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沖破“川陜會剿”

百年風雨路 作者:秦華禮 著


7.沖破“川陜會剿”

紅四方面軍的反六路“圍攻”雖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根據地的元氣也受到嚴重損傷。

一是糧食十分緊缺,許多村莊連種子都沒有了。二是老百姓不愿種田,認為種下去也不保收成,“圍剿”一來又會被敵人搶去。三是勞力十分缺乏,兵員枯竭。蘇區(qū)的青壯年早已大批參加紅軍,在戰(zhàn)爭中又有傷亡,而敵人占領部分蘇區(qū)后,又抓去或殺害了一批。

另外,也有部分人受敵人反動宣傳的影響,逃到了敵占區(qū)去。所以紅軍的兵源、糧食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物資極端匱乏,加之敵人經濟封鎖,根據地所急需的糧、食鹽、衣被、藥物等都無法解決,隨著災荒饑餓現(xiàn)象的日趨嚴重,各種疾病,特別是傷寒、痢疾等傳染病猖狂蔓延,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部隊的非戰(zhàn)斗減員十分嚴重。當時,我們師有的一個連只剩下了70-80人,一個團也只有1200-1300人。

位于通江縣境內的王坪紅軍烈士陵園

正當我們處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時,由蔣介石統(tǒng)一指揮的敵人200多個團的兵力,又在我根據地周圍部署了“川陜會剿”,妄圖一舉消滅川陜蘇區(qū)的紅軍。

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只有斗爭才是唯一出路。

軍部向全體指戰(zhàn)員傳達了總部的戰(zhàn)略部署:“準備一切力量沖破‘川陜會剿’,拿出戰(zhàn)勝劉湘的精神,去戰(zhàn)勝蔣介石主力”“唯有斗爭才是出路,與一方面軍會師”(我是從這時才知道有個一方面軍。當時,因張國燾鬧獨立,對下面他從不宣傳紅一方面軍)。

總部提出“先拿下四川”等口號,層層動員,統(tǒng)一思想,激勵部隊克服困難,保持旺盛的戰(zhàn)斗意志。并分別在毛裕鎮(zhèn)(赤江縣)、清江渡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和軍事會議,動員和部署如何沖破“川陜會剿”。

會議分析并總結了紅四方面軍在四川兩年多的軍事、政治斗爭情況以及敵我情勢,明確提出:沖破蔣介石的“川陜會剿”,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會議還制定了《紅四方面軍軍訓》《軍師政治部工作細則》等,對政治工作的方向、任務、地位和作用等,都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為了激勵斗志,發(fā)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總部專門表彰了反“六路圍攻”中功績突出的團隊:授予73團“攻如猛虎”獎旗,75團“夜老虎”獎旗,263團“綱軍”獎旗,265團“百發(fā)百中”獎旗等。

會后,部隊進行整編,我們31軍編為91、93兩個師。同時,在部隊中掀起了一個新的練兵熱潮。

這次大練兵,主要以射擊、投彈為主要內容,要求無論軍政人員,干部、戰(zhàn)士都要參加訓練。瞄準要求三秒鐘的活靶200米,三發(fā)子彈要命中20環(huán)以上。投彈著重以在持槍、背槍沖鋒條件下的投擲為及格標準,每人都要達到30米,而且以夜間戰(zhàn)斗為主,相當緊張。特別是練投彈,一天下來到了晚上,右膀子痛得都抬不起來。夜間緊急集合,鍛煉夜間視力、聽力以及方位的判定。夜間判定方位比較難,有月亮或晴天時還好點,一遇到陰雨天的時候,常常是伸出五指啥也看不清。

當時,幾乎每天都有夜間行軍和作戰(zhàn)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夜間訓練,對判定方位我摸出了一些經驗,其中之一是用手去摸樹,樹的北面樹皮要粗一些,南面樹皮要細一些。只要判定一個方向,如判定北,那就會測出東西方向來。因為人面向北,那么右手是東,左手就是西,背面就是南方。

記得當時夜間訓練的內容還有搭人梯,用鐵勺、長竿、繩索攀登懸崖絕壁的技術訓練。另外,夜間通信聯(lián)絡非常重要,吹軍號容易暴露,就用一個竹筒,里面裝上香火。行軍時,前面的人把筒口朝后,這樣后面的人就知道跟進。這種辦法比較隱蔽,正面及左右兩側都不容易發(fā)覺,夜間作戰(zhàn)時,這個辦法很管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我們的夜間行軍達到迅速、敏捷、準確、無聲息。如不準高聲講話、不準咳嗽,牲口的腳用舊布或棉花包起來,嘴用繩子捆住,使它叫不出聲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經常大部隊通過敵人的哨崗,敵人都不易發(fā)覺。那時,四川軍閥的部隊吃盡了紅軍夜襲的苦頭,他們把紅軍叫作“天兵”。

行軍中的紅軍

沖破“川陜會剿”的總反攻開始前,紅軍第9軍已經打進了萬源城,我們279團緊緊跟進。記得我們營剛進入萬源城內還未休息,敵人的飛機就投下好幾包大米、餅干、香煙等。總指揮部當即下達命令,一律不準動,全部集中用火燒掉。因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有毒。

那一次,我們93師的任務是奇襲青龍觀,274團擔任主攻,我們279團為總預備隊。

青龍觀海拔約2500米高,矗立在南天門對面。山北是一壁懸崖,直上直下險峻至極;南面雖然有些坡度,但敵堡林立;東西兩側通往山頂的小路,都有敵重兵把守。滿山的青杠樹、柏樹林十分密集。敵人為了防守,把樹全部砍倒,留下三分之一連著樹梢朝下,我們的人從下往上攀爬非常困難。記得我們營從下午約三四點開始由山下往上爬,上到山頂后,已是第二天黎明了。

快到山頂不遠處發(fā)現(xiàn),所有被砍倒的樹均被大火燒過。后來才知道,就在274團進攻時,敵人為阻止我軍進攻而放火燒的。但就是這樣堅固的工事和險要的地勢,易守難攻也擋不住我們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待我們營沖上山頂時,敵人已全線潰敗,遍山都是敵人的死尸。那個時候,四川軍有個特點,幾乎百分之五六十的人都吸大煙。我們叫他們“雙槍兵”,一支步槍,一只煙槍。

由于我們這個團作總預備隊,所以在總反攻時,我們沒有打很多的仗,就是拼命地向前沖,待我們沖到與敵人相近時,前面的部隊已把敵人打垮了。從西到東,又從東直至強渡嘉陵江都是這樣。當時,天氣不好,連續(xù)十幾天的大雨,我們從頭到腳都被淋濕了,浸濕的衣褲完全靠人體的溫度吸干水。就是這樣累、餓,但戰(zhàn)士們卻精神飽滿,士氣旺盛,一是打勝仗追擊敵人,二是覺得作預備隊非常光榮,因為只有主力部隊才能擔當此重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