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誰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記憶 作者:賈冬婷


自序

仔細想想,這本書里所記錄的都是關(guān)于城市的記憶碎片,而這些記憶所依附的物質(zhì)載體,大都已經(jīng)消失了。

過去的十幾年,正是中國“城市化”高歌猛進的十幾年。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城市成為全世界的工地和秀場,明星建筑師和明星建筑輪番登場,以摧枯拉朽之勢構(gòu)筑出“烏托邦”城市。在這一過程中,各種變化的時間維度被極度壓縮了,也因此顯得更加劇烈。

這無疑是一個“黃金時代”。作為一個記者,我有幸坐在前排,見證了這個時代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壯舉,見證了舞臺中央空降的城市新地標(biāo),見證了拆遷和保護的激烈沖突——這些都是最好的魔幻現(xiàn)實題材。只是,在這些大拆大建的背后,有什么被我們忽視了呢?是隨著物質(zhì)載體的變遷而消逝的記憶。正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里所描述的,“記憶的潮水繼續(xù)涌流,城市像海綿一般把它吸干而膨脹起來。描述今天的采拉,應(yīng)該包含采拉的整個過去:然而這城不會泄露它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掌紋一樣藏起來,寫在街角、在窗格子里、在樓梯的扶手上、在避雷針的天線上、在旗桿上,每個環(huán)節(jié)依次呈現(xiàn)抓花的痕跡、刻鑿的痕跡、涂鴉的痕跡?!?/p>

我第一次來北京是20世紀(jì)90年代初,小學(xué)畢業(yè)后的暑假,當(dāng)時的北京還沒那么多環(huán),我和爸媽站在王府井,看到旅游地圖上一個附近的地名,“金魚胡同”,一定要去看看。因為在我心里,“胡同”和“北京”是畫等號的,這么一條在市中心被標(biāo)注的胡同,一定是最能代表北京的。到了卻發(fā)現(xiàn),金魚胡同早已是一條繁華的大街,“胡同”之名只是一個殘存的身份標(biāo)記,在那里已經(jīng)找不到任何有關(guān)“胡同”的記憶了。直到2005年,我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去采訪前門附近即將被拆遷的胡同居民時,才續(xù)上了這份戛然而止的“胡同”情結(jié)。我還記得,在興隆街177號,趙更俊和妻子將紅紅的山楂一切兩半,用小刀將中間的核細細剔除的情景?!懊刻煸绯刻稍诖采暇湍苈犚娮鄧?,穿過幾條胡同,就是前門和天安門廣場了。每天早晨六七點鐘,對面第一籠包子的熱氣就飄出來,還有炸芝麻燒餅、麻花圈、薄脆、豆?jié){、豆腐腦、油條,趕著上學(xué)和上班的人都聚攏來了……”在窗下的柔和光影里,趙更俊慢悠悠地對我講述著這個他祖輩生活的小院和胡同的故事,仿佛這一切還會不緊不慢地繼續(xù)下去。其實我們都知道,在之后不久,一條擴寬至25米的馬路就將從院子中間穿過,一半房屋都會被拆除。我不知道趙更俊家后來搬去了哪里,但一直記得他講述的故事。而十年之后,人們?nèi)デ伴T地區(qū)找尋的,也不是寬廣的前門大街,而是大街周邊殘存的胡同,因為那里面才有更多趙更俊的故事,才有這個城市特有的記憶。

一個建筑師朋友曾對我說起他的困惑,關(guān)于城市的歸屬感。他重視人的城市體驗,尤其在一些公共建筑中,精心設(shè)計了人的空間體驗。但他發(fā)現(xiàn),無論是項目業(yè)主,還是城市居民,都似乎更在乎建筑是否讓人眼前一亮,好不好用在其次,更遑論公共性。一個原因是,作為城市事件主體的“人”長期被忽略,他們對城市建設(shè)長期喪失知情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這種被動逐漸變成了根深蒂固的麻木。誰的城市?也成了一個模糊的問題。

這本書的主角,正是城市里的人。書中的文章都來自2005年至今我在《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上發(fā)表的城市領(lǐng)域的報道,由一系列“城市事件”引發(fā),背后則是事件中的人和他們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才是一個城市與其他城市的不同之處,才是一個城市的歸屬感所在。

我時常想起有一次去西安采訪,站在城墻上,就好像置身一個隔絕了車水馬龍的古代城市。不禁想象北京城墻若是不拆,會不會如梁思成當(dāng)初設(shè)想的場景:“城墻上面,平均寬度約十公尺以上,可以沏花池,栽植丁香、薔薇,或鋪些草地,再安放些園椅。夏季黃昏,可供數(shù)十萬人的納涼游息。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登高遠眺,俯視全城,西北蒼蒼的西山,東南無際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這樣接近大自然,胸襟壯闊。城樓角樓可以辟為陳列館、閱覽室、茶點鋪。這樣的話,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環(huán)城立體公園。”西安規(guī)劃局原局長韓驥對我強調(diào)了城墻保護背后的情感因素,他曾經(jīng)去佛羅倫薩考察古城,專門拜訪了當(dāng)?shù)刈钪匾谋Wo組織,“我們美麗的家園”,原來會長正是美第奇家族的后人,說古城保護已融入他們的血液,因為保護古城就是保護祖先留下來的財產(chǎn),其次的保護力量才是有利益關(guān)系的商人和民眾。我想,如果這些城市報道能在某一時刻喚起人們的情感記憶和保護意識,也就是它們最大的價值所在。

感謝這本書里的采訪對象,是他們的講述搭建起了這座記憶之城;感謝《三聯(lián)生活周刊》的同事們,這些文章里有他們的智慧和協(xié)作;感謝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的編輯們,是他們?yōu)檫@些文章賦予了新的意義;感謝我的愛人、父母和孩子,他們陪伴和見證了我的寫作,也是他們,讓這些文字變得情感豐沛,有血有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