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少年時代,平淡無奇

贏在追求卓越 作者:成杰 編


1.少年時代,平淡無奇

陳天星出生在四川省瀘州況場鎮(zhèn)游灣村的一個貧困農(nóng)民家庭。目不識丁的父母能給予他的,除了勞動,還是勞動。從記事起,陳天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割草。從三四歲時,他就開始割草掙工分,那個年代,不掙工分就沒有飯吃。

陳天星在家排行老三,大哥陳天明,二姐陳天秀,四弟陳春雷,爸爸陳國清,母親石美英。小時候家里很窮,沒有干飯吃,只有稀飯和泡菜;沒有新衣服穿,只能穿二姐穿不了的舊衣服,常被人戲稱“陳三妹”;住的地方更是滿屋子雞屎和雞毛,因為房子太小,每天晚上要和十多只雞擠在一屋。

因家境貧寒,陳天星8歲才開始上學(xué)。書是讀上了,但是每天除了割草之外,又多了一個任務(wù)——放鴨子。因為父親說:“農(nóng)村人要想多讀點書,就得要自己掙學(xué)費?!泵刻烨宄刻觳涣恋臅r候,他就要一個人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把鴨子趕到水田里。

農(nóng)閑時,小天星還要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水田里捉些黃鱔和泥鰍,可以賺點學(xué)費。倒霉的時候還捉到過蛇,差點被咬傷,嚇得他好長時間都心有余悸。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少時的陳天星和同村所有孩子一樣,最大愿望就是結(jié)婚生子,如果還有點奢望的話,就是想擁有一塊“上海牌”手表。

眼界決定境界,在那個貧窮閉塞的山村,小天星的格局只能這么大。陳天星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管是挑抬扛推還是犁田插秧,幾乎所有的農(nóng)活都難不住他。十一二歲的時候,陳天星就已經(jīng)是家里重要的勞動力了。從田間地頭到房前灶后,什么活兒都是自己去干。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陳天星養(yǎng)成了勤奮、堅韌、執(zhí)著、好強和有責(zé)任心的獨特個性和良好的做事習(xí)慣。

如今的陳天星,每每談起童年生活,他都無限感慨:“我慶幸,我是個農(nóng)民的兒子,是勞動賦予了我強健的體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農(nóng)村讓我懂得一個人如果身處逆境,必須自強不息,超越自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