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幕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與他的時代 作者:(美)約瑟夫·弗蘭克 著,(美)瑪麗·彼得魯塞維茨 編


第1章
序幕

亞歷山大一世統(tǒng)治末期的俄國愁云慘淡、動蕩不安、危機四伏。他是在父皇巴維爾一世遭遇宮廷政變后登基的。當時,巴維爾一世的政令越來越荒誕不經(jīng)、冷酷無情,以至于臣子們都猜測他瘋了,并最終在亞歷山大的默許下發(fā)動了政變,刺殺了巴維爾一世,擁立亞歷山大為新沙皇。起初,亞歷山大的繼位激起了俄國社會的一些開明人士對自由主義改革的熱切期盼。亞歷山大的家庭教師是一位名叫拉加爾普的持進步自由觀點的瑞士人,由亞歷山大的祖母葉卡捷琳娜大帝選定。拉加爾普,這位啟蒙運動的激進分子,向他的皇儲學生灌輸了共和,甚至是民主的思想。剛剛登基,亞歷山大身邊就集聚了一群同樣具有進步信仰的青年貴族。他們已經(jīng)為重大的社會變革做好了規(guī)劃,例如廢除農(nóng)奴制,保障全體國民的個人公民權利。然而,亞歷山大的注意力很快從國內事務轉移到歐洲舞臺發(fā)生的巨變上——世界征服者拿破侖的崛起。亞歷山大先同拿破侖結好,但后來卻反目成仇,這位俄國沙皇激發(fā)了臣民的民族熱情,最終擊潰了“遠征大軍”和它此前戰(zhàn)無不勝的領袖。

大敗拿破侖后,俄國大軍一路開赴大西洋東岸。西歐社會的相對自由和安逸生活長久地暴露在俄國軍官和普通民眾眼前(俄國軍隊多數(shù)的士兵都是農(nóng)奴)。亞歷山大的臣民原本以為,皇帝會報答他們的忠心,大刀闊斧地實現(xiàn)他此前的愿望,繼續(xù)那場因拿破侖的屠殺而擱置的社會改革。然而時過境遷,經(jīng)歷了這劃時代的大事件后,亞歷山大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他越來越受到后拿破侖時代驟然興起的宗教神秘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影響。1820年到1825年的俄國迎來的不是革新,而是復舊。任何自由思想和傾向的公開宣揚都遭到鎮(zhèn)壓。

與此同時,俄國軍隊里最具才干和教養(yǎng)的軍官中間開始形成一些或溫和或激進的秘密團體。這些團體由俄國最有影響力的貴胄子弟組成,他們對亞歷山大的拖拖拉拉的改革步伐感到厭煩,急于實現(xiàn)他們依照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的模型改造俄國的理想。1825年11月,亞歷山大一世暴斃。這些秘密團體抓住機會,在一個月后尼古拉一世的加冕禮上,發(fā)動了僅持續(xù)八個小時就悲壯地以失敗告終的暴動,史稱“十二月黨人起義”。關于這次起義,流傳著一個亦真亦假的故事:當時,暴動的軍官們都在高喊“康斯坦丁與憲法(konstitutsiya)”(康斯坦丁是尼古拉一世的兄長,曾主動放棄繼承權,并被認為是一位自由派),而且相信“憲法”,這個俄文中的陰性詞,暗指康斯坦丁的妻子。不管這確有其事,還僅是是文字游戲,該故事點明了俄國貴族造反者的孤立地位。革命連新沙皇霰彈的煙氣都抵抗不了。尼古拉一世絞死了五位頭目,將31位造反者發(fā)配西伯利亞。這些殉道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了東正教圣徒的地位,成了新生的俄國知識階層的榜樣。

費奧多爾·米哈依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0月3日生于莫斯科,略早于這場俄國歷史上的關鍵事變,而這段歷史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注定會以最曖昧的形式交織在一起。童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成長于一個十二月黨人起義陰影下的世界。尼古拉一世為確保類似的事不再發(fā)生,施行嚴酷的警察統(tǒng)治。十二月黨人起義拉開了俄國知識階層同最高權貴那一場曠日持久、你死我活的斗爭的序幕,而這一點決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的俄國歷史與文化的發(fā)展進程。然而,即便沒有知識階層的道德與精神危機,沒有自我異化和對知識階層用以安身立命的新價值觀的狂熱探索,這個出生在亞歷山大一世末年的莫斯科的孩子也注定有一天要寫出偉大的小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