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封 幸運偶降臨,有膽方乘機
經(jīng)典格言
1.人不能憑借運氣過活,尤其是不能全憑運氣創(chuàng)建大業(yè)。
2.態(tài)度造就成功,它會幫著你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氣,而運氣往往就在你做出抉擇的那一剎那產(chǎn)生或消失。
3.倘若你的一生有51%的時間做對了,那么你無疑就會變成偉大的英雄。
October 7,1898
親愛的兒子:
約翰!
就在幾天前,你姐姐賽迪興沖沖地跑來告訴我說,她搭載上了幸運女神的快通車,掌控在她手里的股票像是她千依百順的奴隸一般聽憑她的話,幫她達成心愿,將大筆的錢給她帶回家。
看到她開心得快要瘋掉的情形,我也感到很開心,但是,我不希望她會被那筆巨大的款子搞得得意忘形以致方寸大亂。于是,我警告她:“賽迪,你要小心幸運女神的快通車速度太快以至將你拋在失敗的原野上?!?/p>
孩子,凡是事業(yè)有成的人們幾乎都給世人一個醍醐灌頂?shù)木洌喝瞬荒軕{借運氣過活,尤其是不能全憑運氣創(chuàng)建大業(yè)。但是,人們總是很有趣,因為大家?guī)缀醵紝\氣這回事深信不疑,我想也許他們是將運氣誤解為機會了吧!要知道,沒有機會就沒有運氣。
兒子,你想想那些你所認識的幸運兒,你幾乎可以說,他們不是什么溫良恭儉讓之人,但是他們的身上總是散發(fā)著一種自信的氣息。似乎在他們看來,天下的事本就無難事,他們總是顯得那樣有膽量。其實,這其中蘊含著一個雞生蛋還是蛋孵雞的問題,究竟是幸運兒因幸運才自信大膽呢,還是幸運兒因自信大膽而創(chuàng)造出好運呢?我的答案是后者。
孩子,你要記住,幸運女神是眷顧勇者的,這是我終身信奉的一句格言。勝利也許不一定是強者的專利,勇敢自信、生氣勃勃的大無畏者也有奪得勝利的可能。當然,我不可否認,有許多人認為謹慎會比勇敢更好一些,他們的想法我不反對,但是,我相信勇敢自信的人比謹言慎行的人更加受人歡迎,引人矚目。
沒有誰是不贊賞自信勇敢的人的,至少我所見到過的人里沒有,每個人從內(nèi)心里都是自信勇敢之人的忠實粉絲,期望我們的領(lǐng)袖能夠就是這樣的人物,孩子,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之所以會那樣支持他們,正是由于他們的身上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因此,成功的人往往是勇者,勇者也常常會成為成功的人,你看看那些英明的領(lǐng)袖、勇武的將軍、果決的總裁、自信的司令官,他們他們當中幾乎都是自信勇敢的人,還有那些迅速升職、交好運的人也幾乎都是這種人。
多年打拼的經(jīng)驗告訴我,果決勇敢的人往往都能夠完成最好的交易,能夠結(jié)成最忠實的盟約,因為他們的身上就時時散發(fā)著吸引別人的氣息。而那些膽小猶豫的人往往是與之相反。而且,大膽的思想或者做法對自己也是好處多多,自信充足的人期望成功,他們的行動就會迎合自己的期望,頭腦里就會為自己的成功創(chuàng)造出最佳的計劃。
當然,我們不可確保這樣的做法就一定會成功,但是卻可以確信這樣會自然而然地展望成功。換言之,倘若你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勝利者,你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做更多像個勝利者做的事,進而去改變你的“運氣”。
但是,兒子,勇者不是驕傲得不可一世的狂放之徒,更不是沒有頭腦的魯漢莽夫。真正的勇者知道該如何利用自己的精準預(yù)測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去計劃每一步、做出每一個決定,這種行為就像英明的軍事謀略家所說的那樣,會賦予你極大的力量就像你擁有了一件能夠立即讓你形成明顯優(yōu)勢,助你打敗對手的武器。和你說到這里,便勾起了我十幾年前大膽決定購買萊瑪油田的記憶。
在我收購萊瑪油田之前,石油界每天都充斥著原油枯竭的恐懼感,就連我的助理都開始擔心石油行業(yè)不能長期獲利,而暗中悄悄地出售公司的股票;有些膽小的人甚至還建議,要公司早早撤出石油行業(yè)轉(zhuǎn)到其他利益較為穩(wěn)定的小風險行業(yè)中去,還揚言說繼續(xù)在石油行業(yè)中行走下去,我們的這艘大船將會永遠不得返航。身為公司一把手領(lǐng)導(dǎo)人的我,面對他們悲觀消極的想法,所應(yīng)該給他們的是希望的火把而不是悲觀的哀嘆。于是我大聲地告訴他們:“上帝會賜給我們一切的。”
當我們再次感受到上帝的溫存愛撫的時候,是人們在俄亥俄州萊瑪鎮(zhèn)上挖掘出石油的時候。但是,萊瑪鎮(zhèn)的石油有著一種用常規(guī)辦法難以去除的惡臭,這對于那些決心大賺一把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墒?,我卻對這塊散發(fā)著惡臭的萊瑪油田情有獨鐘,我?guī)缀跻呀?jīng)預(yù)見到了它的威力,我知道一旦我們獨掌了萊瑪油田,我們就獲得了統(tǒng)治石油行業(yè)的巨大力量。我告訴自己:洛克菲勒,這樣好的機會從你的手邊溜走,那么你的名字就要同豬聯(lián)系在一起了。于是我鄭重其事地向公司的董事們宣布:先生們,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我們決不應(yīng)該錯失這個良機呀!就將我們的錢投放到萊瑪去吧!
但是,非常遺憾,我的觀點沒有征得膽小怕事者的同意。
強加于人的做法不是我的作風,我希望能夠通過和顏洽談達到統(tǒng)一意見上來。
但是,這注定是一次沒有結(jié)果的漫長等待。我開始憂慮重重了,要知道,我們建立起的整個世界規(guī)模的巨型煉油廠就像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般,它們就像期待乳汁一般期待著源源不斷的原油,而賓州油田又正處于凋敝時期,其他的幾個小規(guī)模油田也正在一點一點地減產(chǎn),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找到合適的油田,那么長此下去,我們的煉油廠就只能依靠俄羅斯的原油了。不用多說你都會猜到,俄國人一定會借此機會削弱我們的力量,甚至是徹底將我們擊毀,將我們踢出歐洲市場。倘若我們掌控了萊瑪油田的原油資源,那我們就會處于不敗之地了。我不能再坐等著膽小者的協(xié)和了,我必須得有所行動,否則就真要錯失良機了。
正如我所猜到的那樣,董事會上,那些膽小者依然拒絕接納我的觀點。但是,我是絕對不會將自己的目標收回的。沉寂的董事會上,我以讓反對派大吃一驚的手段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董事。我鄭重其事地對他們說:“好吧,先生們,我尊重你們的想法。但是,我必須得告訴大家,我們所駕駛的這艘巨輪就行駛在翻涌著滔滔大浪的海面上,倘若我們不希望看到它沒入海底的慘景,那么我們就必須得保證原油源源不斷的供給?,F(xiàn)在,萊瑪油田的大量石油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已經(jīng)看到了它即將會帶給我們的巨額財富。即使是看在仁慈的上帝的份上,我們也沒有理由說那帶有臭味的液體沒有什么市場,我堅信上帝賜給我們的每一樣?xùn)|西都是有它特定的價值的,相信科學(xué)可以幫助我們掃除疑慮。因此,我決定用自己的錢投資這個項目,并甘愿擔當兩年的風險。等到兩年后,倘若這個項目成功了,公司如數(shù)將錢退還給我;倘若這個項目失敗了,后果由我一人自負。”
我的決定和誠意打動了反對派中最大的力量——普拉特先生,他雙眼閃動著感動的淚光,激動不已,靜靜地看著我說:“約翰,你俘獲了我的心,既然你覺得這是應(yīng)該做的一項投資,那我們就一起大干一場吧!你敢冒這個風險,我也不會比你差的!”那一刻見證了我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合作精神,那正是我們不斷強大下去的精神支柱呀!
我的大膽猜測是正確的,我們真的取得了成功。在我們傾其所有將巨資投放到萊瑪后,我們獲得了更加巨大的回報,我們已經(jīng)將全美洲最大的油田掌控于手心了。而這又是一個極好的良性循環(huán)的開端,這個成功激發(fā)了我們的活力,真正地開始了我們在石油行業(yè)中前所未有的大收購。結(jié)果就像我所預(yù)想的那樣,我們真的成了石油領(lǐng)域里無可搖撼的統(tǒng)治者。
兒子,態(tài)度造就成功,它會幫著你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氣,而運氣往往就在你做出抉擇的那一剎那產(chǎn)生或消失。倘若你的一生有51%的時間做對了,那么你無疑就會變成偉大的英雄。
這就是我對“幸運”二字的最深體會。
——疼愛你的爸爸
膽大心細,洛克菲勒收購萊瑪油田
人與人之間總是有著那么大的差別。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呢?有人說,富人狼性,窮人羊性;也有人說,富人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敢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窮人則貪圖安逸、隨波逐流、聽天由命。其實,這些的根本就在于,富人有勇有謀,窮人投鼠忌器。
自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發(fā)現(xiàn)石油25年后,美國境內(nèi)再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大型油田,因此人們總是懷疑洛克菲勒建立的石油帝國是否堅實。洛克菲勒長期以來也被兩個極端噩夢所纏繞:要么是石油枯竭,使自己的石油管道和煉油設(shè)備功虧一簣;要么是被大量的廉價石油所淹沒。在19世紀80年代初的一次人心惶惶的高級經(jīng)理會上,有人甚至建議標準石油公司退出石油業(yè),轉(zhuǎn)入一種更為穩(wěn)定的行當中去。洛克菲勒聽完這悲觀失望的發(fā)言后,站起身仰天禱告道:“上帝會賜予我們一切。”他深信石油埋在地下應(yīng)自有其道理。
盡管標準石油公司在煉油、運輸和銷售等方面無所不能,可是直到19世紀80年代初,它還只擁有四處石油生產(chǎn)基地。鑒于賓夕法尼亞的油田業(yè)已枯竭,洛克菲勒擔心可能不得不轉(zhuǎn)而使用俄羅斯原油,這將削弱甚至徹底打垮標準石油公司。于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開始催促部屬建立原油儲備機構(gòu)。就在這時,一個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了。1885年5月,一支勘探隊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萊瑪鎮(zhèn)尋找天然氣時,意外地鉆探出一片油田。到那年年底,這兒四周一下子冒出了250多個石油井架,并且一直延伸到印第安納州。但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學(xué)成分中存在著一些難以對付的問題,燃燒時會在燈上形成一層薄膜;更要命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過高,會致使機器腐蝕,同時還散發(fā)出一種難聞的氣味。但洛克菲勒仍對俄亥俄-印第安納的油田充滿了信心。為了解決質(zhì)量問題,他在1886年7月請來一位叫赫爾曼·弗拉希的著名德裔化學(xué)家,交給這位化學(xué)家的任務(wù)是:去掉萊瑪原油中的異味,把它變成可以上市銷售的產(chǎn)品。此時標準石油公司正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么相信弗拉希定會成功,把俄亥俄和印第安納交界處大片土地全都買下來;要么是冒著失去大筆財富的危險,等弗拉希做完實驗再做決定。洛克菲勒盡管一向行事謹慎,但是這時他的膽量和遠見卻顯示出來了,他決心要在萊瑪油田上豪賭一把。這遭到董事會中以普拉特為首的大批人的反對。為打破僵局,洛克菲勒在董事會上提出:“我愿意用自己的錢進行這項投資,并且承擔兩年的風險。”他答應(yīng)拿出300萬美元,“兩年后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錢再返還給我;如果失敗了,由我自己來承擔一切損失。”結(jié)果他贏得了大家的支持。
標準石油公司花了數(shù)百萬美元購買下萊瑪油田,然后鋪設(shè)了輸油管道。那時這種“臭鼬石油”每桶只賣15美分,沒有市場,但公司還是把這些石油庫存起來。到1888年存量達到4000萬桶以上。當然,洛克菲勒在這場賭博中沒有單純依靠化學(xué)家們,他還到處尋找這種難聞石油的新用途。
他派出一批批推銷人員和技術(shù)人員去動員鐵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做機車燃料,勸說旅館、工廠和倉庫用石油做燃料替換煤爐,但這些生意并未做大。終于,到1887年10月,弗拉希用“氧化銅去硫法”在處理萊瑪原油上取得成功,生產(chǎn)出了可供上市的煤油,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石油生產(chǎn)。洛克菲勒恢復(fù)了活力,開始進行這一行業(yè)前所未有的大并購。1890年他吞并了聯(lián)合石油公司和其他三家大型石油生產(chǎn)公司,控制了賓夕法尼亞和西弗吉尼亞州30萬英畝的土地,從此一躍成了石油行業(yè)中的頭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