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楊 漣
磊落忠烈
楊 漣
Yang Lian(1572~1625)
仁義一生,死于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楊 漣
楊漣,明末大臣,“東林黨”的重要人物。字文孺,號大洪。湖廣應山(今屬湖北)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任常熟知縣。后升為戶科給事中,轉(zhuǎn)兵科右給事中。天啟初年,因“移宮案”而遭劾辭職。天啟二年(1622)起用為禮科都給事中,不久升任太常少卿,次年任左僉都御史,四年升任左副都御史。天啟時,宦官魏忠賢用事,與朝廷中群小結(jié)成閹黨,迫害正直大臣。四年六月,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次年楊漣等被捕入獄。七月,楊漣與光斗遭酷法拷訊,慘死獄中。崇禎初,為楊漣等平反昭雪,追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著作收入《楊忠烈公文集》五卷、《楊大洪先生集》(二卷)中。
《二進宮》忠君保太子
《二進宮》是一出京劇的名字,演義的就是楊漣忠君保太子的故事。
萬歷四十八年,楊漣在朝廷任兵科給事中,當時神宗已多年不見朝臣,鄭貴妃與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結(jié),壟斷后宮,離間神宗與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居心叵測。楊漣識破了鄭貴妃的陰謀,深深為太子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在他看來,太子是一國之本,“國本”動則天下亂。因此他把穩(wěn)定太子的地位與愛國忠君聯(lián)系在一起,堅決支持太子朱常洛。時神宗病危,鄭貴妃專權,將太子阻于宮外,大臣們都不敢多言,楊漣卻出面力請?zhí)舆M宮服侍皇帝。
后來,神宗死,光宗即位,鄭貴妃就要求封她為皇太后,楊漣上奏極力反對。不久,光宗召見大臣,而楊漣也在召見之列。大臣們擔心楊漣要受處罰,有人還勸他承認有罪,楊漣說:“死就死吧,我有什么罪!”次日上午,眾臣入朝光宗。光宗有氣無力地說了些要大家各盡其職,效忠朝廷的話,便把目光轉(zhuǎn)向楊漣,盯了他許久,始終不說一句話。大家正在擔心,忽聽光宗嘆了一口氣,指著楊漣對大家說:“此真忠君?!毕轮简?qū)逐中官崔文昇,收回封鄭貴妃為太后的圣旨,并且還讓楊漣當上了顧命大臣。
楊漣對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從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報效朝廷。鄭貴妃求封皇太后,終于在楊漣等人的爭阻下沒有得逞。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即病死。李選侍居乾清宮挾太子欲把持朝政。太子勢處孤危,楊漣又挺身而出,邀群臣闖進乾清宮,擁太子登位,即后來的熹宗,并協(xié)助廷臣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從而安定了朝廷危亂局面,前后雖只六天,楊漣的須發(fā)都白了。所謂楊漣抱太子登基故事,就是由此演化而來。
力戰(zhàn)“閹逆”魏忠賢
明朝天啟年間,由于熹宗皇帝朱由?;杪橆B劣,寵用太監(jiān)魏忠賢,朝政逐漸被魏忠賢把持。這時楊漣已是左副都御史,他目擊魏忠賢結(jié)黨營私,專擅無忌,非常氣憤,欲上書彈劾魏忠賢,同僚勸他,他說:“此時不言,迨至逆謀已成,請劍何及!無使天下后世笑舉朝無一人有男子氣?!北闵献囔渥诨实?,奏疏中列舉了魏忠賢的24條罪狀,揭露他迫害先帝舊臣、干預朝政,逼死后宮賢妃,操縱東廠濫施淫威等罪行,最后指出魏忠賢專權的惡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內(nèi),亦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請求熹宗“大奮雷霆,集文武勛戚,敕刑部嚴訊,以正國法”。
楊漣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萬鈞,擊中魏忠賢的要害。魏忠賢聞疏后驚恐萬狀,慌忙跑到熹宗面前哭訴其冤,又和熹宗的乳母客氏相勾結(jié),叫客氏在旁游說,為自己開脫。兩人一唱一和,弄得熹宗真假難辨,好壞不分。反而溫言撫慰魏忠賢,“嚴旨切責”楊漣。
自此以后,魏忠賢對楊漣恨之入骨。天啟四年(1624)十月,魏忠賢矯旨責楊漣“大不敬”、“無人臣禮”。將楊漣革職為民。天啟五年,魏忠賢又利用汪文信冤獄陷害楊漣,要汪文信檢舉楊漣受賄。在酷刑之下,汪文信不屈,仰天大呼:“世上哪有貪財受賄的楊大洪呵!”至死不招。魏忠賢無奈,便指使黨羽徐大化誣劾楊漣受賄二萬,遂將楊逮捕。押解途中,老百姓燒香擺酒數(shù)十里,為之號哭,祈禱楊漣能活著回來。
楊漣下獄后,即遭嚴刑毒打,體無完膚,冤死獄中。楊漣死時被鐵釘穿耳,以沙包活活壓死,即“土囊壓身,鐵釘貫耳”,慘不忍睹。時年54歲。楊漣死后,抄其全部家產(chǎn),不足千金。
楊漣死前曾寫下血書《獄中絕命辭》,其中寫道:“漣今死杖下矣,癡心報主,愚直讎人,久拚七尺,不復掛念。不為張儉逃亡,亦不為楊震仰藥,欲以性命歸之朝廷……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死于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說:‘托孤寄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执艘荒羁梢砸娤鹊塾谔?,對二祖十宗,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大笑大笑還大笑,刀斫東風,于我何有哉!”
忠心報國,力戰(zhàn)“閹逆”,貫穿了楊漣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動。史家評價他“為人磊落負奇節(jié)”,是之謂也。崇禎初年,楊漣冤案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號“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