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輯 讀書的門道

讀書是最美好的事 作者:潘裕民 著


第二輯 讀書的門道

早在1994年,有人在書中預言:21世紀“真正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爆炸的今天,“漁”比“魚”更重要。

讀書是有門道的。人們常說“教無定式”,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讀書亦然。應該說,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靠規(guī)律和方法往往能夠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但讀書的方法因人而異,每每不同。不同的書,也有不同的讀法。

讀書之法,因人而異

人間萬事,都有方法論。讀書也不例外。但讀書之法,因人而異。每一個人的背景、學問都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這個方法對你不成功,對他可能就會成功。就讀書而言,有人讀書,只要隨便翻翻就拋開了。有人讀書,卻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末一個字才罷。其實兩種方法都有道理,可兼而用之。

人們常說“教無定式”,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讀書亦然??恳?guī)律和方法能夠事半而功倍。應該說,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例如蘇軾用“抄讀法”來加深記憶理解;華羅庚用“厚薄法”讀書,由厚讀薄,取其精華;陳善愛用“認理法”,讀有字之書,識無字之理,記心中之思。還有所謂“求異法”“引申法”“猜讀法”“寫讀法”等等,都是前人在讀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符合個人習慣的閱讀方法。

如果嫌這些例子還不夠的話,我們可以舉一些當今學人的例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總編輯李昕采取“三重奏”的閱讀方法,即泛讀和精讀相疊、閱讀與思考同步、初讀和重讀結合。他說,要想有收獲就必須精讀,可是每本書都精讀卻又做不到,因此,只有把泛讀作為精讀的基礎。他認為,“讀好書比多讀書重要”。魯迅文學院副院長、當代作家邱華棟曾用八個字簡述自己的精讀方法,即“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并把閱讀分得很細:泛讀、精讀、瀏覽、不讀。不過,他所說的“不讀”是指不著急立刻讀,但終究是要讀的。在他看來,“書永遠沒有讀‘透’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張法說“讀書是一堆一堆地讀”,其涉獵領域之廣令人嘆佩!臺灣慈濟大學教授林安梧說:“讀書,我認為別無他法,就是一個字‘熟’。要沉浸到里面,沒什么功利心,按部就班,自然習成了?!笨梢姡x書的方法各有不同,目標也各不相同,其效果的好壞就在于你會不會讀,有沒有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魯迅在《讀書雜談》的演講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和一個孩子用驢馱著貨物去賣,賣完回來,孩子騎在驢上,老頭跟著走。路上的人見了,就責備孩子不懂事,怎么可以讓老人步行呢?于是孩子和老頭換了一下,又有人看見了,說這個老頭竟然忍心讓小孩子走路。老頭趕忙把小孩抱上來,一起騎著驢走,看見的人說他們對驢很殘酷。他們只好都下來,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們了,說他們很傻,空著現(xiàn)成的驢卻不騎。老頭對孩子嘆息說,我們只剩下一個辦法了,就是兩個人抬著驢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讀書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千萬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否則,結果會是很荒唐、很糟糕的。關于讀書,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也有明確表示:“一個人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唯一指導,就是不必聽什么指導,你只要憑自己的天性、憑自己的頭腦得出自己的結論就可以了?!碑斎唬@不是反對理論、反對方法。根據(jù)我的理解,她所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切身體會,以自己的方法和需要去讀書。

對于有些群體(如教師、醫(yī)生、學生、公務員等),讀書交流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抖Y記·學記》里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遍喿x,有時候需要一種學習研討的文化氛圍,特別是閱讀一些重要而艱深的理論書籍,通過學習共同體或沙龍等形式進行交流切磋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通過研討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各種定期或不定期的讀書沙龍活動,這對推動全民閱讀也有很大促進作用。

除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外,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成績,還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天賦,二是環(huán)境,還有一個就是個人的勤奮和努力。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曾國藩小的時候天賦并不高。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少年曾國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朗讀了好多遍,還是背不下來。背不下來不能睡覺,他只好一直朗讀此文。這時候,家里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屋檐下,想等他入睡之后進去偷東西??墒堑劝〉龋褪遣灰娫鴩ニX,只聽他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小偷大怒,實在忍不住了,跳出來大罵道:“這種笨腦袋,還讀什么書!”接著便將此文很流暢地背誦了一遍,然后輕蔑地看了曾國藩一眼,揚長而去。這件事對曾國藩觸動很大。這個小偷很聰明,至少其天賦要比曾國藩高許多,但是他卻荒廢了天賦,淪落為“梁上君子”,成了一個賊人;而曾國藩從此知恥而后勇,刻苦學習,奮發(fā)圖強,通過后天的不懈努力,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但話又說回來,個人的努力必須得法,而不是靠拼體力、延長勞動時間和增加勞動強度。讀書也是一樣,書讀得好與壞,跟拼不拼命沒有關系,天天開夜車,我不認為那是正確的方法。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人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地學習,結果卻收效甚微。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不合適。浙江省理科狀元陸文在演講中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不是抓緊每一分鐘學習,而是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边@句話的意思很明確,不是你每天學習24小時就一定能學好,而是你可能每天只學習10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但你能保證在學習的8個小時中,你是精力充沛的、專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這才能真正學好。當然,他這里指的是學生。成年人不可能一天有8個小時的讀書學習時間。讀書學習除了要有一定的時間外,關鍵得看誰的學習效率高,方法得當。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讀書人。比如,有的人書讀得很多,但實際效果卻不佳;有的人書讀得不怎么樣,卻書呆子氣十足。法國思想家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前的無知,而博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后的無知?!钡谝环N是不會閱讀不去閱讀的無知,第二種是胡亂讀了許多書的無知。毫無疑問,這兩種都是不可取的。

美國的珍妮特·沃斯和新西蘭的戈登·德萊頓于1994年出版了一本《學習的革命》,曾風靡全球。書中預言:21世紀“真正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這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而且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預言的正確性。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爆炸的今天,“漁”比“魚”更重要。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知識是一條流動著的河,淘汰舊知識,獲取新知識是一個流淌不息的過程,所以現(xiàn)成知識的效益是有限的,而方法卻可使人終身受益,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愛因斯坦曾提出過一個關于成功的公式:成功=刻苦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實際上也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學會與文本對話

文本不是由單純的文字組成的,不是死的東西,文本表達著作者的思想,用文字的形式向讀者訴說作者的情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本不是沉默的存在,而是一個會說話的主體。讀書,從本質上說,就是與文本進行信息、思想、觀念、情感的交流與溝通。與文本對話的前提條件,是無功利性的閱讀,隨心而往,興趣使然。

英國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毛姆說,讀書必須是一種享受,而不應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硬著頭皮辦差。為應考而讀也不能算錯。無論是經典之籍,還是時事手冊,用心讀和不用心讀,效果完全不一樣。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笨梢姡x書需入心田。真正的讀書,應是讀者與作者面對面地交流、對話與探討。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達到“置身于文內,心與文通,心與作者交融”的境界。如今,知識的信息變化無窮,讀書的形式復雜多樣,尤其是在物質文化、大眾文化盛行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回歸和堅守精神和心靈的領地,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地讀幾本原著和原典。

大凡讀過書的人都知道:要想真正讀懂一本書,讀書人就得付出辛勤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從這些費心勞神的苦讀中,讀書人才獲得知識的樂趣與精神世界的陶冶!在讀書的過程之中,閱讀者所獲得的諸多心靈感悟、精神愉悅以及書中所獨有的藝術魅力、思想蘊含,幾乎都是從經典名著原汁原味的品讀當中領略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電紙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范圍悄然興起,呈日漸流行之勢。在信息時代,以紙質為媒介的傳統(tǒng)閱讀在面對網(wǎng)絡的沖擊的同時,又增加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有人統(tǒng)計,現(xiàn)在是紙質書、電子閱讀、電紙書三分天下。當然,不可否認,讀圖時代有它的優(yōu)勢,它形象、直觀,調動了立體、聲像、多維多種媒介形式,承載的信息符號非常豐富,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都能即時溝通。但正因為如此,它的先天性不足也是致命的:它太直接,扼殺了想象;它太快捷,阻滯了思維;它太直觀,代替了觀察;它太表面化,影響了審美層次。想象、思維、觀察和審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失去了這些,人會變得越來越傻。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下“微博體”圖書已成為出版界和讀者追捧的潮流。這些“微博體”圖書,既非面向低幼兒童的大字單句讀本,也非充滿至理名言的精華輯錄,大都是瞬間的思維和感受的片段,而且有的已瑣屑到只是對個人經歷的絮叨而無法“高于生活”。因此,對于“微博書”,偶爾看看無妨,權當娛樂放松。但若長期以此為精神食糧,恐怕會造成人們的營養(yǎng)不良。現(xiàn)在不少人既不想看大部頭書,也不愿看經典,一來覺得讀大部頭書辛苦,二來覺得讀經典無用。這種對閱讀的功利化的思維,將大大影響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存在狀態(tài)。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并不否定“微閱讀”。應該看到,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方便。今天,書籍早已不是稀缺和昂貴之物,印刷品鋪天蓋地,我們處在各種各樣文字的包圍之中。記得在二十多年前,研究某一專題,要向中國人民大學的資料中心訂閱剪報,他們把全國各報刊上這一專題的相關文獻復印,逐月寄來。如今只要輕點鼠標,一下子就能從網(wǎng)絡查到許多相關信息。博客、微博的出現(xiàn),大大降低了閱讀與寫作的門檻。因此,對網(wǎng)絡時代的優(yōu)勢,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我們要吸收它的長處,但同時一定要保住傳統(tǒng)閱讀的優(yōu)勢。

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讀書的功能是“淺閱讀”無法替代的,它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和思考??墒?,當下人們對閱讀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很多人以為自己每天都在網(wǎng)上看文字,就是每天都在閱讀。其實網(wǎng)絡閱讀和圖書閱讀存在巨大的區(qū)別。瀏覽是粗讀,是泛讀,不是真正的品讀,而網(wǎng)上的閱讀大都是瀏覽,無法品讀。所以,上海師范大學孫遜教授曾在《“讀圖”時代閱讀向何處去》一文中指出:“不僅‘讀圖’不能替代‘讀書’,而且讀各種快餐書也不能替代讀原汁原味的原著。”

從廣義上說,看電視、看電影、上網(wǎng)也是一種閱讀,但其效果是不一樣的。紙制出版的圖書適宜讓人沉靜地、系統(tǒng)地閱讀,當人們一頁一頁地翻過書頁時,是在一點點地汲取文化的營養(yǎng)。而電子信息則不一樣。比如,讀曹雪芹的《紅樓夢》原著和看電視劇《紅樓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電影、電視給你的常常是破碎的、片段的、跳躍式的、蒙太奇一般的零散圖像,讀紙質書卻是一個完整而漫長的思維過程,閱讀的艱辛是一種不可取代的幸福。換言之,紙質書就好像一道需要細嚼慢咽的中式大宴,而“微閱讀”則是狼吞虎咽的洋式快餐。何況人類的智慧是有積累性的,傳承成為經典,而網(wǎng)絡上的文化、知識,消費性極強,即時消費,長江后浪推前浪,不到三個月又被新的時尚替代了,這些知識更富于流動性,很少能積淀下來。

還應該看到,閱讀的方式的改變對當代人造成普遍化困境,當下很多“微博控”有一種恐慌,覺得找不到自己了,很“浮”。有位專家(許紀霖)開了實名認證微博,自我介紹一欄中他寫的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也要說”,每天都“說”上好幾條。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微革命”已經成為我們時代最醒目的文化標簽,它改變了人們的認知結構和閱讀方式。微電影、微博客、微小說、微攝影、微訪談、微旅游等碎片化的文本形態(tài)不斷涌現(xiàn),無縫擠進日常生活的各種縫隙和邊角。這里,微,不是弱小,不是卑微,也不是那種可以隨便忽略的東西;微,是精妙,是文化,是那種春風化雨、無處不在的力量。

面對“微時代”,我們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傳統(tǒng)閱讀,讀的是智慧和品位,“微博閱讀”,讀的是時尚和消遣。我個人并不排斥在電腦上讀書,在手機上讀書,這只是閱讀的載體問題。但正如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紀人所說:“這種閱讀多是‘粗閱讀’,而不是‘精閱讀’‘細閱讀’。理想的閱讀應該是交叉進行的:在‘淺閱讀’之外,還要有‘深閱讀’;在‘快閱讀’之后,還要有‘慢閱讀’;在‘微閱讀’之余,更要有‘宏閱讀’?!比绻挥小皽\閱讀”“快閱讀”“微閱讀”,那這些閱讀是沒有深度和意義的。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在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堅守是最重要的。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暫,時間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讀書時間多讀一些值得一讀的書,而不要浪費在娛樂和“時尚”上。毫無疑問,網(wǎng)絡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樂趣和有意思的東西,我們的社會需要時尚,也需要娛樂,但這些不應該是全部,也不應該是大部。大眾還需要先進思想的引領,需要高雅文化的涵濡。不是有了票房就有了一切。不是“不差錢兒”,就萬事大吉了。

因此,今天我們不僅要讀書,而且要知道“讀什么書”。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讀”什么決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決定你“說”或者“寫”什么。著名作家王蒙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提出幾個建議:第一,要讀經典,經典是經過歷史考驗的;第二,要掌握足夠的工具書,如字典、辭典、辭源等;第三,讀一點外文書。北京大學中文系孔慶東教授則認為:“作為當代人要讀四種書,按照重要性排列如下,分別是經典書、專業(yè)書、時髦書和休閑書?!?/p>

我想,每個人的讀書習慣和偏好并不一樣,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構建自己的閱讀群,適當“雜”一些沒有關系,就如同人吃五谷雜糧一般,是有利于個人精神的發(fā)育與成長的。正如朱煜老師在《講臺上下的啟蒙》一書中所說:“一個人在學習各種有用的學問的時候,最好不要放棄‘無用’的知識?!苯涛目频睦蠋煟x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以拓寬自己的知識;教理科的老師,須讀一點人文讀物,增添自己的文化底蘊。我非常欣賞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中學數(shù)學特級教師任勇先生的一句話:“一點知識懂一切,一切知識懂一點。”雖然教師有相對的學科分工,但讀書學習不能只限于學科,其他方面的知識也要懂一點,包括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感悟能力,都需要提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詩人?!碧丶壗處熧Z志敏說:“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半個作家,半個評論家,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播音員,半個心理學家,半個……總之,是個雜家?!爆F(xiàn)在有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叫作“跨界學習”,正日益受到廣大企業(yè)的關注與認可??缃鐚W習就是通過向外界學習,得到多元素的交叉。讀書也是這樣,沒有跨界,不成閱讀。

不僅如此,讀書最容不得“功利”二字。大家知道,讀書可以補充知識。比如財經類、保健類、烹調類——這些都是實用類的書,可以幫助我們的生活。但對于文學類、思想類的書籍,就不能用那么功利的態(tài)度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張抗抗說得好:“文學作品有點像中藥的樣子,它是調理身心的,尤其是調理心性的。要是文學的閱讀伴隨終生的話,一定是對我們的心性有滋潤的作用?!币虼?,教師多讀一些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多學一些“無用”的知識,不是壞事。真正能提高修養(yǎng)、改變人生的是那些“無用”之書。傳統(tǒng)經典中有很多陶冶性情的東西,比如陶淵明的詩、王維的詩,唐宋時期的一些優(yōu)秀詞作,確實能把我們帶到美好的境界中去。

在我看來,詩歌特別是古典詩詞是非常美的。詩的本質主要有兩點:一是情感,二是創(chuàng)造。在古希臘語言中,“詩人”就是“創(chuàng)造者”的意思。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就是《詩經》和《楚辭》。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是和詩歌的這種基因力量密不可分的。從當下看,閱讀古典詩詞,能撫慰人們忙碌而浮躁的心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詩意和想象。余光中先生說:“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詩意?!庇性娨獾娜?,往往有真性情。

除詩歌之外,其他經典作品也是必讀的。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把學問體系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大體而言,經是指儒家典籍,史是指歷代史書,子是指諸子百家,集是指文學藝術。如果一個人或一個民族,不與這樣的文字結下情緣,想提升境界,大概是很難的。但遺憾的是,如今在年輕人當中,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什么是“四書五經”了。孩子們對以《大學》《論語》《中庸》《孟子》《易經》《尚書》《禮記》《左傳》《詩經》為代表的古代中國文化的支柱思想體系一頭霧水。傳統(tǒng)的丟失意味著什么?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傅斯年在臺灣大學做校長時,推廣《孟子》成為大一新生必修,他說:“沒有念過《孟子》的人,就沒有資格做臺大人。”如果說《孟子》太長,那《大學》很短。念一遍《大學》,十分鐘就可以。這是世界上最短的儒家經典,它構建了一個大的框架,自我、人與社會的關系、天下觀念、宇宙論、人生觀,非常豐富,可是現(xiàn)在知道《大學》的人居然那么少,包括北大的學生在內。杜維明教授(生于1940年,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在北京大學講學時就有這樣的感受。其實,我們提倡閱讀經典,尋找傳統(tǒng),不是為了復辟,而是為現(xiàn)代生活增加一種美好的文化形態(tài),不是為了擊退西方文明,而是讓我們有所比較,有所甄別,然后有所思考。肖川教授指出,方向決定方法,思想決定思路,視界決定世界。人活著太需要有支撐我們生命的東西,太需要有讓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得到鼓勵和依賴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閱讀,需要從前人、他人的直接經驗中,從優(yōu)秀的經典著作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有人說:“有的書改變了世界歷史,有的書改變了個人的命運?!被叵肫饋?,書在我的生活中并無此類戲劇性效果,它們的作用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我說不出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說,有一些書,尤其是文學經典,它們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在我的心靈歷程中留下了痕跡。

我的體會是:“讀書,可以豐富人的感情,讓人明白許多道理?!比缱x晏殊的“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使人頓生憂懼衰老、憐生惜時的心緒。誦蘇軾的《赤壁賦》,又使人悟出無須為時光流逝、世事變幻、人生短暫而傷感,而應隨遇而安,恬然自適。品秦觀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綿綿的戀情潮水般溢滿心田。捧王實甫的《西廂記》,看到月下西廂,鶯鶯臨窗遙望的幽怨眼波,讓人油然而生“愿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惻隱之情。從書中,我讀懂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和他“獨釣寒江雪”的隱逸之氣;看到了九曲黃河在河東沃土上打灣駐足,鸛雀樓俯首觀望,引得王之渙羽扇綸巾欣然登臨。書讀多了,我漸漸明白了“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的老莊之道,“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的家國之理。

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我再次發(fā)現(xiàn),那些經典的美是經過千百年確立、篩選和檢驗的,它們永恒不變。所以,一提到中國的經典,有人就會推薦“屈李杜蘇”和諸子百家,還有魯迅等。這似乎有點令人失望,怎么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聞所未聞的作家作品?這怎么可能!經過漫長的時間篩選出來的那種經典,我們無法遺忘。這就像閱讀外國經典,不可能不提到英雄史詩,還有普希金、托爾斯泰、雨果和歌德他們一樣。他們是在更大的時空坐標里確立的。我們無法與之隔離。正如涂又光先生所說:“在基督教世界,每個人都要讀一本書,《圣經》。在伊斯蘭教世界,每個人都要讀一本書,《古蘭經》。我們中國呢?我看至少知識分子要讀兩本書,《老子》和《論語》?!焙髞?,任繼愈先生也有類似的說法。

如此看來,經典著作一定要看,不讀不行。經典是什么?經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是歷史贈予后人的精神禮物。現(xiàn)在一些暢銷書很是吸引眼球,但實際上未必有益。經典名著之于熱門暢銷書,恰如恒星之于流星,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作家張煒在《時代的閱讀深度》一文中有這樣的觀點:“要在一百年的坐標中找作家、作品?!币馑际钦f,唯有百年的創(chuàng)作空間,唯經百年的閱讀篩選,作品才能沉淀為經典。不可否認,時下的暢銷書中也有一些好作品,但論文化內涵、厚重程度,絕大多數(shù)無法和經典著作相比。真正的好書,是具有范式意義的,它對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都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特別是一些經典作品,不同人能夠從不同層次去欣賞。欣賞者不同,欣賞的層面也不同。楊絳說:“‘四書’我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書里的一個個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個一個樣兒,各不相同?!痹倏础督鹌棵贰?,有的人讀出的是色情,有的人讀出的是故事,有的人讀出的是民俗,有的人讀出的是“名物”。又如在《紅樓夢》里,有人看到了愛情,有人看到了官場,有人看到了服飾,有人看到了建筑,有人看到了歷史……這就是經典作品,無論讀者的學識水平如何,無論讀者是精英文化的審美,還是大眾文化的審美,都能找到自己想要并且能夠欣賞的部分。但是,“好書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所有經典都適合自己。因此,讀者一定要通過廣泛地閱讀才能遇到適合自己的“好書”。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當代作品中有沒有經典?從內容上講,經典有古代的經典,也有現(xiàn)代的經典,還有紅色經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經典的標準,不能用幾十年、幾百年前的標準來套現(xiàn)在的作品?!敖裉煲谛碌氖澜缧晕膶W、中國文化自我更新、中華文學自我創(chuàng)造的語境中來理解,才能產生經典?!比缏愤b《平凡的世界》、莫言的作品等,都是值得反復閱讀的。尤其是這兩年,據(jù)說《平凡的世界》在某高校圖書館長期借閱榜上排前三名。在這快節(jié)奏淺閱讀的時代,還有人捧讀如此皇皇百萬言的巨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可喜的現(xiàn)象!

毫無疑問,經典閱讀是一種精品閱讀。據(jù)說,華東師大許紀霖教授很喜歡讀書,可他卻調侃自己讀書三十多年來有“慘痛教訓”——讀“時人之書”太多。當年以求知若渴為榮,如今回過頭來看卻是年少氣盛。如果多留點時間給經典,該有多好。我非常同意他的觀點,經典往往記錄著優(yōu)秀的思想,它們總是超越時代,歷久彌新的。讀經典,你將從先賢的精神世界中吸收養(yǎng)分,從與高貴的心靈對話中得到陶冶。秘魯作家略薩說:“如果一個人不讀書,或者很少讀書,或者只讀‘垃圾書’,他可能會說話,但是永遠只能說那點事,因為他用來表達的詞匯量十分有限。不僅有詞匯的限制,同時還有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這是知識和思想貧乏的表現(xiàn)?!甭运_對閱讀經典的真諦做了深刻的詮釋。因此,他呼吁:“在新媒體時代,更要留點空間給經典閱讀,因為只有經典才能給你帶來智慧?!痹谒磥?,讀書倘若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享受,最終的追求就會落在智慧的汲取。就像一把鹽撒在湯里,你找不到摸不著,卻能嘗到它的味道。智慧是生命中的鹽。但我們現(xiàn)在喝的多半是清湯,沒有味。智慧是一個整體,是一種融通,是知識上的知識。由此,我想起了商友敬先生曾經說過的話:“知識由兩個層次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積淀而為你的修養(yǎng)、思想、觀念?!睂嶋H上,他是在告訴我們:讀書切忌浮躁、功利和盲目。功利的讀書人讀到的是“信息”,修身的讀書人讀到的才是“文化”。

說到“文化”,我不得不多說幾句。我認為,文化和科技是不一樣的,文化本身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人們的言談舉止,就是人們潛移默化的一種價值理念。從整體上講,或者說大文化,它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棵自然生成的樹,一塊藏之于地下的煤,不是文化。當人們去認識它們、利用它們,和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搭界,就成了文化。所以有人說,文化的本質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人能從動物人變成社會人,從野蠻人進步為文明人,從低級文明人發(fā)展為高級文明人,靠的就是文化。人是文化的第一載體,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文化也創(chuàng)造了人。文化是人類社會的基因。有了這樣一個視角,我們才認識到:人類一切的創(chuàng)新都是從文化創(chuàng)新開始的,而一切文化的創(chuàng)新又是從知識創(chuàng)新開始的。文化的載體是知識,知識的載體至今主要仍是書本。知識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哲學家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爆F(xiàn)在看來,這句話不十分確切。如果從反面講,“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這就對了。沒有知識這一載體,就沒有文化,但知識并不等于文化。針對這幾年的國學經典熱,有一點必須指出,讀經典,在乎內容不在乎形式?,F(xiàn)在有些地方,讓孩子穿上古裝去讀經典。穿古裝,做個表演,搞個活動,都無可厚非,但還是不要追求形式,讓老師穿上古裝,拿根戒尺,我覺得這完全沒有必要,也不符合中國思想文化的精神。不僅如此,現(xiàn)在有一些觀點認為,我們應該恢復私塾,讓孩子不要去上學,在家里讀“四書五經”就是了,讀到十六七歲,再學其他東西。這種觀點是有問題的,也是不科學、不現(xiàn)實的。要知道,讀經典是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是它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

要讀精品之作

人的一生要讀很多書,但從嚴格意義上講,真正值得精讀的好書并不多。好書,一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溫潤人心,傳得開,留得下”,是對優(yōu)秀作品最好的定義?!皞鞯瞄_”說明其廣度,“留得下”說明其深度。李白、杜甫留下那么多優(yōu)秀的詩篇,過去了一千多年,我們仍在傳誦。他們的作品,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達到了時代的高峰。

大家知道,古人說“學富五車”,是形容一個人有學問,在今天來看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實際上古代的五車書并不多,那時候“車”是牛車、馬車,而且“書”都是一卷卷的竹簡。一卷幾千字,一車下來也就十萬字以內,所以學富五車是可以做到的,一個人十年二十年下苦功夫,五車書就能讀下來了。杜甫有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惫湃说囊痪聿皇侵脯F(xiàn)在的一本書,幾千個字在古代就是一卷書了,今天我們用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做到讀書破萬卷。

余光中先生說:“凡是值得讀的智慧之書,都值得精讀,而且再三誦讀?!笔裁词侵档靡蛔x的好書?就是能讓你讀完后停下來想一想的書,有可能一句話、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讓你驚喜或讓你觸動,讓你去想作者這樣寫、這樣說背后的思維。尤其是面對古今中外的一些經典名著,我們只有自己去讀、去體會,才能領略其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生活興味和揭露生活底蘊的誘人魅力。因為,經典從來不是從外在給我們一種知識的灌輸,而是從內心完成一種情懷的喚醒,它像生活本身一樣豐富。所以,我非常認同劉良華先生的一句話:“像海明威的《老人與?!?。只要你讀到‘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就夠了,這句話就抵一本書?!?/p>

同樣,如果我們讀《論語》,弄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讀《孟子》,弄明白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讀《老子》,弄明白了“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君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無為而治”“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讀《莊子》,弄明白了“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如此透徹地閱讀,有時候會勝過博覽,可以觸類旁通,一以當十,一以當百。

當然,我們所說的經典,是指各界推薦的中外名著。周國平先生說:“讀書要讀大師或經典之作,之所以讀經典,是因為經得起時間的洗禮,留下的都是精華?!边@些經典書集合到一塊大約有上千本。如果從上千本經典書中選擇五十本來讀,你一輩子就是一個大寫的“人”。陳寅恪先生說過:“中國書雖多,不過基本幾十種而已,其他不過翻來覆去,東抄西抄?!钡降资悄膸资N,他并沒有說。但我想,就教師而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領域,從教育專業(yè)看,要讀《論語》《孟子》《學記》等;從文學修養(yǎng)看,要讀《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從了解歷史看,要讀《史記》《資治通鑒》等。像這樣一些經典作品,我們在閱讀時一定要做到專注、靜心,不能太性急,不能貪多求快,要細嚼慢咽,仔細品味,用心去感受,對其中精要部分最好能背誦。

我覺得,讀書如同進食,要會玩味,特別是那些精品之作,你會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有“味”的。其實,古人早就有“書味”之說了。如宋代李淑說:“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鼻宕娙嗽墩f:“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薄都t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說:“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著名的“三味書屋”就出自李淑的《邯鄲書目》一書??梢姡瑹o論讀者、作者,都希望讀出書中的“味”。為此,臺灣著名華文文學大師王鼎均寫有一本書,書名就叫《書滋味》。王鼎均以味道來品書鑒書,讀書猶如在品嘗美食,書也有書的滋味,這無疑是個精彩的比喻。如他說三毛是“苦而有味”,楊牧是“咸而有味”;如說朱天心、朱天文姊妹是“大朱如橘,小朱如橙”,魯迅與張?zhí)煲怼白x前者如吃核桃,讀后者如嗑瓜子”;如說“楊絳熬過大劫大難,猶能寫出五味調和的《干校六記》,非人人可及”。何止如此?英國作家喬治·吉辛更能嗅出書的“氣味”來,他說:“我對自己每一本書的氣味都很熟悉,我只要把鼻子湊近這些書,它們那散發(fā)出來的書味就立刻勾起我對往事的種種回憶?!?/p>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一本書中講的故事:有一天,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走在路上,偶遇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她面黃肌瘦,餓得走不動了,坐在路旁。富蘭克林見老婦人實在可憐,便把自己準備路上吃的僅有的一塊面包取出來送給她。老婦人感激萬分,但看到富蘭克林好像也并不富裕,便推托著說:“還是留著您自己吃吧!”“您吃吧,我包里還有呢?!备惶m克林一邊說,一邊拍著裝滿書籍的背包。老婦人只見富蘭克林從包里取出一本書,讀了起來,便說:“您怎么不吃面包???”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讀書的味道比面包可好多了!”說完,又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為什么人們常說“書香”和“書味”?我想,或許正是因為讀書是一種愉悅、一種溝通、一種享受吧!

經典“不厭百回讀”

蘇格拉底說:“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睕]有經典,當然不會有好的生活。在拉美文豪博爾赫斯的設想中,“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所圖書館中,一定是擺滿經典的。

何謂“經典”?據(jù)《漢語大詞典》可知,“經”是“對典范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稱”,“典”是“指可以作為典范的重要書籍”;二者因同義合成為“經典”一詞后,便有了指稱“作為典范的儒家載集”和“宗教典籍”這兩個義項,及至近代,人們也用它來指稱“權威著作”或將其用作形容詞“具有權威性的”。由此可見,經典是泛指具有權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經典經過千百年來無數(shù)讀者的千錘百煉、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強、最有價值的。

常常有人問我,該“讀什么樣的書”?我的回答是“經典”。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經典的魅力與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從《說文解字》一直談到唐詩、話本、桐城古文。其實,經典不僅有狹義、廣義之分,更不限于本民族。從廣義上說,無論東西方,那些體現(xiàn)了人類永恒價值、經歷時間的淘洗沉淀下來的著作,便是經典。

所以,我認為讀經典應該是廣義上的,而且是要真正意義上的“讀”。所謂“讀書”,不是說你今天去書店買兩本書,明天從網(wǎng)上購回一包書,這不難辦到,難以辦到的是,你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尤其是要閱讀經典著作。人生有限,我們沒有時間去讀二流、三流的作家作品,而應該直達經典。哲學家周國平說:“認真地說,并不是隨便讀點什么都能算是閱讀。譬如說,我不認為背功課和閱讀時尚雜志是閱讀。”真正的閱讀,應該是讀經典著作。日本有一位哲學家叫柳田謙十郎,他在自傳中說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讀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為了慶賀這件事,他夫人還專門為他舉辦了一場家宴。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一個人寫出一本書固然不容易,值得慶賀;一個人讀完一本書也不容易,也同樣值得慶賀。當然,讀的是像《純粹理性批判》這樣的經典著作。因為經典濃縮了作者深刻的感悟、經驗和思考,有的甚至是作者用畢生心血寫成的。多讀經典,可以提升自己的品位,引導你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去追求更高、更美、更深、更遠的東西。

應該說,經典閱讀是全球化時代的選擇。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經典可以跨越時代、地域,而被最廣大的讀者喜歡,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并印證自己的思想,引起共鳴。中外歷史上不少經典之作,比如魯迅的書、《紅樓夢》、《戰(zhàn)爭與和平》、安徒生的書、《夏洛的網(wǎng)》等,都是需要細細品味的。法國思想家盧梭在談自己的讀書經驗時說:“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朱熹在論讀書方法時亦云:“讀書不可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如射箭者,有五斗力,且有四斗弓,便可拽之令滿,己力勝得他過。今學者不度自己力量去讀書,恐自家對敵他不過?!?/p>

但遺憾的是,許多讀書人并未這樣去想,因“人有各種貪婪,有一種是對知識的貪婪,什么都想知道,最終什么都不知道”(許紀霖語)。一般來說,人們總以為書讀得越多越好,所以讀起書來往往不加選擇,見書就讀、見報就看。時間長了,發(fā)現(xiàn)讀過的那些書,在心底竟然沒有留下多少痕跡。這種情況,筆者也有。當別人提到曾經充實和溫暖過我心靈的那些書時,我卻感到茫然,書中的內容只能記其一二,印象并不深刻。

究其原因,是我們在讀書時不夠專心,貪多嚼不爛,過目的書多,留下的營養(yǎng)卻很少。蔡元培先生在《我的讀書經驗》一文中說他讀書有兩大短處:第一是不能專心,第二是不能動筆,并希望大家鑒于他的短處,一定有許多成效。

有些人讀了經典,為什么不能運用自如?我看關鍵是沒有讀深、讀透和讀懂。所以,德國作家歌德一再告誡青年:“如果你能讀書,就應該讀懂。”“對于書籍,就跟交朋友一樣?!薄墩撜Z里住著的孔子》一書的作者何偉俊認為閱讀有兩種,一種是“讀過”,一種是“讀到”?!白x過”的書,很快就隨著時光煙消云散,而“讀到”的書,能夠走進靈魂里,留在生命中。我的理解,“讀到”就是用心讀、反復讀。著名心理情感作家蘇芩說:“一本書如果只讀一遍的話,對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睋Q言之,如果你反復閱讀,甚至把你讀的經典能背誦下來,特別是倒背如流的時候,就可以將其中的名言警句信手拈來,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想。

其實,讀書不僅可以提高讀者的寫作水平,也可以提高讀者講話的水平。正如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說的:“你真想擁有一本書,你就把它講出來。”我講《唐詩》、講《宋詞》、講《如何讀書》、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等,收獲最大的不是聽者,而是我自己。所以我一直認為,能夠體現(xiàn)“講”和“寫”統(tǒng)一意義的最出色的形式,就是演講。演講、做報告,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是人類傳播知識、闡述觀點、激勵斗志的一種方式。遠溯有蘇格拉底、柏拉圖等,近有馬丁·路德·金、毛澤東等。他們的演講所留下的文字,已成為經典名著。現(xiàn)在,演講已十分普遍,政界的、文化界的、經濟界的,等等,大都熱衷于此種方式。我們現(xiàn)在看到很多人,若他在演講里能夠引經據(jù)典,并用得自然妥帖,那么大家都會對他刮目相看。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在內的中國領導人,在外交活動中常常信手拈來古詩文佳句,既凝練又貼切,世界因此嘆服于中國文化之博大、民族精神之儒雅。但演講的最高境界,不是語言,不是激情,而是思想。所以,要提高我們的演講水平,就必須堅持閱讀,讓自己的心靈匯聚眾家之長,讓自己的語言擁有思想的力量。

可是,“現(xiàn)在讀書的人越來越少,看影視的人越來越多。影視成了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大款,文學成了‘癟三’‘小媳婦’,甚至文學要靠影視來提升自己。輕文學重影視,說到底是我們對心靈的怠慢”。中國當代知名作家、編劇、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說的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當今,時間推進到網(wǎng)絡化時代,我們幾乎自動演變成“吃粥的讀者”“后門讀者”,許多人已經習慣了標題閱讀——“只看一眼的讀者”。尤其是到了微博時代,人們閱讀的忍耐度是140個字。于是乎,現(xiàn)在許多人醒來第一件事除了睜眼,就是摸手機。用著自己的時間,刷著別人的生活。每次刷完朋友圈,還要花好長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有人到處去旅游,有人天天在聚會,有人房子越換越大?!逼鋵崳謾C閱讀大多讀的是資訊,而不是知識。信息不等于學問,更不等于見識、智慧與品質。有人統(tǒng)計過,一條微信最好是在4000字以內,以拇指劃四下的長度為好,一旦超過4000字,別人就沒有耐心讀了。然而,真正的閱讀是需要耐心的。

確切地說,閱讀包括瀏覽,但瀏覽不等于閱讀,更不等于苦讀、攻讀和精讀。我們知道,古人讀書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慢,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三國志》中一句名言,流傳很廣,此處“見”字讀作“現(xiàn)”,即指熟讀之后,書籍中的許多意思會逐漸呈現(xiàn)出來。這句話,言簡意賅,道出了讀書的真諦,正所謂“三分文章七分讀”“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

其實,許多有識之士都認為,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朱光潛先生說:“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有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這是因為,讀書學習有著特殊的規(guī)律,必須經歷一個吸收、轉化、升華的過程。特別是理論學習,只有下苦功夫、細功夫、真功夫,才能真正學懂、弄通、會用。熊十力先生對如何讀書有八個字,叫作:“沉潛往復,從容含玩?!狈彩亲x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愛讀《春秋》,一遍不夠,再讀十遍、百遍?!兜抡促Y治通鑒〉中的智慧》一書的作者姜鵬說過:“說實話,我第一次翻閱《資治通鑒》,和大多數(shù)讀者一樣,看不懂,只是使勁想讓自己讀下去?!币灾潦暌院?,他從頭到尾讀了差不多兩遍,才逐漸理解《資治通鑒》不是單純的歷史著作,而是司馬光的政治寄托。

可見,大凡經典,大概都不是讀一遍就懂的。毛澤東曾說過,《紅樓夢》要讀過五遍以后才有發(fā)言權,而他看過的《紅樓夢》不同版本竟有二十余種。據(jù)說,作家路遙為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遠離喧囂的采訪,逃避熱心讀者的追蹤,靜下心來閱讀,他列了一個近百部長篇小說的閱讀書目。這些書,有的是重讀。如《紅樓夢》是他第三次閱讀,《創(chuàng)業(yè)史》是他第七次閱讀。

從方法上講,讀書有精讀和粗讀之分。在精讀與粗讀的關系中,精讀是主要的、是核心。要挑一些好書,反復地讀,能終身受益。蘇軾有詩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尤其是經典著作,一定要精讀,讀懂,讀通,讀透。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離不開原著。傳記和隨筆作家止庵(本名王進文)說他總是會把一本書認認真真讀完,不肯“匆匆一過”或“未能終卷”。好的書籍他更會一讀再讀,“《水滸》讀過二十幾遍,書中一百零八將的星宿、綽號,都能背誦;哪位好漢在哪一回登場,誰引出他,他又引出誰,也記得清楚”。身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院副院長的成曾樾,也主張慢讀。他說:“現(xiàn)在讀書比較慢,因為我要讀兩遍:第一遍通讀,不帶任何主觀色彩;第二遍細讀,挑出其中的成功之處或欠佳之處?!?/p>

依我看,現(xiàn)代社會的人讀書無非是兩種,讀專業(yè)之書和非專業(yè)之書。有人提倡“好讀書不求甚解”。我以為,讀非專業(yè)的書,大可不求甚解;而讀專業(yè)的書則切不可不求甚解。專業(yè)地讀書必須“熟讀玩味”,反復咀嚼,細讀,深讀,用司馬遷的話說,就是要“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例如當代著名文藝評論家解璽璋為了寫《梁啟超傳》,讀了很多關于梁啟超以及其身邊人的書籍:“丁文江、趙豐田編寫的《梁啟超年譜長編》至少讀了五遍,同時還讀了《飲冰室合集》,以及康有為、黃遵憲、譚嗣同、汪康年、唐才常、孫中山、章太炎、楊度、袁世凱、蔡鍔、蔣百里、丁文江、胡適、徐志摩,乃至蔡元培、夏曾佑、張君勱、張東蓀、陳獨秀、李大釗、梁漱溟、陳寅恪等諸多同時代人留下的年譜、傳記、書信、日記和文集?!彼f自己讀書愛較真,“不明白的地方我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知道根本”。著名散文家、詩人趙麗宏有時遇到一本好書,卻又不舍得將其快速讀完,“規(guī)定自己每天只讀三十到四十頁”。比如法國文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文字實在太美了,所以他認為要慢讀,邊讀邊細細品味。

我想,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一些“舍不得讀完”的好書,正如著名出版家、作家聶震寧所說:“在我的讀書生涯里,有五種書可以好好說道,第一種是急著要讀的書,第二種是急著要讀完的書,第三種是需要熟讀的書,第四種是值得重復讀的書,第五種就是舍不得讀完的書。當一本書讓我們讀到舍不得讀完的時候,可以相信這是達到物我交融、物我兩忘的境界了,當然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保ā渡岵坏米x完的書·前言》)我覺得,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說的話。只有當你遇到一本很厚重、很優(yōu)美、很豐富的真正的好書,才會有“眾里尋他千百度”而“舍不得讀完”的感覺。

話說回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習慣和方法。按我的經驗,讀書有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一般來說,讀書可以分兩步,一步是淺閱讀,一步是深閱讀。在我看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沒讀過三遍以上,不算深閱讀。在讀書態(tài)度和方法論上,我非常贊同宋人朱熹的說法:做學問讀書,一定要耐住性子仔細領會書中的內容,千萬不可粗心大意。他還說,沒有明白書中的道理時,就好像有很多層東西包裹著,無緣相見,一定要今天去一層,又見得另一層,明天去一層,又見得一層。將皮全去掉,才能看見肉;將肉全去掉,才能看見骨頭;將骨頭敲破了,才能看見骨髓。

應該說,這種層層深入的閱讀方法是值得提倡的。熊十力先生曾經說,過去一些人讀名人傳記往往“一目十行”,其實這種人在當時不過是一個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學問。江蘇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畢飛宇教授則明確指出:“我瞧不起讀書快的人,讀書快的人一定能夠接觸很多的信息。但一個失去了慢讀能力的人,無論智商多高,反應能力多強,都會喪失知識內部的邏輯關系?!敝骷屹Z平凹也說過:“我看現(xiàn)在好多人以閱讀多但不精而驕傲,這是不對的。切切不要忘了精讀,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讀。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地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會有再悟的地方?!庇绕涫窃陂喿x已呈大眾化、通俗化甚至娛樂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深度閱讀、深度思維,不能滿足于“我在讀,這就夠了”。誠如有詩所說:“文須字字作,亦要字字讀;咀嚼有余味,百過良未足?!币驗樽x書的力量不僅在于“過眼”,更在于“入心”。唯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文本的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意蘊,從而透過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

據(jù)說,歐美國家原來有個傳統(tǒng),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母親或父親拿起書讀給大家聽,現(xiàn)在恐怕已經很少見了。我們通過因特網(wǎng)和電視接觸很多信息,這種信息獲取跟持續(xù)專注的閱讀行為有本質上的差異。浮光掠影的信息使我們停留于表面,而閱讀經典則幫助我們進入更深的世界。

因此在當今時代,我們不反對快餐文化、流行藝術,但是我們反對用“讀圖時代”和“快餐文化”來排斥經典閱讀,排斥深度閱讀。古人云:“《文選》爛,秀才半?!奔粗甘熳x《昭明文選》,可以成就半個秀才。換個角度說,大凡經典,大概都不是讀一遍就能懂的。閱讀,不是趕時間,更不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閱讀是一種慢工細活,書中的有些道理需要終生感悟。而這,正是經典“不厭百回讀”的真義。

讀書之要在于獨立思考

在讀書的過程中,作為讀者,我們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接受者,也應該是一個思想者、參與者。古人提倡讀書要三到,即所謂心到、眼到、口到。口到是指朗讀,眼到是指默讀,我覺得這是基于古代文言文、古詩詞的一種讀法。當代人讀書,無論是在圖書館、校園中乃至自己家中的書房,能讀出聲來的地點怕是不多的。我感覺心到最為重要。我理解的心到,就是閱讀時必須思考。思考得越深入、越廣泛,其收獲必然越大。

一、沒有思考的閱讀,不是真正的閱讀

我始終認為,閱讀是與思考相隨的。讀書是花朵,思索才是果實。沒有思索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古今中外賢者無不重視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表n愈說:“行成于思,毀于隨?!睈垡蛩固拐f:“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這些都是前人的經驗之談,尤其是我們的老祖宗孔老夫子的名言,更加令人深思:只讀書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讀書,后果是危險??鬃铀越^非無的放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是好些聰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在讀書生活中,我國古代曾有不少迂夫子,雖然讀書破萬卷,但并沒有真學問,只會重復別人的東西。其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獨立思考。這樣的人,讀書很多,稱得上博學,但始終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見解。其實,思考是讀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思考的過程也是求異的過程。不思考,書是書,你是你。只有在思考之后,書中的營養(yǎng)元素,才會被你吸收,進而轉化為你的思想。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在平時的讀書中就很注意思考問題。他認為,只有善于認真思考,才能把前人的學問融會貫通,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他在日常寫作時,堅持寫“古人之所未及就”,也就是寫前人沒有涉及的。他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論著中有前人說過的論點,就毫不猶豫地刪掉。梁啟超曾贊揚他說:“凡炎武所著書,可決無一語蹈襲古人?!鳖櫻孜淠軌虺蔀閷W識淵博的大學者,并且在那個時代敢于批評封建君主制度,與他在平常的讀書中刻苦并善于思考問題是分不開的。

所謂思考,指的不僅是把前人的知識裝在自己的腦子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反思、加工和琢磨。對此,英國大學問家培根有個形象的比喻,說我們讀書做學問不要像螞蟻那樣只顧整天忙忙碌碌地儲存,而不去做加工的活,也不要像蜘蛛那樣整天只顧吐絲,而不注意汲取營養(yǎng),而應該像蜜蜂那樣既注重采集原料,同時也對原料進行加工、制作,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產品。

讀書亦然,要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思考,使自己的思想系統(tǒng)化。法國作家莫泊桑說:“天才不過是不斷地思考?!泵绹茖W家富蘭克林說:“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庇浀昧暯酵驹谥醒朦h校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說過:“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成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yōu)榛畹模瑸槲宜?,同樣離不開思考?!钡拇_,“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語)。關鍵在于有思維,這是“人為萬物之靈”之本質。有了思維,知識才會活了,人才能夠發(fā)展、能夠創(chuàng)新、能夠超越自己。

我曾看過一段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的故事:有天深夜盧瑟福走進實驗室,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俯身在工作臺上,當盧瑟福了解到這個學生從早晨一直到深夜不間斷地工作后,他沉吟片刻問道:“親愛的,這樣一來,你用什么時間來思考呢?”在盧瑟??磥?,動手實踐之于科學固然重要,而靜心思考更為重要。

為此,我再舉一個例子。著名雜文家馮英子曾講過一個故事:一滿族貴族,被任命為鎮(zhèn)守荊州的將軍。他痛哭流涕,誓不肯去。問他什么緣故,他說連關公也守不住的地方,我怎么守得住呢?與其將來失守獲罪,不如不去的好。原來,滿族貴族最先見到的漢文化是范文程身邊的那本《三國演義》,努爾哈赤和他的將軍們行軍布陣,很多得益于這本書上的經驗。他們把羅貫中筆下的關公奉若圣明,而關公是失荊州、走麥城時死的,此人不敢去守荊州,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他只相信自己從書上讀來的經驗,看不到環(huán)境的變遷,看不到現(xiàn)實的變化。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讀書不能“死讀書”,而要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即要獨立思考,善于批判。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更應該把書讀“活”,不能“死啃”書。特級教師王棟生說過這樣的話:“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蔽乙f: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讀書。不跪著讀書,就是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F(xiàn)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十分強調思考的重要性。他說:“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彼€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狈▏骷野蜖栐苏f:“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力量無邊的人。”獨立思考,要有一個寧靜的心態(tài)。看書要靜心,才能有所悟,看完了還得思考,勤學而多思,否則不能“化為我用”。

可當今社會,快節(jié)奏帶來的淺接受,讓人沒有時間去深入思考。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變成了傳染的通病。人們步履行色匆匆,靈魂騷動不安,目光四處漂浮,從早到晚在選擇,隨時隨地在變換:看電視不停地換頻道,求職不停地換老板,談戀愛不停地換對象,人生不停地換目標。在不停轉換中,人們似乎已經無法專注、無暇思考了。難怪有很多人都在感嘆:“現(xiàn)在有思想的人越來越少?!贝呵飸?zhàn)國時期,雖然人口很少,卻有很多思想家,不少著述流傳至今天。這些偉大思想的錘煉,正是若干次感悟與反省的結果。

二、盡信書,不如無書

讀書不僅要多獲得知識,而且應當深入思索,在設疑、解疑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再者,并不是所有的書都是有價值的,也不是所有的書都是有趣的。因此,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思考判定一本書是否值得讀。在這方面,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論述。中國禪宗思想中,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睹献印けM心下》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等。至于宋人朱熹則講得更加透徹:“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后,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清人鄭板橋說“書從疑處翻成悟”,強調讀書有“疑”,方能有“悟”,由“疑”到“悟”就是進步,就是讀書的理想境界。李贄則從反面指出:“學人不疑,是謂大病?!彼^“質疑”,就是切莫迷信書本,要能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帶著思考去讀書??梢?,提倡懷疑精神,提倡思考,這是很重要的。

大家知道,“錢學森之問”一直在拷問著每一個關注教育的人。作為教師,面對教材,我們是視為“圣經”,還是教學的素材?面對教材和教參給出的結論或答案,我們是否思考過、質疑過?現(xiàn)在人讀書很多,接受的信息很多,但是不少人的價值觀是混淆的。很多看似很合理的口號,其實是錯誤的,比如,“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師”,等等。

明代吳應箕在《讀書止觀錄》中記錄了這么一件事:徐文遠在大儒沈重那兒學習,有一天,他對老師說:“先生所講的,都是‘紙上的’。那真正深奧的境界,好像還有所未到哩。”徐文遠雖然是學生,所講的話卻不無道理。作為教師,如果所講的都是書上現(xiàn)成的,對教學內容沒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那學生還要這個老師干什么?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為師者讀書不能拘泥于書本知識。對于書上的知識,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所學、所思和所悟去闡釋。這樣的教學,才能給學生以切實的幫助。

三、讀出自己,讀出問題

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讀書,是要借書上的記載尋出一條求知之路,并不是讓書本來管束我們的思想。讀書的時候要隨處會疑、邊讀邊思。換句話說,要隨處會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評它。我們只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善于思考,敢于批評,就可以分出哪一句話是對的,哪一句話是錯的,哪一句話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記得李鎮(zhèn)西老師曾對他的學生說過八個字,對我們很有啟發(fā),就是:“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彼^“讀出自己”,就是從書或文章中讀到引起自己共鳴的一段話、一個詞、某個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相聯(lián)系,就是我們常說的“共鳴”。所謂“讀出問題”,就是一邊讀一邊發(fā)現(xiàn)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問的地方,遇到問題就要推敲、研究乃至質疑。通俗地說,就是要提出問題。如果說“讀出自己”是共鳴,那么“讀出問題”便是思考。如果讀一本書,既沒有共鳴,也沒有思考,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真正的閱讀不僅僅是從書本中讀出別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讀出自己的思想。大凡讀書的人,也許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的思想或者與別人的思想不謀而合,或者與別人的思想針鋒相對。不謀而合的共鳴,產生閱讀的快感;針鋒相對更是對判斷力的考驗,有可能是“否定之否定”,成為思辨認識上升的階梯。

看來,讀書治學成敗的關鍵是你有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自由思想的精神。從實際出發(fā),帶著問題讀書,這樣才會有所收獲、有所創(chuàng)造。否則只是人云亦云,那樣的讀書是無效的。從書籍的本原看,“讀”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也許不明白?!白x”這個字,還念dòu——句讀的“讀”,即我們今天說的標點符號。古人沒有標點符號,現(xiàn)在學的古文中的標點都是專家學者給大家標出來的,這本身就不一定正確。古人是自己句讀的,自己找到標點,證明你就會讀了。所以這個“讀”一開始就與懷疑和思考連在一塊了。今天的讀變成了念出聲的“讀”,念出聲是好的,但是應該自己知道斷在何處,這證明你知道了意思。高考的句讀考題,就是考察大家對意思的理解。

不僅讀書如此,教育也應該有問題意識。記得柳斌在《讀書與思考》一文中說過,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不是學思學問,而是“學答”——學答問題。我們聘請了很多老師、很多專家去設計題庫,去炮制答案,然后把它拿給學生,讓學生死背硬記。要是把這些題目中的答案都掌握了,你考試就容易了,你就能拿高分,你就可以進重點學校,甚至可以進清華、北大了。這樣,我們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一個“學答模式”。李政道有幾句話我覺得講得非常好,他說“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做學問就是學會提問題。學問,思考就在其中。學答,只是記憶在其中。

還需要指出的是,讀書需要質疑,要有批判精神,但同時也要有寬容之心。俗話說:“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在每個專業(yè)領域,真正的知識進步很不容易,著書立說難免有知識和時代局限,讀者不必過于苛求。只要讀到作者某些有價值的思想片段,我們就應該對之敬重有加。尤其是讀文學經典,我們在批判繼承的同時,更應該有寬容和敬畏之心。文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一是因為它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美學品質,比如它有很標準的文法,它代表一個民族某個時代生活的準確而深刻的表達方式;二是因為它有思想震撼力,并濃縮了一個時代人類的智慧。正因為如此,文學經典的意義與價值非同尋常,值得后人“重讀”。學會敬畏經典,對讀者來說是很重要的。

不動筆墨不讀書

古往今來,讀書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边@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蔡元培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胡適之先生有一個時期,出門時常常攜帶一兩本線裝書,在舟車上或其他忙里偷閑時翻閱,見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鉛筆做記號,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續(xù)。記得有一部筆記,說王漁洋讀書時,遇有新雋的典故或詞句,就用紙條抄出,貼在書齋壁上,時時覽讀,熟了就揭去,換上新得的,所以他記得很多。可見,名人的成就與他的勤奮讀書是分不開的。

一、抄寫是過去的人讀書的基本方式之一

常言道,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在古代,名人抄書的例子并不少。例如,宋代蘇東坡三抄《漢書》的故事:有一名士拜訪蘇東坡,通報姓名已久,蘇東坡才姍姍出來。他對名士的久候慚愧地說:“剛才為了完成每天的功課,十分抱歉?!彪p方坐定,名士說:“你‘完成每天的功課’指什么?”蘇東坡說:“是抄《漢書》?!泵空f:“憑先生的天才,開卷一看,可以過目不忘,何必用手抄呢?”蘇東坡說:“不是這樣。我讀《漢書》,一共手抄三遍。開初,我手抄后再熟誦每段。等到背熟了,我只抄這段的前面三個字作為題目,再背誦下去,以考查自己的記憶能力。在第二次手抄熟誦這段后,我只抄前面兩個字為題。到如今,我只抄這段的前面一個字為題,就能背誦如流?!泵啃拇嬉蓱],請求說:“先生所抄寫的,不知我有幸可以看看嗎?”(言外之意要考考蘇東坡)蘇東坡欣然同意,叫仆人拿出他的厚厚的幾本手抄《漢書》,名士挑了洋洋數(shù)百言的一個段落,讓他背誦。蘇東坡倒背如流,無一字差錯。名士慨嘆良久,曰:“先生真謫仙才也?!?/p>

還有明代文學家張溥長年累月地抄書,手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據(jù)《明史》記載,他“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遍,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因此,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七錄齋”。魯迅從十五歲起就開始抄書,起初抄錄《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后來抄錄《唐詩叩彈集》《唐代叢書》等書。魯迅抄書的習慣一直保持到30多歲。相聲大師侯寶林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集《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10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抄讀的好處是加深記憶,增強理解。抄讀的過程,就是理解、消化知識的過程,對所讀內容理解越透徹,體會越深刻,則記憶越牢。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上海市金山區(qū)有一位退休教師名叫金余奎,今年82歲,自幼酷愛書法。退休后,他花近十年時間用小楷手抄350余萬字,“寫”出了四大名著。在電腦早已普及的今天,要用毛筆抄寫共350余萬字的四大名著,對人的意志力是極大挑戰(zhàn)。這些年來,金余奎每天花4小時用來抄寫。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抄寫2000字雷打不動。如此浩大的抄寫工作頗費筆墨,為了達到最好效果,需要專門從安徽購買宣紙。每隔一個月,還會寫壞一到兩支毛筆。粗粗一算,十年共寫脫200多支筆。據(jù)《解放日報》報道,最近,老人打算將自己抄寫的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西游記》給孫輩做習作用,另外兩部分別贈送給以前的工作單位和區(qū)文化部門。

此外,我還在《新民晚報》上讀到了復旦大學中文系胡中行教授一篇題為《受益終身說抄書》的文章,回憶其抄書的經歷和樂趣,不禁引起共鳴。我讀書也有這個習慣,讀書筆記也有好幾本。平時日積月累,用時信手拈來,讓我受益無窮??墒?,現(xiàn)在“抄讀”的人越來越少。有人調侃:一個好胃,被白酒廢了;一個好官,被金錢廢了;一手好字,被電腦廢了。

二、寫離不開讀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兩句詩一下就道出了寫作的秘訣乃在于讀書。當然,我所說的“書不離筆”,不僅僅是抄書。所謂“書不離筆”,是指讀書的時候不能空白著讀,一定要適當做點兒批閱和圈點。也就是說,你看的那本書除非是從圖書館借來的,你不能讓它干干凈凈的。在書上寫下自己的感想和聯(lián)想,這個時候才能證明你是真正讀過這本書的。用列寧喜歡引用的馬克思的一句話說:“圖書是我的奴隸,應當按我的意志為我服務。”列寧讀書時很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論、注釋和心得體會。一旦讀到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他還在書的扉頁上或封面上寫下書目索引,特別注明書中的好見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錯誤論斷的所在頁碼;毛澤東更是提倡不動筆墨不看書,一本約10萬字的《倫理學原理》上就寫了萬余言的評語。可見,一本書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是在我們讀過、畫過、批注之后才體現(xiàn)出來的。因為這樣讀過的書,已融入了讀者的感悟和體驗。

當然,我這里說的“動筆”,不僅僅是在讀書時摘抄、批注、評點之類的“寫”,也包括寫讀書筆記、寫文章,乃至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等。大家知道,為了寫《資本論》,馬克思閱讀了1500多種書,留下了100多本讀書筆記;列寧在研究帝國主義專題時讀了148本書,寫下了60多萬字的札記。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列寧的重要著作《哲學筆記》,就是他在讀哲學書籍時寫的批注和筆記匯編而成的。其實,我小時候就喜歡做讀書筆記,用小卡片寫好。讀大學時,還學著把讀書卡片分類,以便于學習和研究時參考。大學畢業(yè)后,我從事教育教學與文學研究工作,就更離不開書籍了。我的家里到處都是書,到處都有筆,書桌上堆得亂七八糟。我覺得這樣方便,可以隨時隨地很自然地讀書。西方人這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古代把讀書看得太高雅,只有少部分人才讀書。但是在國外,讀書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廚房、客廳里都有書。我們應該提倡讀書是一件平常事,并不一定要很高雅。我認為,高雅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讀什么書,思考什么問題,寫什么樣的東西。

關于讀書與寫作的關系,我的看法是:讀書是吸收,寫作是表達,但寫作離不開讀與思。讀與思是寫的前提,寫是讀與思的深化。例如,老一輩學者姚雪垠讀書時喜歡做卡片。他在卡片上寫下重點,并注明文章題目、出處,然后分門別類。其實,許多學者都有做讀書卡片的習慣。據(jù)說文藝評論家解璽璋做卡片是跟姚雪垠學的,他有一個卡片柜。他“將老子、荀子、孟子、莊子經典的話和觀點寫下來,并記下出處,再歸類于先秦時期”。不知不覺,他的小卡片已經攢了好幾箱,而那幾箱子的卡片記載了他成為評論家的足跡。著名學者顧頡剛一生治學,勤于做讀書筆記,從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筆記的習慣從未間斷,60余年積累筆記近百冊,共四五百萬言。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院副院長成曾樾說,他“在大學期間,受到紅學專家馮其庸老師的啟發(fā),開始做筆記,不僅要記書中的重點和令人感動之處,連人物的名字也勾畫出來”。他發(fā)現(xiàn)《紅樓夢》里的四字成語非常優(yōu)美華麗,然后開始摘抄書中的詞匯,邊抄邊背。即使是記憶力好得驚人的錢鍾書,為寫《管錐編》,筆記也做了幾大麻袋。據(jù)楊絳所言,錢鍾書的筆記本“從國外到國內,從上海到北京,從一個宿舍到另一個宿舍,從鐵箱、木箱、紙箱,以至麻袋、枕頭套里出出進進。”其筆記不僅數(shù)量驚人,內容也廣袤龐雜。

2011年8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錢鍾書手稿·中文筆記》,讀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至于古人寫的讀書筆記則更多。如宋代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明代楊慎的《丹鉛總錄》、明末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清代趙翼的《廿二史札記》、王念孫的《讀書雜志》、王引之的《經義述聞》、錢大昕的《十駕齋養(yǎng)心錄》等,都是有名的讀書筆記。另外,還有許多的詩話、詞話,亦屬于讀書筆記之類。

當然,也有為創(chuàng)作而讀書的。如郭沫若在一篇題為《我的讀書經驗》的文章中寫道:“為了養(yǎng)成文藝的寫作能力,我曾讀過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的作品?!┤缥乙獙憚”荆冶阆劝焉勘葋喕蚰锇У膭”咀x它一兩種;要寫小說,我便先把托爾斯泰或福樓拜的小說讀它一兩篇?!?/p>

如此看來,無論是作家還是評論家,他們的寫作是和閱讀分不開的。周國平先生說得好:“閱讀是我的情人,寫作是我的妻子。”讀書若不跟寫作結合起來,猶如空花過眼,不能真在你心田上生根發(fā)芽。其實,有時候寫作也是一種反思。巴甫連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認為只有不斷地寫,才能捫觸到語言。老舍先生曾對人說,他有得寫,沒得寫,每天至少要寫500字。魯迅先生也說過,寫不下的時候,有時是需要“硬寫”的。硬寫就是在某種程度下,逼著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記錄。這種“寫”的力量,牢固地根植在當代作家王安憶的使命感里。她在2012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閱讀論壇”上說:“只要有一個人在閱讀,寫作就是有意義的。哪怕這個人就是我自己?!碑斢腥藛査膶懽骶壠饡r,她的回答很簡單,“我寫作就是因為喜歡閱讀”。

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梁衡也說過,他的寫作秘訣就是背書:“要趁記憶好的時候多背一點東西。我寫文章時經常會冒出中學時期背的東西,許多就是課本上的。比如《鴻門宴》,張良和項羽談判,講‘張良出,邀項伯,項伯入見沛公,沛公卮酒為壽’。這個句子我至今記得老師講的修辭是頂針格,一句頂著一句,這樣文章顯得連貫,一氣呵成。后來我在寫《清涼世界五臺山》一文時不自覺地就用上了這個修辭格:‘無梁殿,殿無一木,全磚到頂;明月泉,泉如碗口,可鑒星月;寫字崖,崖本無字,水流則現(xiàn);千佛洞,洞內怪石,如人臟肺’?!?/p>

實際上,在讀書和生活中,把思考過的東西及時記下來,這一點很重要。記得朱光潛先生曾說過:“關于讀書方法,有兩點須提起。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快讀,著眼在醒悟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慢讀,以批評態(tài)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與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但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蹦祥_大學著名的數(shù)學家陳省身教授,生前要求南開大學數(shù)學所的每位教師家里都掛一塊黑板,以便記錄即時的想法。因為他深知,有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在一念之間,如果能及時將其捕捉并記錄下來,再持續(xù)進行研究,就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反之,如果不注意捕捉這些即時的想法,就可能錯過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機會。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認為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科學家的事,寫作是作家、教育家、文學家的事,而教師沒有必要這樣做,只要把書教好就足夠了。其實,教師的工作也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不僅是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要補充和動力。一位學者說過:“什么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與發(fā)展?系統(tǒng)讀書+實踐思考+勤奮寫作=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從科學的角度講,寫作是思維的強化訓練。人的大腦有自動編程的功能,但如果長期不得啟用,這種功能就會退化。一些心靈的啟示和思想的火花往往稍縱即逝,須及時加以記載,而這些啟示與火花通常是構成一篇論文、一本專著的起源。

從一定意義上講,寫作和讀書一樣,都需要閑適與平靜的生活。著名作家賈平凹說:“我寫小說的時候,喜歡專門跑到一個沒電視、沒報紙、沒廣播,也沒朋友的地方,在那里,我可以專心寫作?!笨磥?,只有心靜下來了,作家的思緒才能飛揚起來。被譽為蘇派小說掌門人的著名作家范小青也曾說過:“寫作的時候,你的心就會自然地收回來,就會安靜,你會把自己很多的情懷、想法、欲望通過文字一一釋放出來、傳達出來。在這一收一放之間,每個人都會獲得無法言說的收獲,這種收獲能讓心靈獲得滋養(yǎng),并伴隨我們一生?!瘪R克思·范梅南說,寫下來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寫下來”,我們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知道什么。張民選教授認為,用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方法將大大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顯然,寫作是“顯性化”最有效也是重要的途徑。經常寫作,可以培養(yǎng)人的問題意識,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

三、寫比讀更艱苦

上海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趙麗宏說,文字對他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不只在于讀,也在于寫。作為讀者,我們“如果能夠經常用自己的語言記錄讀書的感想,那將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當今中國房地產的領袖人物潘石屹愛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他說,讀了書,有了沖動,也寫。《我的價值觀》一書,就是他的親筆力作。

因此我認為,真正有效的閱讀,應該做到既“得于心”,又“應于手”。周國平先生曾說:“任何有效的閱讀不僅是吸收和接受,同時也是投入和創(chuàng)造?!保ā恫粫r髦的讀書·人與書之間》)如果說“吸收和接受”是“得于心”,那么“投入和創(chuàng)造”就是“應于手”。從一定程度上講,寫作比起閱讀來,肯定要艱苦些,尤其是才開始的時候?!叭f事開頭難”,寫作亦然。過去稱寫作叫“爬格子”,雖然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美意,其中也包含了寫作“手工業(yè)”的傳奇和辛苦。右手中指的那塊老繭,就是握筆所致。

據(jù)說,著名作家賈平凹到現(xiàn)在還是手寫稿。他在自己的書房里寫過一幅字:“書道唯寂寞,文章驚恐成?!痹谒磥恚蜁蚪坏?,一定是件寂寞的事,而文章越寫越驚恐,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他說年齡大了以后寫的這幾部長篇,從沒有一稿就寫成的,都寫了三四稿。比如說《老生》,現(xiàn)在成書的只有22萬字,但實際上他寫了100多萬字,寫一遍,覺得不對,推倒重來,就這樣寫了幾遍。改一遍,抄一遍。抄的時候,又感覺不對了,那就又重新來過,就這樣寫過4次。你想4次要多少字?這都是用筆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還有《古爐》60萬字,據(jù)他自己說,前后手寫的稿子有一麻袋。

退一步說,到了網(wǎng)絡時代,“爬格子”已經過時,人們大都使用電腦寫作,“筆耕”的形容也漸漸淡出,但寫作畢竟是辛苦的腦力勞動,需要不斷地積累和思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當然,寫作有寫作的樂趣。有時候,寫作似乎比閱讀更有成就感。這一點,會寫作的人一定體會得到。

需要明白的是,教師寫作寫什么?我想應該是寫自己閱讀的思考、體會和收獲,還有教學隨筆、教育敘事、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等。等到有了一定的學術積累和寫作基礎,再寫一些教學經驗、教學論文,乃至課題研究。教師的寫作還是要從自己教學實際出發(fā),循序漸進,不要貪大求全,追求高深。記得肖川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教師們,拿起您手中的筆吧,有意識地去創(chuàng)作,把你的感動、你的困惑、你成功的探索、你的希望與夢想變成文字,寫成文章。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氣質、情懷,你的內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變得純潔、澄明,變得細膩和豐富。我相信,真誠的文字,能夠將平淡如水的歲月定格為永恒。”

至于怎樣學會寫作,也只能是“在寫中學會寫”。學術研究,說到底,也是一個熟練工。多寫是個硬道理。據(jù)我的經驗,閱讀的同時不要忘了做些筆記摘抄。特別是教育方面的書和文章看得多了,就會自然而然地將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教法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來。運用了之后又獲得新的體會和反思,手就發(fā)癢了,心得、論文就從筆下潺潺地流淌出來。這樣教、學、思、寫互動,其中的樂趣和收獲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想進一步說的是:閱讀與寫作之道在于厚積薄發(fā)。蘇軾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吾告子止于此矣?!遍喿x的根基有多厚,寫作的高度就有多高。肖川教授曾說:“造就教師的書卷氣的有效途徑,除了讀書,大概就是寫作了。寫作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钡以诂F(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一線教師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水平并不令人樂觀??陀^上,是學校沒有適時的引領和激勵政策,也沒有創(chuàng)設足夠的有利于教師寫作的氛圍和條件,主觀上主要是教師的認識問題。一些教師總認為寫文章是件苦差事,付出多收獲少,或有畏難情緒,認為自己不是寫作的“料”,或錯誤地認為寫作對工作幫助不大,寫不寫無所謂,或認為工作忙,沒時間,等等。

寫作本來是最自由的行為,如果你自己不想寫,世上沒有人能夠強迫你非寫不可。俗話說得好:“解鈴還須系鈴人?!蔽艺J為,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仍在教師本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是:作為教師,一定要養(yǎng)成讀書和寫作的習慣。其實,讀的書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積淀,自然就會有寫作的欲望,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F(xiàn)在很多學生,包括一些教師,之所以寫起文章來捉襟見肘,關鍵是讀的書不夠多,特別是讀經典不多。當然,寫作還有一個愛好和興趣的問題。幾乎所有的文學大師,所有的優(yōu)秀作家,在談到為什么要寫作這個問題時都有這樣兩點感受:第一,寫作是他們內心的需要;第二,寫作本身使他們感到莫大的愉快。一句話,寫作是他們生活的組成部分。所以,我敢肯定,寫作這種事情,如果不是真正喜歡,花多少工夫也是練不出來的。真正的寫作,是為自己寫作,寫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寫得好。我的個人感悟是,教師開始寫作不要企圖一蹴而就寫出長篇大論或課題報告,而應學會研究鮮活的教育案例,寫一些教育隨筆之類的短文,甚至可以從寫教育日記開始。切入口要小,一事一議,以小見大,短小精悍。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內容實在,具體可感。一旦“豆腐塊”的隨筆寫好了,“大塊頭”的教育科研文章也就容易寫了。

四、讀與寫應高度融合

從更深處看,在讀書與反思的同時進行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華。誰都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學習的目的是增長知識,擴大眼界。讀書的面可以廣一些,但檔次一定要高。某種程度上,讀書的檔次對寫作有直接影響,大體上決定了寫作的檔次。當然,還要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認識。只有思想與人格上去了,寫作才可能有高度;只有認識深刻,才能寫出有深度的文章。為什么魯迅、老舍、巴金、冰心、茅盾、錢鍾書等老一輩作家能夠寫出好文章、好作品?我想這和他們讀書的檔次和積累的“厚度”有很大關系。何況教師是天生的職業(yè)讀書人,活到老學到老,方可為師。

說到這里,我愿再引史學大家錢穆在給自己的孫女回信時說的話:“《論語》之外,須誦《孟子》《大學》《中庸》與《四書章句集注》。《莊子》外,須誦《老子》。四書與老莊外,該讀《史記》,仍盼能背誦。”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人,讀書功夫絕非一般,正是這種功夫,成就了他的《國學概論》《先秦諸子系年》《朱子新學案》等一批被譽為“占領學術制高點”的杰作。尤其是《論語》,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天下”都可以治,教育就更不用說了。

在今天,并不奢望小學教師中有個葉圣陶、中學教師中有個朱自清,只希望我們這些為師者能在繁忙的事務中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被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堅守精神家園,不斷地讀書學習和寫作,做一個靜心求學、潛心修煉的讀書人。我不能想象,一個不讀書的教師,他在新課程的課堂上還能教書嗎?不讀書,就意味著沒有科研,就意味著非專業(yè)狀態(tài)。因此,我認為,教師不僅要把讀書與教書結合起來,還要把讀書與寫作結合起來。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師不斷提高其水平,實為要圖?!?/p>

讀書要學以致用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離不開讀書,但只讀書不思考,用處不大,而光思考不行動,則空洞無趣。宋儒程頤說得好:“讀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鼻迦藦埑币舱f:“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記為難;能記不難,能用為難?!边@些話,語言雖簡,卻道出了讀書的根本。

當前,我國正處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越是在關鍵時期,越要加強讀書學習。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閱讀滋養(yǎng)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讀書不是目的,寫作也不是目的,掌握真理、指導實踐是最終目的。那么在當下,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我們應怎樣提高讀書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呢?

一、讀書要學理論,但更要切合實際

讀書是為了獲得知識,提升理論素養(yǎng)。但是,書不是一切。讀書是人生經驗中重要的部分,卻不是全部。因此,我認同《從文自傳》中的一句話:“我讀一本小書的同時讀一本大書?!弊骷疑驈奈乃f的“大書”,指的是自然和世界、社會和人生。換言之,既要讀書本,又要讀宇宙萬物、社會人生。

美國首任總統(tǒng)華盛頓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之書等于廢紙?!睋Q句話說,如果我們讀書不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能運用于實踐,就是古人所說的“學而不能行,謂之病”,就是讀死書、死讀書。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書呆子”。孔子曾言“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行”(《論語·學而》),都表達了行勝于言的觀點。《墨子·修身》則謂:“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意思是:讀書人光有學問還是不夠,只有親身實踐,才是做人的根本?!抖Y記·中庸》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立身立業(yè)之基,其中“篤行”,不可或缺。

宋代大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詩中說得更為明白:“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尚且知道“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們更應該明白“學以致用”的道理。任何時代的學習,都必然帶有那個時代的深刻烙印。興起于宋代、發(fā)展于明末、盛行于晚清的經世致用,是中國古代讀書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日本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在1874年寫了一部有名的《勸學篇》,號召日本人民舍身衛(wèi)國,使日本趕上先進國家。該書對文明的進步充滿信心,并力言學問不只是讀書和空談理論,而必須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還有一個例子大家也很熟:有一次,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提卜遇見一位愛夸夸其談,自以為讀了許多書的人,忍不住便上前說了這樣一番話:“能夠攝取必要營養(yǎng)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倍俏豢淇淦湔務呗犃撕?,便羞怯地悄悄離去。這個案例從另一個角度告誡我們:讀書不在于多,而在于讀了有用。

而我們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知識與實踐脫節(jié)。當代社會,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呆子,是越來越少見了。只是,讀得書來,口會說,筆會寫,脫離生活實際的事,還是時有所聞。中國人知道很多道理,就是不按道理做。中國成績很差的孩子到美國都能當班長,當數(shù)學課代表。我們整個基礎教育是非常扎實的,學者也是。大家知道,清朝人讀傳統(tǒng)文化書籍比我們多,但鴉片戰(zhàn)爭還是照樣打敗了,國家照樣衰亡。這里原因固然很多,但“知而不行”是其中之一,學的道理不去做。世界上的道理并不多,你抱定一個道理,然后去實踐它,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難怪有人諷刺一些知識分子,稱其不是知識分子,只是一個“知道分子”。他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到博士畢業(yè),考試成績都非常好,別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道,但他并不能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這是中國近兩百年來落后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同意劉震云的看法。他說:“我覺得我們中國什么都不缺,我們不缺人,因為中國人最多;我們不缺錢,因為現(xiàn)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國人來支撐的。我們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見識,是遠見?!币驗樵谖铱磥恚x了書,并且有見識和遠見,這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今天到了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而后行”顯得更為重要。人們不僅學了以后要去做,還必須根據(jù)實際需要來學,也就是說,讀書學習要有針對性、實用性。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蔽覀兯鶎W到的知識,只有有效地運用到生活和實踐中,才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否則,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成了真正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成了蒲松齡筆下的“書癡”。

所以,教師要讀書,更要實踐,用《論語·子張》中的話說,“君子學以致其道”,即“學以致用”。朱熹主張讀書要切身體察,“讀書窮理,當體之于身”。就是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要撒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苯處熛鄬τ趯W生而言,是知識的播種者、智慧的促生者、心靈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領者。因此,教師不應該自甘平庸。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結合本職工作認真去讀一些書。教師讀書的目的是什么?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成就學生、完善學生。所以,有興趣的東西,我們要學;沒有興趣的東西,我們也要學。教師讀書不能只憑個人的興趣,還要看需要而定。有人對年輕人提了這樣三條建議:第一是讀書與思考;第二還是讀書與思考;第三不能老是讀書與思考。換句話說就是要行動起來。毛澤東同志曾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可見,實踐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在實踐中去使用和檢驗書中所講的道理,那就是“本本主義”,就是“讀死書”了。

二、讀書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

從一定意義上講,書是為人服務的。因此,我們不能讀死書,要把書讀“活”。人之讀書,可以有多種目的,但大略說來包括兩類:一類是消遣,讀什么書沒有固定的標準,憑自己的興趣,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一類是使用,即抱有功利性目的讀書。消遣猶如消費,使用轉化為創(chuàng)造。德國學者伊·卡內蒂說,有一種人叫書迷鬼,“書迷鬼看到所有的書,無論什么書都可以,只要讀得懂就行”。這是一種愛好興趣、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不愿聊天、不愿打牌、不愿旅行,就是愿意面對書籍,這是非功利的。但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讀書還有功利性的一面,比如古人的“學而優(yōu)則仕”,讀書是為了做官。如今,讀書也有許多用處。比如你準備做一個研究,或者搞一個課題,或者想弄明白什么、回答什么問題的時候,目標明確、有方向、有系統(tǒng)地閱讀就顯得非常重要。

教師是離書本最近的群體,教師讀書不僅是涵養(yǎng)自己,還應該把讀書與教書結合起來。從一定意義上講,“讀書不難,其用難”。記得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們應該明白,書只是一種工具,和鋸子、鋤頭是一樣的性質,都是給人用的。我們與其說讀書,不如說用書?!弊鳛橐幻處煟罴芍M的是“就知識講知識”,不會用書,不會創(chuàng)造。如果一個數(shù)學老師只會講解公式,那學生怎么會感興趣呢?教師應該通過自身的閱讀,充分解讀公式背后的故事,拓展公式修正的過程,這樣更能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語文老師的知識結構更要寬泛,在課堂上能旁征博引,觸類旁通。其實,每個教師都應該培養(yǎng)閱讀習慣,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益。語文特級教師張萬祥在《優(yōu)秀教師的30本案頭書》的序言中說:“最優(yōu)秀最幸福的教師,一輩子只做兩件事——讀書,教書。讀書是利己的,教書是利人的,而教師的幸福正在于,這兩者是完全一致的?!庇纱丝磥?,教師要在講臺上直挺挺地站著,肚子里沒有幾本書撐著是不行的。教師的書架上沒有書,就好像農民秋收后的糧倉里沒有種子。當書架上只剩下“教科書和參考書”,當書架成為書香飄走的地方,教師就開始了遠離閱讀的苦旅。特級教師王棟生曾感慨地說:“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直接作用于學生,不讀書的老師怎么教好新時代的學生?”

三、讀書為己,但亦利人

教師要在讀書中充實自己,發(fā)展自己。教師在讀了一些書、思考了一些問題、積累了一些知識后,就要注意把這些思考和知識轉化到實踐中去,大膽嘗試,努力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引領學生成長。比如,我國古代文學長廊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篇章,它們吸引著人們去閱讀欣賞。那優(yōu)美的詞句、鏗鏘的音節(jié)、深厚的內涵,無不陶冶人們的情操,打動讀者的心。將古典詩詞引入寫作或教學中,既可增加文采,又可彰顯你的文化內涵。只教書不讀書,教書可能成為“教死書”,或是無書可教了;只讀書不教書,“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不去實踐,沒有實踐的檢驗。沒有行動和研究,讀再好的書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大家知道,戰(zhàn)國時的趙括“紙上談兵”,食古不化,以致兵敗誤國。同樣,今天如果我們教師讀書不結合實際,不求實效,輕則害己,重則危害學生和教育事業(yè)。

因此,教師讀書一定要講求實效,把讀書與教書結合起來,在教書的過程中多讀書,通過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以用之于教書。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這個意思。對顧炎武的這句話,人們的一般理解是,一個人做事或做學問,一方面要讀書,另一方面也要實踐。其實,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是說讀書與實踐兩者有互動互構的關系。實踐越多,體驗越多,那么讀書才能讀懂讀透;反過來,讀書越多越深,實踐就越自覺,收益就越大”(童慶炳)。因此,對于讀書來說,除了消遣娛樂,我們總應該有一個目標和追求。只有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把讀書與工作、事業(yè)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把學習的收獲轉化為教師發(fā)展的實際本領,并從中獲得源源不竭的動力。讀以為學,可以增加知識;學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這樣,讀書也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著名教育專家顧泠沅,曾在上海市青浦縣(現(xiàn)為青浦區(qū))任中學教師十余年,邊讀書邊實踐,筆記記了100本,主持青浦農村教改實驗十五年,其研究成果被中國教育學會評價為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著名特級教師趙謙翔,他的語文教學之路,發(fā)動于讀書、升華于讀書,他把課外讀書與課內教學掛鉤,開創(chuàng)了“青春讀書課”,語文課堂活水綿綿,生機無限,學生獲得了素質提升和決勝高考的“雙贏”??梢?,對教師來說,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將需要與興趣結合起來,頭腦中始終裝著“教育”兩個字。

讀書要善于選擇

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認為,讀書一定要有選擇。他曾借用福爾摩斯之口說:“人的腦子本像一間空空的小閣樓,應該有選擇地把一些家具裝進去。只有傻瓜才會把他碰到的破爛雜碎一股腦兒裝進去?!彼€說:“漫無目標,無書不讀的人,他們的知識是很難精湛的。”這些話對我們不無啟發(fā)!

讀書要有所選擇,在今天看來,顯得十分重要。也許有人會說,博覽群書是古人所提倡的,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捶沁x擇不可?我們知道,西潮東漸以前,中國有的學者曾有“讀盡天下可讀書”的抱負。但是,今天的博覽群書,和古人的博覽群書,還是有差別的。古時候書少,很多書是以詩詞、文言文的形式寫下來的,言簡意賅。即便是古代散文,每一篇也不長,博覽群書比較容易。而現(xiàn)在這個時代知識大爆炸,書太多,各類圖書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讀本紛涌,長篇巨制鋪天蓋地,我們大概只能選擇自己最想讀或必須讀的書來讀了。

大家知道,當代著名學者錢鍾書一生讀書無數(shù)。有一次,他到美國訪問的時候,去參觀國會圖書館,圖書館里的人因其藏書量很大而驕傲,同去參觀的人也無不為之驚嘆,只有錢鍾書一個人默不作聲。圖書館里的人問他有什么觀感,他忍不住笑著說:“我也充滿了驚奇,驚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書!”這話看上去是風趣,客觀上卻是事實,一個人不可能讀完所有的書。19世紀英國作家羅斯金說過,一個人“生命是短暫的,空余時間很少,因此我們不應把一刻空余時間耗費在閱讀價值不大的書籍上”。

所以,今天我們既要提倡多讀書,同時又要有選擇意識,要多讀好書。其實,看一個人的氣質和學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他讀過什么書。毛澤東同志是我黨歷史上愛讀書、會讀書的領導人,他早年常說:“讀書要為天下奇。”他所說的“奇書”,不在擇讀之量,而在擇讀的內容和效果。毛澤東的擇書,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學、馬列和文史。尤其是毛澤東到晚年時,僅《紅樓夢》便閱讀和收藏了二十種不同版本的線裝書。當然,那些與他的實踐活動關系不大的書籍,他也有選擇地閱讀。除《紅樓夢》之外,我覺得,中國古人的著作,最令人仰慕的要算司馬遷的《史記》了,魯迅稱之為“無韻之離騷”。當然,《論語》也是一部十分耐看的書。千百年后,我們讀之,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仍然如聞其聲,如在目前。

說到這里,我自然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話:“開卷有益?!睉撜f,這句鼓勵人們讀書的話沒有錯。但是,這并不等于說讀任何一本書都是“有益”的。尤其是自己以前沒有看過的“新書”,一定要有所選擇。美國哲學家阿爾考特曾說過:“好書使人開卷時會有所求,而閉卷時獲有益處?!逼鋵嵲撟x什么書、不該讀什么書,或者在什么年齡段該讀什么書,歷史上、現(xiàn)實中都有許多建議,著名的比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所謂“少不讀《水滸》”,因為少年血氣方剛,易于沖動,看了《水滸》學里面的暴力英雄,會走上歧途;所謂“老不讀《三國》”,或許是因為深諳世故的人讀《三國》,洞悉其中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難免會愈加老謀深算、溝壑滿胸,“老讀《三國》是為賊”。

我一直認為,書是有等級的,是有好壞之分的。記得王充在《自紀》中評價文章好壞的標準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彼墩摵狻芬粫?,便屬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的好書,至今仍為人們所珍藏。有人說,書是人類的倉庫,但倉庫里藏的東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爛的、不合用的。所以,一個人不能隨便讀書。別林斯基曾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

如此說來,讀與不讀,粗讀與精讀,都要有所推敲。何況今天印刷術那么發(fā)達,出的書不計其數(shù),版本也很多。比如《論語》一書,就有無數(shù)的版本,讓讀者不知道讀哪個好。尤其是一些外國文學作品,不同版本,差別很大,一定要選名社、名翻譯家的版本。另外,還有內容、文字等方面,都要有所選擇,學會取舍。比如讀書破萬卷的袁晞,近二十年一直在人民日報社工作,是《人民日報》文藝部的一名高級記者。他的擇書標準是“都看一流的”,從不迷信獲獎作品。他說,“經典是人類文化積累的優(yōu)秀成果,是從全世界千百年間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精選出來的”,而某些獲獎的中國小說,僅僅只是從中國的千本書中選出來的,“某些評委還有不公正之嫌,比較而言,讀者當然應該讀前者”。除經典外,他還主張應該盡量多讀一手的原著。

中國有一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币龅竭@一點,我們不僅在面對書海時要學會選擇,在面對同一本書時,也要善于對其內容進行選擇?,F(xiàn)在的一些圖書,平庸陳舊的內容比較多,真知灼見比較少,書中的很多話別人其實都說過了,不過是改頭換面炒冷飯,如果我們捧著這樣的書籍,還一本正經從頭讀到尾,豈不是浪費時間?

問題是,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該如何選擇書籍呢?擇書是個技術活,你所選定的書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你的閱讀水平和價值取向。不同品位的讀書趣味,不同方向的利益取向,會影響人們的讀書選擇。2012年3月19日,《人民日報》曾刊文《領導干部應該讀什么書》,披露貪官的讀書菜單與他們的貪腐行為存在相當?shù)年P聯(lián)度。比如,胡長清喜看《肉蒲團》《金瓶梅》,而遼寧沈陽原副市長馬向東鐘情于《賭術精選》《賭術實戰(zhàn)108招》。文章稱干部讀書不僅是愛好問題,更是嚴肅的價值觀問題。其實,讀什么書,不光是干部的問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注意的問題。

人生太短,好書太多,對不值得去讀的書,那就干脆不要讀。那么,什么樣的書是值得讀的書呢?具體地說,你在書店里,或者在圖書館里,拿起一本書,應該怎么取舍呢?余光中先生在《開卷如芝麻開門》的文章中有一段論述頗為精妙:

朱光潛說他拿到一本新書,往往先翻一兩頁,如果發(fā)現(xiàn)文字不好,就不讀下去了。我要買書時,也是如此。這種態(tài)度,不能斥之形式主義,因為一個人必須想得清楚,才能寫得清楚;反之,文字夾雜不清的人,思想也一定混亂。所以文字不好的書,不讀也罷。有人立刻會說,文字清楚的書,也有些淺薄得不值一讀。當然不錯,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淺薄的內容也就一目了然,無可久遁。倒是偶爾有一些書,文字雖然不夠清楚,內容卻有分量,未可一概抹殺。某些哲學家之言便如此。不過這樣的哲學家,我也只能稱之為有分量的哲學家,無法稱之為清晰動人的哲學家。……一個作家如果在文字表達上不為讀者著想,那就有一點“目無讀者”,也就不能怪讀者可能“目無作家”了。朱光潛的試金法,頗有道理。

這里,我還想補充兩句,如果一本書拿起來覺得看不懂,無非有兩種原因:一是作者故弄玄虛或詞不達意,這種書當然沒有讀的必要;二是作者寫得很好,但你現(xiàn)在的水平還達不到,這種書也不應該讀,而應該等你過一段時間水平提高了之后再讀。所以,不論哪種原因,對于書籍,只要你讀不懂,就不該勉強自己去讀。還有一點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別人都說好的東西,并不一定適合你。尤其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來說,更應該如此。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智慧也絕不會只集中在哪一本書里或哪一個人手中,少讀一本書,少看一個人的著作,天塌不下來。所以,選擇書籍有一個很簡單易行的辦法:你拿起來,隨便看五分鐘,先看目錄,再選讀其中的章節(jié)。如果它在五分鐘之內吸引了你,那就可以買;如果五分鐘之內不能吸引你,無論是讀不懂、不喜歡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就不要買。這個方法難免錯過一些好書,但現(xiàn)在市場上書實在太多,不得不快刀斬亂麻,節(jié)約出選書的時間來讀書。

這樣看來,“善選”是閱讀的前提。從很大程度上說,一個人的讀書品位,是從其擇書水準開始的。這種水準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漫長的關注、反復的比較。孔子主張“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保ā墩撜Z·述而》)。一個“擇”字,說明了人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判別能力。而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指出:“問題不在于學到的是什么樣的知識,而在于所學的知識要有用處。”金克木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將閱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跪著讀的書——神圣經典;站著讀的書——權威講話;坐著讀的書——為某種目的而進行閱讀;躺著讀的書——文藝類書籍;走著讀的書——能自身與之對照,與之談話的書。如果說校長更多的是坐著讀、走著讀,那么教師則更多的就是跪著讀、站著讀和躺著讀。

原則上說,沒有哪本書是必須要讀的。但事實上,有些書對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往往具有基本價值,是民族的文化之根。正如《圣經》之于西方人,孔孟、詩騷、李杜、《紅樓夢》之于華人,莎士比亞之于英國人,泰戈爾之于印度人,等等,都難以繞過。毫無疑問,這些書對一個人的思想啟蒙而言,你讀和不讀是不一樣的。

回想自己的讀書生活,我覺得真正“有益”的,往往是重讀時的感受。因為在我看來,真正稱得上“百讀不厭”的書,大都是那些最有價值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于丹說過,閱讀經典,真正的目標就是在任何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然而,現(xiàn)在有些年輕人常說“我就是我”,“我只愿意做我自己”,但卻不知這個“我”,這個“自己”從哪里來。其實,我們從小到大都在不斷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在我們從一個自然人成長為一個文化人的過程中,經典閱讀無疑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家巴金說:“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這話說得多好?。〉拇_,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使人變得更好,只要你愿意親近它,你就可以從其中得到好的教育和美的享受。

而具體到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實際與學習需求,我們當下應該讀哪些書呢?在我看來,提升教育理論水平要閱讀陶行知、葉圣陶、蘇霍姆林斯基、霍華德·加德納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論著作,魏書生、于漪、朱永新、李鎮(zhèn)西、肖川等一批活躍在教育研究和實踐前沿的老中青年實力派教育專家的著述;強化專業(yè)素養(yǎng)要讀柳斌主編的《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分學科卷)以及雷玲主編的《聽名師講課》(分學科卷)、竇桂梅著的《梳理課堂》;拓寬知識和視野的要讀一些報刊,如《讀者》《新華文摘》等。特別是《新華文摘》,它是知識百科類的刊物,讀一本刊物,就像樹木扎根在豐沃的土壤里,汲取水分和各種養(yǎng)料。

如果要走向更有深度的閱讀生活,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我建議教師要多讀點教育以外的書。比如,多讀一點關于歷史和哲學的書。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fā)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求學時期就曾說過:“讀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說: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讀哲學不僅是為了獲得哲學思想,更是為了獲得哲學的思維方式。恩格斯早就指出:一個民族要站到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而要發(fā)展和鍛煉這種理論思維,唯有學習以往的哲學。一個民族是這樣,一個人的發(fā)展也是這樣。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的小女兒傅益瑤的畫特別有深意。友人問她秘訣,她的回答是:我讀哲學,哲學使人深刻,使人通達。有一點需要說明,中國的一些著作既是文學書,又是歷史和哲學書。我們讀的書還要超越各個歷史階段,如唐詩宋詞、莎士比亞、西方現(xiàn)代派作品,等等,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去選擇。

讀書時間是“擠”出來的

說到讀書的客觀條件,不用解釋,我以為當今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而從另一個方面講,其實讀書是不需要什么條件的,不讀書卻有很多借口。小時候聽過一首打油詩,其大意是:“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身乏不堪受,冬雪飄飄等來年?!边@一首“不學調”,視讀書為畏途,以各種借口逃避讀書。今天,對那些在學習上想偷懶,不肯下功夫讀書的人來說,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人生在世,似乎每一天都不難找到推托的理由,卻不知這樣的借口越多,人生一事無成的概率就越大,終生碌碌也就無可避免。事實上,無論升學考試,還是結婚生子、評級提干……若要走得順利、做得好,離開讀書是不大可能的。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讀書就無法生活,不讀書固然也可以活下去,但讀了書則可以生活得更好。這一點,我想大家都可以認同。

有道是:“讀書永遠不能等?!边@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要趁早,從小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兒童時代是記憶的黃金時段,記憶得快,忘得慢,這時多背一些經典,非但不會感到困難,還會有樂在其中的感覺?!秾W記》有云:“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钡鹊搅顺扇说臅r候,即使費上大于兒童幾倍的時間,也不可能達到兒童背誦的效果。著名作家、學者王蒙曾說過:“讀書要趁早。越是年輕時,讀書印象越深。”經驗證明,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倘若沒有養(yǎng)成讀好書的習慣,以后再要培養(yǎng)就比較難了;倘若養(yǎng)成了,則必定終身受用。二是要擠出時間去讀。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晚上讀書,早起寫作,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了我的生物鐘。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利用別人休閑娛樂的時間完成的,所以我堅信,閱讀、寫作的時間擠擠總是有的。”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寫道:“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了。有道是,時間是一個無頭無尾的序列,昨天已經逝去,明天還沒有到來,可以抓得住的就是今天。所以我常想,補昨天之非,創(chuàng)明天之是,必須通過今天的努力。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公平。有沒有空兒閱讀,不在時間,在人。有句話說:“改變不了環(huán)境,可以改變自己?!庇绕涫窃谶@樣一個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時代,已經很難找到西窗高臥的閑暇。如果等有時間才閱讀,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時間。

古今中外,凡是在歷史上有所作為的人,無不把時間視如生命般可貴。愛因斯坦在給他的妹妹的一封信中說:“除了讀書之樂外,我從不允許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費在娛樂消遣上。”一次有一位老朋友來看望他,當面問愛因斯坦:“現(xiàn)在你想要些什么東西?”愛因斯坦回答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能夠把這些稿子整理好?!彼勾罅忠脖纫话闳烁脮r間之可貴,他說:“我是很忙,但無論如何我每天要讀500頁書……這是我的定額?!濒斞赶壬鷦t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了。散文家、詩人趙麗宏說他從小就喜歡讀書,走路讀、吃飯讀,連上廁所也讀,“總覺得如果不抓緊時間,就沒有時間讀書了”。確實,時光匆匆,今天還來不及回味就已忙不迭地變成了昨天。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總結讀書最佳處所為“枕上、廁上、馬上”,被稱為“三上讀書法”,堪稱利用零碎時間的典范。

如此看來,讀不讀書的關鍵并非是“有沒有時間”?。≈灰敢庾x,便時時都是讀書時。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說得好:“閱讀是不是你內心的一種需要,這一點至關重要。而只要是內心需要,就會有主動去讀的動力,再忙也能擠出時間來?!币粋€懂得生命價值的人,絕不會把一小時的光陰白白浪費掉。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常常有這樣的“小時間”,它看起來很不起眼,只有十分鐘、五分鐘,但日久天長,積累起來將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shù)字。林語堂說:“什么叫作真正讀書呢?這個問題很簡單,興味到時,拿起書本來讀,這叫真正的讀書,這才不失讀書之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鐵上,除了手機閱讀和看電子書外,還有一些人拿著各種各樣的報刊書籍閱讀,你能說這不是在讀書嗎?這是真正的讀書,并且是自由幸福的。所以,讀書要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要坐進書房才閱讀,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要有用才讀,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

其實,真正想讀書,什么時候都不嫌晚。如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少年時豪放任俠,好與鄉(xiāng)間博徒交游往來,游獵賭博,是個標準的“富二代”。18歲后,方始讀書?!袄俗踊仡^金不換”,他一旦立志從學,便“謝絕門客”,發(fā)奮苦讀,遍覽經史百家。三年之后攜帶個人作品入京,砸琴換名,一時洛陽紙貴,他成為唐詩復古革新運動的一面旗幟。北宋作家蘇洵亦27歲才發(fā)奮讀書,最后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尤其是他的言傳身教,對蘇軾、蘇轍兄弟的人生與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身居海外的當代華文女作家方麗娜,第一次捧讀《紅樓夢》時,已經三十有五。畫家、作家陳丹青說他直到40歲,才在紐約讀了《三國志》《水滸傳》和《紅樓夢》等經典名著。因此,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說:“多讀書,讀好書,用經典作品充實生活;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永遠不嫌太晚?!睆哪撤N意義上講,這話也不無道理。

讀書和寫作必須“站在巨人的肩上”

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吸收歷史上累積下來的成果,并且與當下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人生很短,無論一個人多聰明,多有天分,也不可能漠視幾千年來人類創(chuàng)造的成果。這是人們了解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際關系累積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成就的,所以一個人通過讀書來獲得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直接向別人學習的經驗是極其有限的,但是通過讀書間接向別人學習則是無限的。

通常說,世界名著之所以成為世界名著,除了語言之美,更重要的是能給讀者提供一種人生思考和思維的方式。正因為如此,讀書治學必須借助前人,按牛頓的說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有人曾批評這句名言,說含有驕傲自得的成分。其實,這正好說明牛頓的博大與謙遜,它旨在告白:自己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借鑒前人做了一點創(chuàng)新而已。事實上,我國的許多經典著作,若不是經過后人的詮釋和發(fā)明,不僅不能流傳至今,即使流傳至今,也不可能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經典之所以不是“死的東西”,是因為它經歷了后來學者不斷的詮釋,并加入他們自己的見解和發(fā)明。今天,如果我們不讀《十三經注疏》、不讀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僅憑個人的知識基礎去解讀儒學經典是有一定困難的。可見,學術研究需要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之為基礎“回到原典”。這種善于借鑒、有所創(chuàng)新的經典閱讀,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閱讀。

從文學創(chuàng)作看,在借鑒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例子亦并不少見。如晏幾道《臨江仙》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套用了五代翁宏《春殘》詩中的句子。原詩云:“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边@兩句在翁宏詩里并不出奇,可是晏幾道將它用入詞里卻恰到好處,成了傳誦千古的名句。這是因為它在翁詩里,意境并不怎么完整,加上下接“寓目魂將斷”,又有些點破。而到了晏詞中卻能和諧融貫,情景交融,與全詞渾然一體,不明說春恨,而以境界會意,比之翁詩,顯然要出色得多。所以譚獻《復堂詞話》稱之為“名句,千古不能有二”。又如蘇軾《水調歌頭》開頭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笨赡苁菑睦畎住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欲停杯一問之”(《把酒問天》)的詩句中受到過啟發(fā)的,所以鄭文焯說這首詞“發(fā)端從太白仙脫化”(《手批東坡樂府》,蘇東坡因此得了個“坡仙”的雅號)。所謂“脫化”,就含有創(chuàng)新的意味。前人的詩句,經過蘇軾稍加變化,感情變得更加強烈,一開始就把讀者帶入異常開闊的境界,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社會之所以不斷進步,正是由于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結果,這既需要前輩甘于做“人梯”,更需要后輩勇于不斷攀登高峰。這正如田徑運動中的接力棒,每人都只能跑完自己那一棒的路程。當然,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同時,對所讀之書還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一個“內化”的過程,一本書也罷,一個思想也罷,只有經過這個過程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財富,“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就書籍本身來說,也是這樣。如果打開一本書,里面盡是作者一個人的傾吐,絲毫不見對同一話題別人意見的討論或借鑒,那么,這本書通常是不值得讀的。以大家熟悉的馬克思為例,他的《資本論》的文獻引用就是一個非常系統(tǒng)的經濟思想史學習指南。所以呂叔湘先生說:“閱讀的本領學會了,自己寫文章就不難了?!睆囊欢ㄒ饬x上說,學會寫作大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沒有大量的閱讀、學習、模仿和借鑒,是寫不出來優(yōu)秀作品的。因而,請記住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句名言:“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边@才是人生的一條正確之路。

讀書貴在持之以恒

歷史上,對讀書,我們有讀《易》“韋編三絕”的先賢孔子,有“頭懸梁”的孫敬和“錐刺股”的蘇秦,有“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讀書”的孫康……他們以自己的刻苦和堅毅傳承著中國文化,也為世代的讀書人樹立了榜樣。

當今的時代,也許我們從書中讀不出“黃金屋”,讀不出“顏如玉”,但閱讀畢竟是一個人終身的事情。況且,我們已進入一個開放的、多元文化激蕩的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每個人都要把讀書學習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讀書治學是需要毅力的。

一、沒有極大的毅力支撐,是很難將閱讀堅持到底的

讀書治學是一項艱辛復雜的腦力勞動,堅持讀書學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讀書之法,貴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來潮,高興時拼命讀,興頭過后就將書丟棄一旁。真要讀書,須善耐寂寞,甘守孤獨,坐得住冷板凳。古人云:“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卑准埡谧值拈喿x是個“苦中有樂,樂中有苦”的過程,沒有極大的毅力支撐,是很難將閱讀堅持到底的,正所謂“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

讀書治學要有毅力。毅力是有力量的,憑勤奮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要耐住寂寞,不怕孤獨,專心致志。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養(yǎng)成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讀書習慣,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境界。中國(重慶)有句俗話,叫作“心急吃不得熱湯圓”;說得稍微文雅一點,就是“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再文雅一點,就是“欲速則不達”;再文雅一點,就是荀子所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ā秳駥W篇》)。無論表達方式是俗是雅,其意思都是一樣的:任何成功或進步都是一點一滴不斷努力的結果。例如,被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的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先生,說他以前在一所小學里做代課教師,“文革”開始的時候,學校的圖書館被砸爛,被洗劫一空,唯有一部殘破的《史記》被人扔在那里。在那“無書可讀”的年代里,王先生撿到這部殘破的《史記》,如獲至寶,一讀就是四十年,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史記》研究專家。

二、讀書治學和做人一樣,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戰(zhàn)國時期,張儀在各諸侯國從事游說活動,說服各國采納他的主張,游說數(shù)年沒有成功,還受到很大侮辱?;氐轿簢枢l(xiāng),他的妻子勸說他不要再搞游說術了。張儀對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否?”他的妻子笑著說:“還在?!睆垉x說:“有舌頭在就足夠了?!焙髞韽垉x自薦成功,擔任秦相,說服各國服從秦國,瓦解齊楚聯(lián)盟奪取楚漢中地,輔秦惠文君稱王?;菸木次缓?,他回魏國為相。試想,如果他“不鍥而舍”,那恐怕就不能成就后來的事業(yè)了。

知名作家方益松曾寫過《蝸牛的壯舉》,大意是講一群蝸??恐约旱牧α浚瑘猿植恍傅嘏郎狭耸澜缰ㄖ蚪鹱炙捻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我們暫且不論,但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像蝸牛如此速度的,也能達到它們理想的頂峰,這世界上的事,靠的就是一個毅力,堅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讓我們再看一個美國人的人生軌跡:21歲——生意失?。?2歲——角逐議員落選;23歲——再度生意失敗;26歲——愛侶去世;34歲——角逐聯(lián)邦眾議員落選:36歲——角逐聯(lián)邦參議員再度落選;47歲——提名副總統(tǒng)落選;49歲——角逐聯(lián)邦參議員落選。這個“大失敗者”,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無數(shù)次的失敗,沒有讓他泄氣,反而激發(fā)了他強大的信心與敬業(yè)熱忱,他始終堅持不懈,終于在52歲時登上了總統(tǒng)寶座,成了名垂千古的偉人。

人生如此,讀書和做學問也是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清朝咸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zhàn)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是個文盲,常受朝臣歧視,御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他受此恥辱,從此立志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后,凡空余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后,張曜終于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后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面試。面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筑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后皇帝謚他為“勤果”。在這方面,現(xiàn)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更是一個典范。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回憶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shù)玩得亂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陳)寅恪兩個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意思是說,他們對讀書對做學問頗有定力。這種咬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我們學習。

在我們生活中,讀書學習應該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情,是終身的“功課”。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主要指的閱讀。就個人氣質、品位、修養(yǎng)而言,主要取決于人文閱讀。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業(yè)之外的人文閱讀,很難說他具有多高的文化修養(yǎng)與品位。

三、讀書和寫作一樣,都是慢功夫

而今是信息時代,是云計算時代,一切都變得“神速快捷”。不過,讀書和寫作一樣都是慢功夫,切忌浮躁。比之于吞咽文化快餐,閱讀經典和寫作無疑是艱難的、緩慢的,但卻是人生修煉與素養(yǎng)提升的必由之路。著名作家賈平凹曾經戲說“作家”就是“坐家”,真是調侃到家了。

舉例來說,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充為了寫《論衡》,僅收集的資料就堆了一屋子。他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不辭辛苦閉門潛思,花費了好幾年時間和辛勤的汗水,終于完成了一部30卷85篇的巨著《論衡》。還有大家都熟知的武俠大師金庸。當年,他在香港辦報,身為報社老板,每天親自寫千字的小說(連載)和千字的評論,而且一寫就是二十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毅力。據(jù)說,當年傅斯年在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時,定下“三年內不許發(fā)表文章”的規(guī)矩,即:所有剛進史語所的助理研究員三年內不寫文章;即便寫了,也不許發(fā)表。傅斯年這樣做,可謂用心良苦。因為做學問不能著急,要持之以恒,厚積薄發(fā)。著名表演藝術家盧燕曾說:“所有傳奇的背后是勤奮,是執(zhí)著,是笨鳥先飛,是努力耕耘?!币虼?,我贊成一位論者的話:“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p>

應該說,毅力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力量。從許多優(yōu)秀教師的成功之路來看,他們的成長和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繁重的工作同時,能耐得住寂寞,并且鍥而不舍地堅持讀書學習。如“十幾年來,做過大量的調查,閱讀了上千萬字的著作,分析過數(shù)萬個學習個案,統(tǒng)計處理了無數(shù)的數(shù)據(jù)”的特級教師、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龔春燕,“在最初的幾年,閱讀了50多部理論書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寫了100多萬字的筆記”的特級教師、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徐斌,“幾年來閱讀量達300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的特級教師、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等等。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矣!沒有毅力,讀書治學之成功則無從談起。毛澤東在談讀書時曾強調,“堅持數(shù)年,必有好處”。如果說“堅持數(shù)年”是量的積累,那么“必有好處”則是質的提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