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夜

小小說30年: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120篇小小說(精華本) 作者:楊曉敏 主編


秋夜

于德北

那年深秋,佳衛(wèi)突然打電話給我。

他說:“我們?nèi)ソ纪饴眯邪?。?/p>

對于他的提議我當然高興,可也頗為猶豫,因為深秋這個季節(jié)實在不適合去郊外旅行。在北方,這個季節(jié)早晚已經(jīng)有霜了。

但佳衛(wèi)堅持。

我說:“這回怎么有時間了?”

電話那端,他只是笑,沒有回答。

我們所說的郊外叫土門嶺,是個半丘陵地區(qū)。我們認識住在那里的一位農(nóng)民詩人,我們特別想吃他家的豆飯,烀土豆,炸辣椒醬,蘿卜大蔥白菜心兒。我們給農(nóng)民詩人打電話,說我們要去。他當然高興極了,早早地站在村口接我們。

那一天,我,佳衛(wèi),農(nóng)民詩人——他叫老李,我們都是興奮的。

在這樣一個以賺錢為榮的社會里,三個早已告別了薔薇花一樣的青春歲月的典型意義上的中年人,還能圍著熱炕頭,圍著小飯桌,熱情奔放地背誦阿赫瑪托娃、普希金,背誦葉芝、雪萊、泰戈爾,實在是不容易了。

讓我奇怪又高興的是,那一天,佳衛(wèi)喝了不少酒。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從來不喝酒的。

就這樣,天不知不覺地黑了。

正在酒興上的老李突然說:“我們?nèi)c篝火吧!”

“好??!好??!”我欣然同意。

篝火就架在老李家的地里。

莊稼已經(jīng)收回倉了,秸稈還沒有拉走,一捆一捆地橫在田壟上,月光清清地灑下來,大地一片銀白。我們把干透的秸稈支在壕壩上,歡呼著,跳躍著,孩子似的把它們點燃。

篝火燃起來了,把我們的臉映得又紅又亮。

“我們接著背詩吧?!奔研l(wèi)說。

受到篝火的感染,我們詩興大發(fā)。

我先來。

我背誦的是英國詩人魏爾倫的《三年以后》。

接著是老李。

他背誦的是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在路易斯安娜我看見一株活著的橡樹正在生長》。

接著是佳衛(wèi)。

他背誦的是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致大?!?。

“再見吧,大海!你壯觀的美色,將永遠不會被我遺忘;我將久久地、久久地聽著,你黃昏時分的轟響。心里充滿了你,我將要把,你的山巖,你的港灣,你的光和影,你的流花的喋喋,帶到森林,帶到寂靜的荒原。”

在抖動的火光中,我看見佳衛(wèi)的臉上滑過一串晶瑩的淚花。

他喃喃地說:“我是那么恨火,可現(xiàn)在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又那么愛它!”

補記:

佳衛(wèi)離開我們已經(jīng)很多年了,他是一位詩人,發(fā)表過很多美麗的詩章。除了詩人的桂冠,他還是我們這個城市一個區(qū)的消防中隊的中隊長。我所說的那年秋夜,他已經(jīng)復員了,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我永遠忘不了他,忘不了那年秋夜他臉上的淚水——因為,就在事隔不久的一場救火戰(zhàn)斗中,他犧牲了。他已經(jīng)復員了,完全可以遠離火場,可他像一只美麗的飛蛾一樣,最終融化在讓他恨、讓他愛的烈火中。

他不是飛蛾,而是鳳凰,我相信,他涅槃了!

老李還在土門嶺種地,前不久,他來電話,對我說:“又秋收了,要是佳衛(wèi)活著就好了,我們又可以去點篝火了?!?/p>

聽了他的話,我哭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