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木”字像一棵有枝干、有根系的活生生的樹。
“木”的本義為樹,是個象形字。樹木可以加工做成家具、建造房屋等,如木材不規(guī)則,木工則要用墨斗拉線在木頭上打上一條黑線做標記,便于加工,“故木受繩則直”。
明代木制家具
用“木”組合而成的字有很多,都跟木本植物或用木頭制作的物品有關(guān)。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兩棵樹木在一起就可以會意表示一小片樹林,而三棵樹木在一起就構(gòu)成大片的“森”林了。人走累了,“大樹底下好乘涼”,就靠在一棵大樹下“休”(“亻”加“木”為“休”)息一會兒。
中國大畫家徐悲鴻《晨曲》,畫中的鳥兒聚集在樹木上。
“集”就是許多鳥停在樹上休息,表示聚集、集群。而“焚”就是在樹林里放火,這或許是我們祖先在刀耕火種時代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