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漢樂府民歌
山無陵,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雪,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上邪》一詩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執(zhí)著堅定。本詩情感真摯,氣勢豪放,被譽為“短章中的神品”。
上邪
出自《漢樂府》
上邪①!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②,夏雨雪③,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注釋
①邪:語氣助詞,表示感嘆。
②震震:形容雷聲。
③雨(yù)雪:降雪“雨”名詞動用時變?yōu)榈谒穆暋?/p>
詩詞賞析
詩中女子以諸般永不可能的現(xiàn)象列舉,是為了證明她對自己心上人的忠誠與癡情。《上邪》一詩篇幅短小,語言直白,字詞簡單,然而所產(chǎn)生的效果卻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這樣的精品自產(chǎn)生之始,千百年來令無數(shù)讀者為之動容。
延伸閱讀
清張玉穀在其著作《古詩賞析》卷五評此詩說:“首三,正說,意言已盡,后五,反面竭力申說。如此,然后敢絕,是終不可絕也。迭用五事,兩就地維說,兩就天時說,直說到天地混合,一氣趕落,不見堆垛,局奇筆橫。”可謂句句在理。
江南/漢樂府民歌
__________,__________!魚戲蓮葉間。
背景:此詩為漢代民歌,詩歌描繪了江南采蓮的熱鬧歡樂場面。
江南
出自《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①!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田田:葉子浮出水面相連接的樣子。
詩詞賞析
詩中沒有一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延伸閱讀
全詩格調(diào)愉快,猶如一幅曼妙的圖畫,算得上是采蓮詩的鼻祖。
鳳求凰/司馬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背景:早就名揚天下,儀表堂堂的司馬相如,在富豪卓王孫備的家宴上為助興彈奏一曲,博學(xué)多才的卓文君被這琴聲深深吸引。這首琴曲便是流芳百世的《鳳求凰》。
鳳求凰
西漢·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①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注釋
①頡頏(xié háng):不相上下。
詩詞賞析
這首《鳳求凰》表達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皇(凰)。古人常以“鳳凰于飛”、“鸞鳳和鳴”喻夫妻和諧美好。此處則以鳳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愛,而“遨游四海”,則意味著佳偶之難得。
延伸閱讀
“文君夜亡奔相如”演出了一幕傳唱千古的私奔佳話。后來的人根據(jù)二人的愛情故事,譜成了經(jīng)久不衰的琴譜“鳳求凰”,千年以來吟唱不已。
白頭吟/漢樂府民歌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這首詩,據(jù)說是卓文君所作。當(dāng)時,春風(fēng)得意的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為妾,卓文君無法忍受,寫下了這篇流傳于世的《白頭吟》。相傳,司馬相如看完這首詩后,便放棄了納妾的念頭。
白頭吟
出自《漢樂府》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①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注釋
①斗:盛酒的器具。
詩詞賞析
這首漢樂府民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實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心傾意煩、思慮萬千的神情狀態(tài),同時也顯示了她思想的冷靜和周密。從這首詩我們也能看出卓文君是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女子。
延伸閱讀
《白頭吟》,漢樂府《楚調(diào)曲》調(diào)名。后世多用此調(diào)寫婦女的被遺棄。
箜篌謠/漢樂府民歌
__________,__________。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背景:《箜篌謠》創(chuàng)作于漢代,屬于《雜歌謠辭》。
箜篌①謠
出自《漢樂府》
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從風(fēng)暫靡草,富貴上升天。不見山巔樹,摧杌②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注釋
①箜篌(kōng hóu):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
②摧杌(wù):摧折倒下。
詩詞賞析
詩中多處采用比擬的手法來說明交友知心、聽言識人的道理。前四句講交友識人之道,后六句講處世保身之訣。合而言之,都是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這與漢樂府中一些警世喻理之作屬同一類型。
延伸閱讀
漢樂府民歌在友情上這種超然物外的追求,除了主人公本性上天生的淳樸外,與漢代的儒家重情義,超然物外的思想也不無聯(lián)系。
木蘭詩/北朝民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聞女嘆息。
背景:它描繪的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代父從軍和她卸甲還鄉(xiāng)的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
木蘭詩
出自《樂府詩集》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①,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釋
①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軍中用的一種鐵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
詩詞賞析
《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它以濃摯的感情,并采用鋪敘、對照、渲染等表現(xiàn)手法,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
延伸閱讀
此詩與漢代樂府民歌中的《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敕勒歌/北朝民歌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后被翻譯成漢語。
敕勒歌
出自《樂府詩集》
敕勒①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①敕勒: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fēng)格。《敕勒歌》一詩既刻畫了優(yōu)美的草原風(fēng)光,也表現(xiàn)了敕勒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豪情。
延伸閱讀
據(jù)說在公元546年,統(tǒng)治中國北部的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quán)之間爆發(fā)過一場大戰(zhàn)。東魏喪師數(shù)萬,軍心渙散,主帥高歡為安定軍心,請出軍中老將要他用歌聲來激勵軍旅的士氣,唱出了這首北魏將士們非常喜愛的敕勒歌。唱罷,士兵們受到很大的鼓舞,心情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