問自己。也許會在思念者的心里吧,親人、朋友,以及穿越時空的知音。精神的力量應該更為強大久遠?!皯{幾理素琴,焚香誦梵唄?!狈ń玳L鐘梵音聲聲響起,愿可撫平蕩滌生者心靈的憂患,慰藉告禱逝去的不滅魂靈。
(發(fā)表于《世界日報》之“世界副刊” 201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