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邏輯起點
正是因為小崗村有這樣的前世,剛剛允許他們“聯(lián)產計酬”,搞“大包干到組”時,他們就偷偷地“包干到戶”,把“大包干”徹底包到底!
1978年秋,種麥之前,只有20戶、115人的小崗村,根據上面的規(guī)定,先是分成兩個作業(yè)組。麥子剛種齊,各作業(yè)組內部又“搗”了起來。隊領導無法解決,便請示公社,要求再分組。公社書記張明樓知道農民生活的困苦,更了解這個隊難纏,破例同意小崗分成4個組。誰知4個組剛分沒幾天,各組內部又都鬧了起來。其原因是組越小,勞動中誰吃虧、誰占便宜,看得更清楚,利益沖突更直接。十多天后,隊里便瞞著公社將全隊分成8個作業(yè)組,作業(yè)組多為“父子組”“兄弟組”,看一看各組的構成就知道了。
一組:嚴立付、嚴立華(兄弟倆)
二組:嚴國昌、嚴立坤、嚴立學(父子三家)
三組:嚴家芝、嚴金昌、關友江(前面是父子,關為嚴家的女婿)
四組:關友申、關友章、關友德(兄弟三家)
五組:嚴宏昌、嚴付昌(兄弟倆)
六組:嚴家齊、嚴俊昌、嚴美昌(父子三家)
七組:韓國云、嚴學昌(鄰居)
八組:關友坤、嚴國品(鄰居)
但就是這樣的父子組、兄弟組,大家還是不能合作共生產,一干活,都是講自己吃了虧,有的互相不理睬,組內吵鬧、打罵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到了10月底,又是“算盤響、換隊長”的時候,梨園公社任命嚴俊昌為生產隊長,嚴宏昌為副隊長,嚴立學為隊會計,3人組成新的隊領導班子。
新華社國內部主任張萬舒在1983年《瞭望》試刊號上曾發(fā)表《中國,有這樣一個村莊》,是這么記錄這段歷史的:
生產隊領導班子的年輕人在焦急地尋找新門路。他們請教從“五風”中幸存下來的三老漢之一的關庭珠,他說:“六一年的救命田很中用,一干就增產?!眲偵先蔚母标犻L嚴宏昌黑眼珠子一亮:“對,那叫‘責任田’,同‘大包干’差不多,一竿子包到戶?!标犻L嚴俊昌說:“咱們就套著包干到組的辦法,搞個包干到戶不行嗎!”關庭珠老漢吧嗒著嘴說:“行是行,就怕上面不準干呀!”身材瘦小,帶著一股沖勁的嚴宏昌,是個初中畢業(yè)生,小崗人中唯一的文化人。他滿不在乎地說:“咱小崗已經窮的沒有門了,只要國家、集體、個人都有利,為啥不準干?”“你年輕啊,才當干部,不懂上面的規(guī)矩?。 崩蠞h擰著眉毛說。嚴宏昌悶頭吸兩口煙,靈機一動:“咳!人家別的公社能走了‘大包干到組’的第一步,咱們?yōu)槭裁床荒芡低底叩诙??”這句話提醒了耿直的嚴俊昌:“這倒是個辦法,只要社員一致同意,就偷著干,出了事,咱們幾個頂著,撤職、處分都行,只要能增產,總不能開除咱們的社籍吧!”他們就這樣拿定了主意。
1978年11月24日晚飯后,黑黢黢的夜刮著黑黢黢的風,因為寒潮來了,風有些刺骨,小崗村全隊社員,悄悄地來到嚴立華家,一家一個戶主,除嚴國昌、關友德外出要飯沒有回來外,其余18戶,嚴俊昌、嚴宏昌、嚴立學3戶隊干部,關廷珠、嚴立富、嚴立華、關友申、嚴立坤、嚴金昌、嚴家芝、關友章、嚴學昌、韓國云、關友江、嚴美昌、嚴付昌、嚴家齊、嚴國品15戶社員都來了。
嚴俊昌在社員大會上說:“全縣都搞‘大包干到組’,咱們干脆‘大包干到戶’,土地、耕牛、大農具是集體的,承包到戶,保證完成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边@個辦法一亮,像一瓢水倒進油鍋里,立刻炸響了!會場上一片沸騰:“行!”“干!”
嚴宏昌站起來說:“大家都同意,我們就這樣干!但是要有個協(xié)議:第一,我們是‘明組暗戶’,偷著干,瞞上不瞞下,不準任何人對外人講,誰講誰不是人。第二,每年午秋二季交糧油時,該給國家的給國家,該給集體的給集體,誰也不準裝孬種。誰裝孬,大家一起上他門上扒,不要讓我們干部要。大家同意這兩條,我們就立字據,捺手印,分開干!”
大家齊聲說:“同意。我們捺手印?!?/p>
老農嚴家芝小聲說:“萬一被上面發(fā)現(xiàn)了,隊干部要是去蹲班房了,家中老小怎么辦?”
會場里瞬間沉寂下來。
老農關廷珠說:“到時候隊干部要真是為這事蹲班房,我們全體社員把他家的農活全包下來,把他的小孩養(yǎng)活到18歲!”
“對對對!就這么干!”大家齊聲說。
嚴立華家沒有紙,昏暗的油燈下,嚴宏昌將抽空的“淮北”煙盒拆開,想在上面寫。生產隊的記工員嚴立富說:“煙紙?zhí)×耍一丶夷眉?。”嚴立付就住在嚴立華的西邊,出了門,一會兒工夫就拿來一張白紙。嚴宏昌奮筆疾書,在紙上寫道: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剎(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yǎng)到18歲。
嚴宏昌先是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最上面,下面落款是全體20個戶主的名字。嚴宏昌、嚴立學、韓國云三人私章是隨身帶的,就當場在自己的名字上蓋上了私章,其他人都是鄭重地捺手印。在外要飯的嚴國昌是由大兒子嚴立坤代捺的。同樣在外要飯的關友德,嚴宏昌開始請他的親哥關友章代捺,關友章說:“要是領救濟款,我就代他捺了,這可能是要坐牢的事情,我不便代?!碑敃r有些冷場,嚴宏昌走到關廷珠面前說:“我叔,你代友德捺一下吧。”關廷珠是關友德的親叔子,什么也沒說,蘸了印油,捺了。這份材料現(xiàn)存于國家博物館,館藏號為GB54563,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了。
因為當天晚上出席會議的是18個人,這份材料就被稱作“十八顆紅手印”,被譽為“生死印”。按手印的時間取1978年11月24日晚,是因為嚴宏昌回憶說,按手印的第三天,他到小溪河去趕集,看見供銷社商店里掛著的手撕日歷牌子上顯示的是11月26日。由此倒推,按手印的時間是11月24日晚。至此,小崗人開始了分田到戶的“大包干”,拉開了中國當代農村改革的序幕。1978年12月18—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啟動了中國改革的新進程。小崗村分田到戶的“大包干”,契合了歷史,成為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邏輯起點。作為一個熠熠生輝的歷史閃光點,40年來歷久彌新,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