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想象力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在史鐵生時的一思心路——在其“寫作之夜”[1],在他似是而非地與畫家Z一路同行時所經(jīng)歷過的心情。
畫家Z,曾有過與丁一此時此刻極為相似的處境,但他卻因而走進(jìn)了憤恨和征服他人的欲望。這是為什么?為什么Z的心里會充滿憤恨?為什么他選擇了征服?因?yàn)樗甙?,還是更卑怯?因?yàn)樗南胂罅Ω喡?,還是更豐盈?在現(xiàn)實(shí)中,Z的朋友無一不認(rèn)為他是強(qiáng)者,可事實(shí)上,從我這旁觀者清并親歷者明的雙重角度看,那時,Z已完全被一幕幕屈辱的歷史所控制,由之刺激出來的某種“精神”已然壓垮了他的情智,摧毀了一個人可能達(dá)到的更為豐富、更為遼闊的想象。
丁一與Z大不一樣。
丁一之旅與Z的路途之不同,很可能,就由他們走出人群那一刻的不同心情所決定:丁一幾乎是一步一回頭地張望著他的好友,張望著那個或那些漂亮的女生。丁一所以是丁一。丁一所以是情種。丁一不能接受往日的情誼忽然歸零,或與生俱來的夢想忽然間背向而馳。Z則不然,Z再也不想看見那些忽略了他和輕蔑著他的人了,除非有一天他可以跟他們換個位置,可以居高臨下地接受他們的仰望。Z所以是Z。所以Z是強(qiáng)者。Z的想象力只限于此。
這樣看,丁一倒是很有點(diǎn)像“寫作之夜”中的那個詩人L了——“如果那個冬天的下午,融雪時節(jié)的那個寒冷的周末,九歲的Z在那座出乎意料的樓房里,在那個也是九歲的女孩兒的房間里,并未在意有一個聲音對那女孩兒說——‘怎么你把他帶進(jìn)來了,嗯?誰讓你把他們帶進(jìn)來的?’如果Z并未感到那聲音的美而且冷,而是全部心思都在那個可愛的女孩兒身上,那么完全可能,他就不是九歲的Z而是十歲的L?!?span >(史鐵生的《務(wù)虛筆記》)
丁一的想象力從來是以一個“情”字為引導(dǎo),為取舍,為定奪。就像傳說中的那塊“寶玉”,相信女孩冰肌玉骨,必都是天生潔凈不染塵泥的?;蛳裨娙薒,認(rèn)為真理都在女人手中。所以,在與Z的處境極為相似的一刻,丁一所顧念的全是那些女孩,仍然是那些女孩。哪個女孩?不不,不是哪個,而是所有,是朦朧卻具誘惑的她們。哪個,還沒一定。終于是誰,還不清楚。但肯定,她已經(jīng)在了。自打我與夏娃在伊甸分手,便注定她已經(jīng)來到人間!也許她就在那幾個好友中間,甚或就在那些“紅綢”“紅緞”之中也未可知。當(dāng)然,更可能是在別處,在遠(yuǎn)方,在不知所由的某一條路上,正向我們走來?!扒榉N”于是乎不同于“強(qiáng)者”。當(dāng)Z不可阻擋地走向憤恨之時,丁一走出會場,走回家中,走進(jìn)黑夜,把久存于心的一份困擾獨(dú)對我說:大家本來都是好好的,為什么就會那樣?
但是但是,史鐵生又在一旁訕笑了:“你肯定,Z的憤恨就不是出于一個‘情’字?”
是呀,我記得,Z在其憤憤然走出人群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母親,是母親備受欺侮的一生——能說這就不是因?yàn)橐粋€“情”字?
“不打自招,不打自招!”那史的笑于是近乎幸災(zāi)樂禍了,“這個‘情’字不也一樣什么都可以是,什么都可以干嗎?”
是呀是呀,這個“情”字如果不能走向愛,就仍然是一種本能。不過,老史你注意到?jīng)]有,丁一的情眸卻是眺望得更為寬廣,更為遼闊,更為癡迷或更為深重?也許就因?yàn)樗麖膩聿皇菍?zhǔn)著一個,而是向往著她們,不是依戀著自己的一部分(譬如母親,或母愛),而是向往著他者,所以他才會那樣問。所以當(dāng)他以其少年的癡那樣問我時,我聽出丁一正在跨越那一個“情”字——正在,或者將要,步入愛情了。
但是我沒有恭喜他。我不打算驚擾丁一。當(dāng)然,我也并非沒有憂慮。他還什么都不知道呢,但是我知道:無論曾經(jīng)還是將來,也無論是在某丁還是在某史,生命之旅都會印證一個近乎預(yù)言的詩句:是誰想出這折磨的?是愛。(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
[1] “寫作之夜”,見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wù)虛筆記》。畫家Z及后文的詩人L、女教師O,都是小說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