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二首)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唐吳縣(今江蘇蘇州一帶)人,做過常熟尉。他善于書法。據(jù)說,醉后下筆,效果更佳,有“張顛”之稱。他的草書和同時代的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并稱為當時的“三絕”。他也長于創(chuàng)作七絕。
桃花溪〔一〕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捕?/p>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三〕
■ 注釋
〔一〕桃花溪:一個桃花流水的山溪,非實指某地。
〔二〕石磯:水中露出的石頭。這兩句說,隔著一層薄薄的云霧,隱約可見一座大橋橫架在河上。在石頭的西邊,我向打漁的人問話。
〔三〕這兩句說,“只見桃花整天都在隨著流水飄去,那么桃花源的洞口,又在這河流的什么地方呢”。
■ 簡析
陶淵明憧憬的世外桃源,曾為一些后人所贊許。作者在桃花溪看到輕風吹拂,桃花瓣兒落入清澈的水中,引起了無限感慨。不禁發(fā)問:現(xiàn)在桃花已在眼前,而桃花源又在哪里呢?流露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這首詩,首句用一“隔”字,寫出飛橋和野煙之景。二句用一“問”字,承上轉下。三四兩句,一句用一“隨”宇描繪出眼前實景,一句用“何處邊”三字提出問題。就此止筆,所提問題,不作回答,詩人對桃花源生活的向往,流露于字里行間。
山行留客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一〕
莫為輕陰便擬歸。〔二〕
縱使晴明無雨色,〔三〕
入云深處亦沾衣?!菜摹?/p>
■ 注釋
〔一〕山光:山色。物態(tài):各種景物的姿態(tài)。弄春暉:指在春天,日光時隱時現(xiàn),不斷變化的景象。
〔二〕這兩句說,春天,群山放光,其他自然景物也都各具形態(tài),這正是春天的美景。請不要因為天氣微陰不開,就不去游春而返回。
〔三〕縱使:即使。晴明:明朗的晴天。
〔四〕沾衣:這里指山中的霧氣沾濕了衣服。這兩句說,這里即使是晴天,因山中的云氣多含有水分,所以也會沾濕衣服,請不要怕微陰有雨就不敢出去了。
■ 簡析
這首詩寫的是山行之景,表現(xiàn)的主旨是留客。全詩圍繞一個“留”字,通過山行所見,歌詠了山地春天的美景?!吧焦馕飸B(tài)弄春暉”,一“弄”字,用得甚妙,十分貼切地表達了山中不斷變化的各色景物。景色如此之美,怎能歸去呢?“莫為輕陰便擬歸”,還是留下來欣賞這山中的景物為好。寫到這里,筆鋒一轉,又引申開去:“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用“縱使”來寫“莫為”,寫出“入云深處亦沾衣”的又一景色。有景有情,層層深入,不寫“留”而“留客”之意自見。寫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小中見大,悠然意遠。在一般人看來,只注意雨天的雨,而不會想到晴天也同樣有“雨”。詩人正是在這里給了我們新穎的啟示?!叭朐粕钐幰嗾匆隆保梢哉f,是詩人在描繪山中景色之外,給予讀者較為深刻的又一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