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妮想家
前天的瓦妮,松溪河里玩水的女娃,
老爺廟里讀書,大街上扭秧歌少不了她。
昨天的瓦妮,求學(xué)讀書,當(dāng)了教師,有了工作,
嫁到婆家,當(dāng)了媽媽。
今天的瓦妮,孫甥繞膝,早已退休,滿頭銀發(fā),
她越老越想小時候的家。
紅土溝老屋前的路好走了嗎?
外婆家南溝場的碾和磨還能夠用嗎?
聽說官坊院的戲臺重修了,
十字街頭刻著閻錫山話語的石碑還在嗎?
大學(xué)堂的高中搬到城里了?
趕集場的集市還繁榮嗎?
閣坡的大槐樹遭了雷電,城西會的大槐樹還好嗎?
古城的土城墻沒有被損毀吧?
那可是春秋古肥子國的遺址呀!
老爺廟新修了,正殿臺階下的芍藥還在開嗎?
眭家祠堂翻修了,那里供著天下眭氏的開山先祖啊!
老了的瓦妮在古稀的門檻外坐下,
為思念中的故鄉(xiāng)舉杯品茶。
鍵出字和詞,托付電腦,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寫給《松溪》a,寄存到《虎頭山》b下。
親朋師友有的已經(jīng)遠(yuǎn)去,
但她記憶中的童年還沒有長大。
松溪河本早已源涸流斷,
但她還在描繪奶奶廟邊的清泉碧流和魚蝦。
趙家會毛氏祖墳的青松不老,
城壕根爹媽墳頭的垂柳年年長,月月發(fā)。
在瓦妮的情懷中,東冶頭有她永遠(yuǎn)忘不了的家。
注:a《松溪》雜志由昔陽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我曾在2012年第4期發(fā)表《青絲濁淚》《新娘問天》和《松濤韻悠遠(yuǎn)山河畫長存——賞讀張福元先生的自傳〈風(fēng)云松濤〉》,2013年第1期發(fā)表《故土情長五首》和《故鄉(xiāng)花美五言三十枝》。遺憾的是后該刊就停辦了。
b《虎頭山》由昔陽縣文學(xué)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主辦。發(fā)表在上面與我有關(guān)的文稿如下:2012年第2期《我的援外經(jīng)歷》是我?guī)土芟惫闱酁樗职止s寫的;第3期《一本有閱讀價值的好書——李彥良的〈瓦妮說童年〉》(卜曉業(yè)先生為我寫的評論)、《歌“神九”升天“蛟龍入?!薄?;第4期《警世的洪鐘——讀王長英先生〈窗外的白天鵝〉》、《童年的年》(上);第5期《寫給母親的贊歌——讀宋明珠先生〈我的母親〉》和《童年的年》(下);第6期《童年的?!罚ㄉ希?。2013年第1期《童年的?!罚ㄏ拢?;第2期《童年的樂》(上);第3期《童年的樂》(下);第4期《退休后的我》詩歌八首;第6期《松濤韻悠遠(yuǎn) 山河畫長存——賞讀張福元先生的自傳〈風(fēng)云松濤〉》。2014年第1期 《春秋古城“肥子國都”東冶頭村歷史遺存初考》(合作 署名馮靜)、《松濤韻悠遠(yuǎn) 山河畫長存——賞讀張福元先生的自傳〈風(fēng)云松濤〉》和《筆悼李天民先生》;第2期《春秋古城“肥子國都”東冶頭村歷史遺存初考》續(xù)(合作署名馮靜)和《旅臺八日記事》(上);第3期《張老太給毛主席寫信的故事》、《旅臺八日記事》(下)、《誰說女子不如男——品讀孔瑞平散文集〈霜落蒹葭〉》;第4期《東寨王國 其人其詩》(與馮靜合作)和《冶水流長》(與馮靜合作 誰的名也沒有署)、《鴻遠(yuǎn)去兮魂歸來——悼好友李鴻儒》;第5期《東冶頭村八景素描》第6期《陳永貴家的假豆腐面條》;2017年第1期《天命垂青史 華章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