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
-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王勃往交趾(今越南北部)省父,路經(jīng)洪州,適逢洪州都督閻伯嶼于九月初九日重陽節(jié)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也參加宴會,即席作了《滕王閣序》,并在《序》后附了這首詩。此詩描繪滕王閣周圍景色,抒發(fā)盛衰之感。詩中描寫的環(huán)繞滕王閣的周圍景物,有眾星拱月之妙,又有情景交融、寄慨遙深之致。滕王閣: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
- 江渚:原指江中小洲,此處指江邊。
- 珮玉:古代系于衣帶用作裝飾的玉?!抖Y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鳴鸞:即鳴鑾,裝在軛首或車衡上的銅玲,鑾聲似鸞鳥之鳴,故稱。
- 畫棟:有彩繪裝飾的棟梁。南浦:地名,在今江西南昌西南,章江至此分流。
- 珠簾:珍珠綴成的簾子。西山:在今江西新建西,一名南昌山,即古散原山。
- 閑云:悠然飄浮的云。潭影:潭中景物的倒影。悠悠:悠閑貌。
- 物:指四季景物。秋:指年。
- 帝子:帝王之子,指滕王。
- 檻: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