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字伯高,蘇州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尉,又任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性嗜酒,善草書。時以李白歌詩、張旭草書及裴旻劍舞為三絕。絕句清迥超妙?!度圃姟蜂洿嫫湓娏住?/p>
桃花溪①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②?
① 桃花溪:《清一統(tǒng)志》:“常德府桃源縣(今湖南桃源)有桃花洞,洞北有桃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p>
② 桃花二句:晉陶潛《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郡名,桃源縣屬武陵郡)人花溪。”
【集評】
黃生《唐詩摘鈔》:“長史不以詩名,三絕(指此與下二首)恬雅秀潤,盛唐高手無以過也。”
孫洙《唐詩三百首》:“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p>
【評解】
“桃花”二句,與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皆就《桃花源記》渲染,而輕靈雋永,妙有余味。(富)
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①。
① 縱使二句:謂縱使晴明不雨,云氣亦常沾衣,不必因輕陰而便欲歸也。南北朝庾信《和宇文內史春日游山》:“山深云濕衣?!?/p>
【集評】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清詞妙意,令人低徊不止?!?/p>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凡游名山,每遇云起,咫尺外不辨途徑,襟袖盡濕,知此詩寫山景甚確?!?/p>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詩末句最能寫出深山云霧溟蒙景色?!?/p>
【評解】
首句“弄”字精妙傳神,極狀山中景物之可愛,以反起下文?!翱v使”二句,與王維《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寫景相似,而出以搖曳之筆,便饒情致。(富)
春草①
春草青青萬里余,
邊城落日見離居②。
情知③海上三年別,
不寄云間一紙書④。
① 此詩張旭有手跡,世稱《春草帖》。詩題乃輯者所加。
② 邊城句:謂當邊城落日之際,更見離群索居者孤寂之情。
③ 情知:猶云誠知、明知。
④ 云間一紙書:用雁足傳書事。
【集評】
黃生《唐詩摘鈔》:“聲調柔婉,幾近王龍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