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曹操起初處于劣勢,而后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在眾多豪杰中脫穎而出。曹操的成功離不開荀彧、荀攸、郭嘉等眾多賢臣的全力協(xié)助。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戰(zhàn)略指導和“唯才是舉”的用人法則,為以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領兵討伐奸臣董卓
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漢靈帝有兩個兒子,何皇后生的大皇子劉辯和王美人生的二皇子劉協(xié)。靈帝駕崩前,欲廢長立幼,但由于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黃門蹇碩幫助劉協(xié),并設立西園八校尉削弱何進的軍權。蹇碩也因此欲除去何進來立劉協(xié)為帝。
漢靈帝駕崩后,蹇碩計劃在何進入宮時殺之,但在蹇碩司馬潘隱的暗示下,何進稱病不入。由于沒有除掉何進,劉辯被立為帝,何太后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何進久知宦官為天下所共疾惡,加以痛恨蹇碩陰謀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權,就暗中布置誅滅宦官。袁紹也久有謀劃,使何進親客張津勸何進說:“黃門常侍權重已很久了,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奸利,將軍應當選拔賢良,整頓天下,為國家除害?!?/p>
但是,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幾十年,封侯貴寵,內(nèi)外勾結極為鞏固。何進新當重任,素來也忌憚他們,雖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決斷,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來。
袁紹等又為何進謀劃,多召集四方猛將及大批豪杰,使他們都引兵向京城,威脅何太后。何進同意。因此西召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王匡發(fā)動他所在郡的強弩手,召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紅,都說要誅殺宦官。
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賄賂,曉得何進要殺害他們,多次告訴何太后,要何太后庇護他們。又說:“大將軍擅殺左右親信,專權以弱皇上。”太后懷疑確實是這樣,因此不同意誅殺宦官。
何苗對何進說:“開始我們一路從南陽來,都因貧賤,依靠宮中獲得富貴。國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應當好好考慮,與宮中保持友好關系?!?/p>
何進更加狐疑不決。袁紹擔心何進改變主意,于是威脅他說:“互相結合的形勢已經(jīng)露出來了,事情不辦,就要發(fā)生變故,將軍還等待什么,為什么不早決定呢?”
何進于是以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jié),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袁紹派洛陽方略武吏監(jiān)視宦官,使董卓等馳驅(qū)驛上,準備進兵平樂觀。何太后害怕起來,罷退全體小黃門,使還里舍,只留何進平素親近的人,守衛(wèi)省中。
諸常侍小黃門都去何進那里請罪,聽何進怎么處置。袁紹勸何進就在這時處決他們,一而再、再而三,何進不許。
八月,何進入長樂請求何太后同意,盡誅殺諸常侍以下,選三署郎進宮守宦官的住房。諸宦官互相轉(zhuǎn)告說:“大將軍托病不居喪,不送葬,現(xiàn)在忽然到宮中來,想干什么呢?從前竇氏事竟再起嗎?”
張讓等派人竊聽,完全聽見何進所說的話,于是帶領常侍段珪、畢嵐等幾十人,拿著兵器悄悄地自側門進,埋伏宮中。等到何進出來,便假稱太后詔召進,斬何進于嘉德殿前。
袁紹等人借此機會帶兵入宮,搜捕宦官,無論老小,統(tǒng)統(tǒng)殺掉。張讓等幾十人劫持天子作為人質(zhì)逃到黃河邊上,因被追趕得急迫,張讓等人悲痛地哭著對漢少帝劉辯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M菹伦约簮巯ё约?!”說完,都投河自殺。
董卓之弟董旻時任奉車都尉,與何進部將吳匡等人聯(lián)合攻殺了車騎將軍何苗。董卓望見洛陽上空濃煙滾滾,才得知朝廷發(fā)生重大變故,于是急忙下令進軍,打聽到中常侍張讓等人劫持皇帝劉辯上了北邙山,于是又向北邙山趕去。
在北邙山下,董卓見到了浩浩蕩蕩的迎駕隊伍,驚魂未定的劉辯見到飛馳而來的董卓軍,嚇得大哭,眾大臣說:“有詔退兵!”迎駕隊伍中的崔烈也叫董卓回避。
董卓指著崔烈罵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現(xiàn)在說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腦袋?!”接著,董卓又反詰大臣們道:“諸位公卿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蕩,天子流落在外,你們哪有讓我退兵的理由?!”
隨后,董卓進入迎駕隊伍,先拜見劉辯,又伸手去抱閔貢懷中的陳留王劉協(xié),劉協(xié)不肯,董卓只得與閔貢并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劉辯詢問事變經(jīng)過,劉辯語無倫次,而劉協(xié)卻能表述清晰,董卓知道劉協(xié)是董太后撫養(yǎng)長大的,號“董侯”,董卓又自認為與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歡喜,希望劉協(xié)能當上皇帝。
董卓在進駐洛陽過程中,迎立少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進駐洛陽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現(xiàn)出對權力的貪婪和欲望。不久即廢少帝劉辯,另立劉協(xié),又迫殺何太后,殺何太后之母舞陽君,何氏家族滅亡,東漢最后一股外戚專權勢力被鏟除,而漢朝也從此走向了戰(zhàn)亂。
十月三日,董卓趁著何太后遺體下葬,開啟漢靈帝陵墓之時,使人偷取其中珍寶。董卓仗著軍權的威勢,放縱士兵在洛陽城內(nèi)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奸淫婦女。十一月一日,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董卓在朝廷中的權勢如日中天。董卓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設置令、丞。
董卓性格殘忍,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擾龍宗拜見董卓時忘了解下佩劍,董卓借題發(fā)揮,下令將其活活打死;又指使人將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殺害,甚至將何苗的遺體從墳墓中挖出來肢解扔在園林之中。大司農(nóng)周忠的兒子周暉聽說洛陽變故,故至洛陽,董卓非常厭惡他,派兵將其劫殺。
董卓廢少帝,立劉協(xié),殺大臣,戮百姓,搞得朝堂內(nèi)外烏煙瘴氣。此時的朝廷,生殺予奪,全在董卓的一閃念。面對董卓亂政,血腥鎮(zhèn)壓的局面,朝堂上的臣子們敢怒不敢言。
大司徒王允心懷舊主,一心想除掉奸賊董卓,但是并無對策,便假裝宴請朝中忠義之士前來祝壽,晚間才告知眾位實情,為了擒董卓之策而煩憂,與各公卿商議。眾人聽罷,皆憤憤然,放聲慟哭。
唯有曹操大笑之,說眾人不去想對策,只在此慟哭,怎么能除掉董卓?大司徒單獨見曹操,曹操說,用一招獻刀殺人的計策可以除掉董卓,于是王允將自己收藏的寶刀送給曹操,方便行事。
第二天,曹操去見董卓,對董卓說“馬羸行遲耳”,董卓命呂布去挑選良馬送予曹操。董卓側身于榻上,曹操正欲刺殺,拔刀間,董卓見衣鏡之中有刀光閃過,立即斥問曹操,此時,呂布也回來了,曹操跪地舉刀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比缓蠹傺b說道,“讓我試下此馬。”曹操騎上馬后飛奔而去。
之后董卓與呂布談話時說道:“剛才曹操來見我時并未提到獻刀,而且他為什么要在我熟睡之時拿出寶刀,刀光從鏡子里閃出他突然慌忙跪下獻刀時手微微在發(fā)抖?!倍繎{這幾個疑點斷定曹操是行刺他的,立即下令火速追捕曹操。
曹操過虎牢關,向東急奔中牟,被縣內(nèi)巡捕抓獲,解至縣衙??h令陳宮見曹操是一條好漢,不忍心害他,兩人密謀又共同結義,聯(lián)絡各路豪杰,共同舉事滅董卓。
曹操當時就夜宿在好友大呂村呂伯奢家中,伯奢見曹操到此,非常驚喜,安排住下后,天不明就去集上打酒買菜,并安排家人殺豬宰羊,好好招待遠方客人。
曹操是一個疑心較大的人,夜里醒來,聽到院內(nèi)人聲嘈雜,又聽到“抓住他,殺他”的喊聲,以及“霍霍”的磨刀聲。
曹操心想:莫非事情已經(jīng)敗露,官府派來的人要殺我?隨手持鋼刀,跑到院里,見人就殺。當把滿院的人都殺死后,他看到被綁著的豬、羊、雞,這才恍然大悟:??!殺錯了,全是誤殺!一時鑄成大錯。
曹操和陳宮二人連夜逃走,路遇買酒歸來的呂伯奢,呂伯奢再三邀二人回去赴宴,卻發(fā)現(xiàn)曹操臉面不凈,走近一看竟是血跡。曹操見事情敗露,就騙呂伯奢說他身后有人,趁呂伯奢回頭時,拔劍將他殺死。
陳宮怒說:“方才在家中是誤殺不可挽回,如今怎又殺好人?”
曹操說:“若呂伯奢回家見一家老小皆被我等所殺,必定派人追殺我們,我不能冒這個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聽了此話,對曹操非常失望,便與他分道揚鑣。曹操見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只好一個人奔家鄉(xiāng)而去。
事后眾人得知伯奢及家人死得冤枉,厚葬了他們后又修建了一座呂伯奢祠堂和豎立一塊高大的墓碑,曹操得位后曾到此謝罪并祭奠恩人全家。此故事在當?shù)厍в嗄觊L傳不衰。
再說曹操脫險后,星夜趕回譙縣。他在家鄉(xiāng)積極活動,為起兵討伐董卓做準備。中平元年十二月,曹操到達陳留,招兵買馬,討伐董卓。當時他父親曹嵩正在陳留清理曹家在這里的產(chǎn)業(yè),準備把家搬到徐州的瑯邪以避中原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亂。曹嵩拿出一部分家財支持曹操興兵討伐董卓。
陳留郡是兗州管轄的一個大郡。陳留太守張邈與曹操、袁紹等人都有交往。兗州刺史劉岱反對董卓,也在聯(lián)合四方豪杰興兵討伐董卓。因此,曹操在陳留郡招兵買馬,興兵舉事,得到了張邈、劉岱的大力支持。
曹操在陳留起兵,還得到了當?shù)卮筘斨餍l(wèi)茲的支持。衛(wèi)茲和曹操初次見面后,就對人說,能夠擔當平定天下重任的,一定是此人了。曹操對衛(wèi)茲也很欣賞,和他結成同盟,共同商討起兵事宜。衛(wèi)茲不但贊同曹操起兵的計劃,而且拿出家財招兵三千人,全部交付曹操統(tǒng)領。
正在這時,陽平衛(wèi)國人樂進投奔曹操來了。他雖然身材短小,卻以膽烈著稱,曹操讓他統(tǒng)管侍衛(wèi)親兵,并派他去譙縣招兵。他帶著曹操的族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淵及一千多人趕回來。曹操大喜,任命樂進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另外,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和曹洪在淮河和泗水之間招募了一千多人后,也投奔曹操而來。跟著曹操起事的幾位族兄弟,都很有才干,后來都成了曹魏集團的著名將領。
曹操的兩千多人和衛(wèi)茲的三千多人合兵一處,計五千多義兵。于是在陳留郡舉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
這時,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文書散發(fā)到各地州郡府衙,陳述董卓的罪惡,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復劉辯的帝位。董卓令弘農(nóng)王郎中令李儒毒殺劉辯,以斷絕橋瑁等反董聯(lián)軍的政治企圖。
此后,關東反董之勢如野火燎原,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伐董卓的旗號。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但只有鮑信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的人選。
袁紹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nèi)太守王匡屯河內(nèi);韓馥留鄴城,供給軍糧。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屯酸棗,后將軍袁術屯魯陽,各有軍隊數(shù)萬。
面對關東聯(lián)軍的勢力,董卓大為震驚,決定遷都到關中的長安。董卓以車駕先送獻帝西遷,又以步兵和騎兵逼迫洛陽數(shù)百萬人到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饑餓而死、遭搶劫而被殺的堆滿道路。
董卓則留在洛陽畢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財產(chǎn),死者不計其數(shù)。又派呂布掘開先帝陵寢及公卿以上的冢墓,取走墓穴里的大量珍寶。
最后,董卓放火燒了洛陽宮廟、官府、民居,洛陽城二百里內(nèi),建筑物全毀,雞犬不留。董卓因袁紹起兵而殺了他的叔父袁隗、袁基及其家人五十多人,包括嬰孩和婦女。
董卓西逃,聯(lián)軍本應追擊,但是討伐董卓的各州郡首領各懷異心,遷延日月,保存實力。只有曹操認為既然起兵討伐董卓,就應有所行動,所以便率兵向西,準備進駐成皋,張邈也派衛(wèi)茲領兵隨軍。
曹軍追到滎陽汴水時,遇上董卓大將徐榮,雙方交戰(zhàn),曹軍因為兵少大敗。曹操被箭射中,坐騎也受傷了。
曹操的堂弟曹洪將馬給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說:“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不可沒有你!”他讓曹操上馬,自己徒步追從,趁夜逃走。徐榮見力戰(zhàn)了一日,酸棗不易攻取,便率領兵馬回去。
曹操回到酸棗后,見聯(lián)軍雖有十多萬人,但每日只是設宴聚會,不圖進取,十分不滿。
曹操認為,如果只是在此不圖進取,只會失去天下名望,招來恥辱。但酸棗駐軍的將領每日大擺酒宴,誰也不肯去和董卓的軍隊交鋒。酸棗糧盡后,諸軍化作鳥獸散,一場討伐不了了之。
于是曹操離開酸棗,他看到自己兵馬太少,就帶著夏侯惇等人到揚州募兵。這時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對曹操很支持,給了他四千兵,他帶著這支兵馬回到龍亢,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懷遠西北時,夜里士兵嘩變,燒了曹操的營帳。
曹操持劍殺了數(shù)十人,其余的大都逃跑了,剩下沒有叛變的尚有五百多人。第二天,曹操驚魂未定,又見一支隊伍殺來。走近一看,原來是曹洪來接應了。曹操見曹洪帶領兵馬到來大喜,就決定帶領隊伍到河內(nèi)投奔袁紹,討伐董卓。一路上,又有一千多人加入曹操的隊伍。
曹操到達河內(nèi)后,多次和袁紹商討討伐董卓的事。不過袁紹或說現(xiàn)在力量不夠,慢慢來,或是支支吾吾,不置可否,似乎對此沒有熱情。
曹操對袁紹有些失望,可他還心有不甘。有一次,袁紹問曹操道:“如果我們討伐董卓不成功,那么,您以什么地方作為根據(jù)地呢?”這一問,曹操對這位盟主按兵不動的用心就更清楚了。
曹操反問道:“您是怎樣打算的呢?”
袁紹驕橫自負地說:“我南據(jù)黃河,北占燕、代,吞并西北戎狄等少數(shù)民族的兵力,然后向南爭奪天下,這樣差不多可以成功了吧?”
曹操看他這樣迷信險要和武力,便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說:“我依靠天下士人的智謀和力量,用合乎時勢的道義引導他們,就能無往不勝?!?/p>
初平二年春天,袁紹為了占據(jù)河北地區(qū),與冀州牧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曹操拒絕參與。袁紹又得到一個玉印,在座位中舉起給曹操看,暗示已經(jīng)準備好一切,可以立劉虞為帝,但曹操只是大笑,心里卻對袁紹十分厭惡。
袁紹不甘心,寫信給袁術,想得到他的異母兄弟的支持。不料袁術自己也想當皇帝,所以就以維護“公義”的理由拒絕了。
成功收編黃巾軍
漢獻帝初平四年,在袁紹、韓馥謀立皇帝失敗以后,他們之間便開始了內(nèi)部爭奪。袁紹利用陰謀手段,逼迫韓馥讓出冀州,自稱冀州牧,開始在河北擁軍稱雄。
之后,袁術、袁紹和公孫瓚之間又爾虞我詐,不斷爭戰(zhàn)。收復洛陽、趕走董卓的孫堅,也在袁氏兄弟的爭戰(zhàn)中當了替死鬼。由于以袁紹為首的軍閥連年混戰(zhàn),中原地區(qū)呈現(xiàn)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
目睹這一切的曹操感慨萬千,決心消滅袁紹等軍閥,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原的愿望。鮑信對曹操說:“現(xiàn)在奸臣乘機出來顛覆皇室,英雄豪杰憤然對抗,而天下響應,是因為大義所在,現(xiàn)在袁紹當盟主,利用權力為己謀私,看來將要發(fā)生變亂,另一個董卓就要誕生了。如果我們對抗他,恐怕力不從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說得過去?不如現(xiàn)在待在黃河以南,靜觀其變。”曹操深表贊同。
董卓之亂,關東聯(lián)軍爭戰(zhàn),給百姓造成了極大災難。在張角等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犧牲后,黃巾軍并沒有停止斗爭。
河北黑山黃巾軍首領于毒、白繞、眭固率領十余萬人進入東郡,兗州刺史劉岱任命的東郡太守王肱棄城而去。袁紹認為機不可失,正好趁此機會把他的勢力伸入兗州,便派曹操鎮(zhèn)壓黑山黃巾軍。
在對待農(nóng)民起義軍的問題上,曹操和袁紹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另外,他也巴不得利用這一機會擺脫袁紹,謀求自身的發(fā)展。于是,他就帶兵向東郡進發(fā),很快在濮陽打敗了白繞率領的黑山黃巾軍。
袁紹為了拉攏曹操,又以盟主的身份上表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曹操靠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取得了自己的第一塊地盤。
漢獻帝初平四年春,曹操駐軍頓丘,黑山黃巾軍在于毒的率領下進攻東武陽。為此,諸將都建議曹操回兵自救,可是曹操卻下令進攻西山,攻打于毒的營寨。
于毒得知曹操去攻打他的營寨,急忙撤圍回救,路上中了曹操的埋伏,被打得大敗。接著,曹操又打敗了眭固率領的黑山黃巾軍,并乘勝在內(nèi)黃縣大破于扶羅的匈奴兵。這樣,曹操占領了東郡。
曹操占領東郡并做了太守,遠近聞名,很多人才都來投奔他,后來成了曹操身邊第一號謀士的荀彧就是這個時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