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圣窟
也許,正是馬爾康那條梭磨河的四時之景感化著這里的草木與山水,讓草木有靈性,讓群山顯智慧,峽谷中一個毗盧遮那圣窟就更讓大峽谷多了一些神秘的故事。圣窟位于梭磨河峽谷的中部,距離卓克基土司官寨三公里海拔3000米的山頂上,那里林木森然、鳥語花香、云蒸霞蔚、四季分明,上百種飛禽走獸出沒其間。圣窟就緊挨一個很著名的叫噶甲的佛教神廟。
這里是當年毗盧遮那和他的學(xué)生宇扎寧波修行的圣窟,毗盧遮那是唐代吐蕃王朝赤松德贊執(zhí)政時期的大佛學(xué)家、大譯師。大師在安多、嘉絨方言區(qū)傳教弘法時,看見這峽谷中的人們“煨桑、禮佛”,一派吉祥,便在此閉關(guān)修行。這里也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嘉絨地區(qū)苦行修持過的圣窟。在蒙古人阿旺倫珠達吉所著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秘傳》(莊晶譯)一書中這樣描述道:一個叫噶曲迦的老丈告訴倉央嘉措“在這里山上有兩處叫作‘靈驗巖窟’禪窟,上下各一處,白若大師和弟子宇扎寧布,曾在這山洞里住過,上面那個洞府傳說烏仗那大師(蓮花生徒弟)曾居臨其中”。書中倉央嘉措說,“探尋去羌地的道路,但未成行。改向嘉絨方向走去,到了一個叫噶甲的寺院。這廟屬于白若派(即指白若雜納),附近有個白若雜納大師坐過的巖洞,十分雅致,我就在那里住了一段時間,在此功力很有長進,祥異之兆迭次出現(xiàn)”。
也許傳說中的雪域高原最美的情歌王子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到這里修行過的緣故吧,這里便有了川西北最美山歌非遺地和嘉絨鍋莊故鄉(xiāng)之稱。今天峽谷里嘉絨藏族依然踏跳著穿越千年時空而舞的鍋莊,人們每每跳起鍋莊總是那樣舒緩有度,舞態(tài)嬌柔,肩腿有力,直到唱到酣暢淋漓、跳到月明星疏方可罷休,也許是受情歌王子美妙的歌謠感染吧,歌聲清脆如梭磨河的流水,綿長、回味、擲地有聲。梭磨河峽谷文化里也自然誕生了像阿來這樣帶著峽谷花草芳香的藏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