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得到捷報后,升元璋為樞密院同僉。不久又升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李善長為左右司郎中,以下諸將都升元帥。元璋這年才二十九歲,已經(jīng)是獨當(dāng)一面的地方長官,指揮十萬大軍的統(tǒng)帥了。
一 小親兵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閏三月初一,元璋到了濠州城下。這時元軍仍在濠州附近,雖然沒有動作,紅軍還是不敢大意,城墻上布滿警戒部隊,弓滿弦,刀出鞘,巡邏哨探川流不息。城門的守兵擋住一個丑和尚,只見他穿得極破爛,頭裹紅巾,堂堂皇皇走進來,毫不害怕。盤問來蹤去路,卻只說來見郭元帥,更無別話,不由得起了疑心,以為是元軍的奸細。三言兩語,就鬧翻了,不由分說,一索子捆了,派人報告郭元帥,請令旗行刑。郭子興一想很怪,若是奸細,怎能這般從容?口說求見,許是來投順的好漢,不要枉殺了好人。要知道究竟,騎一匹快馬,趕到城門。遠遠看見四五十個兵圍著,人頭攢動,指手畫腳在呵斥,連忙喝退眾兵。只見一個軀干修偉、長得極怪的丑和尚,被五花大綁,捆在拴馬樁上,相貌雖不整齊,看著有一種威嚴(yán)的神采,綁著等殺頭,并不害怕求饒,眼睛里充滿著火氣,臉上的肌肉痙攣表情,也告訴在憤恨。子興心里已有點喜歡,下馬上前問明底細,喊人松開綁,收為步卒。
元璋入了伍,參見了隊長,逐日跟弟兄們上操,練武藝。體格好,記性又強,不上半個月已是隊里頂尖頂上的角色,幾次出城哨探,態(tài)度安詳,計謀多,有決斷,同隊的都聽調(diào)度。每次出去,總是立了功,不損傷一人一卒,喜歡得連隊長也遇事和他商量了。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多月。一日郭元帥帶了親兵出來巡察,經(jīng)過元璋的營房,全隊排成一字向主帥行禮,元璋個子高大,恰好排在隊頭。子興見了,記起那天的事,喚隊長問這投效的心地和能耐如何。隊長極口說好,夸是千中選一的人才。子興也覺得喜歡,就吩咐升元璋做親兵十夫長,調(diào)回帥府當(dāng)差。
元璋遇事小心勤快,卻又敢作敢為。得了命令,執(zhí)行很快,辦理得好。打起仗總是領(lǐng)頭向前,一定打勝仗,也一定完成預(yù)期的戰(zhàn)果。得到戰(zhàn)利品,不管是衣服,是銀子,是牲口糧食,總是悉數(shù)獻給元帥。得到賞賜,又推說功勞是大家的,公公平平分給同伴。說話不多,句句有斤兩,又認得一些字,雖不甚通,一有文墨上的事情,譬如元帥的命令,杜遵道、劉福通的文告,以至戰(zhàn)友們的書信,伙伴總找他解說。幾個月后,不但在軍中有了好名譽,勇敢、能干、大方、有見識、講義氣,一大堆好話算在名下,甚至連郭元帥也看作心腹,逐漸言聽計從了。
郭元帥的第二夫人張氏,撫養(yǎng)了一個孤女,原是子興的老友馬公臨死時托付的,已經(jīng)成年,甚是賢德。子興愛重元璋,要他出死力,和張夫人商量招贅做上門女婿。張夫人也聽說元璋才能出眾,而子興勇猛戇直,和同事合不來,得有個細心能干的身邊體己人幫著些,一力攛掇,就擇日替兩口子成婚。元璋平白地做了元帥嬌客,前程多一層靠山,更何況是元帥主婚,自然滿口應(yīng)承。從此軍中就改稱元璋為朱公子,有了身份了,起一個官名叫元璋,字叫國瑞。
孫德崖一伙四個元帥,都是粗人,說話做事沒板眼,處的日子久了,子興有些看不上眼,商量事情也沒有好聲氣,兩下里面和心不和。孫德崖一邊人多嘴雜,鬧了幾次,子興索性閑在家里,不和他們照面,勉強三五日見面一次,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有時候等子興不來,事情辦了也不通知,子興越發(fā)不快,憋了一肚子氣要發(fā)作。本來五個元帥一樣大,誰也管不了誰,誰也不服誰,齊心還好辦事,一鬧別扭,各自發(fā)號施令,沒有個通盤的調(diào)度,占了濠州大半年了,各人只管帶領(lǐng)部下,向四鄉(xiāng)要糧要牲口,竟不能出濠州一步,不像個局面。子興幾次拿話開導(dǎo),無人理睬,越想越氣悶,也就心灰意懶了。元璋看出情勢不妙,借個方便勸子興打起精神,照常和四帥會議辦事,假如老閑在私宅,他們四帥合起來,對付一個,這個虧吃了可沒說處。子興聽了,勉強出去三四日,又鬧脾氣了。兩邊的感情越來越壞,都怕對方下毒手,又在盤算如何收拾人。元璋勸不動子興,背地里向?qū)O德崖賠小心,說好話,著意聯(lián)絡(luò),以免真?zhèn)€決裂。
九月間,元相脫脫統(tǒng)番、漢兵數(shù)十萬攻徐州,招募當(dāng)?shù)乇O(jiān)丁和矯勇健兒三萬人,黃衣黃帽,號為黃軍。大軍在后,督令黃軍攻城,一口氣把徐州攻下,見人便殺,見屋便燒,芝麻李落荒逃走,被元兵逮住殺害了。部下彭大、趙均用率領(lǐng)殘兵投奔濠州。
徐州、濠州都是紅軍,原是一家人,徐州的兵多,占的地方也大,到了濠州以后,竟反客為主,濠州五帥倒要聽客人的調(diào)度了。彭大有見識,也懂事,和郭子興相處得很好,孫德崖怕吃虧,使手段拉攏趙均用,兩邊明爭暗斗,心里都不服氣。孫德崖又拿話來挑撥趙均用,說郭子興眼皮淺,只認得彭將軍,百般趨奉,對將軍卻白眼相待,瞧不起人。均用大怒,帶領(lǐng)親兵徑來火并,冷不防把子興俘虜了,帶到孫家,鎖閉在一間空房子里。
這時朱元璋正好出差,得信奔回,郭家大小正在忙亂,要派兵搶救,他連忙止住,叫出子興二子天敘、天爵,一徑去找彭大。彭大聽了,勃然大怒說:他們太胡鬧了,有我在,誰敢害你元帥!即時喊左右點兵,元璋也全身盔甲,團團圍住孫家,掀開屋瓦,救出子興。只見子興項枷腳銬,渾身打得稀爛。當(dāng)下打開枷銬,背回私宅。趙均用知道彭大出頭,怕傷了和氣,隱忍著了事。
脫脫趁連下徐州、汝寧的兵威,分兵派賈魯追擊彭大、趙均用,進圍濠州。大敵當(dāng)頭,紅軍的頭腦們才著慌,大家和好,一心一意地堅守城池。元璋深得軍心,成天成夜在城墻上指揮防守。從這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整整被圍了五個月,幸得城池堅固,糧食豐足,沒有出事。一日元將賈魯病死,元軍圍疲了,料著再打下去也不見得有把握,兼之軍無斗志,只好解圍他去。圍雖解了,紅軍也折損了不少人馬,吃了大虧。
彭大、趙均用興高采烈,彭大自稱魯淮王,均用自稱永義王,做起王爺來了。郭子興和孫德崖五人仍然是元帥。
二 小軍官
濠州經(jīng)過長期圍攻,不但糧秣缺乏,兵力也衰減得多。元璋想辦法,弄了幾引鹽,到懷遠換了幾十石米,獻給子興。細想二王和諸帥,胸襟太窄,眼光太短,怕成不了什么氣候,要做一番事業(yè),得憑自己有隊伍,才有力量。打定主意,請準(zhǔn)了假,回到鐘離,豎起招兵大旗。少年伙伴徐達、湯和等幾十個人,聽說元璋做了紅軍頭目,都來投效。不過十天工夫,招募了七百人,子興大喜。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派元璋做鎮(zhèn)撫,從此,就一躍成為帶兵官了。
一年后,又以軍功升作總官。
彭趙二王管軍無紀(jì)律,隨便做壞事,不聽勸,也不能改,子興又兵力單弱,做不了主張。元璋認為一起混下去,會出毛病,不如自己單槍匹馬,向外找出路,把新兵交代了,稟準(zhǔn)了主將,帶領(lǐng)貼身伙伴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南游定遠。使個計策,招降了張家堡驢牌寨三千民兵。向東半夜里襲擊元將張知院,收降民兵男女七萬口,挑揀得兩萬壯士,成為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形容,真是:“赤巾只蔽野而盈岡?!?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7/19/18403453610798.png" />
元璋得到大量的生力軍,立刻重新編制,加緊訓(xùn)練。他最看重紀(jì)律,在檢閱新軍時,特別指出這一點,懇切地訓(xùn)誡將士說:“你們原來是很大的部隊,可是毫不費事就到我這邊來了,原因在哪里呢?一是將官沒有紀(jì)律,二是士卒缺乏訓(xùn)練?,F(xiàn)在我們得建立嚴(yán)格的紀(jì)律,做到嚴(yán)格的訓(xùn)練,才能建功立業(yè),大家有好處?!比娐犃耍瑹o不喜歡。
定遠人馮國用、國勝(后改名勝)兩兄弟,原來是地主,天下大亂后,團結(jié)地方上的佃戶和鄉(xiāng)民,建立堡寨自衛(wèi),聽說元璋軍隊的紀(jì)律不錯,帶領(lǐng)部隊來投效。元璋端詳這兩兄弟,裝束很像讀書人,行動說話都和一般老百姓不同,就問如今該怎么辦。國用以為建康(元集慶路,今南京)這地方,形勢極好,書上有“龍盤虎踞”的話,是多少代帝王的都城,先占了這地方做根本,站穩(wěn)了逐步發(fā)展,擴充地盤,不貪子女玉帛,多做好事,得到人民的支持,建功立業(yè)不是難事。元璋聽了極高興,留下做幕府參謀,把兩家部隊合并編制,南下攻滁州(今安徽滁縣)。
在進軍滁州的路上,定遠人李善長到軍門求見。善長頭腦清楚,有智謀,善于料事,學(xué)的是法家的學(xué)問,和元璋談得極為投機。元璋問什么時候才能太平呢?善長勸他學(xué)漢高祖,以為漢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氣量大,看得遠,也看得寬,會用人,又不亂殺人,五年工夫,便打平了天下;元朝政治一團糟,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濠州和沛相去不遠,如能學(xué)學(xué)這位同鄉(xiāng),天下太平也就快了。元璋連聲叫好,留下做掌書記,同時囑咐:“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爛,仗要打好,要緊的是參謀人才。我看群雄中,掌書記和做參謀的幕僚,總說將士的壞話,將士無法施展,自然打不了勝仗。你要做一個橋梁,調(diào)和將士,不要學(xué)他們的樣?!睆倪@時候起,元璋心目中時時有個老百姓出身做皇帝的同鄉(xiāng)在,說話、辦事、打仗,事事都刻心刻意地學(xué)習(xí)。善長呢,也一心一意做橋梁,溝通將士和主將以及將士間的意見,盡心盡力,提拔有能力和有功的,讓大家能安心做事。
滁州守軍力量單弱,元璋的前鋒黑將軍花云單騎沖破敵陣,戰(zhàn)鼓打得震天響,大軍跟著推進,霎時便占領(lǐng)了這座名城。元璋親侄文正,姐夫李貞帶著外甥保兒(后改名文忠)得到消息,奔來投靠,才知道二哥三哥也已去世了。大家哭了一場,又傷心又歡喜,傷心的是一家人只剩了這幾口,歡喜的是這樣亂世,還能團聚:“一時會聚如再生,牽衣訴昔以難當(dāng)?!?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7/19/18403453610798.png" />定遠人沐英父母都已死去,孤苦可憐。元璋把這三個孩子都收養(yǎng)做義子,改姓為朱。原來收養(yǎng)義子是當(dāng)時流行的風(fēng)氣,帶兵的將領(lǐng)要培養(yǎng)心腹干部人才,喜歡把俊秀勇猛的青年收養(yǎng),不但打仗時肯拼命,在要緊關(guān)頭,還用來監(jiān)視諸將。沐英在軍中稱為周舍,又叫沐舍,舍是舍人簡稱(文武官員的兒子叫舍人)。元璋義子除文正、文忠、沐英以外,還有二十幾個。后來所占城池,專用義子做心腹和將官同守,如得鎮(zhèn)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得衢州用王駙馬,得嚴(yán)州用保兒,得婺州用馬兒,得處州用柴舍、真童,得徽州用金剛奴、也先,此外還有買驢、潑兒、老兒、保兒、朱文遜等人。柴舍即朱文剛,在處州死難;道舍即何文輝;馬兒即徐司馬;保兒即平安;朱文遜小名失傳,在太平陣亡;王駙馬、真童、金剛奴、也先、買驢、潑兒、老兒,復(fù)姓后的姓名可惜都失傳了。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胡大海、李文忠占領(lǐng)嚴(yán)州后,兩人鬧意見不和,元璋批示帳前都指揮使司首領(lǐng)郭彥仁,派他說和兩人說:“保指揮我之親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曾聞二人不和。且保指揮我親身也,胡院判(大海官銜樞密院判官的簡稱)即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定,身自然而定。汝必于我男處丁寧說知,將胡院判以真心待之,節(jié)制以守之,使我之所圖易成,只此?!崩钗闹掖碓坝H身監(jiān)視大將胡大海,并有節(jié)制之權(quán),這一個例子說明了義子的作用,也說明了元璋對大將的不放心情形。
單是用義子監(jiān)視,還怕諸將靠不住,另一辦法是留將士的家眷做抵押。這法子在剛渡江時便實行了。元璋統(tǒng)兵取集慶,馬夫人和諸將家屬留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到取下集慶以后定下規(guī)矩:“與我取城子的總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不許搬取出外?!薄皩⒐僬蘖粲诰┏蔷幼。犛谕馓幦㈡??!币?guī)定極嚴(yán)格。將官顧慮妻子安全,自然不敢投敵以至反叛,平時征調(diào)差遣,也不敢不聽話了。
此外,還提防將官和讀書人勾結(jié),規(guī)定:“所克城池,令將官守之,勿令儒者在左右論議古今。止設(shè)一吏,管辦文書,有差失,罪獨坐吏?!狈彩窃倮艉腿迨?,都要由朝廷選用,逃者處死,不許將官擅用。這是因為讀書人談今說古,拿歷史上的事情和現(xiàn)今一比,將官省悟了難免生是非,左思右想,不是好事的緣故。
當(dāng)元璋進攻滁州時,濠州的紅軍主力由彭大、趙均用率領(lǐng),攻下了盱眙泗州,兩人脾氣不對勁,為郭子興的事結(jié)下怨,竟鬧翻了。均用和孫德崖四個合成一氣,彭大抵不過,事事不稱心,手下得力的人,也逐漸被均用收買過去,氣悶不過,發(fā)病死了。彭大的兒子早住接著也稱魯淮王,年輕,比均用矮一輩,又會敷衍說好話,均用沒把他看在眼里,倒也相安無事。接著,是郭子興代替了彭大做出氣筒,左也不對,右也不對,做一事、說一句話都被挑眼。幾次借題目要害子興,礙著元璋在滁州有幾萬人的部隊,做決裂了怕壞事,于是出主意下令牌調(diào)元璋來守盱眙,一箭雙雕,一窩子收拾掉。元璋明白這道理,委婉地推辭移防,說有軍事情報,部隊動不得。又使錢買通王府的人,拿話勸均用,不要聽小人挑撥,自剪羽翼,惹人笑話,萬一火并了,他部下不服,也不得安穩(wěn)。針鋒相對,均用擺布不得。說話的人又勸好好地待子興,讓他出氣力占地方,保疆土。成天有人說項求情,均用軟了,竟放子興帶原來人馬一萬多人回滁州。元璋把兵權(quán)交出,三萬多兵強馬壯的隊伍,旗幟鮮明,軍容整肅,子興大喜。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十一月,元丞相脫脫統(tǒng)兵大敗張士誠于高郵,分兵圍六合。
張士誠小字九四,泰州白駒場人,和弟士義、士德、士信一家子都靠運官鹽販私鹽過活。販私鹽賺大錢,和伙伴們大碗酒大塊肉,吆五喝六,過得極舒服,入伙的人日漸增多,都聽士誠調(diào)度。販私鹽是犯法的,當(dāng)時賣鹽給大戶,大戶吃住是私貨,不但說閑話挖苦,有時還賴著不給錢,弓兵邱義尤其作踐他們。士誠氣憤不過,趁天下大亂,帶著兄弟和李伯升、潘原明、呂珍等十八壯士,殺了邱義和仇家大戶們,一把火燒了房子,招兵買馬,攻下泰州高郵,占了三十六鹽場,自稱誠王,國號大周,改年號為天祐,這是至正十三年五月間的事。
元兵圍六合,六合主將到郭子興處求救。六合在滁州東面,萬一失守,次一被攻擊的目標(biāo)便是滁州,要保滁州,就非守住六合不可。郭子興和六合主將有仇恨,元璋費盡唇舌才說服了。元兵號稱百萬,無人敢去,推稱求神不許,元璋只好討了令箭,統(tǒng)兵出救。元兵排山倒海似的進攻,城防工事全被摧毀。守軍拼死地抵住,趕修了堡壘,又給打平了,眼看守不住,只好把六合的老弱婦孺掩護撤退到滁州。元兵乘勝進攻,元璋在中途埋伏,打了一個勝仗,得到好多馬匹。卻顧慮到孤城無援,元兵如添兵包圍,不困死也得餓死,忍氣打點牛酒,派地方父老把馬匹送還,哀求說全是良民,不敢作反,團結(jié)守護是為了自衛(wèi),情愿供給大軍軍需給養(yǎng),請并力去打高郵,饒饒老百姓。元兵信以為真,引兵他去,滁州算是保全了。
元兵一退,郭子興喜歡極了,打主意要在滁州稱王。元璋勸說:滁州山城,交通不便,形勢不好,一稱王目標(biāo)大了,元兵再來怕保不住。子興才放棄了做王爺?shù)哪铑^。
脫脫大軍用全力攻高郵,城中支持不住,想投降又怕朝廷不肯赦罪,正在兩難間,外城又被攻破了,張士誠急得團團轉(zhuǎn),準(zhǔn)備城破時突圍下海。突然元順帝頒下詔旨,責(zé)備脫脫,說他:“往年征徐州,僅復(fù)一城,不久又丟掉了。這次再當(dāng)統(tǒng)帥,勞師費財,過了三個月,還無功效??上魅ケ仓没窗猜?,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安置寧夏路。如膽敢不接受命令,即時處死?!毙x后全軍憤恨大哭,一時四散,大部分投到紅軍,紅軍越發(fā)強大。張士誠趁機出擊,不但轉(zhuǎn)危為安,而且從此基礎(chǔ)穩(wěn)固,再也不能動搖了。
脫脫奉命交出兵權(quán),被押送西行,鴆死于吐蕃境上。元朝唯一有作為、有威名的大將一死,元朝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這一變化,簡單說起來,是個人的傾軋,政權(quán)的爭奪。脫脫忠于元朝,元順帝也極信任他,付以軍政大權(quán)。徐州平定后,脫脫威權(quán)日盛,元順帝也以為天下太平了,該好好享樂。奸臣哈麻巴結(jié)皇帝,背地介紹西天僧,會房中運氣之術(shù),能使人身之氣,或消或漲,或伸或縮,號“演揲兒法”,也叫秘密佛法、多修法。順帝大喜,封為司徒大元國師。國師又薦了十個皇親貴族會這佛法的,叫作十倚納,里邊有皇舅和皇弟。君臣共被,互易妻室,名為些郎兀該,意即事事無礙。上都穆清閣連延數(shù)百間,千門萬戶,充滿了婦女,作大喜樂禪定,朝朝宴會,夜夜笙歌,君臣都玩昏了。哈麻忌脫脫正派,挑唆順帝,擠出去總兵打仗。又怕脫脫功成回朝,多管閑事,當(dāng)脫脫全軍苦戰(zhàn)、正要成功時,哈麻又使人彈劾脫脫,勞師費財,罷其兵權(quán),還不甘心,索性把他毒死。順帝糊里糊涂,也有些忌憚脫脫,哈麻如此安排,正中下懷,毫不在意。
脫脫使心眼擠走伯父伯顏,在對漢人、南人的看法這一點上,卻和伯顏一樣。當(dāng)紅軍初起時,凡議軍事,不許漢人、南人參與。有一次脫脫進內(nèi)廷奏章,中書官(中書省的屬官,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機要秘書)兩人照例隨后跟來,因為這兩人是漢人,忙叫禁衛(wèi)喝住,不許入內(nèi)。又上奏本說,如今河南漢人反,該出布告,一概剿捕漢人;諸蒙古人、色目人犯罪貶謫在外的,都召回來,免得叫漢人殺害。這榜文一出,不但河南,連河北的漢人也不能不參加紅軍,來保全自己的生命了。紅軍聲勢,因之日益浩大。
脫脫死后,順帝越發(fā)無忌憚。這時東南產(chǎn)米區(qū)常州、平江(蘇州)、湖州(浙江吳興)一帶都被張士誠占領(lǐng),浙東沿海地區(qū)被方國珍占領(lǐng),往北的運河線在紅軍控制下,海運和內(nèi)河運輸線全被切斷。另一補給區(qū)湖廣(湖南湖北)也早已失去。南方的糧食不能北運,大都的百萬軍民,立刻缺糧鬧饑荒。加上中原連年鬧蝗災(zāi)、旱災(zāi)、兵災(zāi),老百姓拿蝗蟲做食料,大都軍民連蝗蟲都沒有,餓死的每天成千上萬,又鬧瘟疫,慘到真有人吃人的事,甚至連一家人都吃起來了。在這樣的境況中,元順帝卻在內(nèi)苑造龍舟,親自打圖樣,長一百二十尺,寬二十尺。前有瓦簾棚、穿廊兩暖閣,后廡殿樓子、龍身并殿宇,用五彩金裝,前有兩爪。水手二十四人,身衣紫衫,金荔枝帶,四個戴頭巾,于船兩旁下各執(zhí)一篙。從后宮到前宮山下海子內(nèi)往來游戲,駛動時,龍的頭眼口爪尾都跟著動。內(nèi)有機栝,龍爪自會撥水。順帝每登龍舟,用彩女盛妝,兩岸牽挽。
又自制宮漏,約高六七尺,寬三四尺,造木為柜,陰藏諸壺具中,運水上下。柜上有西方三圣殿,柜腰立玉女捧時刻籌,到時候自然浮水而上。左右站兩金甲神,一懸鐘,一懸鉦,到夜金甲神會按時敲打,不差分毫。當(dāng)鐘鉦敲響時,兩旁的獅子鳳凰會飛舞配合。柜的東西面有日月宮,飛仙六人在宮前,到子午時飛仙排隊渡仙橋到三圣殿,又退回原處。精巧準(zhǔn)確,的確是空前的制品。
又喜好建筑,自畫屋樣。愛造宮殿模型,高尺余,棟梁楹檻,樣樣具備。匠人按式仿造,京師人叫作魯班天子。內(nèi)侍們想弄新殿的金珠裝飾,一造好就批評不夠漂亮,比某家的還差,馬上拆毀重造,內(nèi)侍們都發(fā)了財。
成天搞這樣,修那樣,政事也懶得管了;成天游船擺酒,打仗的事也不在意了。還想出新辦法,宮女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新奇打扮,頭垂發(fā)數(shù)辮,戴象牙佛冠,身被瓔珞,著大紅綃金長短裙、金雜襖、云肩合袖天衣、綬帶鞋襪,唱金字經(jīng),舞雁兒舞,各執(zhí)加巴刺盤之器,內(nèi)一人執(zhí)鈴杵奏樂。又宮女十一人練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樂用龍笛、頭管、小鼓、箏、琵琶、笙、胡琴、響板、拍板,以宦者管領(lǐng),遇宮中贊佛,按舞奏樂。宮官除受秘密戒的以外不得參與。
照舊例五天一移宮,還覺得不暢快,在宮中掘地道,隨時往來,和十倚納一起,以晝作夜,行大喜樂法,跟天魔舞女混成一團。國庫的存糧全運到女寵家里,百官俸祿只好折支一點茶紙雜物。宮里充滿了繁華升平的氣象。
滁州在戰(zhàn)亂后,突然增加幾萬大兵,糧食不夠吃,軍心恐慌。元璋建議南取和州(今安徽和縣),移兵就食。虹縣人胡大海長身鐵面,膂力過人,帶全家來歸附,就用作前鋒。至正十五年正月,子興得到占領(lǐng)和州的捷報,派元璋做總兵官鎮(zhèn)守。
元璋在子興諸將中,名位不高,年紀(jì)又輕,奉命總兵,怕諸將不服。尋思了半天,想出主意。原來諸將會議軍事,大廳上排有公座,按官位年齡就座,前一晚元璋叫人把公座撤去,只擺一排木凳子。次日五鼓,諸將先到,當(dāng)時座位蒙古人辦法以右首為尊,元璋后到,一看只留下左末一席,不作聲坐下。到談?wù)摴聲r,諸將單會沖鋒陷陣,殺人放火,要判斷敵情,決定大事,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像木偶般面面相覷。元璋隨事提出辦法,合情合理,有分寸,又會說話,諸將才稍稍心服。末后議定分工修理城池,各人認定地位丈尺,限三天完工。到期會同諸將查看工程,只有元璋派定的一段做完,其余的全未修好。元璋放下臉,面南坐下,拿出子興檄文,對諸將說:“奉主帥令總兵,責(zé)任重大。修城要事,原先各人認定,竟不齊心,如何能辦事?從今說明白,再有不遵命令的,軍法從事,可顧不得情分了!”一來確是子興的令牌,和州軍事由元璋做主,二來也確是自己不爭氣,誤了軍機,諸將作聲不得,只好謝罪求饒。雖然如此,還仗著是子興老部下,面子上認輸,肚子里仍然嘰嘰咕咕。只有湯和小心謹慎,最聽話服從。李善長從旁調(diào)和,左勸右說,元璋的地位才算穩(wěn)定。這樣,元璋又從總管成為總兵官,從帶領(lǐng)幾千人的小軍官變成鎮(zhèn)守一方的將軍了。
一天,元璋出外,有一小兒在路旁獨自啼哭。元璋問,你父親呢?說是與官人喂馬。母親呢?也在官人處。原來紅軍攻破城池,各將領(lǐng)大搶一頓之后,又把滿城男婦虜獲,鬧得老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元璋省悟不是久長的道理,召集諸將,說明“大軍從滁州來此,人皆只身,并無妻小。今城破,凡有所得婦人女子,唯無夫未嫁者許之,有夫婦人不許擅有”。第二天闔城婦女、男子都從軍營里放出,在衙前會齊,讓他們自己認親,一時夫認妻、妻認夫、子認父、父認女,鬧哄哄擠成一團,有哭的,有笑的,有先哭后笑的,也有又哭又笑的,一霎時有多少家庭團圓,也有多少孤兒寡婦在啜泣。原來慘慘凄凄路上無人行的景象,稍稍有了生氣,不光是有駐軍的城子,也是有人民的城子了。
孫德崖因濠州缺糧,一徑率領(lǐng)部隊到和州就食,將領(lǐng)兵士攜妻挈子,不由分說,占住和州四鄉(xiāng)民家。德崖帶了親兵,說要進城住一些時候,人多勢大,元璋阻攔不住,也無法推托,正在苦惱發(fā)愁。郭子興聽得消息,也從滁州趕來,兩個對頭擠在一處,苦了元璋這個小頭目。
原來子興人雖剛直,但耳朵軟,容易聽人閑話。開頭有人報告,元璋多取婦女,強要三軍財物,已然冒火,再聽說孫德崖和元璋合伙去了,越發(fā)怒氣沖天。也不通知日子,黑夜里突然來到,元璋不及迎接。一進門,子興滿面怒容,好半晌不說話。元璋跪在下面,籌思答話。突然子興發(fā)問:“是誰?”元璋答說:“總管朱元璋?!弊优d大喊:“你知罪嗎?你逃得到哪里去?”元璋放低了聲氣:“兒女有罪,又逃得到哪里去?家里的事遲早好說,外面的事要緊,得馬上辦。”子興忙問:“是什么事?”元璋站起來,小聲說:“孫德崖在此地,上回的事結(jié)了深仇,目前他的人多,怕會出事。大人得當(dāng)心,安排一下。”子興還帶信不信,把元璋喝退,獨自喝酒解悶。
天還不亮,孫德崖派人來說:“你丈人來了,我得走了?!痹爸啦幻?,連忙去告訴郭子興,又來勸孫德崖:“何必這樣匆忙呢?”德崖說:“和你丈人相處不了?!痹翱吹卵碌纳裆?,似乎不打算動武,就勸:兩軍在一城,提防兩下里有小沖突,最好讓部隊先出發(fā),元帥殿后好鎮(zhèn)壓。德崖答應(yīng)了,元璋放下心,出來替孫軍送行,越送越遠。正要回來,后軍傳過話來,說是城里兩軍打起來了,死了許多人。元璋著急,連忙喊隨從壯士耿炳文、吳禎靠近,飛馬奔回。孫軍抽刀攔住去路,揪住馬銜,簇擁向前,見了許多將官,都是舊友,大家訴說,以為城內(nèi)火并,元璋一定知情。元璋急忙分辯,邊說邊走,趁大家不注意,勒馬就逃。孫軍的軍官幾十人策馬追趕,槍箭齊下,僥幸衣內(nèi)有連環(huán)甲,傷不甚重。逃了十幾里,馬力乏了,被趕上擒住。這回可是俘虜了,鐵索鎖住脖子,有人就要殺害,有人主張孫元帥現(xiàn)在城里,如此時殺了朱元璋,孫元帥也活不了,不如派人進城看明白再作道理。立時就有一軍官飛馬進城,見孫德崖正鎖著脖子,和郭子興對面喝酒呢。郭子興聽得元璋被俘,也急了,情愿走馬換將,可是兩家都不肯先放,末后挑定折中辦法,郭子興先派徐達到孫軍做抵押,換回元璋,元璋回到城里,才解開鎖放回孫德崖,孫德崖回去了,再放還徐達??傆嬙氨粚O軍拘囚了三天,幾次險遭毒手,虧得有熟人保護,才能平安脫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