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湖上
薛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這是一首非常有味道的詩,前兩句寫景敘事,后兩句感慨人生。作者生平不清楚,不然可以更多地把握此詩的寫作背景。
之所以說很有味道,從詩中的用詞可以看出。落日、煙波、愁、浮沉、千古事、東流,大俗大雅,平實中編排的巧妙精致。
水生霧,實變虛,如果只是水的狀態(tài),太實,看得太清楚,就沒有了味道。其實,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太實了,就裝不進(jìn)東西,沒有了如真如幻的感覺,索然無味。人,總是有非常矛盾的心理,想把事情看得真切,但真的看清楚時,許多細(xì)節(jié)就成了缺點,倒是朦朧一些好,給人遐想的空間。你看但凡仙境總是云霧繚繞、神秘莫測,若看清楚,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有,也就成了人間,本來腦海里美好的一點兒寄托,便會像水霧見到陽光,飄散得無影無蹤,那將是多么殘忍的事情!
滿眼是愁,那是何等的悲哀?從后面兩句詩看出,作者的悲是大悲,是憂國憂民,借古喻今的悲。現(xiàn)實的愁與歷史的愁聯(lián)系到一起,產(chǎn)生共鳴,眼不忍視,心無光亮。還好,“浮沉”二字道出變換真理,像一面平靜的湖水,總是由波折不平組成的一樣,作者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到正常的狀態(tài),一聲感慨之后,似無奈、似解脫、似大悲之后的釋然,將所有的愁揉碎了,付之東流。
我們看詩文,總是有喜有悲,心如止水也就沒有可言可道的東西。儒家講中庸,是因為做到不偏不倚不容易。道家講太極,陰陽轉(zhuǎn)換,也是尋求和掌握變化的規(guī)律。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不錯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但都做到了,也就沒有了浮沉千古事,更不會有煙波處處愁了!那只是美好的理想,華而不實,還是給現(xiàn)實披上些霧氣,還原現(xiàn)實本來固有的規(guī)律,這樣的虛才是真正的實,才有味道,像這首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