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故事
秋生
起先,秋生家的房屋在當?shù)厥欠Q得上好的。磚木結構,四根由上好木料做成的筆直的柱子,正三間磚房。每根柱子都刷上了藍色的漆,下邊墊一個同樣大小的熟褐色扁圓基石,石頭上精雕細琢有龍盤紋樣,儼然四個穿著鎧甲佩帶寶劍的護院衛(wèi)士。
房屋門窗也都刷上了藍色,窗欞間閃閃亮動著清透的玻璃,房屋正中間的堂廳看上去寬闊,里面擺設齊全,都是些原木制成的家什,有的仍泛著股微澀的木漿味道。兩側的廂房都各自被隔開成兩個小間。廚房和茅廁各蹲守一旁,如不是炊煙裊裊升起,這兩處地方似乎總不受重視。六七十年代,川西山村多以木居為主,這樣的房屋,還不是太多見。
秋生從娘胎里帶了些頑疾,他從小便有固定的碗筷,也決不在別人家用飯。大了后經常蹲在房前,兩手蜷抱著膝蓋,頭偏靠在手臂上,有時盯著某個地方不動,一盯就是一晌午,有時一整天,不吃不喝,像是在看什么東西。路過的人招呼他,他也不理睬。漸漸地,村里人都知道他脾氣古怪。
秋生排行老四,大哥入贅到一戶人家做女婿,婚后只育一子,日子相對寬裕。二哥也娶妻生子另立門戶,養(yǎng)育兩女一子,日子自然好過不到哪里去。三哥是兄妹之中最有模樣又最有頭腦的一個,早些年獨自闖蕩上海,之后再也沒有回來過。有人說曾在上海看見過他,通身氣派,頭發(fā)梳得極亮。也有人說他已經被打死了,至于被誰打死,為什么被打死,無人知道,自然說不清了。五弟曾患小兒麻痹癥,雙腳落了殘疾,雖行走異于常人,但為人聰明熱情,又會很多手藝,當過裁縫,也曾幫村里人編些籮筐簸箕,挖些姜窖,技術最沒得說。最小的六妹嫁到鄰村,吃苦耐勞,慢慢地,生活也好了起來。
秋生兄妹間少有爭吵打鬧的事情發(fā)生,但外人看來,彼此也不熱情,有時候甚至生分。他們管自家父親叫阿伯,阿伯年輕時脾氣暴烈,動不動就打罵他們母子,后來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干脆獨自搬到村里一個角落居住,還在門前為香瓜、葡萄搭了個頂部平坦寬闊的竹架子,夏天人還可以躺在竹架子上曬太陽。這日子不禍害別人,自己也撈得悠閑。母親則同孩子們居住,干農活,操持家務。直到六十來歲,兩個被歲月沖刷了脾氣的老人才搬到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靜地過了幾年幸福日子。阿伯去世后,母親只跟秋生及其五弟住在一起。
秋生從不對老人發(fā)脾氣,也很疼愛小孩子。他跟母親處得相安無事,不像其他家庭,鍋碗瓢盆磕磕碰碰,隔斷時日總要吵上幾句。村里人愛說些閑話,講些成人們之間的玩笑。如果有小孩在場,又讓秋生撞見的話,他免不了數(shù)落幾句:“哎,你們這些人,小孩子都在,竟然說這些?!比藗儽悴缓靡馑荚僦v了。
秋生五弟經常在外替人幫忙,或是打些小牌消磨時間。而母親總是一早就去莊稼地里干活,午飯或晚飯時分才回來。就他常留家里,有時蹲在門前,有時也到鄰居家里打打牌,贏了錢就想繼續(xù)再打,輸了就陰沉下臉,如果此時有人說些他不愛聽的話,差不多他就沖人嚷起來。但他從不對孩子們發(fā)脾氣,尤其是他的侄子。
大家都知道這孩子有個四叔,有什么好吃的果子,或是攢下來的零錢,總會給他去。小孩模樣俊,但也十分淘氣,惹了禍挨了打罵,也總會跑到四叔那里。秋生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收入是靠喂養(yǎng)的一些雞鴨和一頭耕牛,雞鴨多是在園子里拾蟲子吃,牛有吃不完的漫山遍野的嫩草,長得比較肥實,賣了就換些糧食來,如果還有多余的錢就打打牌,日子過得緊,卻總有些零散的騰出來發(fā)給侄子。他母親也種了不少莊稼,熱心的鄰居偶爾給他些蔬菜大米。不過,秋生對別人的饋贈從來是拒絕的,除非對方有足夠的理由,比如借用了他家的牛,或是出門后請他幫忙照看了下莊稼,以防被一些淘氣的鳥兒糟踐了。當然,如果有人抓了蛇或是打死了蛇要送他,他倒是從不推辭的,他經常把蛇剖開,取了膽來直接扔進嘴里,水也不喝一口就吞了下去,跟沒事似的。他相信蛇膽能夠治病。
他依舊不在別人家吃東西。有時候在鄰居家里打牌,房主熱情地做好飯菜招待大家,可無論怎么勸他,他都不吃。喝水也是帶著自己的杯子。有次,鄰居單獨為他準備了一副碗筷,他仍舊不放心,然后指著桌上熱氣騰騰的饅頭說:“其他的我不吃,碗筷我也不要,我拿兩個饅頭就夠了?!睆拇?,他要去誰家,誰家就會特意蒸上幾個饅頭。
村里人們都喜歡招呼他,雖有時他對人不理不睬,時間長了,大家也習慣了他這個脾氣。但都說,秋生不是壞的,他比任何人都擔心自己的病會傳染到其他人。
秋生似乎從來沒想過娶妻的事,一是沒那個余錢辦婚事,二是也許知道自己有病,娶了也是對人家姑娘的拖累。村里僅有的幾個單身漢或多或少都與女人有些糾纏,其中有個頭腦不很正常的,常偷偷調戲路過的女人,或是試圖誘拐幼女,名聲極不好,甚至有傳與母牛也做那事,秋生養(yǎng)的那頭牛竟也被傳在“受害”牲畜之中。這些謠傳不知真假,但同時作為單身漢的秋生,在作風上從來都是好的。他唯一的愛好就是蹲在門前發(fā)呆,兜里有點錢時就打打牌。有段時間也往老林子里鉆,從一些隱秘的無人認領的古冢里挖些東西,有一年還挖到一只碧綠的鐲子。
那時候他拿著手鐲子找人詢了幾次,有人說是不錯的,能賣上點價錢。秋生只說:“能賣上多少,夠我治病的?”最終他賣了五十元,這五十元在當時不是個小數(shù),但也遠遠夠不上治好他的病。雖如此,秋生也十分高興。
之后秋生又去鉆了幾次老林子,可惜再沒遇見什么寶貝,病情倒是加重了,不停地咳嗽。人們都說他是沾了那只鐲子的邪氣。從那以后,他也就再未干過盜墓的事。
待咳嗽稍微好轉,他又往林子里去,有時一去就是一整天,往往帶回些能吃的菌菇,或是搭一口袋茂盛的蘭草,有的還綻放著,老遠就能聞到撲鼻的清香。
有一回,村里有個大叔發(fā)現(xiàn)林子里斜坡處的一棵老樹腰身上,生長出一朵大大的深褐色菌類,他不知那具體是什么菌種,有人說是“毒菌”,有人說叫“老鷹菌”。由于老樹處在陡坡,樹又生長得極高,沒有人敢爬上去。大叔索性叫來了秋生。他倒不怕,帶來一個木梯,直接搭靠在樹上,爬了上去。那棵碩大的菌類被秋生采摘下來,人們細細端詳,但始終不知這東西究竟是什么,有人怕沾毒,擺擺手就走了。大叔看了又看,最后把它交給了秋生。
秋生自然是把這東西煮著吃了。所幸第二天他仍活著,但病依舊未好轉。
過了些年,村里的孩子們都長大了許多,家家戶戶蓋上了新房,不少人家還搬到了鎮(zhèn)上或城里。秋生的家顯得冷清許多,柱子上的藍漆成片地掉,窗欞間碎了多處玻璃,整個房屋破舊了不少。秋生的話越來越少,他的侄女出嫁,他也只是在自家房前抱手蹲著,偏著頭,有人叫他,他也不理睬。新郎特意過去請他吃酒,他只是說:“你吃你的,別叫我?!?/p>
當年的侄子都長成少年了,沒那么頑皮,但跟秋生也似乎生疏了許多。
時間真的改變了很多人呢。
秋生再也沒有打牌了,他的耕牛早已賣掉,蘭草也是一株株出售。那些收售者都是外村人,很會壓價,耕牛賣的錢不知道他是不是花光了,或是存了起來,反正指望它看病是遠遠不夠的。而那些蘭草都沒有一株值得上好價錢,三元兩元五元的,多的是。到林子里尋蘭草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秋生仍堅持鉆著老林子,盡管收獲越來越小。有一天,他早早就從一片林子里回來,身上還沾滿露珠,布鞋上滿是泥土的味道。西南地區(qū)的夏天多露水,尤其是雨后的清晨,那些小樹上,顆顆飽滿晶瑩的露珠就像一顆顆從海里撈上的珍珠,發(fā)著亮光。秋生不小心碰到一棵小樹,那滿樹的珍珠啊,就灑了下來,一顆一顆砸了他滿身,有的還滾到了他的布鞋尖上。那天秋生披著一身露水,濕濕的肩膀上搭著那條破布口袋,見了人,主動打招呼。人們轉身,還能看到他的笑容。
第二天,他家高高的樓板上放著一盆蘭草,雖還沒有開花,但細細的蘭葉閃著金光,顯得異常高貴。總令人聯(lián)想起中世紀手持金劍的騎士,執(zhí)著高頭大馬的細韁繩,向遠處昂首翹視,與其說威嚴,不如說紳士。蘭草放得很高,人們無法看清葉子的紋路,但秋生是個識蘭的人,他知道這個品種一定能賣上個好價錢,用不著像當年詢鐲子那樣問人了。
等待了十多天,沒有能出價的買主前來。秋生便出門,這次,他要親自出去找個好買家,拿到一筆錢,然后尋個好醫(yī)院治病。他相信只要病治好了,一切也就都會改變。他臨走看了看蘭草,它那么高傲,像在俯視著這個村子。葉子隨風撥弄,似乎在跟他揮手。那個時間,老母親已經到莊稼地里去了,秋生又不放心,最后把放在門外的樓梯收進了屋子,鎖好門,走了。
天黑的時候,秋生家突然傳來陣陣哭喊,整個村子都聽到了哭聲,喊聲,伴著不停的咳嗽聲。有人伸著耳朵在自家房里細細聽,有人干脆跑到秋生家去看個究竟。他家里門關著,不讓人進。人們聽到秋生的咆哮,越來越大,他發(fā)了瘋地哭著,嘶聲地吼:“五十塊錢啊,五十塊錢你就給我賣了!你還說你是幫了我,五十塊錢啊,這五十塊錢夠我干什么!那就是騙子啊,那就是騙子!”
這可能是秋生唯一一次對老母親發(fā)火。
那些話秋生重復了很多遍,間歇,他又開始咳嗽,咳幾聲,繼續(xù)罵著。后來逐漸沒了聲音,似乎他已經沒了力氣。借著屋里溜出來的燈光,人們發(fā)現(xiàn),高高的樓板上,只剩下一個空空的土盆子,蘭草已經不見了。門外面放著只木梯,剛好貼著樓板。
從那以后,秋生幾乎沒有話了。他在門前蹲了好幾天,依舊是雙手蜷抱膝蓋,頭偏靠在手臂里。目光空洞,像是看什么東西,又像是什么也沒看。即使他想安靜,咳嗽聲也無法停下來。再后來,他連大門都不出了,成天在房里咳嗽??人缘穆曇粼絹碓酱?,頻率越來越高。
又過了一些日子,一天晚上,人們終于沒有聽到秋生的咳嗽聲,但那房子里,老婦人的哭聲越來越大了,仿佛要把整個夜空都給撕破。
秋生死了。
據說秋生死的那天晚上,村后林子里有一只斑鳩不停地叫著,叫得人心里十分慌張??墒前兹绽铮譄o人見過這只斑鳩。那斑鳩連續(xù)叫了十幾個晚上,直到秋生的老母親也死去。
他們母子的墳隔得不遠。而那只斑鳩的叫聲,似乎也停下來,從此再無人聽過。
又過去十來年,村里居住的人越來越少,一部分孤苦地離去,一部分遷徙到城市。當?shù)卣疄榍锷奈宓苻k了低保,又為他安置了一份清閑的事情,那時他已四十多歲了。秋生家的房屋仍在,早已脫漆的柱子被許多蟲子鉆出了小孔,空洞的窗戶像是個暮氣沉沉的老人,露出骨骸般的眼窩。樓板上那個銹跡斑斑的土盆子,被大片的蛛網籠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