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二 現(xiàn)代中國城市生活的寫真

我曾經(jīng)的名字叫知青 作者:子蘊 著


推薦序二 現(xiàn)代中國城市生活的寫真

聞黎明

子蘊的回憶錄殺青了,這本書是我慫恿她貢獻出來的,所以對子蘊的索序?qū)嵱辛x不容辭之責。

2009年年底,我回到北京,不久就是春節(jié),在北大荒“荒友”春節(jié)聚會上,我見到子蘊。子蘊一見我,就說她開了個博客,寫的是北大荒生活,還說她把這個博客地址第一個告訴了我。我的手機換了好幾年,自然沒收到這條信息,但回到家就立刻上網(wǎng),急著想看子蘊到底是怎么寫我們在北大荒的那段共同經(jīng)歷。

我和子蘊相識于“上山下鄉(xiāng)”的歲月。1968年,我們先后從北京來到位于完達山北麓七里嘎山下的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三十二團,一年后又先后調(diào)到團政治處擔任報道員,從拿鋤頭、握鐮刀的農(nóng)墾工人成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報道組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起草對全團工作具有指導(dǎo)性的報告,二是為各級新聞報紙撰寫消息。前者有時間性,不會經(jīng)常寫,所以我們的日常工作是下連隊搜集材料和回團部撰寫文章。報道組是個很讓人留戀的集體,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外出采訪時,彼此間問候不斷,回到團部則常常得到凱旋的待遇?!皯?zhàn)天斗地”年代里結(jié)下的友誼非常珍貴,我想從子蘊的博客里,了解她究竟記錄了哪些難忘之事,怎樣看待和評論這段生活。

看了子蘊的博客,我很有些吃驚,因為她的回憶超出了我的估計,其價值也絕非一般意義上的人生紀錄。在我看來,子蘊的回憶就是一部自撰口述史,從家庭寫到學校,從北京寫到邊疆,從連隊寫到機關(guān),從交友寫到戀愛,從返城寫到尋職,我們那一代人的經(jīng)歷,幾乎都能從她的回憶中找到相應(yīng)的位置。

子蘊有很好的文學修養(yǎng),她到三十二團只在基層工作了七個月,就被調(diào)到正在組建的文藝宣傳隊擔任創(chuàng)作員。她寫這部回憶,原是以時間順序,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沒做什么修飾,因此結(jié)構(gòu)不是那么嚴密,個別地方還不免有些隨意,行文中也不時蹦出幾個錯別字。但是,她的回憶生動、樸素、真實,一個個生活細節(jié),一件件大事小事,加上父母兄弟、好友親朋、師長同窗、戀人“荒友”、主任股長等無所不包的人物,處處讓人領(lǐng)悟出她對這些關(guān)系的觀察與對人生的思考。

我從事中國現(xiàn)代史研究多年,習慣用史學眼光衡量事物。在我看來,與新中國同齡的子蘊,是用她的個人經(jīng)歷,再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一個城市平民的家庭演變,而這個家庭和千千萬萬家庭一起,共同構(gòu)成了現(xiàn)代中國的社會。若從這個角度看,子蘊家庭的搬遷、父母的境遇、個人的歡樂痛苦迷惘等等,作為個體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作為整體,難道不是由于那個時代所造成的必然痕跡嗎?正是由于子蘊的回憶包含著大量信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子蘊的經(jīng)歷窺視現(xiàn)代中國城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cè)面,于是我慫恿她把這部回憶勇敢地奉獻出來。

最后,我應(yīng)告訴每位讀者,子蘊是在難以想象的情況下修改這部書稿的。今年春天,子蘊不慎摔了一跤,一腿粉碎性骨折,前后做了兩次手術(shù),至今腿里還有幾顆鋼釘。當時我在昆明,只能在電話中表示關(guān)心。但是,每次通話,都能聽到她充滿了樂觀的笑聲,每次通信,字里行間也透露著這部書稿最末處的那段話:“不斷地向前,向前……”

2010年6月7日 旅次開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