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春江無月明
接下來,我們看到句子開始轉(zhuǎn)化?!颁黉匐S波千萬里”是在形容水的波浪?!颁佟笔鞘裁??是日光或者月光在水波上的反光,這個字本來是水字邊,又加上一個形容花的艷麗的字。陽光照在水波上發(fā)出的亮光不是顏色,而是一種光線,這個光線非常強(qiáng)烈,以至于要用形容顏色的“艷”來形容?!颁黉匐S波千萬里”是說水波一直在發(fā)亮,千里萬里都有月光照亮的水波?!颁黉匐S波千萬里”,生命經(jīng)驗又?jǐn)U大了,我們可以看到千萬里以外的東西嗎?看不見。張若虛在這里講的不是視覺,而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
唐詩的一個特征就像之前講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用心理去突破視覺上的極限。《春江花月夜》從一開始就對我們生命經(jīng)驗的放大進(jìn)行著催化。第一句已經(jīng)點出了春的主題,“滟滟隨波千萬里”是月亮主題與江水主題在對話。這段的最后一句“何處春江無月明”是一個問句,這句話很有趣。張若虛已經(jīng)不在自身的肉體定位上,而是到了宇宙的高度。在這個地球上,哪一條河不是在春天被月光照亮?如果以電影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俯視鏡頭。黃河、長江、濁水溪,這個時候都被月亮照亮,所以是“何處春江無月明”。其實也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是我們所看見的,而是意識擴(kuò)大到宇宙的高度后,發(fā)現(xiàn)每一條河流此時都被月亮照到。唐詩繼承了老莊思想里的“天地?zé)o私”,月亮的光不會說要照哪條河流,不照哪條河流。
在農(nóng)業(yè)倫理中,人們會說“我喜歡什么,我不喜歡什么”,宇宙意識中則沒有個人愛恨。老莊思想講“天無不覆,地?zé)o不載”,所有的東西都被天空覆蓋,所有的東西都被大地承載。老莊思想與農(nóng)業(yè)倫理的不同在哪里?在老莊看來,天地?zé)o私,最罪惡的生命與最無辜的生命都在天地之間。在老莊思想中,天地之間有我們所不知道的更大的結(jié)構(gòu)、更大的因果。在唐代,真正居于思想主位的不是儒家,而是老莊與佛教。老莊與佛教都相信在人的倫理之外,有一個更大的天道。老莊講“天道無親”,就是說天道不親近任何一個人?!昂翁幋航瓱o月明”是一個自然的宇宙狀態(tài),不是從人的角度去闡發(fā),張若虛從人的角度抽離,從宇宙的角度去觀照。而宇宙角度是初唐詩真正的角度。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理解武則天。對她來講,沒有她愛的或她不愛的。我們常常覺得她很殘酷,兒子、父親、哥哥,她好像毫不在意。只要我們身上有農(nóng)業(yè)倫理,信奉儒家規(guī)范,就很難接受這個部分。我們講老莊都是講他們?yōu)t灑的部分,很少講到老莊的本質(zhì),“天道無私”與“天道無親”等于否定了正常的倫理。佛教也是,出家就是出離農(nóng)業(yè)倫理結(jié)構(gòu),是很“無情”的。儒家相信,生命的完成是在人世間完成,是與父親母親、妻子兒女一起完成的。佛家不是,它要出離生死。如果生死都沒有,哪里還有親人?佛家是“個人出離”;老莊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根本不跟人來往,不遵從農(nóng)業(yè)倫理。在唐代,尤其是初唐,佛家思想、老莊思想遠(yuǎn)遠(yuǎn)比儒家影響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