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

湯一介散文集 作者:湯一介 著


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

寫完“我的學(xué)思?xì)v程”之后,我決定用“在非有非無之間”作為書名,我深深地感到要真實而又成功地寫出自己六十多年走過的道路是很困難的。我所生活的這幾十年,是中國社會發(fā)生巨變的極其動蕩不安的幾十年,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大概都還不能清楚地描繪這幾十年發(fā)生的種種問題的前因后果。特別是自1949年后,中國大陸社會政治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有許多又是常理難以說得通的,有許多政治上的“陰謀”與“陽謀”這類,這不是我們這些書生所能破譯得了的。有些事件,也許我大體上能推測出其中奧妙,但我又不能把它寫出來,“禍從口出”的陰影到現(xiàn)在仍然不時地籠罩著我。因此,在我的這本書中就有些地方寫得簡略了,這就得請讀者諒解。

這十多年來,我常與海外學(xué)者交往,其中有些只見過一兩次面,隨便聊聊,有些卻多次交往,是相當(dāng)熟的朋友了。我在和他們的交談中,總感到他們對大陸學(xué)者在半個世紀(jì)以來的處境和思想變化的原因缺乏了解,可能是因為他們也有他們的局限吧!不少海外學(xué)者一方面對我們?nèi)绾卧诰窈臀镔|(zhì)那么困難的條件下仍然能作研究感到驚訝,另一方面又對像我這樣的知識分子為什么能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批判,而真心地或違心地作“自我檢查”感到迷惑。我想,這樣的問題是很難用簡單的道理說明白的。這里我只想用禪宗的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身臨其境的人是不可能有體會的。我曾在一篇題為《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的短文中說到,大陸知識分子都是經(jīng)過“忠誠老實運動”、“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向黨交心運動”、“斗私批修運動”等等一系列的“靈魂深處爆發(fā)革命”的運動而被迫失去了“自我”。但我并不因此抱怨,因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遭遇,而且現(xiàn)在許多知識分子正在做著找回“自我”的努力。

我用“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作為我這本書的題目是有所考慮的,我在每章最后大體都作了一些與本書題目有關(guān)的說明。這里我還要特別提一下,在第五章中我引用了《莊子·山木》中的一個故事,但我只是敘述了大意,并且也不是完整的引用,現(xiàn)在我把原文抄在下面,再作一些解釋: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鼻f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泵魅眨茏訂栍谇f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游則不然……?!?/p>

“乘道德”,林希逸《南華真經(jīng)口義》謂順自然。我曾套用“處于材與不材之間”而提出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往往是生活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而在中國大陸學(xué)者更是處于“有我和無我之間”。我們一生中能真的有個“自我”嗎?真的不能認(rèn)識“自我”嗎?我的回答是“不能”和“不能說不能”?!安荒堋笔恰胺怯小?,“不能說不能”是“非無”或“非非有”。我常常想,很可能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握他自己的命運,可以完全隨心所欲地做他想做的事,但是他總是能生活下去,企圖找回“自我”,認(rèn)識“自我”,不過由于處境不同,他們生活樣式和追求的目標(biāo)也不同罷了。這就是生活,是真實的而不是虛構(gòu)的生活。從主觀上說,你對自己的生活道路可以有所選擇;但從客觀上說,你對你的生活道路又不可能有所選擇。所以人應(yīng)該學(xué)會“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生活,“在非有非無之間”找尋“自我”,照我看就是莊子的“順自然”。不過在這里,我打算給莊子的“順自然”一個新解,這就是:超越自我和世俗而游于“非有非無之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