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鯽魚說

花巷 作者:馮驥才


吃鯽魚說

雞不能吃自家養(yǎng)的,魚必須吃自己釣的。

前者的緣故是,家禽通人性,吃時下嘴難;后者的緣故是,釣魚又吃魚是雙倍的樂趣。

深秋晨時,在水塘邊擇一幽僻處,取香餌一珠,粘于銀鉤之尖,悄悄下竿于葦草間。水色深碧,魚漂明亮,尖頭露出水面,顯得十分靈通。漂兒連著細(xì)如發(fā)絲一般的敏感的線,再接著埋伏在香餌中銳利的鉤兒。少焉,魚漂忽地一動,通報了水底的魚訊。這時千千萬萬沉心屏息,握竿勿動,待這漂兒再動兩下,跟著像出水的潛水艇頂上的天線,直挺挺升起來,一直升到根部。一個生活中那種小愉快將臨的關(guān)鍵時刻到了,手腕一抖,竿成彎弓,水里一片驚慌奔突的景象。釣者最大的樂趣也就在這短暫時刻里。倘是高手,必然不急于把魚兒提上來,而是用欲擒故縱之法,把魚兒在水里拉近放遠(yuǎn),直遛得沒了力氣,泄了氣,認(rèn)了頭,翻過雪白的肚子,再拉上岸來。

當(dāng)然這魚既不是鯉魚草魚,也不是武昌白鰱。唯鯽魚,秋日里最大最肥,而且吃餌的表現(xiàn),是一種極優(yōu)美的“托漂”。不像鯉魚草魚,吃食時橫掃而過,把魚餌吞下去一拉就走,魚漂也被一同拉入水中,這稱“黑漂”。黑,就是魚漂在水面上一下看不見了。鯽魚吃食要文靜幽雅得多,它們習(xí)慣于垂頭吸食,待把魚餌吸入口中,一抬頭,魚漂便直挺挺浮升上來,就叫作“托漂”。天下漁人,一見托漂便知是鯽魚;一見鯽魚心中必大喜。唯鯽魚之味才鮮美也。

若釣到半斤左右鯽魚,勿燒勿燜,勿用醬油。魚見本色,最具魚味。

我家津沽,處處有水,無水無魚。鯽魚是最常見的魚,多種烹調(diào)之法中,首推如下:

先把魚除鱗去腸,收拾干凈。愈是銀光透亮模樣,則愈誘人生出烹調(diào)的快感。然后將收拾好的魚擺在案板上,反正都用刀背輕輕拍打幾下。剛釣到的魚,盡管已把鰓片取掉,眸子仍舊閃閃發(fā)亮,時而還會扭動一下身子,把癟嘴張成一個圓洞。魚鮮肉緊,拍打幾下,松其肉,烹煮時味道才好出來。拍打過后,放在油鍋煎炸,微黃即止,取出晾在一邊。

另取一鍋燒白水。待水滾沸,投魚入水煮將起來。待湯水見白,放入蔥花,姜末,精鹽,茴香豆,以及加飯酒。此中要點有三:其一,必須等待湯水變白,再放作料。湯水變白,是魚被煮透的征象;倘若魚未煮透,作料的味道不能入魚便被熬盡,失去作料的意義。其二,上述幾種作料蔥姜蒜鹽和料酒必須同時放入。倘若有先有后,先入者則為主,味道則必不能豐富。其三,加飯酒必須是紹興出產(chǎn),防止假冒,一假全糟。這樣,一煮便要十分鐘,煮好即成。

煮好的魚,分作一菜一湯。

先說菜:用一上好青花瓷盤,將魚擺好,再把湯中的蔥花嫩綠擺在銀白魚腹上作為裝飾。不需再加任何作料與輔料,只備一小碟老醋在旁,屬于蘸用的調(diào)料。小碟應(yīng)與盛魚的青花盤配套。醋要選用山西或天津獨流的老醋為佳,不要加辣。一辣遮百味。

再說湯:鍋中魚湯,盛入小碗,再備瓷勺一只,也應(yīng)與青花盤配套。若桌布也是青白顏色,則會為這絕好湯菜更添興味。湯中應(yīng)加調(diào)味品,便是胡椒。

菜以醋調(diào)味,湯以胡椒調(diào)味,以示區(qū)別。然胡椒與醋,都是刺激食欲的開胃品,不敗魚味,反提魚鮮。

食之時,盛精米白飯一小碗。一邊吃米,一邊吃魚。白米亮如珠,魚肉軟似玉,鮮美皆天然。由此可知,一切美味,皆是本味,猶如一切美色,皆是本色。故此魚之美,勝于一切名師御廚錦繡包裝也。

飯菜之后,便飲魚湯。湯宜慢飲,每勺少半,徐徐入口。魚之精華,盡在湯中。倘能從中品出山水之清純乃至湖天顏色,不僅是美食家,亦我此湯之知音者也。

我生來心急怕刺,吃魚不多,唯此樣魚,卻是家常喜愛食物。一是鮮美滋味,天下無雙;二是自釣自吃,自食其力,自食其果。我人生中最喜歡嘗到這種成果。

君若有意,不妨照方一試。但別忘了,不能不釣而吃,而是先釣后吃。自釣自吃,才是此種美食之要義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