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湖上
薛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薛瑩,生卒年不詳,《全唐詩》錄其斷句“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則其或為秦(今陜西)人?!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浹Μ摗抖赐ピ娂芬痪?,《直齋書錄解題》著錄《薛瑩集》一卷,附注:“唐薛瑩撰,號《洞庭集》,文宗時人,集中多蜀詩。”看來《薛瑩集》即《洞庭詩集》,均已佚。從現(xiàn)存詩歌來看,薛瑩喜歡在各地漫游,交往的人多為隱士、道士與僧人?!度圃姟蜂浧湓娛皇住嗑涠?lián),《全唐詩續(xù)拾》補題一則。此外,《石倉歷代詩選》尚錄其詩二首:《前山》與《發(fā)交州日留題解煉師房》。
起句扣題寫秋日湖上,但是所選擇的時間是日落時,所選擇的地點是太湖。這樣的時間和地點,都容易引起詩人的感慨。據(jù)晉人張勃《吳錄》介紹:“五湖”者,太湖之別名,因為它的周長有五百多里,所以簡稱五湖。在五湖曾發(fā)生過許多歷史故事,如據(jù)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記載,越國的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消滅吳國后,害怕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于是隱姓埋名,放舟五湖,從事商業(yè)活動,成了大富翁。
次句承上寫詩人在游湖時的所見所感。此時詩人所能見到的湖面處處都被暮靄與煙霧籠罩著,而這種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景象又處處讓詩人感到迷茫與憂愁。前兩句為后兩句的感慨做了鋪墊。
三句轉(zhuǎn)寫感慨。既然在暮色蒼茫中,除煙波外一無所見,于是詩人便聯(lián)想起在五湖周圍所發(fā)生的盛衰興亡的千古往事,譬如吳越之爭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先是越國打敗了吳國,吳國發(fā)奮圖強又打敗了越國;接著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消滅了吳國;后來越國又被楚國消滅,而楚國又被秦國所滅。歷史事件總是此消彼長,盛衰興替持續(xù)不斷。
末句是說隨著時間的消逝,誰還能說得清這些千古往事的是非曲直呢?“與”在句中是助詞,無義?!罢l與問東流”,也就是“誰問東流”?!皷|流”在這里當(dāng)指太湖附近的長江。人們早就用流水比喻時間與歷史,如《論語·子罕篇》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明人唐寅《泛太湖》詩說:“鴟夷(范蠡)一去經(jīng)千年,至今高韻人猶傳。吳越興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彼趯懺姇r也許想到了薛瑩《秋日湖上》這首詩,其中“洞庭”或許就指薛瑩,因為他的詩集就名為《洞庭詩集》。唐寅這首詩的主題與薛瑩這首詩的主題可以說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