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閭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fēng)起,蕭蕭楓樹林。
就這首詩本身而言,三句寫景,蕭瑟、凄涼,一聲感嘆,冤死的屈原??!我感覺詩歌這東西惆悵的多,陽光的少,符合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調(diào)子。
現(xiàn)在我想說說屈原。
小時候知道屈原這個人是看一部叫《屈原》的電影,對電影如今還是有記憶的。那時的感覺是,這個好人為啥那么背,和他一起的人都要死,陷害他的壞人倒是很多。學(xué)歷史后,屈原好像是放在文化部分,不是政治家,同時了解了端午節(jié)劃龍舟、吃粽子的習(xí)俗。覺得這個人挺厲害,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有人記得他。第一次聽說屈原的作品,是緣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成為很多人勵志的名言。真正接觸到屈原的作品是高中的語文老師特激情地背了一段《離騷》,感染了我。雖然基本沒聽清語文老師帶著濃厚的鄉(xiāng)音背的是啥東西,但卻勾起了我想讀的興趣。
這首詩核心的一個字就是怨。站在屈原的立場,或者說站在中國文化的主流立場上,他是挺怨的,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上,其實也說不定。
我們習(xí)慣用一把尺子量東西,按照莊子“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的道理,任何有形的標(biāo)準(zhǔn)都不是真理,只不過你非要用那把尺子量罷了。以前聽說過一個說法,說毛澤東號召“向雷鋒同志學(xué)習(xí)”,就是說明雷鋒太少了,很是讓我反思,以此類推,孔子推行的“仁、義、禮、智、信”,也應(yīng)該是那個時代太缺乏這些東西,延伸至今,有沒有哪個時代真正地實現(xiàn)了這些美好的操行?再讀《厚黑學(xué)》沒有多少反感,卻有冷靜反思的沖動,其要旨不是一針見血地道出另一個角度的真理嗎?
其實,對于任何一個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本來沒有必要討論,但以史為鏡,非要說出個所以然,我想,在屈原身上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借鑒的道理。
第一,屈原沒有一個好靠山,他不像包公有個宋仁宗,最直接的結(jié)果是,誰都不可能把屈原當(dāng)個人物。任何的改革都是超越自然的主觀臆造,總是要觸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觸動誰,都會說你的壞話,壞話說得多了,詆毀一個人就是輕而易舉的了。
第二,屈原沒有堅固的同盟軍,勢單力薄,只憑借一股子熱情,干的事越多,罪過越大。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誰都看得到,也想去實現(xiàn),但誰也不敢直接去干。原因很簡單,在環(huán)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可以扭轉(zhuǎn)乾坤。所有的變化都是順其自然,而這種自然是多方位的陰陽轉(zhuǎn)換。
第三,屈原自身有缺陷。看屈原的《楚辭》,體現(xiàn)出來的是浪漫主義,他不是與之相對的現(xiàn)實主義。推想屈原的為人和做事,應(yīng)當(dāng)充滿主觀、熱烈、奔放、想象和夸張等極富浪漫主義的色彩。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容易形成瑰麗的空中樓閣,好看但沒根基,用在文學(xué)上可以,用在政治上必敗。所以,屈原在文學(xué)上地位很高,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失敗者。
第四,屈原沒有自省的能力。自殺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沒有一個人一輩子只是成功,沒有失敗。遇到挫折應(yīng)該想想不成功的原因,重新來過。如果說屈原是愛國詩人,只能在楚國的范圍,站在今天的版圖面前,屈原是逆勢而為,失敗也是必然的。
這樣總結(jié)屈原,沒有要打破屈原在誰心里的美好形象的意思,只是多方位地去看、去反思。正如莊子所言“大道不稱”,說出來的都不是真理,我只說我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