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二首(錄一)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閨怨詩在古唐詩中為一大類,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這是男權時代的結果。作者是男性,代思婦立言,這種寫法亦稱代言體。
“雁盡書難寄”二句,寫在信息閉塞的時代,征人室家的相思之苦。古有鴻雁傳書之說,見于載籍者,如《漢書·蘇武傳》:“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荨淌拐咧^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贝嗽姺雌湟舛弥?,說“雁盡書難寄”,所以“愁多”。失眠(夢不成)是“愁多”的結果,也可以成為“愁多”的理由,因“夢不成”而愁更多也。
“愿隨孤月影”二句,即三、四句,是絕句結穴所在。由“愁多”轉寫解愁——通過少婦的想象?!肮略隆笔翘圃姷某S迷~,如“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愁將孤月夢中尋”(王昌齡),是移情于物的構詞。然而明月又是可以跨越空間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從“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都講到這層意思。此詩結尾的“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亦是如此,卻別有個性,這就是詩中提到了“伏波營”,與邊塞詩常常寫到的“隴西”“遼西”指向不同,別有隸事。
蓋后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以功封侯。而唐玄宗天寶中曾討南詔,故用伏波故事,使得這首詩具有時代氣息。是以昔人點評道:“借月寫情,與曲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之作,可稱異曲同工?!保ㄇ濉だ铋A《詩法易簡錄》)“上二句亦自常語,著下二句便佳勝。”(《批點唐詩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