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泊潯陽望廬山

嘯天說詩二:江畔何人初見月 作者:周嘯天 著


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yuǎn)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潯陽亦即江州(江西九江),在湓水與長江交匯處,廬山在城南。這首詩是詩人路過時寫的。他登山?jīng)]有呢?今已無從查考。詩一起即說“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想必是要登的。而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初到名山的喜悅及由此引起的懷古幽情。

初到名山的這份喜悅,詩人沒有直接說出,然而通過前兩句掛席千里,名山未逢的鋪墊,一種不期然而然的欣喜之情,通過“始見”二字,溢于言表?!巴?,那就是香爐峰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呀。香爐峰是聞名已久,香爐峰的瀑布是不可不看,路過而不看,是要遺憾終生的。然而廬山的有名又不只在山水,還因為它的人文歷史。所謂“遠(yuǎn)公傳”指的是《高僧傳》,遠(yuǎn)公即東晉高僧慧遠(yuǎn),曾和隱士劉遺民等結(jié)白蓮社,后世奉為蓮宗初祖,他愛廬山,刺史桓伊就為他在這里造了一座禪舍,即東林寺或稱“東林精舍”,大詩人陶淵明也曾和慧遠(yuǎn)有過交往。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本來高,有“仙”就更有名了。過去是從書上讀到遠(yuǎn)公的事跡,曾長久地為之神往,而今東林精舍就在眼前,使人回憶傳中所寫,更有一種溫故知新的感受——聽那鐘聲,一定是從東林寺傳來的吧。

詩并沒有實寫登山訪古,卻將見名山的愉悅和對古人的思慕一并傳出,令人神往。故清人王士禎以為此詩達(dá)到“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妙境,還說:“詩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據(jù)說羚羊過夜是將角掛高枝之上,四足離地,故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