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年課程,僅用兩年修完
1987年,雷軍以高于清華和北大錄取分數(shù)線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當年,他報考計算機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一個好朋友讀的是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系,雷軍便覺得自己學計算機專業(yè)后,才能和自己的好朋友有共同語言,才能進一步鞏固朋友之間的友誼。
武漢大學是國內(nèi)最早一批實施學分制的大學,雷軍入學的時候,學校就已經(jīng)開始實施這一制度。制度規(guī)定,只要學生修完一定的學分,就可以提前畢業(yè)。邁進武漢大學的校門后,雷軍就開始大量地選修高年級的課程。就這樣,他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修完了能夠取得大學畢業(yè)證書的所有學分,甚至還早早地完成了大學的畢業(yè)設計。
對于所有的人來說,大學時光總是值得懷念的美好時光,雷軍也不例外。那走在武漢大學櫻花樹下的青春歲月,總能勾起他記憶的小溪涓涓地流淌。
通常來說,大學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但對于雷軍而言,大學生活更多的是單調(diào)的刻苦學習,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毫無保留地用在了讀書學習上。在大學里,雷軍過得很充實,很有質(zhì)量。后來,他之所以能在人生的每一個時間段都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與他在大學時的刻苦學習是分不開的。記得新東方學校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有的人一下子就能夠活到點子上,有的人一輩子不著邊際。活到點子上就是能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有一個自己特別喜歡做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能夠帶來經(jīng)濟收入;第二,對于生命不需要的財富沒有過分的貪欲,能夠云淡風輕;第三,有一個可以專注一生的愛人,相伴終生?!倍总?,恰恰就是這種一下子就活到了點子上的人。
雷軍剛剛?cè)雽W時,就表現(xiàn)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好學精神。他時刻都夢想著把自己設計的軟件安裝到每個人的電腦里,這種夢想,甚至達到了瘋狂的程度。為了讓自己的行動不落后于別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優(yōu)秀,他走進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的第一個晚上,就開始自覺地去上晚自習。
入學不久,雷軍在學校的圖書館里,讀到一本書名叫《硅谷之火》的書。當時的書還印得很粗糙,有些內(nèi)容譯得還不太準確。但是,書中的主人公喬布斯深深地吸引了他,讓他心生敬仰甚至是崇拜。他覺得,喬布斯本人真是太傳奇了,近乎于神話一般的人物。應該說,20世紀80年代,完全是一個喬布斯的時代,他是全世界的IT英雄。
喬布斯生于1955年,是美國蘋果公司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建人、前行政總裁。1976年,喬布斯和朋友一起創(chuàng)建蘋果電腦公司后,就一直陪伴蘋果公司數(shù)十年,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等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chǎn)品,深刻地改變了現(xiàn)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喬布斯憑敏銳的觸覺和過人的智慧,勇于變革,不斷創(chuàng)新,把電腦和電子產(chǎn)品變得簡約化、平民化,讓曾經(jīng)是昂貴稀罕的電子產(chǎn)品變?yōu)楝F(xiàn)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喬布斯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完成了常人不能完成甚至難以想象的創(chuàng)舉?!豆韫戎稹愤@本薄薄的喬布斯傳記,一下子成了雷軍愛不釋手的讀物。在雷軍的人生旅途中,喬布斯就如同光標一樣升起,點燃了他的理想之光,指引著他的人生方向。這本書,一下子讓年少的雷軍熱血沸騰,激動不已。那個時候,他就立志要像喬布斯一樣產(chǎn)業(yè)報國,參與一個偉大軟件公司的創(chuàng)建。
多年以后,雷軍總是一次次提到《硅谷之火》這本書,甚至在他創(chuàng)建小米科技的時候,這本書依然是他精神的源泉。他在一次演講時說:“你們覺得今天喬布斯很了不起,其實他的風頭在80年代初不亞于今天。90年代初,比爾·蓋茨火的時候,也只能說他是喬布斯第二?!?/p>
可以說,有了喬布斯,雷軍就已經(jīng)種了一顆種子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