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走出文化洞窟 作者:蕭靖 著


自序

我1987年來美留學(xué)。不曾想,在大華府一住二十余年。為社區(qū)《新世界時報》撰寫專欄,始于2004年7月,一晃八年有余。月前,專欄400期紀(jì)念,有文友又提起結(jié)集成書的話題。這本小冊子即選自八年來每周一期的《閑話閑說》,為自己“走出洞窟”的旅程作一個小記。

小時候,拿得到手的讀物不多。窮則思變,物極必反。書籍貧困中熬出一對“貪婪”的眼睛——只要是鉛字,手到必讀。這八年,每星期寫一篇文章,壓力不小,閱讀的動力也更大了。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的多了,慢慢也就讀出一點頭緒來,有了動筆的勇氣和底氣。古之賢哲圣人,述而不作,惟恐“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我等平頭百姓,半個“布衣”,犯不上抱此憂患。興之所至,潑墨涂鴉,或啰里巴嗦,或三言兩語。讀書人,只讀不寫,在我這個“鄉(xiāng)下人”看來,就好比耕耘不問收獲,瀟灑奢侈有余,卻不夠經(jīng)濟實惠,也不利于提高進(jìn)步。

古人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蔽蚁?,“學(xué)”大概就是吸納和儲藏感官得到的信息;“思”應(yīng)該就是“處理”信息——分析歸納,篩選整理,重組合成,變?yōu)樽约旱臇|西。

小時候,記性好,讀過的文章,不管懂還是不懂,倒背如流,標(biāo)點符號也能記個八九不離十。人過中年,昨日不再,晚上睡覺時,早餐吃的什么也記不囫圇了,不要說整段整篇地背誦名家名作。每個星期寫專欄,好比做筆記、寫功課。好記性不如賴筆頭,隨看隨記,等于給頭腦里的“倉庫”做一遍清點盤存,外加描畫一幅示意圖。

讀者是老師,寫專欄定期交“功課”,效果勝于做讀書筆記。老師的回饋是重要收獲。假如功課有疏忽,認(rèn)知有缺口,記憶有遺漏,或者脈絡(luò)不暢,思維短路,老師的評論,提示了反思或進(jìn)一步“讀書”的方向。讀者也是朋友。每周一文,結(jié)識了一批坦誠相見的伙伴,彼此平等交流,探討內(nèi)容,改進(jìn)表述,推敲文字,一起提升文化素養(yǎng)。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鄉(xiāng)下種田時農(nóng)民伯伯的教誨,幾十年難忘。平時,有感想隨手筆記,有個適當(dāng)話題即可整理成文,無需擔(dān)憂文稿壓在抽屜里因為見不到陽光而發(fā)霉。

據(jù)說,最早的“人”以“洞窟”為家。生活在地球不同區(qū)域的人群,都有自己的語言、習(xí)慣、生活方式——啟蒙時代的哲人統(tǒng)稱之為“文化”。哲人鼓勵大眾走出各自文化的“洞窟”,尋找“文明”的光亮。

二十多年前,有機會從老家來到北美,打個不甚恰當(dāng)?shù)谋扔?,如同離開一個生長于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洞窟”,走進(jìn)一個陌生的“洞窟”。畢竟,文化氛圍不同,乍一看,什么都“不一樣”。好在并非目不識丁,胸?zé)o點墨,最初的“文化沖擊”過后,慢慢也就“他鄉(xiāng)成故鄉(xiāng)”,老窩新巢融為一體,不再丁是丁卯是卯了。自己,也變成一個在哪個“洞窟”皆屬“異類”的合成品。

與小時候大洋彼岸的鉛字“貧困”相反,北美是信息的海洋,印刷品泛濫。清晨開門,臺階下躺著報紙;上班走近地鐵站,假如不擺手不搖頭,一定被塞上好幾張免費小報;寬敞的書店、圖書館,整排開架的圖書;信箱里一摞摞信封——廣告、傳單、征募款、討欠賬……書墨的海洋,足以讓人沉溺;文字的高山,難免讓人足膝發(fā)軟、望而生畏。真是,不吃不喝不睡覺,仍有讀不完的書和報!

八年前,動筆寫專欄,正好七七八八搬過幾塊北美“洞窟”特產(chǎn)的文史厚磚,對波托馬克河畔的“前世今日”略知一二,也就有了“獨家”觀察社會人生的視角與資本。于是,開始了《閑話閑說》。今天,驀然回首,已有400個腳印——見證了我在北美文化“洞窟”里摸索尋求、努力攀援的蹤跡。

日前,偶然讀到陳之藩教授的散文全集。我讀了幾十年書,面壁八年,啰嗦了400期,自以為悟到了什么真知灼見,關(guān)于“人生”,關(guān)于“文化”。對照一看,白紙黑字,陳教授在五十多年前早已寫得明明白白。不過,這八年我也不算浪費。畢竟,那是我自己連滾帶爬走過來的路。

陳教授曾引用一則古代寓言:人生像一只夜鶯,從黑暗中來,又到黑暗中去,中間經(jīng)過的光明很短暫。他說:人生的寂寞是不分東西的,人生的荒涼是不分今古的。他還說:那些西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爭論,多是些無聊之談。只要是真東西,不怕無買主。文化,原是這樣無孔不入的東西。

假如縮在“洞窟”里,還要面朝黃土,那就看不到洞外的天地。走出“洞窟”,投入自然,就能沐浴燦爛的朝霞、輝煌的落日,追逐哪怕是瞬息即逝的“光明”。

文化似水,浩瀚如海,無堅不摧,無孔不入。莘莘學(xué)子,長途跋涉,求得一勺半杯,已是萬幸,未必非得花工夫去考證所謂的去脈來龍、源頭水尾。值得回味的,我想,倒是那留在取水路上或深或淺的腳印。

2012.8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