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三閭大夫廟

千家詩賞析 作者:徐有富


過三閭大夫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fēng)起,蕭蕭楓樹林。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潤州金壇(今江蘇金壇)人。累官至撫州(今江西撫州)刺史、容州(今廣西容縣)刺史,升容管經(jīng)略史,兼御史中丞。戴叔倫為“大歷十才子”之一,作品以反映農(nóng)村生活見長,為中唐新樂府詩的先聲。《全唐詩》錄其詩二卷,《全唐詩續(xù)拾》補其詩一首又二句,題四則。

詩題一作《三閭廟》,又作《題三閭廟》。三閭指楚國昭、屈、景三姓王族。屈原主管過這三姓王族的教育,被稱為三閭大夫。三閭大夫廟,或簡稱三閭廟,是祭祀屈原的。三閭廟在今湖南芷江。該詩寫詩人在經(jīng)過三閭大夫廟時的感想。據(jù)《清一統(tǒng)志》,廟在湘陰縣北六十里(今湖南汨羅境內(nèi))。

前兩句寫沅江和湘江里裝滿了屈原的怨,永遠都流不完。起句中的“沅”指沅江,“湘”指湘江,都在楚國境內(nèi),流入洞庭湖。屈原曾長期被流放在這一帶。所以他的作品中常提到這兩個地名,如《九歌·湘君》中的“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次句中的“屈子”指屈原,屈原名平,為楚懷王左徒,主張聯(lián)合齊國抗擊秦國,遭到以懷王小兒子為首的親秦派的中傷和打擊,懷王為群小所包圍,走親秦路線,放逐了屈原,而懷王本人受到欺騙,入秦而不返。楚頃襄王繼位,以子蘭為令尹,對秦完全采取妥協(xié)投降政策,甚至將屈原長期流放于江南。屈原見到國家已經(jīng)沒有希望,乃自投汨羅江而死,而楚國也逐步走向了滅亡?!妒酚洝で袀鳌氛f:“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所以詩中突出一個“怨”字,可謂恰到好處。

后兩句寫景,詩人將“日暮”“秋風(fēng)起”“蕭蕭”“楓樹林”等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意象組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段聲像資料。傍晚時分,秋風(fēng)吹動著楓樹林,颯颯作響。這兩句詩顯然也是寓情于景的,正如施補華《峴傭說詩》所論:此詩“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種悲涼感慨之氣”。這后兩句表面只寫景,究竟抒發(fā)的是何種感情,未做任何說明。讀者自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做出不同理解。

此詩在寫作上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是將屈原之怨物質(zhì)化,前兩句將其變?yōu)榱鞑槐M的沅江水與湘江水。后兩句又將其化作秋風(fēng),既充滿著楓樹林,又彌漫在廣闊的大地。這樣就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怨憤之情變成了可以見到、可以感觸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