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用的人
涼月滿天
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正坐在草地上,七八個孩子在他懷里亂滾。
這是廣西一個山村,留守兒童多,父母在外打工,他就在這里陪伴著他們。只要他一出現(xiàn),男孩子們就呼嘯而上,像小猴子一樣掛在他身上,紛紛叫他“老爸”,還問他一些怪問題:“你說大馬蜂窩會不會掉下來?”他很誠實地回答:“不知道?!?/p>
他叫盧安克,德國人,到中國旅游,然后留了下來。1997年在南寧的一所殘疾人學校義務教德文;1999年到河池地區(qū)的一所縣中學當英語老師,因為不能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家長不滿,只好離開;2001年開始在板烈村小學支教,就這樣在十萬大山的皺褶里住了十年,從青年到中年。沒有家,沒有房,沒有妻,沒有子。
他和孩子們一起畫畫唱歌,生火做飯,修修水管,要不就陪著他們在下過雨的泥地里騎自行車,從高坡上呼嘯而下。每個月生活費一百塊,靠翻譯書和父母的資助,當?shù)卣o他開工資,他不要,怕拿了學校的工資,學校跟他要考試成績。
——真是一個沒用的人。
孩子們皮得難管,有的小孩又狡黠又兇蠻。一個小皮孩掰著盧安克的胳膊問他:“你會死嗎?”
“會?!?/p>
“你死就死,跟我有什么關系,我舒服就行?!?/p>
盧安克摟著他,對他微笑:“是啊,想那么多,多累啊?!?/p>
記者問他:“這話你聽了不會感到不舒服嗎?”他笑了一下,說:“我把命交給他們了,不管他們怎么對待我,我都要承受了。”
課堂上,男孩子大叫大鬧,甚至罵他嘲笑他,他想發(fā)脾氣,又抑制住。男孩說:“我管不住自己,你讓我出去站一會兒?!彼烷_門讓他出去站著。他說:“文明,就是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他沒有什么責任感,也不問前程,他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好比滴水在石頭上,時候到了,改變就自己發(fā)生了。
可是這種改變,太慢了。他教的班里四十六個學生,只有八個人初中畢業(yè),大多數(shù)沒畢業(yè)就到城里打工。有的還沒讀完初一就結婚。有的學生父親來找他,說:“我的兒子就因為學你,變得很老實。吃了很多虧。”他說:“我的學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們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給他們的是走這條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才能和力量呢?照我的理解,大約就是接受現(xiàn)實,對命運的承受與順從。別人佩服他,他說:“別人對我佩服的地方其實是我的無能,我無能爭取利益,無能做判斷,無能去策劃一件事,無能去要求別人,無法建立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聽到自己的心?!?/p>
這樣的人,不會因為別人給了你一個冷漠的白眼,你就要把人打死來顯示你的威能;也不會因為有了或大或小的身份,就要出有車、食有魚、下雨有人幫著打傘,甚至下鄉(xiāng)視察的時候,怕弄臟鞋襪,被人背過水溝和農田。
可是你看耶穌和佛陀,身后跟著一代一代、一堆一堆的人。
我的父親八歲喪父,跟隨寡母,備受欺負。及長,生產隊里的人年年讓他當小隊長,他就年年去當,別人不干的活他去干。一生沒見他和人吵過架,更不用說動手。做過的最荒唐也是最英勇的事是到兵營里偷白菜,賣錢給我交學費。如今病癱在床,更是千無一用,可是鄰居們紛紛幫著母親替他做搬搬抬抬這樣那樣的事,也說不清什么原因。
所以,誰說盧安克是無能的?記者在報道結尾說:“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觸碰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要這樣的傳遞和喚醒不停止,我們就不會告別盧安克?!庇浾叩耐聦懡o盧安克兩句話:“你讓我想起中國著名的搖滾歌手崔健的一首歌——《無能的力量》,這種‘無能’,有的時候,比‘能’要強大一百倍?!?/p>
世界上多的是無能的人,他們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婉然承順命運,然后做好自己的事情。他們自覺無用,卻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當初盧安克陪伴的孩子們都已經(jīng)長大,要離開學校,他們一人一句亂湊歌詞來唱,那個最皮的、打他并且說“你愛死不死,和我有什么關系”的孩子湊出這么幾句歌詞:
“我們都不完美
但我愿為你作出
不可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