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節(jié)約一件衣服,前方的戰(zhàn)士就能多發(fā)一顆子彈!”

勤儉廉潔的毛澤東家風 作者:孫寶義,劉春增,鄒桂蘭 著


“我節(jié)約一件衣服,前方的戰(zhàn)士就能多發(fā)一顆子彈!”

毛澤東的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一件睡衣穿了20年,開國大典上卻穿著破了大窟窿的衣服,就連襪子上也是補丁疊補丁……作為一位大國領袖,毛澤東似乎有些節(jié)儉得過了分。

這顯然與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有關。雖然毛澤東對父親的做派很不以為然,經(jīng)常與之進行“斗爭”,但必須承認的是,父親對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吃苦耐勞、節(jié)儉樸素。雖然毛家在韶山?jīng)_算是比較殷實的人家,但毛順生非常節(jié)儉,連雞蛋都很少給孩子吃,更別說給孩子們穿好的了。

自幼經(jīng)歷的節(jié)儉生活,毛澤東后來一直記憶猶新。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來到陜北采訪了他。他還記得自己學生時代的衣著水平,那時,他17歲,剛剛成為一名新式小學的學生:“我穿得比別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樣的短衫褲……我平??偸谴┮簧砥婆f的衫褲,許多闊學生因此看不起我……”

這個因為穿得太差而被同學看不起的窮學生,選擇了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僅僅讀了五個月,他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就使老師確信,這個學生不必再繼續(xù)待在小學里。他被推薦去了省城讀中學。1913年,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第一師范。

也許,正因為這樣的經(jīng)歷,讓毛澤東從此堅信,表面的衣著光鮮,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毫無意義。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對所有穿在身上的東西,無論是衣褲還是鞋襪,只定了一個最實用的標準:能保暖,不露肉。達到這六個字的要求,就足夠了。

于是,研究延安時期毛澤東留下的各種照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衣服不打補丁的很少,有時候,棉衣的袖口、肘部甚至露出了棉花。一幅著名的照片大概很能代表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的衣著形象,因為拍攝于1942年的那張照片并非生活照,它記錄的是毛澤東以主席的身份,在延安窯洞前給干部做報告的情景,作為正式工作場合,那應該是他很正式的打扮。一篇《毛主席穿著打補丁的褲子作演講》的文章回憶了當時的情景:“毛澤東隨便地站在那排土平房前面,面對群眾,他穿著一套陳舊的灰色棉布服,褲管上有兩塊大補丁……在全世界的偉大人物中,大概只有毛主席這位中國革命領袖穿著帶補丁的褲子,在廣大群眾面前演講,安詳自得,若無其事。這種艱苦卓絕、貧賤不移的革命氣概,實非常人所能及。”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吳印咸也回憶說:“在窯洞前一塊坡地上,毛主席和往常一樣,穿著邊區(qū)自紡自織的粗布衣裳,膝蓋上還打了補丁,神采奕奕?!?/p>

出于記者的敏銳,那位美國人斯諾,同樣留意到了毛澤東的衣著。斯諾在《西行漫記》里寫道:“毛氏夫婦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頂蚊帳。除此之外,毛澤東的生活和紅軍一般戰(zhàn)士沒有什么兩樣。做了十年紅軍領袖,千百次地沒收了地主、官僚和稅吏的財產(chǎn),他所有的財物卻依然是一卷鋪蓋、幾件隨身衣物——包括兩套布制服……他隨便的習慣和他完全不在乎個人外表這一點相一致,雖然他完全有條件打扮得同巧克力糖果匣上的將軍和《中國名人錄》中的政治家照片一樣。”

如果斯諾聽到毛澤東講過的下面這些話,可能就會明白,“毛”為什么“完全不在乎個人外表”——抗戰(zhàn)期間,他曾對衛(wèi)士說:“現(xiàn)在邊區(qū)經(jīng)濟還很困難,大家的生活都很艱苦,我們應該帶頭省吃儉用。我節(jié)約一件衣服,前方的戰(zhàn)士就能多發(fā)一顆子彈!”轉戰(zhàn)陜北時,李銀橋勸他領一條新毛巾,他搖搖頭:“賬還不能這么算。我領一條新毛巾好像不值多少錢,如果我們的干部、戰(zhàn)士每人節(jié)約一條毛巾,這筆錢就夠打一個沙家店戰(zhàn)役了。”

顯然,穿補丁褲子以及露棉花的棉襖等,已不僅僅出于毛澤東自幼的生活習慣,畢竟,這時的他,早已不再是那個被父親勒令省吃儉用的兒子,艱苦樸素對這位共產(chǎn)黨領袖而言,已經(jīng)成了自覺的要求。

而且,在他看來,這樣的自覺要求,在和平年代,更是意義重大了。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23日,中共中央準備遷入北平。

臨走的時候,衛(wèi)士李家驥聽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幾句談話:“周恩來說要走,主席說:好,我們要走,我們要進京趕考?!?/p>

毛澤東把進京比喻成“趕考”,希望大家考出個好成績,不要當李自成。他這樣告誡大家,同時,也提醒著自己。

熟讀史書的毛澤東太清楚李自成的結局了。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fā)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敘述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攻入北京后,因腐化墮落而迅速走向敗亡的過程。毛澤東曾把這篇文章列為延安整風運動的學習文件,要求全黨領導干部引以為鑒。

而現(xiàn)在,輪到他進京了,殷鑒在耳,他的心中,警鐘長鳴。他說:“沒條件講究時不講究,這一條好做到。經(jīng)濟發(fā)展了,有條件講究時約束自己不講究,這一條難做到。共產(chǎn)黨人,就是要做到難做到的事?!边@就是毛澤東從父親那里繼承下來的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

(參見黃暉:《毛澤東遺物的故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