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爆竹的游戲
有時候想想,當一個人面臨的選擇越少的時候,往往越是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時期。我們那個時代的玩具實在是太少了,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要自己發(fā)明玩具,創(chuàng)造玩法——關(guān)于爆竹的游戲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那時的爆竹,品種比較單一,且多是些鞭炮,什么100響、200響、500響的電光鞭,都是用紅紙包成的,看著怪喜慶,還有種白皮的格外響,叫鋼鞭。煙花類無非就是魔術(shù)彈、鉆天猴等,還有正月十五放的“花子”和“嘀嗒巾”,另外還有摔炮、拉炮,哪里有現(xiàn)在如此豐富的品種,魔術(shù)彈就算是“新奇”的了。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便要自己進行科研,不斷開發(fā)新產(chǎn)品,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汽車廠與整流器廠子弟之間的新年大戰(zhàn),其狀況雖不能說是慘烈,卻蔚為壯觀。狹路相逢勇者勝,雙方隊員各自找好掩體,從零星交火到大規(guī)模進攻,持久激烈。除了用買來的彈藥之外,自制的武器也不可或缺,效果非常明顯。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種自制二踢腳,找一根十幾厘米長、略粗于鞭炮的鋼管,在管子兩端分別放兩枚鞭炮,引子朝后,點燃后一枚便可將前一枚炸向前方,被炸出去的那枚也會跟著爆炸。這種自制的二踢腳比買的還管用,而且少有啞炮,威力巨大。
還有一種叫“定時炸彈”。我們點鞭炮都用香,制作定時炸彈一般選用威力大的鞭炮,而且要很小心地對它做個小手術(shù),將一小段香綁在引子上,悄悄扔入敵陣中,我們這邊就只管等著看好戲了。等到香燃到引子時,引子會伴隨著嗤嗤聲發(fā)出耀眼的亮光,敵陣中猛然出現(xiàn)這么一個危險物品,立刻引來一陣騷亂,看到他們狼狽地、慌亂地驚叫著一哄而散,我們那份得意自不必細說了。
現(xiàn)在想來,這實在是一個危險的游戲,但印象里似乎也沒有什么人受傷,因此每年大年夜一吃完餃子,伙伴們就很自覺地展開戰(zhàn)斗了,下來晚的也會悄悄地加入戰(zhàn)斗,有時還會起到奇兵的效果。實踐證明,雙方是分不出勝負的,圖的就是對方被己方的聲勢嚇跑的那一小會得意勁兒,或是膽戰(zhàn)心驚地躲在角落里看著對手從身邊走過而未被發(fā)覺的那份驚險和竊喜。
不過也會有意外。那會兒,家家都生爐子,院子里有許多煤池子,上面堆放些草葉、樹枝。我們的戰(zhàn)爭有時會引起一場小小的火災(zāi),每逢此時,我們也就不分敵我,一起投入到滅火行動中了。還有時候,不知誰的衣服上會被燒個小洞,好在大年夜沒有穿新衣服的,而且平常穿的衣服有個補丁也不算稀奇。
但是有一年,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使我漸漸淡出了這種野蠻的、危險的游戲。當時我們正在乘勝追擊,已經(jīng)將他們趕進了樓梯口,我手里、兜里都是些200響的電光鞭,我邊跑邊點燃了一個,向跑在最后面的那個人扔去,鞭炮在他身上炸開了,他憤怒地回過頭來看了我一眼,原來是個比我大四五屆的,我一下子傻了,他怒氣沖沖地走過來,揪住我的領(lǐng)子,將我抵到墻邊,我的戰(zhàn)友都被他的氣勢震住了,呆呆地站在了一旁,那個大孩子用指甲捏住了一個100響的小鞭炮,在距離我的眼睛10厘米左右的地方點燃了它,我只聽到“嘭”的一聲響,眼前一亮,再就模模糊糊,只記得哇哇大哭了?,F(xiàn)在想想真是有些后怕,好在沒有留下什么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