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在陳景潤的一生當中,遇到過很多貴人,如果沒有這些貴人,也許他也不會有日后的成就。他們不僅在數學方面給予了陳景潤很多幫助,同時也在做人方面對他有過很多的指導和教育,這些人都令陳景潤終生難忘。
步入中學,得到兩位貴人的幫助
上小學的時候,在數學方面陳景潤便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中學時,陳景潤受到了兩位老師的特別關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語文老師,由于當時的中國被日本人侵略,而國民黨卻節(jié)節(jié)退讓,這些讓語文老師感到痛心疾首。他自己已經老了,只好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他看陳景潤勤奮刻苦,就經常跟他講述中國的文明史,激勵他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報效祖國。
另一位老師是不滿30歲的數學老師,他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數學系,恰巧陳景潤最感興趣的也是數學,一個學期學完的課程,他兩個星期就學完了。數學老師覺得這個學生非同一般,于是對他格外下力氣,同時他也不忘激發(fā)他的愛國熱情,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大,自然科學不發(fā)達是萬萬不行的,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聽了老師的話,陳景潤對數學更加鐘愛了,直到中學畢業(yè),他的數學成績都一直保持最優(yōu)。
可以說,這兩位老師是陳景潤最早遇到的貴人,他們讓陳景潤堅定了對數學研究的信心和決心,為日后的偉大成就做了良好的鋪墊。
沈老師,引他進入“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
抗戰(zhàn)勝利后,陳景潤又考入了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在這里他又遇到了生命里的一個貴人,這人就是讓他終生難忘的沈元老師。他原本是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畢業(yè)的博士,當時擔任著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一職。1948年,他回到福州料理家事,可恰逢戰(zhàn)事發(fā)生,只好暫時留在了母校英華中學暫時任教,而陳景潤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個班上的學生。沈老師給同學們講了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同學們都被他吸引住了,當然陳景潤更是不用說了。
有一次,沈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十分有趣的古典數學題:“韓信點兵”。就在大家都不知從何下手的時候,陳景潤卻很快算出了答案:“53人?!鄙蚶蠋煘樗绱酥斓乃俣榷械秸痼@,同學們也都問他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不善言辭的陳景潤卻臉紅了,他說不出話,就用筆在黑板上寫出了方法。沈老師很高興,他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學生感到驚喜。從此以后,他便對陳景潤多了幾分關注。
后來,沈老師又向同學們提到了一道世界上的數學難題,這正是“哥德巴赫猜想”:大約在200多年前,德國一名叫哥德巴赫數學家提出了‘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上У氖?,他費盡了一生的心血也沒能證明出來,于是便給俄國圣彼得堡的數學家歐拉寫信,請他幫忙。歐拉接到信之后,就開始著手證明明,可是直到離開人世,這還是一道未能被證明的理論。200多年以來,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無數的科學家,但至今無人能夠證明,使它成為界數學界一大懸案。說到這里,那位老師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如果說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后,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后王冠上的寶石!
老師的一則話,在陳景潤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就像一塊磁石一般,強烈地吸引著陳景潤的求知探索之心。課后,沈老師還特地問陳景潤有什么想法,陳景潤膽怯地說:“我能行嗎?”沈老師說:“你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解出‘韓信點兵’,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拉取那顆明珠。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沈老師的一席話,讓陳景潤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暗暗立誓:長大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從此以后,陳景潤便踏上了摘取皇冠上寶石的艱辛歷程。
1953年,陳景潤從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yè),曾被留校,當了一名圖書館的資料員。除了整理圖書以外,他還負責批改數學系學生的作業(yè),雖然工作比較繁忙,但他依然爭分奪秒地鉆研數學科學。為了讓自己掌握更多的數學理論,他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有關數學專著。為了能夠直接閱讀外文資料,他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攻讀俄語、德語、法語、日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等多種外國語言。對于一個數學家來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突破,倘若沒有一定的毅力和決心,他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
陳景潤所取得的成就,所獲得的殊榮,為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也激勵著無數青少年奮發(fā)前進,可以說他是數學領域中一座不朽的豐碑。不過,使這座豐碑傲然挺立的,是幾位曾經對他有過幫助的老師。就連大物理學家牛頓都說過:我的成功就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其實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貴人,把握住了你的人生便會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