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清代之謎語

謎史叢談 作者:劉二安,徐成 校


第八章 清代之謎語

清初謎語,上結(jié)元明之局,下開同光之端。若毛際可之《燈謎》、周亮工[1]之《字觸》、黃周星之《廋詞》,以及錢德蒼之《解人頤》、咄咄夫之《一夕話》,猶未改元明之舊也。此外,雜記所收,亦多古體。如:

青玉案 曹溶

清徐電發(fā)《南州草堂詞話》:沈家姬卯娘,善度曲,曹秋岳侍郎戲用“卯”字填詞贈(zèng)之:花前舉樂何須忌(按:卯時(shí)耍樂,朝歌不時(shí),故轉(zhuǎn)曰“何須忌”也),薄曉曈曈初麗(謂卯時(shí)),啟戶逢君嬌不語(“卯”象開門之形,故曰“啟戶”)。三秋兔魄(十二生肖,免為卯),平分留影,垂柳東邊去(“留”去田,“柳”去木,皆“卯”字也)。鏤成新玉剛為字(剛卯?。?,十二時(shí)中排第四。中酒嫌人知也未(卯時(shí)酒),芳名檢點(diǎn)(點(diǎn)卯),春光已半(謂二月。二月,卯月也),會(huì)取相迎意(“迎”字之“卬”,與“卯”相似)。

題孫致彌詩集 馮班[2]

(隱“絕(絕)好[3]宋詩(詩)”四字)

蠶吐五采,雙雙玉童。樹覆[4]寶蓋,清談[5]梵宮。(清阮吾山《茶余客話》)

嘲“馮(馮)善義(義)” 陳果

媽媽屠二羊,二羊俱無尾,一羊供廿口,一羊賀我喜。(清黃孝存《西神叢語[6]》)

雨中小草謎 清高宗

大了小了,小了大了,大了就沒了。(《南亭筆記》)

自題二十四詩后 孫原湘

(每句藏“二十四”意)

吹簫橋畔月如環(huán),亞字欄干對(duì)照間。寫遍烏絲三頁滿,彈來雁瑟一條閑。清波雙現(xiàn)金釵影,和氣全飛玉琯斑。慢說荷花共生日,十年年減麗娟顏。(《天真閣外集》)

艷體一章 前人

(每句戲藏“十六”意[7]

十二欄干花四環(huán),美人二八倚中間。蛾眉那厭[8]重新畫,象戲剛拋一半閑。兩度界箋書錦字,更番排卦炙香斑。嬉戲[9]二九還初七,生過嬌兒尚玉顏。(同上)

詠“尹”字謎 無名氏

伊無人,羊口是其群。斬頭筍,滅口君;縮尾便成丑,直腳半開門(門)。一根長(zhǎng)轎扛,扛?jìng)€(gè)尸靈。(清褚學(xué)稼《堅(jiān)瓠集》)

“天下竒(奇)才”謎 無名氏

二人并肩,不缺一邊。立見其可,十字撇添。(《博學(xué)匯書》引《懸榻篇》)

“執(zhí)(執(zhí))”“圭”二字謎 無名氏

逢十進(jìn)一,逢八進(jìn)一十,逢九進(jìn)一。逢十進(jìn)一,逢十進(jìn)一。(清許秋垞《聞見異辭》)。

嘉、道以降,新聲競(jìng)唱,而古謎遂衰。同、光之際,京師出燈極盛,當(dāng)時(shí)所謂十五謎家者,名遍海內(nèi),其《同岑》一集,猜謎者奉為圭臬也。

清代小說,以謎語點(diǎn)妝事實(shí)者,莫先于《紅樓夢(mèng)》,莫多于《鏡花緣》,莫精于《品花寶鑒》?!都t樓夢(mèng)》多古體而鮮今體;《鏡花緣》皆今體,多平淺而鮮精警;《品花寶鑒》則寖寖乎將登大成之域。揆其所以,實(shí)時(shí)勢(shì)使然耳。故就說部以推今謎進(jìn)步之跡,思過半矣。

清代謎集,流傳較多。唯編輯者,往往錄其謎而遺其人,時(shí)代、作者,莫由考稽,良可惜也。茲甄錄若干條以示例:

葉長(zhǎng)盛一條(見《吹影編》)

湘簾(簾)半卷雨來時(shí)。(字一)笠

陳少逸一條(見《品花寶鑒》)

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字一)倆

鄭筱巖一條(見《夢(mèng)華瑣簿》)

都是小生的不是。(四書)平旦之氣[10]

潘祖蔭一條(見《邃漢齋謎話[11]》)

臣東鄰有女[12],窺臣已三年矣。(唐詩)總是玉關(guān)情

盧彤壽一條(見《同岑集》)

掛瓢木上,風(fēng)吹有聲,弗去。(四子)何許子之不憚煩

唐仲申一條(同上)

不愿封侯。(《左傳》)公降一級(jí)而辭也

冬芳氏一條(同上)

花容憶太真。(四書)色思溫

佚名二條(見《隱語鯖腴》)

天涯何處無芳草。(古人)王孫滿

覺(覺)。(《書經(jīng)》)三江既入

又有演成長(zhǎng)篇者,繆艮《文章[13]游戲》二編,有湯[14]春生《十八四六》一篇,每句皆藏“十八”之意。方諸呂渭老之《河傳》、孫原湘之《艷體》,則猶古體也?!镀坊▽氳b》有情書兩種,一問一答,一隱藥名,一隱花名,則均以今體出之,此皆往代所未有[15]也。

致書

小憶去年(細(xì)辛),金閶款聚[16](蘇合),黃姑笑指(牽牛),油壁香迎(車前)。猥以量斗之才(百合),得遂薰衣之隊(duì)(香附)。前程萬里,悔覓封侯(遠(yuǎn)志);瘦影孤棲,猶思續(xù)命(獨(dú)活)。問草心而誰主(王孫),怕花信之頻催(防風(fēng))。雖傅粉郎君,青絲未老(何首烏),而侍香小史,玉骨先寒(腐婢)。唯有申禮自持(防己),殘年獨(dú)守(忍冬)。屈指瓜期之將及(當(dāng)歸),此心荼苦之全消(甘遂)。書列君前(白芨),即希裁答[17](旋覆)。五月望日(半夏),玉蟾肅衽(白斂)。

答書

尺縑傳馥(素馨),芳柬流丹(刺紅)。腸宛轉(zhuǎn)以如回(百結(jié)),歲巡環(huán)而既改(四季)。憶前宵之歡會(huì)(夜合),悵祖道之分飛(將離)。玉女投壺,微開香輔(合笑);金蓮貼地,小步軟塵(紅躑躅)。一自遠(yuǎn)索長(zhǎng)安,空憐羞澀(米囊);遲回洛浦,乍合神光(水仙)。在卿則脂盝粉奩,華容自好(扶麗);在我已雪絲霜髩,結(jié)習(xí)都忘(老少年)。過九十之春光,落英幾點(diǎn)(百日紅);祝大千之法界,并蒂三生(西番蓮)。計(jì)玉杓值寅卯之間(指甲),庶鈿盒卜星辰之會(huì)(牽牛)。裁成霜素(剪秋羅),欲發(fā)偏遲(徘徊)。二月十六日(長(zhǎng)春),寅刻,名另肅(虎刺)。

此外,薛鳳昌《邃漢齋謎話[18]》有生花館主《寄外書》,近人張起南有《擬集謎海戲?yàn)檎髦i[19]啟》。所見者,僅此而已。

考今謎之原,其來遠(yuǎn)矣。昔侯白之應(yīng)楊素(侯白答楊素“子在回何敢[20]死”語,詳前《唐代之謎語》章),徐叟之答理宗(元無名氏《三朝野史》:理宗問徐叟曰:“貓兒捕鼠如何?”叟急機(jī)對(duì)曰:“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保?,此其濫觴歟?元人之獨(dú)腳虎,則漸與今謎相近,及明李東陽“待湯”之言(明曹藎之《舌華錄》:李東陽在京邸會(huì)試貢士,酒數(shù)行,俱起辭謝。公曰:“且止,有場(chǎng)中題,愿商之:‘東面征,西夷怨;南面征,北狄怨?!北娢唇?。公曰:“只是‘待湯’耳?!卑矗骸稘O磯漫鈔》以為明張弼語),徐渭“他”字、“佯”字之謎,則已與今謎無異矣。是今謎之體,創(chuàng)始于元明之際,至清中葉而始盛行也。

古人隱語,無所謂格律也,自今謎興而格律之說始起?!镀咝揞惛濉で幕⑿颉?sup>[21]云:

觀其用心之處,抽黃對(duì)白,諧聲假意,轆轤拆白,街談市語,千奇百怪,應(yīng)帶款曲,燦然靡所不備。此制謎之法,即格律之權(quán)輿也。

《七修類稿》又云:

又得不全《謎社便覽》一冊(cè),謎家姓氏、書名、字母、門類、所宜不宜之格,諸凡備矣。

又《四庫全書·總目》一百三十云:

《廣社》,明張?jiān)讫堊?,乃因陶邦彥所作燈謎而廣之。前載[22]作謎諸格。

惜乎古籍云亡[23],莫由考矣。及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四回,有“廣陵十二格”之說,然語也不詳,僅見“破損”“拆字”“會(huì)意”數(shù)格耳。

[24]祿《清嘉錄》云:

考燈謎有二十四格,“曹娥格”為最,次莫如“增損格”,“增損格”即“離合格”也??妆焙J甲麟x合體詩,其四言一篇,合“魯國(guó)孔融文舉”六字。余外復(fù)有“蘇黃”“諧聲”“別字”“拆字”“皓首”“雪帽”“圍棋”“玉帶”“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簾”“登樓”“素心”“重門”“閑珠”“垂柳”“錦屏風(fēng)”“滑頭禪”“無底囊”諸格,要不及“會(huì)心格”為最古。

其中所舉,有名異而實(shí)同者,蓋不足二十四格之?dāng)?shù)??贾T謎籍,常用者,亦不過“卷簾”“解鈴”“系鈴”數(shù)格耳。李夔飏《文虎[25]大觀·凡例》云:

一、卷簾、升冠、脫靴,種種變格,總嫌矯揉,概從割愛。

一、諧聲、假借之格,究與世俗所謂“謎謎子”同,概不收入。

雖未免言之過甚,然制謎固尚自然,不以格律為重也。而今之作者,踵事增華,名稱日夥,爰博考謎書,成《釋律》一篇,茲附于后:

釋律

“梨花”“飛白”“粉面”“粉底”,別字也。在首曰“皓首”,曰“雪帽”,曰“素冠”;中曰“素心”,曰“玉帶”;末曰“素履”。形似曰“亥豕”,音近曰“諧聲”,正字別字相間曰“圍棋”。

“卷簾”“回文”,倒讀之也。

“系鈴”,變字之四聲也;“解鈴”,復(fù)字之本音也;“移鈴”,移此就彼也。

“蘇黃”“增損”,離合也。

“錦屏風(fēng)”“鴛鴦”“求凰”“流水”“遙對(duì)”,楹聯(lián)也。

“蝦須”“歧頭”,首字分讀也;“分心”,中字分讀也;“蜓[26]尾”“燕剪”,末字分讀也。

去一字曰“閑珠”,曰“遺珠”。去首曰“滑頭禪”,曰“升冠”,曰“落帽”;中曰“折腰”,曰“解帶”;末曰“無底囊”,曰“脫靴”。

連句上一字曰“正冠”,曰“加冠”;連句下一字曰“正履”,曰“納履”。

將尾作首曰“登樓”,曰“上樓”;將首作尾曰“垂柳”,曰“下樓”;首尾相易曰“轆轤”。

底面同字曰“露春”。在首曰“露頭”,中曰“露腰”,末曰“露尾”。

句讀之曰“紅豆”。

“曹娥”,“黃絹幼婦體”也。

“徐妃”,去相同偏旁也(謎底偏旁必相同)?!罢敗?,去字頭也。

“重門”,意多一轉(zhuǎn)也。

以上凡十四類。格律之名,尚不止此,但大多巧立名目,甚屬無謂,茲不贅。

自今謎盛行,視古謎為卑鄙,不復(fù)出諸士大夫之口。而宋明謎語,遂僅流傳于民間。蓋婦人孺子,口耳相傳,古人之謎,獨(dú)能保存于數(shù)百年之后。如:

蚊子謎

長(zhǎng)腳小兒郎,吹簫入洞房,愛吃紅花酒,拍手命喪亡。

“亞(亞)”字謎

啞子沒有口,惡人沒有心,中有十字路,四面不能行。

日歷謎

八寸長(zhǎng),十二節(jié)。兩頭冷,中央熱。

“井”字謎

一字四十、八個(gè)頭,內(nèi)中有水、水不流。

觀乎此,可以觀古謎轉(zhuǎn)復(fù)之跡矣。倘從而纂輯之,必有可觀者焉。

此外,如“江西人釘碗——自顧自”“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快刀切豆腐——兩面光鮮”“黃蓮樹下彈琴——苦中作樂”,則獨(dú)腳虎也?!蚌a溜”“窟籠”“雜嗽”“喜黎”,則切語也,“憨大”“艮頭”“掃興”“出神”則市語也。然相沿之至今,皆以平常諺語目之,不復(fù)知其為謎語矣。今唯江湖雜伎者流,猶有“切口”通行于同類之間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