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自傳式回憶錄。
我伴隨這本自傳回憶錄寫作的全過程。作者一提筆便一發(fā)不可收,一天幾千、上萬的文字從筆端流出,沒有任何修飾、雕琢甚至構思,好像它們早就存在于作者的心胸深處。
普通人寫自傳,不為傳世、揚名。也許是那些一輩子也揮之不去的記憶,那些由無數經歷積淀、過濾、凝結而成的情感,那些不經意間已滲透到血液骨髓里的信念,慫恿、驅動著正步入古稀之年的他,要將其毫無保留地傾吐出來。不為別的,他說,只為給自己的一生,給家人,也給社會一個“交代”。
因為我負責將他寫好的紙質文稿輸入電腦存儲,便自然成了這本自傳書的第一個讀者。令我始料不及的是,開篇便立即深深吸引了我。隨著敲擊鍵盤的手指的舞動,我走進了一個似乎有點熟悉但更為陌生、新奇的時空……
作者樸實無華的敘事記人,多數情況下是由一個個生動的、頗具畫面感的小故事串起來的。這些故事雖然有的讓人震驚,有的讓人詫異,有的讓人潸然淚下或唏噓不已,但竟無一例外地讓你對它們高度的真實性毋庸置疑。因為只有真實的親歷、真實的記憶、真實的情感,才能在如此樸素、自然、單純的文字面前顯示出這般感人的力量。
傳記作者經歷過的種種境遇,有著特定的歷史大背景。其中有我們的民族、國家和時代變遷的蹤跡,也有整整一代人甚至兩代人命運的投射。從這個角度看,作者的自傳多少能給人一些更為宏觀的認識、感知與啟迪、思考,此意義自不待言。我也不諱言這本自傳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主人公生存、發(fā)展、成長經歷本身蘊含的諸多的特殊性、傳奇性甚至戲劇性的因子。那是生活本身賦予的。無數的磨難、坎坷、隱忍和奮斗,累積成了一筆人生的寶貴財富,也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作者本人。竊以為,正是這一特點使本書又具有了普通人的自傳難得有的“可讀性”。
作者從提筆到封筆,相當于在記憶中又做了一次人生的長途跋涉。作者十分注意并小心翼翼地要保存記憶中跋涉的原生狀態(tài)和粗糙形態(tài)。但歷史本身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致。加上作者駕馭語言、敘事行文的“散文式”風格,又讓該自傳讀起來絲毫不覺冗贅,且有文學賞讀之暢快。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本讀不盡的書。作為作者的妻子,我與他共同生活了近40年,但我認為我一直沒有太讀懂他,更確切地說,尚未真正窺見他的心路歷程。一直以來,我們各有自己的專業(yè),各忙各的工作,退休后兩人又都分別擔任了些社會工作,平時閑聊時只是偶爾聽他說起過他經歷的一些人和事。是這本自傳回憶錄,讓我真正開始進入他的內心世界。我不奢望我就此能讀懂他,但我感到了安慰、感到了幸福。
世事紛繁莫測,人生五味雜陳。置身其中,本書作者始終不趨時俗、寵辱不驚、淡泊自守而保有節(jié)操,又能崇尚功業(yè)、癡心不改、甘為孺子且小有建樹。這樣的人生,應屬難能可貴;于國于民于己,亦堪稱善事、幸事!
當我們說起活潑可愛的小外孫最喜歡的是外公時,“外公”總是喜不自勝。他說,假如然然(小外孫的乳名)將來讀這本自傳,一定會視為“天書”。我笑答:不懂或不理解所述時代、人事不打緊,只要能領悟其中點滴的人生真諦,能觸摸到作者內在的某些精神的“正能量”就OK啦!
這大概也是作者決定將此書面世的另一個美好愿望吧。蒙作者不棄,將以上讀后粗淺感言草就,忝列為序,
甚為惶恐。
王萍濤2014年10月
于宜春學院北校區(qū)自家書房
(王萍濤,大學教授。退休前為宜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