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人不起故園情:頤和園隨筆 作者:沈鉑 著


提起代表北京的事物,頤和園絕對是最先跳入腦海的名字之一。若是提起頤和園這個名字,即使在全世界,也稱得上家喻戶曉。關于頤和園的各種文學和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每天觀光的中外游客更是數以萬計。可是,其中絕大多數游客只不過走馬觀花,在頤和園中待上一天甚至寥寥數小時,匆匆瀏覽幾個著名景點便就此離去。雖為自己人生中增加了“到此一游”的經歷,卻無非管中窺豹,空留遺憾而已。如同眼前是一座寶庫的大門,自己只是從微開的門縫中窺到一絲寶物的蹤影,雖然吊起了胃口,最終仍悻悻離去,很多人連寶物的光芒都未見到,便以為寶庫不過是徒有其名,從此徹底失去了興趣。

我們對旅游的態(tài)度大抵如此,除了個別人可以在一個地方長期駐扎下去,大多數人所謂的旅游,分配在每一個地方的時間,最多也不過短短幾個小時而已。與之相對,這些享譽世界的景點,哪個不是經過成年累月建造,甚至大自然數億年雕琢而成?幾個小時對它們來說不過瞬間而已,這匆匆的一瞥又能了解它們多少呢?

對于其他地方的美景,我也只能同普羅大眾一樣,浮光掠影地“旅游”一番。如同在街上與一位美麗的姑娘擦肩而過,便說自己已經認識了她,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已經了解她了。只是人生苦短,旅游也是無奈之下的折中之舉,有多少人有機會真真切切地欣賞并留在美景身邊呢?

從這層意義上說,我是個幸運兒。因為我出生在頤和園旁邊,并逐漸與它熟識起來。能夠生于斯,長于斯,最重要的是,能夠仔仔細細地了解頤和園,怎么不是幸運至極呢?

我與頤和園的聯系,甚至從我出生以前就開始了。家母的胞姐,即我的姨媽從學校畢業(yè)以后就一直在頤和園工作,直至今日仍居住于與頤和園一街之隔的職工宿舍中。當年園中工作人員少,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分工明確。她進入頤和園以后,什么樣的工作內容都曾做過:門口售票、園內打雜、做導游等,有一段時間甚至長期居住在園內。她對頤和園的了解,與我們一般人自不可同日而語。那對她來說,如同自家后院一樣熟悉。

而我,深受姨媽的影響。我家與姨媽家不僅住在同一個城市,且相隔僅兩三公里,因此兩家走動十分頻繁。我又頗得姨媽寵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是在姨媽家和自己家之間長大的。

姨媽家就在頤和園旁邊,加之姨媽是頤和園的員工,借此之便,我幼年起就是頤和園的常客。有姨媽做“導游”的我是幸福的,不僅任何角落都有詳細的講解,還能聽到一些別的導游不了解的奇聞軼事,更與眾不同的是,她能帶我去旅游團絕對不會去的地方,甚至是不為人知的地方,更甚是別人即使知道也難以進入的地方。所以有一段時間,每次姨媽帶我去頤和園,總能讓我“發(fā)現”新的景點或游覽項目,即使把我扔到頤和園任何的一個地方都不會迷路,每次游覽卻又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對姨媽的“神通廣大”,我印象最深的是與頤和園的標志性建筑佛香閣有關。在我很小的時候,佛香閣內部尚可參觀,但出于對文物的保護,后來全部封閉,只能在外圍參觀。姨媽作為頤和園員工,自然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趁著佛香閣還沒關閉,領著我進去參觀了一趟。雖然當時年齡太小,看到了什么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但曾登上過佛香閣這一事實,是無法忘記的。

如果說登佛香閣只是時運的話——畢竟在佛香閣關閉之前,任何人都能夠參觀——那么能在昆明湖中坐汽艇飛馳,毫無疑問是一般游人難以獲得的特權了。昆明湖中有一種比較大的汽艇,并不是為游人準備的,而是工作人員巡查湖面的交通工具。我沾了姨媽的光,能夠臨時作為小小工作人員,踏上汽艇巡游湖面。那種飛馳在水面上,讓狂風拍打著臉頰的快感,是普通游船完全無法體會到的。劈波斬浪的感覺,人力船又怎能及其萬分之一呢?

正是因為有了以上種種原因和經歷,頤和園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地方。受到姨媽的影響——不謙虛地說——我對頤和園非常熟悉,甚至曾有一段時間,連果皮箱的分布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來頤和園的次數多得數不過來,再加上姨媽這層關系,使我一直將頤和園視為家的一部分,甚至在與別人聊天時,也會開玩笑地說:“頤和園就是我家后院?!币苍S有人會質疑,頤和園畢竟是國家的公園,并不是我私人所有物,每天的游客成千上萬,怎會產生“我的”感覺呢?然而,不知怎的,我仍然堅持認為頤和園對我來說算是相當私人的場所。雖然每天人來人往,但我卻是“特殊的一個”,因為我了解它的小秘密,我知道這里的一草一木。所以我和別人不同,雖然表面上我也裝作是普通游客中的一員,背地里卻享受著與她共享秘密的感覺。

我對頤和園也許有一種主人翁意識。頤和園對我來說就像自家后花園,是和家一樣,能夠求得安寧的地方。于是,當我覺得憤懣抑郁的時候,哪怕只是在昆明湖畔坐一坐,內心也能得到寧靜。這里是屬于我的私密場所,是可以容納我的港灣,是可以倚靠的臂膀。我不輕易將人邀請到家中的習慣也延伸到了頤和園,從來沒有邀請過誰與我同游頤和園,從來沒有。如果有一天,我向某個人發(fā)出邀請,也許就是將她看作家人的證明吧。

我對頤和園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呢?或者換一種說法,我是怎樣看待頤和園的呢?對我來說,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有很多情感在胸中激蕩,幾乎要噴薄而出,一旦匯成語言,卻又無從說起。頤和園對我來說,是家。在這里,我熟悉它的一草一木;在這里,我能夠放松并得到安寧;這里是我不愿讓別人踏足的私人禁地,是我生命中的樂園。頤和園對我來說,又是家人,從我出生的時候起就一直陪伴在我身邊,陪我玩樂,伴我成長,看著我一天天長大成人,了解我的喜怒哀樂,默默地陪我歡笑,陪我哭泣,即使是叛逆期的我對它日漸疏遠,它卻從未有一絲一毫的怨言,只是在遠處默默地、慈愛地注視著我,等待我成熟起來,等待我再次歸來。頤和園對我來說,也是戀人。我的歡欣喜悅,愿意與它分享;我的悲哀憂愁,愿意向它訴說;我想更多地了解它,想永遠待在它身邊,與它共度余生。我被它靚麗的外貌所吸引,被它清純的氣質所吸引,被它豐富的內涵所吸引,被它的一切一切所吸引,不能自拔。頤和園對我來說,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許根本不需要知道,因為對我來說,它就是這樣特殊的一個存在,無法歸為任何類,與任何人、任何關系都不一樣。大概,頤和園就是我的“唯一”吧。

無論是“好男兒志在四方”也好,亦或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去頤和園的次數終究日漸稀少了。從最初的一兩周去一次,逐漸變成一兩個季度去一次,最后一年也未必會去一次了。隨后發(fā)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導致我與頤和園的情緣幾乎就此斷絕——我搬家了。人生中第一次搬家,興奮、惶恐、失落、忙碌……交織在一起,等回過神來的時候,頤和園已經不見了。這個陪伴我整個生命中全部時光的家人,已經離我很遠很遠了。雖然從距離上說——以北京的標準來看,實在并不遙遠,但即使坐汽車也要三四十分鐘的路程,與從小就走著去的距離相比,差距太大,大到我無法接受。至此,原本已經趨于停滯的頤和園之旅,以此為借口,終于徹底斷絕。我與頤和園的關系,就此走向結束。以后,我再也不是特殊的一個,而是和普通游客一樣,在某個節(jié)假日,隨著擁擠的人群涌進園內,在一些著名的景點間穿梭,在拍照留念之余參觀,最后被人流裹挾著出門。這樣的未來已經擺在我面前,所缺少的,只是某個能讓我有心“旅游”的節(jié)假日了。從此,我與頤和園再沒有任何瓜葛了。

然而,這一可怕的事情終究沒有發(fā)生,因為我又回來了!

雖然我以為會與頤和園就此分手,但終究抵擋不住對它的思念。在闊別多年以后,我終于主動低頭,再次回到了頤和園身邊。這一次,我不僅回來了,而且還要把我與頤和園的一切記錄下來。

這突然的轉變幾乎沒有原因,回到頤和園身邊也根本不需要原因,只是腦中無意的一念促成了這樣的結局。雖然我做任何事都優(yōu)柔寡斷,但說起重回頤和園,我卻在一秒之內就做出了決定。我要回去!無論是聽從內心的召喚,還是什么原因,總之我要回到頤和園!一旦腦海中產生了這個念頭,便好似吸收了陽光和水分,不斷膨脹起來。我恨不得馬上回到那個地方,甚至可以拋下工作,無視日夜。人們都說夫妻之間有“七年之癢”,而我與頤和園卻經歷了分離的“七年之癢”之后,終于要再次見面了。

如果說回頤和園是突發(fā)奇想,終究是不符合實際的,即使確實不需要任何理由,但能夠在遠離頤和園長達七度春秋之后,突然再次回去,總是需要一個契機。契機源自一本名為《日本魅影》的游記,那是一本西方人到19世紀的日本旅行時的見聞。那個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充滿了神秘的東方韻味,如同闖入了精靈國度。使讀者體味到作者筆下的世界,正像云中的仙境一般夢幻。在那夢幻中,突然有一道奇跡般的光照亮了我的腦海:是啊!為什么我不能寫寫頤和園呢?這是個真正的仙境,值得寫下來的仙境。但是,我與《日本魅影》作者小泉八云不同,他是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眼中的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而我眼中的一切卻是非常熟悉的。不過相同的是,我們都飽含著對這個地方的熱愛,并用筆記錄下來,希望傳達給讀者。我想把我眼中與眾不同的頤和園,而不是那個大眾熟知的頤和園介紹給大家。它的動人之處、它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地方、我與它的故事等一切,都想告訴給讀者,想讓大家與我一起分享,更想讓大家知道,真正的頤和園是何等的迷人。

然而真正落筆的時候,我才發(fā)現對頤和園的了解實在太少了,自以為很了解對方,關鍵時刻才發(fā)現一無所知。面對著一處處景點,看著熟悉,待要說時,卻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么好。雖然似乎還殘存著不少記憶碎片,但隨時間的流逝也幾乎忘得一干二凈。也許并非忘記,只是沉淀在記憶寶庫的最下層,需要用什么方式激活而已。因此,幾乎是尋求解脫一般,我借著找尋記憶的由頭,時隔七年之后,再次回到了頤和園。此次經歷也成為本書的主線。通過三日的旅程,帶領讀者游覽我眼中的頤和園。

雖然我恨不得將頤和園的美好之處傾囊贈予讀者,但描寫時卻顯得如此蒼白。也許用照片的形式能夠更加直觀、形象,也彌補了我文筆的不足,可我卻不想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嘗試以后發(fā)現,鏡頭下的頤和園,遠遠不及眼中的萬分之一。即便是名家拍攝的經典,也不過掛一漏萬。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把頤和園的形象定格在某個瞬間。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發(fā)現的角度也不同。如果文字能傳達我的心意的話,我只期盼能夠激起各位讀者一游頤和園的興趣,親自去發(fā)現屬于頤和園的美好之處。

也許有人會說:“我家旁邊可沒有頤和園!”這確實是我的幸運,但是,又怎么能說別人是不幸的呢?誠然,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座頤和園。不過,無論你身邊是盧浮宮、東京塔,還是西湖、沈園,哪怕只是無名的小山包、小池塘,又有什么關系呢?也許在其他人看來,那并不是什么出奇的美景,可對自己來說,那不是陪伴自己成長的伙伴嗎?不是充滿了回憶的地方嗎?別人不覺得好,是因為別人不了解它,沒有自己與它之間的回憶。屬于自己的“唯一”,也許是名山大川,也許是地標建筑,也許是小橋流水,也許只是一棟破舊的樓,也許只是一片翠綠的草坪。不論大小,不論在別人眼中是否風景秀麗,只要在自己眼中能夠看到它散發(fā)著魅力的一面,能夠與它分享自己當年的回憶,這就足夠了?!傲簣@雖好,不是久居之所。”無論別處的風景多么優(yōu)美,也絲毫不能損及“唯一”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再好的地方,又怎么能和自己的“唯一”相提并論呢?這是糅合了自己的青春與回憶的處所,“唯一”就是家鄉(xiāng),是無可取代的場所,是心累了的時候,可以回去的地方。

當然,對家鄉(xiāng)的驕傲,并不體現于我住得多近,而在于我有多熟悉。我想,更重要的甚至不是我了解多少,而是我能讓別人了解多少。我有幸生長在頤和園周邊,但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去其他地方旅游過,明白別人到我久負盛名的家鄉(xiāng)時經歷的是什么。每個人都有家鄉(xiāng),自己眼中的家鄉(xiāng)與外人眼中并不相同。誠然,以頤和園為主題的書籍早已數不勝數,但我想通過自己的雙眼和筆觸,帶給讀者一個不一樣的頤和園。甚至如果我確實有那種能力——希望給沒有到過頤和園的讀者稍稍彌補一點缺憾。也許,這是生長在頤和園周邊的我值得自傲的義務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