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的陶片
2004年11月17日 尼科西亞
早晨8點15分驅車赴塞浦路斯總統(tǒng)府會見總統(tǒng)。
從總統(tǒng)府出來,即到議會大廈。說是大廈,其實并不大。與議長先生舉行了會談。會談畢,舉行記者見面會。對出訪塞浦路斯進行了評價。
下午4點,赴塞浦路斯博物館參觀。看了博物館的陶器和雕塑,一下子感覺到塞浦路斯不僅是一個現代而富裕的島上小城,歷史的血脈也源遠流長,立體的塞浦路斯才出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與沖撞,在那些陶器上已留下了真切的痕跡。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真正底蘊。從哪里來,為什么走到現在這個樣子,還將到哪里去,便分明有了線索??吹萌诵睦锺R上踏實下來,而不是吊在空中的感覺了。
一個民族再窮,也要高度重視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留住記憶,就是留住了血脈,創(chuàng)新才有可能和依據。
記憶深刻的雕塑有兩件,一件是漢白玉石雕的斷臂維納斯,線條流暢,形態(tài)逼真,美麗而憂郁,感覺很好。另一件是羅馬王的雕塑,一個雄壯而矯健的男人。力量在肌肉上發(fā)出吼聲,動感很好。
后又赴拜占庭博物館參觀,看了一些油畫,都是歷史古董,價值不菲。反映了不同時期塞浦路斯與敘利亞、威尼斯、伊拉克(古巴比倫)、法國等文化的交匯,也是外族入侵占領這一東西方交界地的重要歷史見證。
還有一些磨砂畫。說是被土族人盜賣給美國,在得到販賣的信息時,塞浦路斯起訴法庭,據理力爭,又物歸原主。但這些從墻壁上被切割下來的馬賽克拼貼成的人面畫,此物已非彼物,看了使人發(fā)痛。
歷史,其實是被人改寫過的。
留下的物件是歷史的真實,還是當時人民的感覺才是歷史的真實?
歷史是一些記憶的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