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陪著母親嘮家常

歲月細(xì)語 作者:秦勇 著


陪著母親嘮家常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烏裕爾河?xùn)|岸,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大面積的蘆葦、一望無邊的草原……真可謂是魚米之鄉(xiāng)。國慶節(jié)假期,我?guī)е鴲廴蓑?qū)車回到老家探望老母親。

離家三十年,我每年都會回來幾次,所以這一路上都是熟悉的景致。想當(dāng)年打魚、割葦草、放牛羊的場景又一次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也就顯得沒那么遠了。

這次回到村里,除了熟悉的村貌外,似乎又有了些變化:路兩側(cè)都是五顏六色的鮮花,就像鋪在路兩側(cè)毛茸茸的花地毯,又像一幅幅油畫,讓人眼花繚亂,看也看不夠??!于是,我把車停下,打開手機拍照,恨不得把所有的景觀都裝到我的手機里。

母親今年八十三歲了,還是自己獨守在村子的老屋里,幸好妹妹和弟弟在她附近住,平日里能照顧著,不然我可不會由著母親的性子讓她自己一個人住。

快到家的時候,我放慢了車速,穿過幾趟房就到了母親家。母親居住的是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蓋的土坯房,去年村里幫著進行了整修,屋里邊的墻又貼了一層磚,外墻又包了一層有圖案、能保溫的鐵皮,房蓋兒是新?lián)Q的藍色的彩鋼瓦,舊房子這么一打扮就和新蓋的房子差不多了。

剛一進門,我就看見母親在南炕邊鋪著的一個小褥子上打盹,連開門聲都有沒把她驚醒。于是,我便用手輕輕地推著母親的肩膀,把母親從睡夢中叫醒:“媽,你大兒子回來了?!蹦赣H看見我回來了特別高興,沒起身就忙著說:“你什么時候到的?快坐下。”接著又說出那句老話,“是不是又回來接我了?我可不去?。∥易约哼^得很好,縣城我待不慣。”我馬上和母親解釋說:“這不是過節(jié)了嗎,回來看看你老人家。”我曾多次接過母親,都沒把她接走,她就是離不開這個老房子,離不開這片黑土地,更離不開這里的父老鄉(xiāng)親??!

我陪著母親嘮起家常來。

“咱們村今年可變化不小啊?”

“去年新?lián)Q的村干部,說是搞文明村建設(shè),路旁和家家戶戶小園前都栽樹、種花、種草,都是村里統(tǒng)一組織的?!?/p>

“咱們村里的房子一撮比一撮蓋得漂亮,路修得也好,在路上怎么沒見到幾個人呢?遇見了兩個老太太我還不熟悉,好像是外地來的?”

“現(xiàn)在村里的房子大多數(shù)都是老年人居住啊,中年人、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有的把家搬走了,也有的到縣城陪讀去了,不少人家都是鎖頭把門??!”

我們就這樣不緊不慢地聊著,享受著難得的愜意時光。過了一會兒,母親又和我嘮起我?guī)讉€親戚家的情況。

“你也知道,你四叔家你的兩個弟弟都考上了大學(xué),畢業(yè)后都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老兩口都七十多了,有十多間磚瓦房,只住了兩間,其余都空著哪?!?/p>

“我四叔他們身體還好嗎?”

“你四叔身體還好,在家養(yǎng)了幾匹馬,每年靠賣馬再加上有點地的收入,老兩口生活得很好啊!前些日子兒子回來接他們到北京生活,你四叔說什么也不去?!?/p>

“那六叔家呢?過得好不好?”

“你六叔就住咱家后院,兒子在大連打工已經(jīng)十多年了,今年把地都轉(zhuǎn)包了出去,和你六嬸也到大連打工去了,走時和我說過年回來,四間房子也都空著呢?!?/p>

母親說到這,又把語氣一轉(zhuǎn):“還用說別人嗎?你外甥上高中時,你妹妹就蓋了四間磚瓦房,把你外甥畢業(yè)后要住的房子都準(zhǔn)備出來了,沒想到你外甥考上了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天津找到了工作,那兩間房子始終空著,沒辦法,你妹妹做倉房用了?!?/p>

“咱們村像我四叔這樣的空巢家庭有多少?”

“全村有多少我不知道,可咱們家親屬我是知道的?!蹦赣H屈指給我算了起來,“遠親咱不算,就算咱們近親吧!六十歲以上的有你大舅、二舅、老姨、二嬸……算了算一共有二十一戶?!彼趾臀艺f,“像你妹妹不到六十歲那么大年齡的就更多了?!蹦赣H又用手指著東邊那撮房子說,“你三姑家你的三表弟,前幾年也蓋了四間磚瓦房,給兒子準(zhǔn)備了兩間,去年兒子結(jié)婚就在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搬到齊齊哈爾了,說是在市里買了房子,現(xiàn)在小兩口都在市里打工呢。”母親還和我解釋說,“這些年輕人都是大包干后出生的,他們沒有分到地,不出去打工沒地種??!”

母親越嘮越高興,又說:“有承包地的也把地都轉(zhuǎn)包出去了,不用費力也能掙點轉(zhuǎn)包費,再到外地打工掙點錢,這是雙豐收啊!你說日子能過不好嗎?”母親伸出大拇指和我說,“咱們國家的政策可真好啊,改革都把農(nóng)民改富了?,F(xiàn)在家家都不缺吃不少穿,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p>

母親還問我:“再過幾十年,我們這些空巢老人都沒了,年輕人在外地打工不回來,這些空房子就得扒了,大部分房子就得變成空地了,你說將來的村莊會變成什么樣呢?”我回答母親說:“以后的發(fā)展不好預(yù)測,一個村莊有可能就變成一個或幾個機械化農(nóng)場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會越改越好,越發(fā)展越好。你想農(nóng)村人都到城里打工,變成了城里人。雖然農(nóng)村的人少了,城里人多了,可城鄉(xiāng)的差別就縮小了,這就是社會的進步?。 ?/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