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玉葉金柯:帶著驕傲降落紅塵

陸小曼:絕世風(fēng)華里的寂寞煙云 作者:陳瑯語,智杰軒,出品 著


1.家族與背景

江蘇常州的樟村現(xiàn)屬丁堰鎮(zhèn),是一個大的村落。樟村陸氏共分十大支派(修譜于1920年),陸小曼的家屬于其中“北園村派”?!氨眻@村派”是在明末清初時第七十一世陸萬鈺由樟村遷居到常州城東門外北園村蕃衍而成。北園村原址緊臨天寧寺,在現(xiàn)在的紅梅公園內(nèi),1959年紅梅公園擴建時,已被拆遷。

樟村陸氏宗祠始建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是老一輩的人記得祠堂的院子里曾經(jīng)有一棵參天古銀杏樹,四五個人才能將它合抱起來,十幾里外就能遙望得到,估計此樹已有百年甚至千年樹齡。19世紀(jì),陸氏宗祠曾在咸豐戰(zhàn)亂中被毀壞,到了同治年間,族中人開始重建宗祠,百余年后,宗祠再次落敗,幾近傾塌,2004年,陸氏后人重修宗祠,修復(fù)之后的陸氏宗祠雖然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但仍然保留下了很多的古舊物件。門樓上“陸氏宗祠”四塊陽文磚雕,此乃前清舊物,幾近完好;宗祠內(nèi)的門磴、階沿、石礎(chǔ)、梁柱多為舊祠原物;長窗短牗雖然是后來配齊的,可仍然古香古色,與祠堂內(nèi)的設(shè)施十分相配。

陸家是個大姓。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總統(tǒng)黎元洪曾為一個叫陸榮昌的人親筆題寫匾額:“饑溺為懷?!薄睹献印るx婁下》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碧教焱鹾樾闳吨I蘇省及所屬郡縣四民詔》:“爺哥朕幼坐天京,救民涂炭拯民生,民有饑溺朕饑溺,恫瘝在抱秉至情?!逼鋵嵕褪窃谫澝婪鸺业臒o緣大慈,同體大悲。

陸榮昌在晚清時任朝議大夫,太平天國運動時,舉家搬遷,最后在上海落戶,慷慨解囊,救民眾于水火之中。他去世十年,清譽如新,得黎元洪賜題匾額。他,就是陸小曼的祖父。

陸小曼的祖父陸榮昌是樟村陸氏北園村派第七十八世孫,小曼的父親在宗譜上名“子?!?。陸小曼譜載“待字”,修譜那一年陸小曼年僅十八,那時的陸小曼尚未出嫁,還在憧憬著愛情,也還未遇見影響了她一生的那個人。

陸子福,字厚生,又字靜安,官名定,號健三。正妻徐氏(武進(jìn)鑒淵公長女),后又配吳氏(武進(jìn)中丞耔禾公長女)。因他少時的發(fā)奮努力與天生的資質(zhì),逢考必中,所以家中長輩為他改名為定。陸定善山水,喜著青綠色,著有《嘯雪庵集》《圖繪寶鑒續(xù)纂》,是晚清的舉人,邑庠生,即補知縣,度支部員外郎,資政院一等秘書,二等嘉禾章,財政部參事,賦稅司會辦。早期在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就讀,是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與曹汝霖、費保廉等人都有非常好的關(guān)系。日本留學(xué)期間,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在袁世凱任大總統(tǒng)的民國年初,曾下令逮捕陸定與許多其他同盟會會員,其中共十三名會員被殺害。陸定被曹汝霖、張一鏖等人營救而幸免于難。

陸定是國民黨,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后,陸定經(jīng)同鄉(xiāng)翰林汪洵之的推薦入度支部就職,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陸定的晚年境遇不佳,本對陸小曼的二次婚姻非常不看好,在與陸小曼、徐志摩定居上海后,日漸消瘦,加之本身就患有糖尿病,于1930年因病逝世,享年僅57歲,葬于寶山縣江灣鎮(zhèn)。

吳曼華,小名梅壽,出身名門,多才多藝,有深厚的古文底蘊,更擅長工筆丹青,是陸子福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當(dāng)時少有的知書識理的女性。本是常州白馬三司徒中丞第吳耔禾的長女,上祖吳光悅,曾任清代江西巡撫。

顯赫的家族背景讓吳曼華的一生小心翼翼,從《曼華女士小史》這本資料里發(fā)現(xiàn),她的家人簌六山房主人曾經(jīng)評價過她說:“生而韶秀曼麗,且聰慧絕倫,妙解音律,笙笛皆其所長,兼工棋,詩詞清麗可誦?!?/p>

嫁給陸子福之后,先后生育了九個子女,其余八個均不幸早夭,對此陸家父母十分痛心,只有排行第五的陸小曼幸存,其中曼字就是取自母親的名字。由于陸子福與吳曼華得子不易,所以視陸小曼為掌上明珠。本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從小對陸小曼十分看重。

2.冰雪聰明的少女

回往前塵,提及舊事,訴不盡人間百味,解不開愁情離殤。只是那百媚千嬌,讓人回味,引人傷心!

陸小曼,民國時期芬芳的紅顏,燦爛明媚的女子,她笑靨如花,芳名流傳至今,她的美麗笑靨中沉淀著動人的傳奇人生。老上海的繁華和頹唐述不盡陳年往昔,卻時時盼著新艷的故事。

陸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場的上海,是大城市的姑娘。優(yōu)裕的家庭條件讓她受到了那個時代最好的教育,出生在這樣有錢有勢的家庭,父母又是中年得女,可以說是把小曼快要寵上天了。

小曼幼時在上海的幼稚園度過,因為機靈漂亮,非常招人喜歡。6歲那年隨母親從上海到北京,與父親一起生活,父母視其為掌上明珠。

繁華的上海和老城北京有著很大的不同,她非常喜歡這座古城,喜歡古老的城墻,如同千年的智者述說著隱隱塵世,像悠長婉轉(zhuǎn)的曼妙女子靈靈弱弱的音長。

陸小曼的母親吳曼華對小曼十分嚴(yán)厲,她按照上流社會對淑女的要求教育陸小曼,既要求她嚴(yán)守禮教,又讓她學(xué)習(xí)上流社會女子應(yīng)該具備的禮儀知識。陸小曼自幼所受的教育和后來的發(fā)展都是朝著貴婦、名媛的標(biāo)準(zhǔn)按部就班地進(jìn)行的,她不像林徽因那樣,被教育成做個改造社會的職業(yè)女性。兩人最初的出發(fā)點不同,所以她們之間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前者消極應(yīng)世,貪圖享樂,玩世不恭;后者積極向上,人格獨立。雖然陸小曼的行為似乎比林徽因更激進(jìn)、更果敢,可那只限于愛情,她從不關(guān)心社會,只關(guān)心自己。

在母親的悉心教導(dǎo)下,陸小曼多才多藝,她善工筆畫,而且有著深厚的古文基礎(chǔ),既是一代才女,又是一代名媛。陸小曼的母親教育她遵守禮教,規(guī)范行為舉止,督促她學(xué)習(xí),親自教她畫畫,也正是由于母親督教于她,她對母親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母親不在的時候,也有小朋友偷偷趴到窗前引她出去玩耍,伶俐的小曼一個會意的眼神,支開仆人逃之夭夭,惹得仆人們追著她的腳步四處奔走。但是沒過多久,小曼就開始癡迷于詩詞靈動,陶醉在丹青的靜美之中。

陸小曼從小就非常機靈。民國初期,袁世凱專政,當(dāng)時受波及的人很多,每個人都活得小心翼翼的。陸定每天都帶著黨章去上班,一天,父親剛想去上班,陸小曼卻對父親說:證章證件不要帶在身邊,今天還是取出藏起來好。果不其然,陸定剛到部里,就受到了檢查,被帶到警廳軟禁起來。當(dāng)晚,大批警察包圍陸家,他們開始對陸小曼進(jìn)行審問,原以為可以從孩子的口中套出真話,哪知陸小曼卻不慌不忙,在淡定自如的對話中救出了父親。

當(dāng)時警察問陸小曼:“你爸爸的書信都藏在何處?”陸小曼回答:“爸爸的書信、公文都放在辦公室?!本煊謫枺骸八饺诵偶??”陸小曼反問道:“不是都被你們翻出來了嗎?”警察吃了癟,不再繼續(xù)追問,沒過多久,陸定就被保釋出來。當(dāng)時的陸小曼只有九歲,已經(jīng)有了憂患意識。從那之后,父母更加珍視這個孩子,覺得她冰雪聰明,是全家人的福星。

陸小曼在最好的學(xué)校受教育。7歲的時候進(jìn)入北京女子師范大學(xué)附屬小學(xué)讀書,9~14歲的時候就讀于北京女中。

老北京的北長街上有個161中學(xué),它的前身是建于1913年的北京女一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最初創(chuàng)建之時,這所學(xué)校的課程表就有國文、日文、英文、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體操、生物、勞動、圖畫、音樂、修身、歷史、地理、國術(shù)等,真正做到了中西結(jié)合、知識全面。陸小曼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下讀書的。

兒時的陸小曼很是調(diào)皮,常常無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次,父親因此事氣得暴跳如雷,狠狠打了她一頓,從那之后她才逐漸懂事起來,認(rèn)真讀書。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生在富貴之家,是陸小曼的幸,也是她的不幸。顯赫的家境,叱咤商場與政界的父親,出身良好的陸小曼自帶優(yōu)越感、榮耀感,她充滿了自信。在父母給她創(chuàng)造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下,她變得驕奢任性、清高自負(fù)。兒時和小伙伴們玩耍,有玩伴丟下她,她就會有一種被拋棄、被輕視、被愚弄的感覺,自尊心受到傷害,很長時間都無法擺脫這種情緒。類似的事情讓她很難與人推心置腹、和睦相處,變得更加任性、驕縱,讓人覺得高不可攀。

其實,做父母的除了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更要開闊女孩的見識和視野,幫助她樹立遠(yuǎn)大的理想。陸小曼雖然有傾國傾城之貌,才華橫溢,卻沒有什么人生理想,甚至一生都未獨立過,這也可以說是她這一生的遺憾和悲情基調(diào)。

陸小曼的父母給了她他們所期望的一切,只是忘記了賦予她獨立的性格。陸小曼的父親在外做官,母親吳曼華手把手教陸小曼作為名媛的言談舉止和內(nèi)涵方面該具備的特質(zhì)。站立行走的時候亭亭玉立,回眸一笑百媚生,談吐得當(dāng),舉止大方。以至于后來人們提到陸小曼的時候無不贊揚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別具風(fēng)韻,都夸贊她說話聰明、好學(xué)、有才情。除了外在培養(yǎng),吳曼華還非常注意女兒的內(nèi)在培養(yǎng),親自教授她丹青筆墨、古文詩書,才使她有如蘭的氣質(zhì),沁人心脾。

小曼的成長似乎冥冥之中超乎尋常的順暢,每次上天有意眷顧一個人時,都會賦予她一段傳奇,一段不可思議的故事,讓她的生命青藤爬滿墻頭,留給后人回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