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與道教
一
唐代大詩人杜甫(712—770)年輕時的作品里,有一首歌詠山東省名山、五岳之一泰山的詩《望岳》。這首詩可能是他從父親杜閑任司馬之職的泰山山麓兗州向北眺望有感而作的。讓我們先來讀這首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的大意是,第一、二句,五岳之宗“岱”即泰山,到底是怎樣一座山呢?青綠的山麓延伸到齊國魯國,連綿不斷。第三、四句,造物主在這座山里集聚了“神秀”,象征“陰”的月亮和象征“陽”的太陽出沒山中,分割著夜晚和早晨。第五、六句,山中涌出的層層云彩激蕩我的胸懷,凝視歸鳥回巢,我的眼皮也快要裂開了。第七、八句,何時一定要登上絕頂,放眼了望腳下四周小小的群山。
這首詩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四句這一聯(lián)。第三句“造化鐘神秀”的“造化”,最早見于《莊子·大宗師篇》的“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這個詞在《淮南子》中也頻頻出現(xiàn),注為“造化,天地也”。很可能是道教徒的晉人王羲之在《蘭亭》一詩中有“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兜啦亍ざ葱俊け疚念悺防锸沼小抖葱`寶諸天世界造化經(jīng)》。總之,“造化”一詞可以說是道教色彩極為濃厚的用語。
繼“造化”之后,此句中的“神秀”一詞,道教意味則更為濃厚。早在晉朝,孫綽《游天臺山賦》(《文選》卷十一)的起句即為“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接著是“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臺。皆玄圣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在這里,天臺山對應(yīng)于海上仙境方丈、蓬萊,由此可知這是一座道教神仙色彩極為濃厚的山。而且,天臺山“夫非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夫非遠(yuǎn)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關(guān)于仙人的飲食生活“絕粒茹芝”,李善的注引用了《列仙傳》的“赤松子好食松實,絕谷”和《列仙傳贊》的“吞水須,茹芝莖,斷食休糧,以除谷氣”。也就是說,這座山只有仙人或通仙道的人才能居住。
關(guān)于天臺山,劉義慶的《幽明錄》里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朝的劉晨、阮肇進(jìn)山采谷皮,遇兩位女子,逗留半年后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世上已經(jīng)過了七代。
宋人張君房的《云笈七簽》(《道藏·太玄部》)卷二十七,對道教的十大圣地“十大洞天”之六的“赤城山洞”這樣記述道:“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臺州唐興縣,屬玄洲仙伯治之?!边@“赤城山洞”就是天臺山。形容這樣的圣山所具有的道教神仙之靈妙的用詞,就是“神秀”。
此外,“神秀”一詞還見于初唐楊炯的《少室山少姨廟碑》,“少室山者,山岳之神秀也”。少室山是五岳之一嵩山的西峰。在《云笈七簽》卷二十七里,嵩山處于十大洞天之次的“三十六小洞天”中第六位,即“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云山治之”。五代的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道藏·洞真部·記傳類》)的《中國五岳》中也記述道:“中岳嵩高山,岳神中天王,領(lǐng)仙官玉女一十二萬人,為五土之主。周回一千里,洛州告成縣。少室山、東京武當(dāng)山為佐命,太和山、陸渾山同佐理”。由此可知,這里的“神秀”也是用于形容少室山的道教神秘性。至于在少室山東面設(shè)廟祭祀的“少姨”,碑文曰“故老相傳云,啟母涂山之妹也”,即夏禹之妻的妹妹,不過,實際上可能是更為土俗的道教中的女神。
下面來探討第四句“陰陽割昏曉”。關(guān)于這一句,對道教味道比較敏感的宋人蔡夢弼在《草堂詩箋》中有注:“陰陽謂日月也。割者,分也。言泰山之高大,日月出沒相隱避,迭為昏曉也。”《九家注杜詩》中引用的宋人趙次公亦云:“下句又言其山之長大,如《史記》言昆侖,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在這里,二者都將“陰陽”釋為“日月”,其實這也是源于道教觀念。《云笈七簽》卷十三引用的《太清中黃真經(jīng)》中的《太極真宮章》有注“上界以七珍精氣為日月,下界以陰陽純氣為日月”,同書卷五十六引用的《元氣論》中有“陰陽乃日月雨澤,善風(fēng)和露,潤沃溉灌也”。
至此,讓我們再來重讀《望岳》全詩,就會發(fā)現(xiàn),泰山本身原來就被視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位,即“東岳太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中也記述道:“東岳泰山,岳神天齊王,領(lǐng)仙官玉女九萬人。山周回二千里,在兗州奉符縣,羅浮山、括蒼山為佐命,蒙山、東山為佐理?!庇纱送茰y,杜甫在歌詠泰山時,他的意識中混有以“神秀”、“陰陽”為象征的道教觀念,這種看法絕不能說是沒有道理的。
作為對這個看法的側(cè)面補(bǔ)充資料,有他的同時代人歌詠泰山之作。比如,曾為杜甫友人的李白(701—762),留下《游太山》六首,全篇自始至終都將泰山作為道教神仙圣地來歌詠。這里舉出其中第一首:
四月上太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籙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蓬瀛”,指東方海上三座神山中的蓬萊和瀛州?!敖鸹U臺”,是天帝傳授證書“金籙”的高臺?!坝衽?,即美麗如玉的仙女?!傲飨肌保窍扇说娘嬃?,據(jù)稱喝之能忘饑渴。只讀這一首,就足以充分感受到道教之靈妙。
杜甫題為《望岳》的詩另外還有兩首,都與這首詠泰山的詩密切相關(guān)。下面就來探討這兩首詩。先來看歌詠也是五岳之一的西岳華山的一首。這是乾元元年(758)杜甫從中央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后在往返洛陽途中遠(yuǎn)望華山所作: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括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詩的大意是,第一、二句,西岳華山像本尊一樣高聳而險峻,周圍諸峰如兒孫般低矮環(huán)繞。第三、四句,真想得到仙人的九節(jié)杖,拄著前去玉女洗頭盆的地方。第五、六句,要是進(jìn)到華山山麓的車箱深谷中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吧,高聳的箭括峰上似乎有通天之門。第七、八句,等秋風(fēng)吹來天氣涼爽以后,再去尋訪在那華山高處的白帝向他詢問修道的真正本源吧。
華山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居第四,被稱為“西岳華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總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对罏^名山記》里也有記述:“西岳華山,岳神金天王,領(lǐng)仙官玉女七萬人。山周回二千里,在華州華陰縣。地肺山、女幾山為佐命,西城山、青城山、峨眉山、嶓冢戎山、西玄吳山同佐理。”杜甫的這首詩,自始至終在歌詠這樣的道教圣地華山。
尤其顯著的是第三、四句。關(guān)于第三句的“仙人九節(jié)杖”,《草堂詩箋》引用了以下三個典故。其一,《劉根別傳》中的“孝武帝登少室,見一女,以九節(jié)杖仰指日,閉左目,開右目,氣且絕,又蘇息。武帝使問之所行何等。女子不答。東方朔曰,婦食日精者”。其二,《神仙傳》中王遙的條目,“天大雨。使弟子以九節(jié)杖負(fù)竹篋長數(shù)寸出行。衣皆不濕”。其三,《列仙傳》中的“王烈曾授赤城老人九節(jié)蒼藤竹柱杖。行地馬不能追”。另外,《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也有“太平道者,師持九節(jié)杖”的記載。
關(guān)于第四句的“玉女洗頭盆”,《九家注杜詩》的注者杜田引《集神錄》云:“明皇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山中頂石龜,其廣數(shù)畝,高三仞,其側(cè)有梯磴達(dá)背。建玉女祠。祠前有白石臼,號曰玉女洗頭盆。其中水色碧綠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加耗。”這個“洗頭盆”中的水,下雨不會增多,連日干旱不會減少,是如此靈妙之物。
此外,第八句也應(yīng)該注意?!鞍椎邸?,《周禮·天官·大宰》中原有“祀五帝”,唐人賈公彥對此有注:“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jì)。”本詩中的“白帝”應(yīng)該就是這句注釋里的白帝,不過,同時也是道教中的神?!对企牌吆灐肪硎酥幸玫摹独献又薪?jīng)》列舉的道教五方五帝的神名里,有“西方之神,名曰蓐收子,號曰夏里黃公。西方白帝西海君也”,與此相符。
“真源”一詞也應(yīng)該探討。在杜甫以前,梁朝劉孝儀的《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一詩中有“回輿下重閣,降道訪真源”,看似指佛教教義,這里應(yīng)該是指道教的真正本源?!对企牌吆灐肪砹玫摹督鸬ぴE》里有“水二火一,前者象,后者質(zhì),如身內(nèi)修道之真源,重玄義幽,暗契真理”。同書卷九十六引用的《老君本生經(jīng)頌》中有“眾生之本際,寂然無起滅。弱喪迷其根,自與真源別”。
還剩下的一首《望岳》詩,歌詠的仍然是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這是杜甫晚年于大歷四年(769)從湖南的潭州往衡州時遠(yuǎn)望所作: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
欻吸領(lǐng)地靈,澒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
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
有時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
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書經(jīng)·舜典》記載“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岱禮”。這首詩的基調(diào)就是歌詠皇帝舜曾經(jīng)巡幸的儒教圣山衡山。詩中雖然也贊嘆了祝融峰、紫蓋峰等南岳五峰的雄姿,不過中途以“恭聞”的形式插入一個傳聞,用四句來描述仙女魏夫人在群仙簇?fù)碇序v飛空中的景象,為本詩加入了道教情緒濃厚的一段。
“魏夫人”,指梁朝陶弘景《真誥》卷一等書中的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是道教神仙序列中排名上位的仙女?!恫萏迷姽{》引傳為韓愈所作的《南岳夫人內(nèi)傳》云:“姓魏,名華〔存〕,字賢安,晉司徒舒之女,讀書好神仙。年二十四,父母強(qiáng)嫁適太保掾南陽劉文。生二子,托疾乃異室,治舊集,潔齋百日,太極真人、方諸青童、腸谷神主、清虛真人,一降其室,授以仙經(jīng)隱書。后攜二子渡江,立壇起冢,謹(jǐn)修道法于南岳。有四真人降之,夫人再拜乞長生度世。景林真人曰:‘虛星早鑒爾之用心,太極已注子于玉札,刻石,上清丹文錦籍。應(yīng)為紫虛元君、上真司命?!旨用街?,封南岳夫人治南岳”。將此傳記的作者視為韓愈可能是不對的。陶弘景的《真誥》卷七里說《南真?zhèn)鳌纷髡呤欠跺??!短綇V記》卷五十八《魏夫人》的末尾注有“出自《集仙錄》及本傳”,《集仙錄》應(yīng)該是指杜光庭的《墉城集仙錄》。此外,杜甫的同時代人顏真卿在《晉紫虛元君領(lǐng)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之魏夫人仙壇碑銘》(《顏魯公文集》卷九)中更詳細(xì)地陳述了魏夫人的經(jīng)歷,《廣記·魏夫人》中也提到過這個碑銘。
此段中的“飛霜”一詞,見于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雜應(yīng)》:“或問不熱之道。抱樸子曰:‘或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行六癸之氣,或服玄冰之丸,或服飛霜之散。’”由此可知,這個詞也并非與道教無緣。
而且,衡山也是三十六小洞天中居第三位的“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岳瀆名山記》云:“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領(lǐng)仙官玉女三萬人。山周回二千里,以霍山、潛山為儲副,天臺山、句曲山為佐理?!笨傊?,這第三首《望岳》詩也還是與道教神仙氣氛無不關(guān)連。由此看來,對杜甫來說,以泰山為首的五岳,既是儒教規(guī)定的圣山,同時也是,不,或許可以說,更是依據(jù)道教定義的圣地。
二
以上,我們通過三首《望岳》詩探討了杜甫對道教世界的興趣。他的這種興趣,在年輕時寫的詩中已經(jīng)顯露出來。在這一點上,起了重要作用的,是他在詩歌方面的先輩同時也是道教方面的先輩李白。杜甫有相當(dāng)多歌詠李白的詩,應(yīng)該注意的是,他提及李白時,涉及李白的道教修養(yǎng)的地方很多。比如,被認(rèn)為是杜甫最早時期的詩作《贈李白》是這樣的: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jī)巧。
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第五、六句中,“使我顏色好”的返老還童之源的道士食物“青精飯”,據(jù)稱是太極真人青精先生所傳,其作法是:把南燭這種樹的樹葉搗爛,熬出湯來蒸飯,米熟后把飯曬干,就能得到青色的干飯。早在梁朝陶弘景的《真誥》里就有記載,卷十四中有后漢龍伯高“從仙人刁道林受服胎氣之法,又常服青方”,同卷中還有“霍山中有學(xué)道者鄧伯元、王玄甫,受服青精石飯吞日丹景之法”?!对企牌吆灐肪砥呤闹幸玫摹短珮O真人青精乾石飯上仙靈方》中詳細(xì)記述了制作方法:“生白粳米一斛五斗,更舂治,折取一斛二斗,得稻名有青者,如豫章西山青米、吳越青龍稻米是也。青米理虛而受藥氣,故當(dāng)用之。盛治,勿令雞犬穢物臨見之。南燭草木葉五斤。燥者用三斤。”同卷引用的《太上肘后玉經(jīng)方》八篇中的《青精先生米飯方》記述道:“白梁米一石,南燭汁浸,九蒸九曝,干可三斗已上。每日服一匙飯下。一月后用半匙,兩月日后可三分之一。盡一劑,則腸化為筋,風(fēng)寒不能傷,須鬢如青絲,顏如冰玉。此方若人服之,役使六丁天兵衛(wèi)侍。秘之勿傳。當(dāng)獲神仙。切慎妄傳?!?/p>
第七句的“大藥”,是指長年修行后得到的道教中的貴重藥品。《抱樸子·內(nèi)篇·雜應(yīng)》中有“惟服食大藥,則身輕力勁,勞而不疲矣”,這里的“大藥”就是指金丹。《云笈七簽》卷五十六引用的《元氣論》中有“呼吸導(dǎo)引,修福修業(yè),習(xí)學(xué)萬法,得服大藥”。最后一句中的“瑤草”,應(yīng)該也是指如靈芝一類生長在神仙世界里的植物。梁朝江淹的《別賦》中有“君結(jié)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李善的注釋引用了宋玉《高唐賦》中的“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臺。精魂為草,寔曰靈芝”。
杜甫的另一首《贈李白》也有如下詩句: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丹砂”,是制造水銀的原料,代表性的仙藥?!案鸷椤?,是晉朝的仙道大家,闡述道教教義之書《抱樸子》的作者。
他在《冬日有懷李白》一詩中也寫到:
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
下句中的“還丹”,是指丹砂煉成之后得到的靈妙仙藥。《抱樸子·內(nèi)篇·金丹》云:“第四之丹,名曰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朱鳥鳳凰,翔覆其上,玉女至旁。以一刀圭合水銀一斤火之,立成黃金。以此丹涂錢物用之,即日皆還。以此丹書凡人目上,百鬼走避。”《云笈七簽》卷六十六中引用的《丹論訣旨心照》的《旨敘訣》中有“夫還丹者,被日月運(yùn)成”,同書卷七十二引用的《大還丹契秘圖》中有“大還丹者,乃日之魂,月之魄,二曜精氣之所致也”,解釋了“還丹”與“日月”的關(guān)系。
從以上引用的杜甫詩可以很明確地看出,他不但對作為詩人的李白,而且對作為修行道教徒的李白也抱有相當(dāng)濃厚的興趣。而更進(jìn)一步增進(jìn)杜甫的這種興趣的,則可能是他們共同的友人道士元丹丘。李白有十余首歌詠元丹丘的詩,李長之以此為資料,在《道教徒詩人李白與其痛苦》中的《李白求仙學(xué)道生活的輪廓》一章里詳細(xì)論述了元丹丘與李白的關(guān)系。
杜甫也有寄給元丹丘的詩《玄都壇歌寄元逸人》。這里的“玄都”,是指神仙集聚的天上首都。《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卷一(《道藏·洞真部·本文類》)中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部制我界,統(tǒng)承玄都”,南齊嚴(yán)東的注釋里記述大羅天:“上有玄都之山,七寶之臺。臺有三寶神經(jīng)。大圣一日三時,上朝七寶之臺,旋行誦詠,以制萬魔也?!绷硗?,《云笈七簽》卷八引用的《釋曲素訣辭五行秘符》中也有“玄都上有九曲崚嶒鳳臺,皆結(jié)自然鳳氣而成”?!靶級?,可能就是模仿這樣的玄都臺的壇吧。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杜甫的這首詩: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jié)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fēng)寒。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誠長往,芝草瑯玕日應(yīng)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第一句中元丹丘曾經(jīng)隱居的“東蒙峰”,是位于山東的修道仙山。《云笈七簽》卷十二引用的《上清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中有“駕欻接生宴東蒙”,注云“東蒙,東海仙境之山也”。第二句的“蒼精龍”,一說為劍,一說為道教護(hù)符,總之是道士佩帶之物?!恫萏迷姽{》引用的《神仙訣錄》中有“蒼精龍,驅(qū)鬼神之符也。東方青帝蒼龍之精。景者,日月之影也。道家呼吸日月之光景,以取其精氣。故受籙佩符,能驅(qū)攝鬼神也”。第三句中元丹丘現(xiàn)在居住的“子午谷”,穿過長安正南面的秦嶺山脈,也是適合道士修驗的場所。“子午”,是道教的重要用語,表示頭腦等。《云笈七簽》卷五十五引用的《入室思赤子法》中有“陽精光于子午,收明于卯酉。子午者,洞房也。卯酉者,明堂也”。第六句中的“青石”,與玄都壇有關(guān)。《草堂詩箋》引傳為漢代東方朔所作的《神異經(jīng)》云:“東方有宮,青石為壇。左右闕高百丈,畫以五色?!边@里的“壇”,在其他版本里寫作“墻”。不過,后世姚合《題金州西園九首》中的《松壇》一詩里有“盤盤松上蓋,下覆青石壇”一句,所以,“青石”總之是與道教的壇有關(guān)連的。第七句,與“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guī)”這個傳說有關(guān),但“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的典故不詳。第八句,描寫神仙世界的女王西王母降臨的情景,《草堂詩箋》引《漢武故事》云:“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忽有一青鳥,從四方集殿前。上問東方朔:‘何鳥也?’朔曰:‘西王母必降。’是夕漏七刻,西方隱隱若雷聲。有頃,王母乘紫云車而至。”關(guān)于這兩句,《草堂詩箋》有注“此假子規(guī)以對王母,蓋子規(guī)乃蜀帝故也”。第十句里的“芝草”、“瑯玕”,都是使人長生不老的植物仙藥?!恫萏迷姽{》引《漢武內(nèi)傳》云:“王母曰:‘太上之藥有廣庭芝草、碧?,槴\?!薄对企牌吆灐防镆灿小岸嗌裣芍ゲ荨?、“吞瑯玕之華”等基于《真誥》的記述。最后的第十二句里的“福地”,是指適合神仙居住的道教圣地。元丹丘居住的子午谷,可能就在《云笈七簽》卷二十七引用的《天地宮府圖》里“七十二福地”的第五十六“玉峰”之中。關(guān)于此地有說明“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抖刺旄5卦罏^名山記》的“七十二福地”里也有“翠微山在西安府,有終南太一觀”的記述。
以上列舉的從《贈李白》開始顯示出杜甫對道教的傾斜的詩,都是收錄在《宋本杜工部集》卷一、卷九中的早年之作。此后杜甫一直保持了對道教的興趣,關(guān)于這一點,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的《杜甫的宗教信仰》一章里有論述。
三
不過,杜甫對道教的興趣,并非單單只由于他與李白、元丹丘等人的交游這種個人原因,廣而言之,也是整個社會向道教傾斜的時代風(fēng)氣使然。這一點可以從他獻(xiàn)給唐玄宗的《三大禮賦》即《朝獻(xiàn)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于南郊賦》這三部作品中顯示出來。據(jù)唐人封演《封氏聞見錄》卷一《道教》的記載,唐朝皇帝因為與老子同姓李,自高祖以來便崇拜道教,至唐玄宗更為熱心,他著有注釋《老子》的《御注道德經(jīng)》。又據(jù)《資治通鑒》卷二一六的記載,天寶八載(749)五月,太白山人李渾等人上言,說是遇到了告知玉板石記在金星洞的神人,唐玄宗便讓御史王鉷去取,他自己參拜了太清宮。翌年九載十月,太白山人王玄翼又上言,說他遇到玄元皇帝即老子,老子告訴他寶仙洞里有妙寶真符,于是唐玄宗又讓刑部尚書張均等人去取。然后,在天寶十載(751)春正月壬辰(八日),唐玄宗朝獻(xiàn)太清宮;癸巳(九日),朝享太廟;甲午(十日),于南郊合祭天地。這被稱為“三大禮”。杜甫的這三篇賦歌詠的就是這“三大禮”。下面,我們以最先的《朝獻(xiàn)太清宮賦》為中心來探討這三篇賦。
“太清宮”,是祭祀唐高宗曾經(jīng)贈予圣祖玄元皇帝尊號的老子的宮殿。正如《唐會要》卷五十《尊崇道教》引用的玄宗天寶二年三月十二日之制所言:“圣祖所理,本在諸天。將欲降靈,固宜取象。況惟帝號,豈可名宮。其在京玄元宮宜改為太清宮,東都改為太微宮,天下諸郡改為紫極宮?!碧鞂毝d(743),唐玄宗將位于首都長安大明宮稍南的大寧坊的太上玄元皇帝宮改為太清宮。正如唐人張彥遠(yuǎn)的《歷代名畫記》卷三《記兩京外州寺觀畫壁》所記,“太清宮,殿內(nèi)絹上寫玄元真,是吳”,宮里有吳道玄作的老子畫像?!疤濉?,是道教三十六天中僅次于大羅天的最高仙境“三清天”之一,有太上老君即神格化了的老子的宮殿。《云笈七簽》卷三引用的《道教三洞宗元》云:“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駥毦卧谔寰常创蟪嗵煲?。其氣玄白?!蓖瑫矶逡玫摹侗汲斤w登五星法》中有“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并各有官寮、公卿、大夫、侯伯,署置如一”。這里是說,天上也有太清宮。
杜甫的這篇賦,同樣也充滿了道教神仙氣氛。比如,開頭一段這樣描寫唐玄宗行幸太清宮的情形:
甲子王以昧爽,春寒薄而清浮。虛閶闔,逗蚩尤,張猛馬,出騰虬,捎熒惑,墮旄頭。風(fēng)伯扶道,雷公挾輈。通天臺之雙闕,警溟漲之十洲。浩劫磊砢,萬山颼飀。欻臻于長樂之舍,嵬入乎昆侖之丘。
在這里,杜甫將遙望太清宮看到的那種充滿神仙氣氛的景象,表現(xiàn)為神仙們居住的天臺山上聳立的宮門,又表現(xiàn)為東方朔《十洲記》里的神仙們居住的蔚藍(lán)大海遙遠(yuǎn)彼岸的仙境十洲,還比擬為漢武帝的長樂宮、西方仙山昆侖山。這些都是道教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場所。
然后是在廟中陳列供物的一段:
于是翠蕤俄的,藻藉舒就。祝融擲火以焚香,溪女捧盤而盥漱。群有司之望幸,弁名物之難究。瓊漿自間于粢盛,羽客先來于介胄。
“祝融”,是司火之神,儒教里有這個神,不過《云笈七簽》卷三十六引用的《攝生月令》夏六月的項目里有“其神祝融”,故同時也是道教的神?!跋?,是自然界里伺候神仙的仙女。后人李賀送給吳道士的《綠章封事》一詩中有“石榴花發(fā)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之句。宋人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卷二中記述,道士張素卿曾在青城山丈人觀“畫五岳、四瀆、十二溪女等”。“瓊漿”,是神仙的飲用物。《云笈七簽》卷七十七引用的《帝女玄霜掌上錄》里列舉神仙食物“一名帝女玄霜,二名瓊漿,……”?!坝鹂汀?,是身上長羽的仙人。北周王褒的詩《和從弟佑山家詩二首》中有“仙童時可遇,羽客屢相逢”之句。
再下去,當(dāng)唐玄宗念祈愿文時,
天師張道陵等,洎左玄君者,前千二百官吏,謁而進(jìn)曰,
“張道陵”,當(dāng)然就是后漢五斗米道創(chuàng)始者,被后世道教徒尊為“天師”的人物。他有多種傳記,《太平廣記》卷八引用的《神仙傳》這樣記述道:“張道陵者,沛國人也?!鞂W(xué)長生之道,得黃帝九鼎丹法?!伺c弟子入蜀,住鵠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乃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千乘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shù)?;蜃苑Q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薄白笮?,應(yīng)該是《云笈七簽》卷四十五引用的《秘要訣法》中《朝真儀》里所說的“左玄真人”,文中記述道:“太上道君著九色云霞之帔,戴九德之冠。左玄真人在左,右玄真人在右。龍虎君、玉童、玉女并在左右。天師在西位。四面功曹使者?!薄扒Ф俟倮簟?,應(yīng)該是前出《朝真儀》中張道陵向神仙們致意時呼喊的名字“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百千萬重道氣、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中的“千二百官君”。在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四《玉格》中也有“仙位有九太帝、二十七天君、一千二百仙官、二萬四千靈司、三十二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