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卷
3月1日
1838年
春
三月將她叫醒,四月為她施洗,五月給她披上夾克,穿上長褲。她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像亞歷山大體的詩行那樣“永遠延遷不休”[1],永遠生機勃發(fā),永遠在葉片近旁抽出芽蕾。切莫認為寒冬會讓她死去,她不過像鼴鼠那樣溜進了雪下。雖然如此,她偶爾還會露臉。冬日的泉眼煙汽繚繞,冰封的河上水霧氤氳,那不正是她在亮相顯身?
但愿她永遠與人相伴,但愿我們在成熟之后還能葆有青春,更加健碩,永遠挺進,還能在葉子周圍冒出芽蕾。但愿我們收了一茬玉米之后還能收一茬豌豆,甚至還有一茬蕪菁,好讓大地新綠蔽野,滿目蔥蘢。如果這樣,焦枯的草叢里偶爾就有紫羅蘭綻放,間或也會有毛茛挺出腰身。
1855年
盡管春寒料峭,但就這個時候來說,日子已經(jīng)算相當?shù)嘏m宜人,堪稱美景良辰了。不過,冬天還沒走遠??諝鈽O端清澈,遠處的林中點綴著清新寧靜的農(nóng)舍,屋頂?shù)妮喞逦梢?,賞心悅目。我們一直在尋找藍知更鳥的歌聲,不過耳邊只有烏鴉和山雀的啼鳴。田野一片褐色,濃濃的霧氣繚繞飄蕩。殘雪消融,斑斑駁駁,顯出了鐵道路基上的坑坑洼洼,唯有某些干凈的角落依然反射出悅目的白光。太陽漸升漸高,那些光彩也越發(fā)耀眼。
3月3日
1841年
夜色寧靜,我聽到有人吹響了號角,此時此刻,這聲聲嗚咽好似大自然的幽怨泣訴。這號聲有世人難及的某種高明,宛若大地在傾談訴說,又好似一位言者在出語之際挺胸昂首,而讓大地更加寥廓,天際愈益邈遠。這來自西邊的號角似乎向東方發(fā)出了邀約,響徹大地,好像在絮絮耳語的回廊傳響。它若非西天的精靈在召喚東邊的友伴,便是光陰的車駕在延遷之際傳出的吱吱軋軋。暗夜沉沉,寂然無聲,這聲聲號角遙遙傳來,偉岸崇高的一切似乎在那里顯身。它溫婉友善,好似遠方隱士的微茫燭火。它震顫起伏,裊裊綿綿,將天幕化為時光,粼粼不絕的浪濤便在那里延宕波動。
在這亦冬亦春的時節(jié),它傳遞出不可思議的強健訊息。每當田野上傳來牛群的頸鈴跟放牧的號角,圓潤和諧的感覺就顯得格外強烈。這時,我領會了“圓滿”這個辭藻所示的美麗意蘊和豐盈內(nèi)涵。大自然的歌聲永遠飽滿低沉,不論是百蟲嚶嚶,冰塊爆裂,還是晨雞報曉,午夜犬吠,無不在展示它的圓滿與和諧。上帝的訴說無非一聲清脆的鐘聲,讓我在奇妙的健康里酌飲,在熱忱的和諧中陶醉。天際的泠泠隱微難察,成了測試我健全與否的參照。我對上帝的訴說滿懷感激,它永遠保持強音,聲聲不息,也讓我昂揚奮發(fā),進取不止。既然我能輕而易舉地闊綽寬裕,又何故受累于世間的財富。此刻,我陷入了沉思,絞盡腦汁地思量:但愿我能擁有一處產(chǎn)業(yè),一如這用以聆聽的無垠田園。美好的東西往往價格低廉,糟糕的東西卻每每價格高昂。
既已處身社會,我寧肯在地獄里煢煢獨居,也不愿在天國中置辦房產(chǎn)。一旦劃地建房,你難道覺得那些板材也能將美德留?。棵赖聫膩聿粫c投資的收益相伴,也不會依賴它而存在。構筑房屋便沒有家園。我希望自己能在天堂中烤食面包,清洗被單。圍柵而居、百般役使的屋舍是墓園,或許黃土覆身的塋窟,才會成為我們共同擁有、相互仰賴而一無所失的去處。
3月4日
1852年
若將短促的冬日形諸畫幅,我會如此著手:先描畫兩座冰山以為晨昏,兩山洞穴深幽,巍似高塔聳立,又如海岬相迎,中有旅人煢煢而行,但見斗篷緊裹,傾身彎腰,頂風冒雪,只身穿過山間隘口;然后是一座小屋半掩雪中,午間燈火慘淡飄搖,透出窗口,天際群星韜彩,林間斧斤丁?。划嬅媲胺绞秦S收的景象,一脈小徑伸向遠方的田野,播種者和春的征象構成了遠景;兩山漸次趨近,右側(cè)不復午間的天光,左側(cè)不見子夜的星輝,滿目晦暗,一片蒙明;太陽很低,垂在天空。
此刻大概十一點半,天空開始陰云微染。冬日的主角是西北,正如西南是夏天的中心。云朵的姿態(tài)意味盎然,好似火苗,鋪散之前更像翻騰的浪濤。我不禁想起古時的船頭,其造型也取法于波濤,這天際的云朵也仿佛陣風在薄霧中掀起了浪花。如此看來,我們昂首觀云彩好似群魚仰面視浪濤。我穿過矮櫟叢生的原野,前往大懸崖那邊,雪上的山月桂果實依舊,懸在枝頭,綠葉紅意微泛,賞心悅目。
山上巖石遍布,我在西邊找了個能坐的地方,這里落雪消融,露出了青灰色的山巖,覆有苔蘚和地衣,坑洼中鋪滿了厚厚的橡葉,無形的火苗和煙氣似從落葉中逸出,太陽暖適怡人,都能想見蜜蜂在花叢間嗡嗡嚶嚶。干枯的落葉反射出太陽的熱量,雖然我坐在雪原中的一塊“綠洲”之上,卻不禁想起了鮮嫩的馬齒莧,想起了長比冬日的夏天午后。
山石上積雪正在消融,細流熠熠生輝,苔蘚清新鮮亮,最先復蘇的草木就生在虎耳草的根部。

3月6日
1859年
蜜樹山的峰脊上有一株高大的黑櫟,無比俊秀,堪入圖畫。
3月7日
1852年
晚上九點,滿月當空,我來到林間。
今夜相當暖和,外出散步都不用戴上手套。西邊的山坡落雪猶在,反射出清幽的月光,朦朧氤氳,似有蒸汽逸出,那是春的征象。我站在大深溝西側(cè)張望鐵路,胸中也好像騰起了希望。月亮、星斗、林木、積雪、裸露的沙土,天地間一片寂靜,博大無涯,籠罩四野,那浩瀚的空寂唯有思想可以填充。它抽繹出觀者的思緒,宛若吸罐吸漲了皮肉。人類又是何其神秘幽邃,讓人沉思默想,欲說還休!樹上沒有積雪,月華似乎缺了少許,不過,單憑地上的雪光,我也能看清自己寫下的東西。月亮今夜如此,明晚,它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如是思緒何以會鐘情有所陳示的事相,我獲知的新聞何以如此瑣碎無聊,個中緣由我不得而知;若就希求和夢想而論,人類的進步又是何其微不足道,個中緣由我也不得而知。對我的智識而言,我聽到的多數(shù)新聞并非什么新聞,無非因循往復的陳言套語。那些事情浮在空中,像傘菌上無關緊要的孢子。我只消片刻走神,那浮皮潦草的點滴思緒就會成為線索,而后推衍鋪排為新聞。我們該遠離這類新聞,讓自己清凈安恬。我想,縱然可靠的信差告訴我太陽已在昨晚淹斃,我也會漠然無謂,滿不在乎。
3月9日
1852年
昨晚來了一場春雨。
下午三點去了鐵道那邊。
天空多云卻是春日的陰天,霜氣從地下逸出,人也在消融解凍。半數(shù)積雪已消失不見,斑斑駁駁。三月的陣風在林中呼嘯,讓世間生機奔騰,也好似喚醒了冬眠的樹木,使樹汁在枝干間開始流動。很明顯,春風不僅在加速融雪,促進蒸發(fā),也在忙于這類事功。
現(xiàn)在,鐵道上的人們也手握家什忙了起來。春光暖怡,藍知更鳥乘風而至,傳來聲聲啼鳴。大深溝的沙土正在消解,不論在沙堤邊側(cè)的下方,還是在脂松的根部,紅色的沙團和地下的泥土都顯得松軟潮濕,此情此景讓人深為觸動。在所有的路中,鐵道可謂悅目賞心,粗獷霸道,難與倫比。唯有它能沖入丘陵,橫貫山岳,上方既沒有屋宇,也不見行人。我走在這條路上,無憂無慮。筑路時留下的樹木枝柯婆娑,垂在上方,盡管鐵道筆直剛挺,一路卻有林木相隨,鑲有毛邊而不失野性。就連這里的勞工也異于同類,他們?nèi)粲蟹课?,也是粗陋的工棚,遷走之后唯有一堆破爛。他們在修筑鐵路,自己卻庇身于這堆框架之下,打磨的石塊也散見于四周。此刻,消融的雪水在鐵道兩側(cè)的樹槽中奔流,聲聲激蕩,令人振奮。即便暴雨傾注,走在這里卻干爽宜人,就算風雪大作,這條道路卻也輕松易行。鐵路劃破了地皮,煙火從眼前的工棚中裊裊而出,就連這番景象也讓人興致勃發(fā)。鐵道路基的坑洼中滿是積水,映出了周邊的松林,讓我想起了夏日的湖泊。
每當聽到悅耳的電報聲響,我就覺得自己定然是在閱讀希臘詩作。周遭一片寡白或滿目暗黑,這聲響便好似鮮亮的光彩,若非紅色,便是藍色,而或綠色。它肇示著一重纖細的意味,亮麗的生活,甚或金色的時代。那是鐵道的吟詠,是愛爾蘭勞工付之辛勞的表白,充滿英豪氣質(zhì)和詩情畫意—整個世界陷入狂惑為時既久。難道,難道這是諸神借以抒發(fā)快意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
消融的沙流自雪中涌出,漫過此前落雪覆蓋的地帶。堤岸上堆積了厚厚的沙土,足有數(shù)車之多,好像解脫了冬日的郁積而終于獲得了自由。這些沙土來自哪里卻不易得知。
雨又來了,我便轉(zhuǎn)身回家。
雨水濺落在山巖,輕風掠上林木,聲聲入耳,幾無區(qū)別。
天氣雖然陰沉,春風卻讓人振奮。昨天我好像桎梏加身,難得自由,今天卻一身釋然。天地間萬象一新,非復昔日。茂密的山坡上雪已消盡,透過蒙蒙的水汽看去,自己仿佛杯酒下肚,恍恍惚惚。大地不再那么恒久如一,清晰可見,似乎富于彈性而能隨遇賦形。冬日新鋪的栗木枕木已經(jīng)泛為深藍,乃至深黑,散發(fā)出涂料氣息。湖冰上滿是消融造成的坑洼。回來的時候,我看到有個農(nóng)民在修剪樹木。
3月10日
1852年
清早躺在床上時,我想起了夏日的清晨:芬芳四溢,無可言喻,讓人難以忘懷。鳥雀充任晨曦的前導,成百上千,嬌嬌鳴囀,好像因商討英雄史詩新的章節(jié)而爭執(zhí)不休。靜謐的清晨,無垠的希望!鳥兒在枝葉間咬舌歌唱,宛若聲聲露滴,我們的生活也著上了神圣不朽的光彩。那時,我住在林間,每每置身床榻目睹晨光破曉,聆聽百鳥嚶嚶。
下午,穿過大深溝前往大懸崖。
我看到數(shù)十只藍知更鳥,聲聲嘰喳,潔凈單純,塵纖不染,一似它那鮮亮的羽毛。林間積雪尚在,有只麻雀在橡樹幼枝間疾飛,像是歌雀。由此可見,稍南方的大地已然落雪盡消,春鳥恐怕從來不會飛臨雪原。林中車前草的網(wǎng)狀葉片翠綠鮮亮,大懸崖頂上已有草木破土而出,這小似繁縷的又是什么?崖頂上還有別的植物,油光鮮綠,微微冒出地皮,挺過了上面的冰冷積雪。草木在雪下挽臂攜手,向夏日挺近。懸崖上山巖裸露,不復冰涼,微微傳來陣陣歡笑,毫無疑問,那肯定是地松鼠。青苔像新生的嫩草,無比悅目。我還聽到山雀在今春的第一聲鳴叫。我知道,它們起初會忘恩負義地嘚嘚不休—拜托了,別再將我的思緒拽回嚴冬—不久也會改腔換調(diào),變?yōu)榇壶B。春氣所感,鳥雀亦受。

1853年
這是第一個真正的春日,到處是太陽的反光,明亮耀眼,街巷的北側(cè)已能勉強徒步穿過,你都會覺得扣緊上衣已屬多余。
下午前往二支溪。
我站在河畔投去一瞥,河橋、水流和渦旋映入了眼簾,河水色如巧克力,幾乎不曾相識,遠遠的地方傳來鴉叫和雞鳴,一切都春意盎然。阿納克里翁嘗謂“人類的事功光彩熠熠”,所以,人類的歌唱也像鳥兒的啼鳴悅耳動聽。地上冰雪消融,空中似乎也發(fā)生了與之相類的現(xiàn)象。殘冬將盡,有段時期我們在日日期盼春天,這不,終于盼到了眼前。
我看到雪地旁有好多不大不小的黑色蜘蛛,非常活躍。很明顯,不少草木的近地葉片已然浸于春氣,眼前傍水而生的一束臭菘便是這樣。好多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常青家族,一似這已經(jīng)拔節(jié)的毛茛。我想,春的征象首先見于沼地中散放的柳絮,而后見于吐蕊的楊花,接著便是綻放佛焰苞(以及水下的闊大葉片)的臭菘。這是我意中的次序,當然,也容有其中一者領先居首的特例。
溝瀆底部那青如腌菜的會是什么水藻?它好似枯敗的水芹,果實猶如地衣。
走到納特草場小溪匯入的地方,我們倚著欄桿歇息了片刻,也得間琢磨水中的漩渦。小溪的沙底上波痕粼粼,銀色的亮斑泛光耀彩,黑色的石蠶棄殼寄于沙室下方。水中的渦旋隱隱約約,影布沙上,反射出五彩斑斕的虹光。米諾魚劃開水波,躁動不安,鰭尾輕擺,忽左忽右,可能是盯上了水中的無形埃粒。由于我們起初在探尋形體更大、更為有趣,當然也格外醒目的東西,所以忘了關注溪水,因而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魚兒留在水底的影子,每道鰭翅在水中了無痕跡,見于影子卻一目了然。水中的一切美麗無比也振奮人心,堪稱償贖冬日不滿的一道美餐。整個冬天,米諾魚都在這樣泳戲?水底的木賊生氣勃勃,已經(jīng)長高了幾英寸。面諸此景,難道我不該在上一頁優(yōu)先交代這縷水草,或者水底的其他植物?我想這樣沒錯,連手中的紙頁也似乎意有所動了。
橋欄上的一只幼龜讓我眼前一亮,其甲殼長為一又十六分之一英寸,不知是剛爬出小溪,還是正要爬往水里??梢钥隙?,這是星點水龜,因為它的背甲和側(cè)甲上都有醒目的碩大黃斑,并且背甲的第三塊形呈六邊,而非錦龜那樣所謂的四方,雖然我見過的錦龜?shù)谌龎K背甲也并非四方形。不過它甲緣外凸,跟書中所述的木雕水龜特征相似,除卻尾甲兩側(cè)的兩塊黃斑,以及頭部顏色隱暗的紋斑,我便能據(jù)之以斷定它的種屬。這只幼龜寬約八分之七英寸,反應極為遲緩。它何時破殼而出,又是在哪里孵化的呢?
水底的細沙上斜坡陡峭,溝壑遍布,關于這種現(xiàn)象可有什么解釋說明?行至草場,在這種小溪邊逐岸而走意味無窮,當然,趁霜氣尚未全然從地下逸出則感覺更佳,而看著那高低不平的沙地,端詳其中深幽的孔洞和岸際的深溝也饒有趣味。水面震晃,影布沙上,迅疾掠過陡坡邊緣,好似沙粒在水中遽然前移。水底的流沙變化萬千,良多意趣。

空氣綿綿,那邊傳來了什么聲音?原來那是藍知更鳥的歌聲,它剛剛飛臨,在枯槁憔悴的果園中放歌。有它綻放歌喉,春天便循聲而至。
柳條不管是黃是綠,顏色絕對更加鮮亮,我不會走眼??茨橇辽?,好像樹汁已經(jīng)涌至樹皮,賦予了鮮活油亮的光色。早發(fā)的楊樹也在吐棄楊花,只是不比柳樹張揚。
可是,林中還有乘橇馳雪的絕好地段。走到二支溪,腳下踩過狗舌草,它絕對是常青草木,香氣馥郁,縷縷不絕,又將新的一年帶回了大地。那是來自牧場的芬芳,清爽甜潤,令人難忘。溪水里有只烏龜,黃斑相覆。櫻草的葉子全在水下,雖然極少,卻也在亮相露面。水中的虎耳草大多遭霜,隨處可見。金盞花近旁有綠色的蛙卵,錢寧說他都看到了蝌蚪,恐怕這塊地方格外暖和。早放的楊花散開絨絮,蓬松輕盈,相互鉤鎖,連成了一片。
薩姆·納丁是個獵人,亦名福克斯·納丁,外號老狐貍的便是此人。他來自韋斯頓,住在林肯的雅各布·貝克的家里,七十左右便已死去,至今已逾四十年之久。邁諾特[2]提到,納丁跟他說過,他在麗津山上的胡桃林里不僅獵殺過熊,還打到過駝鹿。
1859年
站在伍德橋上向林中張望,溫潤的空氣讓我感到了春意。三月至今,還沒有這等美好的景象讓人如此感動。地上幾乎落雪猶在,但太陽無比暖怡,日子寧靜清澈,蒸汽在空中悄然騰起,為萬物披上一襲輕盈的罩衣,又好似敷上了一重薄薄的涂層。伴有橡樹的松林特蒙恩寵,分明領受著不復往日的和藹氣息,放松了身段,顯得格外精神。望得更遠,空中亮光微閃,顯出了地上的蒸騰。透過清新的蒸汽看去,柳樹更為活潑,解凍的水流分外跳脫,世間一切無不鮮亮動人。冬日卸去了嚴妝。
林木陷身美悅的洪流,仿佛在一里之外就能知道樹汁已經(jīng)躁動不安。萬物包圍于陰冷、干燥和寒栗的空氣是那般光景,浸潤于和暖、潮濕和溫潤的空氣卻又如此不同。樹木伸出了纖嫩的觸須,無比敏銳地領受著上蒼的嘉惠。無法想象,它還能怎樣清新悅目,又能怎樣美麗動人。
演說家若能對混沌的心靈成功施教,則是較影響開化的大腦更為壯麗的事功,因為教育總不免浮露淺薄,乃至不會關注受教者的心靈。
河流好似冬眠的野獸,涉險探出了洞口,放眼望去,此刻它已解凍,在蝕出的水道間靜靜地奔涌。換個角度看,這熔化的銀流仿佛混入了青銅。它緩緩向前,咬噬著兩側(cè)厚厚的河冰邊緣。有只麝鼠沐浴著陽光,在河冰邊上享用河蚌,時而這里,時而那里,將蚌殼撒得到處都是。它不時沒入清澈的河水,旋即又叼著一只浮出水面。
空氣妙不可言,我們坐下時,耳邊傳來若許聲響(諸如伐木的斧柯),雖則悶然隱鈍,卻似山鶉的嘎噠深愜人心,不復冬天或前日的尖厲刺耳。山鶉若在冬日振翼,林間的回聲可能不會如此溫潤,也不會傳得這般邈遠。就連我們的聲腔也迥然有別,透出春的氣息。我們仿佛在溫暖的室內(nèi)談話,一身輕松,出語舒緩。這聲聲話語好似洞口的旱獺,在和煦明媚的陽光下釋然無拘。靜靜地諦聽,山坡和屋舍南側(cè)似乎微微傳來片言絮語,飄出門廊,宛若昆蟲喁喁而談。
早春的日子欣悅無比,一年中很少如此明麗的光景,我都要忘了今后一個月可能還會寒烈刺骨,風暴大作。空氣暖適溫潤,讓人無復他求,地上層冰猶在,落雪依然,南邊的山坡冰雪不再,落座于赤褐的泥土便能感受到春日的魅力。夏日宛似故交,已在寒冬準備露面。褐色的地皮斑斑駁駁,為你搭就了舞臺,任由徜徉漫步,往來其間。冰雪之上艷陽高照,和暖怡人,時而甚或有枯葉在腳下窸窣作響,恍若秋冬相交,風和日麗。
蘋果樹上鳴囀嬌嬌,那是藍知更鳥純潔的歌聲,在詢問佳偶能否聽到它的聲聲召喚。春的天使,你清新美麗,一派天真,卻依舊是大地的子裔。天色跟泥土相映成趣,讓人想起悅耳清純的歌聲,這旋律超塵拔俗,卻孕于天地,來自霄壤。
3月11日
1842年
喬叟談及上帝輕松隨便卻不失圣潔,這種談風基于他的性情。他隨意切近話題,心中卻沒有虛妄的敬意。如果大自然是我們的生母,難道上帝的恩德不更加深厚?我們意中的上帝該是掠過耳畔的一縷輕風,而非其他形象,只有不解真意的外人才會舉行儀式以求顯圣。表達圣愛的英語篇什何其貧乏!對上帝的愛博大無涯,任何陳說都難及萬一。唯一的例外恐怕只有赫爾伯特—“哦,慈惠的神??!”喬叟對祂柔情滿懷。莎士比亞則質(zhì)樸堅信,遇到奇?zhèn)ト宋锘蚬妍愇锵?,他幾乎總會將自己那位上帝的“天功”引為榮耀。新教似乎不曾為天主教會的圣徒留有一席之位,而這些圣人起碼是圣愛所憑的渠道和途徑,新教的上帝有了太多的斯堪的納維亞神祇色彩。
唯有安于天命才有健康的生活,我別無選擇,得像臨水拂動的柳葉那樣活著。我不能為一己而活,必須參贊造化之功,因為上帝的事功永遠不會有錯。我愿靜候那縷輕風,在它框定的天地間生長遷化。若非如此,我的生命終點就不會呈現(xiàn)為瑰美的壯麗。我們可以像植物和動物那樣活著,卻要斥絕禽獸氣息。這種生活蘊含著永恒的快意和普泛的樂趣,它操于上帝那靜默的掌心。我似乎覺得可以隨時將生命和使命付與上帝,從而貞潔真純,如草木和石塊那般一無牽掛,無憂無慮。
生命啊,我的生命!你何以要逡巡逗留?難道是歲月短暫而無足輕重?曾幾何,久久的延遷澆滅了我的愿想!難道是上帝竟然要讓我將他忘卻?難道他對我的生命漠然無謂?難道無所紛擾天國就會延遷不至?既然賦我雙耳以聆聽充盈于生命的不朽旋律,為何又有乏味枯燥的聲響讓它蒙受玷污和褻瀆?
我們的質(zhì)疑太富于樂感,因而淹沒了問題本身。
上帝啊,你是否將我納入了你那宏偉的謀劃?你難道不想讓我最終身與其中?你難道不需要自覺自明的材質(zhì)和原料?
朋友啊,我的朋友!我向您坦明心跡,請為我祈福,好讓我多少留住自己,因為我擔心迷途走失。向您告白我滿懷歡悅,這番道白一塵不染。我將它呈奉于您,若言之生人,它將止于雙唇而不啻沉默,或猶疑不定而無從表白。[3]
1856年
有人建議我去海外走走,以磨去身上的銹斑,也好讓自己富于世界格局,每每此時,我總是擔心自己的生活會喪失若許質(zhì)樸氣息。這里有曠野平川,溪澗森林,這里充滿自然氣息,這里還有質(zhì)樸勞作的居民,如果它們不再予我歡樂,不再予我啟示,任何文化和財富都難以彌補這一損失。無論社交的檔次多高,無論智識的盛宴何其誘人,游走所示的那種揮霍消遣都會讓我心生懼意??v然巴黎對你不可或缺,縱然在你心里它益漸尊崇而康科德越發(fā)渺小,可是,拿荒陋無比的巴黎來換生我養(yǎng)我的這座小鎮(zhèn)卻是一宗糟糕的交易。巴黎這所學堂充其量是教人們?nèi)绾紊钤诳悼频?,如何走向這里,如何向這所大學看齊。普通事件能讓我滿足,日?,F(xiàn)象能予我啟迪,我就想永遠這樣生活,時時感受領會,每日徜徉漫步,跟鄰人對答交談,而最終汲取靈感,也好沉醉于周遭的天國而不復他求。人若沉湎于葡萄酒和白蘭地而最終不想喝水,這種人難道不該同情?
鷹在康科德草場的沼地上飛翔,我寧肯仰面此景,也不愿步入巴黎的柱石門廊。若就此而論,我沒有宏圖遠志,我不想冷落了故土而任它荒瘠廢棄。若能呈示故園的價值,并讓我珍愛有加,赴外旅行方算可取。人在娛情遣興時耗費越低則越發(fā)富有。
人們何以對說教的聲望汲汲以求,卻對求知的美名無動于衷,讓人費解。
3月13日
1841年
人注定獨自生活!我們居于海濱,面前唯有大海,其間一無他人。人類是我快樂的友伴,是我朝圣的同道,讓我一路上滿懷歡欣,可是,遇到拐彎就會離我而去,因為,沒人會像我這樣在一條道上如許之久地前行。
人都在開拓自己的道路,連虛弱無比的孩子也得赤裸裸地直面命運,跟父母當初的情形沒有兩樣。父母親故的護持僅限于幼年,而無從干預他的命數(shù)歸趨。人的未來都空白待劃,沒有任何藩籬,可謂寥廓無垠,暢通無阻。
生而為人,何須在乎他人評論?只要活得正確,那些聲音就不會在你幽寂的生命門廊中激起任何回響。你的生活空寂幽淡,一如池沼。有些聲響無比刺耳,多少傳入了我的耳鼓,如此說來,它得向我致謝才對。
1842年
憶及亡友我們會黯然神傷,不過這種哀思很快就會染上崇高悅?cè)说乃枷肷剩∪缢麄兊谋K將青苔覆身。上蒼就是這般慈悲,會慈悲如斯地撫平一切創(chuàng)痛。只消數(shù)以千萬的苔蘚和真菌居間調(diào)解,不忍目睹的慘象就會放射出瑰麗的光輝。世界似乎有兩重面貌,分別在不同的時候示于我們,好比我們會從成長生存和遷化毀亡的角度看待萬物。若像上帝那樣從詩性的角度審視,一切都生機奔騰,美麗悅目;若從懷舊或曰歷史的角度觀照,則一切都陷于死亡而不堪忍受。如果自然在我們眼中停滯不前,萬物會頓然衰朽潰爛;如果認為它生生不息,整個天地瞬乎之間便會光彩照人。
盡管我儲藏匱乏,上帝居然讓我如此豐裕。我所需無幾,不過陽光下的一束禾稻,信口而出的三言兩語,以及若許書本中靜默無語的片思段緒。一旦天國敞啟,亡靈升天,號角不會吹響,可能倒會刮來南風。你我死去又復如何?上帝依然活著。[4]
3月15日
1852年
下午我扔掉了外衣。今日天氣和暖,我得跑到大草原上去??罩袧M是藍知更鳥,地上殘雪行將消失。人們都在鎮(zhèn)子上曬太陽,戶外的勞作無不喜氣洋洋。我取道瞌睡洞前往大草原。我倚在欄桿上傾聽空中的響動,空氣因藍知更鳥的鳴囀而澄澈瀏亮。我的生命融入了無垠的時空??諝馍铄溆七h,好似人的天性。在吸入支撐生命的空氣時,難道我們只是創(chuàng)造了眼前所呈的奇跡?空氣宛似天鵝絨靠墊,容我傾側(cè)雙耳。我快步向前,對生命飽含新的期待。我希望今年夏天是個新的開端,好讓我做點事情,既無愧于它,也不辜負我;好讓我高于自己的日常軌跡,也能勝過同鄉(xiāng)的生活路徑;好讓永生的體驗既見于當下,又呈于日常生活;好讓我賦稅納捐,在康科德無出其右,以贏取至高的報償!!為了自身的尊貴卓越,我愿傾其所有,為了贏得成功,我愿終身付出。但愿這春夏的生活永駐記憶,美麗如常;但愿我勇敢強毅,有逾往昔;但愿我堅忍執(zhí)著,前所未有;但愿我身心二途獲得升華,如同經(jīng)受水火的洗禮;但愿我與節(jié)候鳴和,永遠歌唱;但愿我直面挑戰(zhàn),獵取美景而一無遺漏;但愿我獲得前所未有的朝氣與活力。我切愿將天地的大美公之于眾,但愿我擁有這重資質(zhì),但愿我能得償所愿,卻又不曾因為專注于神圣的價值而漠視了人世的意義。人在年終比之年初有所進益,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樂意被昨天的雨澆個透濕,它加快了春的步伐,替它廓清了道路。山后的小路、小溪和板橋埋在雪下為時已久,突然之間顯出了身形,好像我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大地,因切近無間地目睹離去之際的場景而欣然不已。
我們脫去上衣走出家門,在街巷間悠然信步,盯著既已散放的柳絮,欣賞楓樹和榆樹那日漸膨開的芽蕾。大草原上冰雪不再,到處是水,不過水下尚有一層薄薄的白冰。
多數(shù)人發(fā)現(xiàn)農(nóng)耕無利可圖卻又無法放棄,可是有人不論置身何處都能生活。假如將他們逐至荒寒的裸巖,他們照樣會勃發(fā)生機。真正的農(nóng)夫是改良大地惠及子孫的前導和先驅(qū),他像裸巖之表的地衣,生長于斯,興旺于斯,終使巖石碎裂,為園中栽植的蔬菜提供腐殖和沃土。
3月17日
1858年
今天聽到了藍知更鳥的第一聲啼鳴。
下午去了山上。
日子格外煦暖舒適,吹著一縷南風或是西南風。天上滿是藍知更鳥,聲聲鳴叫漫山遍野,遠近都是。它們棲身樹端,雖然不見身影,卻送來陣陣啼鳴。草場上的榿樹伐去不久,我站在東邊山腳的墻側(cè)向那邊探望。陽光和煦,南風送暖,眼前的棕紅迷宮顯得尤為迷人,點綴著似曾相識的斑斑點點。它雖然沉入睡眠,但我想很快就會醒來。草場的水洼寂然如鏡,差不多已經(jīng)擺脫了冰的桎梏,我仿佛聽到了水聲—那似乎就是草場在訴說吟唱。
聽!遠方的枯葉上傳來了點點音符,晶光斑斑,熠熠有輝:“維克—維克—維克—維克—維克—維克”,側(cè)耳傾聽,又好似“快克—快克”,一唱三嘆,樸質(zhì)單調(diào)。這單一的聲響居然能匯入?yún)擦郑鐫M曠野!曠野異于昨天,叢林也不復昔日。這點點音符真的喚醒了死去的一切,仿佛為荒草枯葉和禿枝殘柯注入了生氣,自此以始,日子就會跟昨天迥然相異。此情此景好似一家人(比如你的鄰人)重返閑置既久的空屋,炊煙從廚房裊裊而出,既能聽到大人忙碌之際的愉快哼唱,也會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屋門敞開,孩子們在門廳里瘋瘋癲癲。這晶晶光閃也在林間小道上蹦蹦跳跳,時而這邊,時而那里,拱出扇扇窗戶,使音符破窗而出,好讓房屋透氣通風。這串音符飄到了樓上,也傳到了樓下,好像在為住戶和我們整治房間,打理居所。它施恩布惠,仿佛在為整個天地舉行暖房儀式。此刻,它愈益洪亮切近,攀上了白橡長臂的尖梢,像平日那樣正襟危坐,似乎在呼朋引類,召喚已然趕來的故交和友人。
山那邊有棵猩紅櫟俊美挺拔,坐在樹下,耳畔傳來一聲隱隱的鳥鳴,讓我想起了旅鶇。又是一聲,就是它,一只早早趕來的旅鶇。早春的鳴禽似乎在用歌聲誘勸草木,難怪藏身地下的植物會在聞聲之際歡欣滿懷,它們早已在等候這份憑信和保證。
正當我走過南邊的山坡,或剛剛舉步穿過遙在西端的楓林濕地時,聽到了黑鸝的兩聲“特魯克”,隨后又是一聲清亮的“考克樂”—難道是紅翼鶇?
看吧,這四種鳥兒在同一天都趕回了鎮(zhèn)子,毫無疑問,幾乎到處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1860年
下午前往瓦爾登湖和古斯湖。
一大群雄麻鴨可能從湖上騰起,掠過我的頭頂向林間飛去。這十幾只健壯的鳥兒列出了密簇的陣形,振翼疾飛,雄渾有力,在空中緊盯行人,尋找陸地。那凌厲呼嘯的翅翼此刻還在眼前,轉(zhuǎn)瞬就淡出了視界。何其強健又元氣淋漓!相形之下,人這種生物好似爬蟲,鬼鬼祟祟,呆鈍虛弱。
空中出現(xiàn)了一群紅翼鶇,多么健美!眾鳥奮翼,后鳥趕超,那狀似橢圓的陣形始終變換不一。
3月18日
1858年
早上七點行至河邊。
今早,差不多每株灌木上都有一只歌雀,清脆的曲調(diào)隨處可聞。待你走過時,它們就會猝然四散,要么隱入樹叢,要么在別處找個庇身之所,或緊貼跟自己色彩無異的地面掠飛而去。在我聽過的鳴禽之中,唯有歌雀的吟唱動聽無比。梅爾文先生整日獵捕麝鼠,已經(jīng)跟他那條白犬置身船頭。他溯流而上,但河水尚未漲高,幾乎連小船都難以撐起。
下午取道胡博浴場前往麗津山。
三兩只鳥兒就把曠野裝點得親切宜居!冬末的荒野百草凋零,滿目焦枯,單調(diào)得不堪忍受,我們的生活條件似乎降到了最低限度??墒?,只消藍知更鳥來這里放歌,頓然之間,世界便煥然一新!消融的雪水匯成細流淙淙遠去,初臨的藍知更鳥在天上嬌嬌切切,唱和對答。這歌聲溫潤纖嫩,熨帖人心,好似溫度計那般準確地告訴世人,氣溫已經(jīng)在升高。那是南風的聲腔,那是南風的土音,也是南風成就的作品。
水畔的灌木窸窸窣窣,歌雀在一路相和而鳴,它比藍知更鳥更加活潑,卻也格外富于泥土的氣息。初臨的啄木鳥在空屋里高聲尖叫,推開門窗呼朋引類,以照會鄰里它已然返回??墒?,遠遠聽去,這聲聲鳴叫卻讓漫長的夏日時光歷歷在目,個中關聯(lián)隱微難察卻妙不可言,也為這尖厲的叫聲賦予了動人的歌唱意味。我這才發(fā)現(xiàn),欣賞啄木鳥歌聲所需的官能在我身上居然沉睡了如許之久。黑鸝開始放歌之際,似乎總是渴望眼前有一束枝條以供棲身。飛抵的旅鶇無意吟唱,言說之中不無憂慮和探詢。唯有歌雀是個例外,剛剛飛臨就落落大方,無所拘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