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合作精神是預防神經(jīng)性疾病的唯一辦法。因此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培養(yǎng)和鼓勵孩子們的合作精神,讓他們學會跟同齡人如何相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任何不利于合作精神的障礙都會帶來不良的后果。比如,被溺愛的孩子只知道以自我為中心,即使走進學校也不會關注別人的利益。如果他們對功課感興趣,唯一的原因就是想借此贏得老師的好感。他們只學習自認為對自己有利的課程。等他們成年后,缺乏社會情感的弱點會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原因就是他們當初對生命的意義產(chǎn)生了錯誤的解讀。自那時起,他們的責任感和獨立性就停止了發(fā)展,所以,到現(xiàn)在,他們才無力承受生活的種種考驗,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將孩子童年的錯誤歸罪于成年人。只有當孩子們開始犯錯時,我們才能給予有效的治療。我們知道,從未上過地理課的人在地理知識測驗中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同理,如果一個孩子從未接受過合作精神的培訓,怎么能要求他在活動中體現(xiàn)出合作意識呢?話說回來,人生中哪有單槍匹馬就能解決的問題呢?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前提下,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增加社會的利益。只有那些視奉獻為生命真諦的人才能勇往直前,才能贏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老師、家長和心理學家們能夠認識到這些孩子對生命意義最初的錯誤解讀,并且他們自己又沒犯過同樣的錯誤,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即便這些孩子早期缺乏社會情感,但是經(jīng)過疏導,個人能力也會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成功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困難面前,他們不會輕言放棄;責任面前,他們不會投機取巧,也不會逃避或相互推諉;他們不會要求特殊照顧,也不會因羞辱而報復他人;他們不會問:“活著有什么用?。克芙o我什么?”他們反而會說:“我們必須自食其力,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能行。我們要做自己行動的主人,只有我們才能除舊迎新?!比绻赃@種理念指導人生,人類既能做到獨立自主,又懂得合作互助,那么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必將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