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1】,南山歸敝廬【2】。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3】。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4】。
永懷愁不寐【5】,松月夜窗虛。
【注釋】
【1】北闕:指朝廷奏事處。【2】敝廬:破舊的居所。【3】故人疏:老朋友因之而疏遠。【4】青陽:春天?!?】永懷:郁于胸懷而不去。
【譯文】
何必向朝廷上書求官?還是歸隱南山草廬吧。我缺少才干,遭明主遺棄,窮途多病,朋友往來漸稀。白發(fā)日增催人老,新春轉(zhuǎn)眼又一年。我滿懷愁緒,徹夜不眠,窗外松樹、月夜一片空虛。
【賞析】
孟浩然早年用世之心較強,四十歲時曾西游長安應(yīng)進士舉,然而落第,沒被朝廷器重,于是歸隱山林。這首詩就抒發(fā)了這種仕途失意后的失望、哀傷、自憐、自解的復雜感情。
相傳,孟浩然曾被王維私邀至內(nèi)署,適逢唐玄宗至,孟浩然于慌亂間躲入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jù)實奏聞,玄宗命出見,索其詩,孟浩然于是誦讀了此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可見此詩盡管寫得婉曲含蓄,其弦外之音還是一聞即知,結(jié)果,孟浩然被放歸襄陽。
詩的品賞知識
對仗的種類
對仗在運用中有寬嚴之分,因而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的類型,這里簡要介紹幾種重要的類型。
一、工對。凡同類的詞相對,叫作工對。名詞可以細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名詞相對更是工對。如《歲暮歸南山》中的“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二、寬對。一般而言,只要句型相同、詞性相同,即可構(gòu)成對仗,這種對仗,一般稱為“寬對”。
三、借對。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個詞互為對仗,叫作借對。如“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借用了桃李的“李”這一含義來與“茅”字對仗。
四、流水對。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它們各自獨立。但也有一種對仗的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之間是一個整體,分別獨立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叫作流水對。
起首二句記事,敘述停止向朝廷上書求仕,歸隱南山破舊的家居處。三、四句是回述自己不得志的緣由,之所以被明主拋棄,是因為自己不才,身體多病,所以與朋友來往也稀疏了,字字包含著悲傷、失意卻又自我疏解的復雜心緒。仕途渺茫,而鬢發(fā)已白,又是新的一年到來了?!按摺?、“逼”二字生動地展現(xiàn)了詩人對年華虛度而功名難就的憂慮焦急和無能為力。他滿懷不可排解的苦悶而夜不能寐,見得窗外松樹月夜,一片空虛。其中“虛”字使情景渾一,那迷蒙空寂的夜景,與落寞惆悵的心緒融會在一起。
全詩層層輾轉(zhuǎn)表達,句句語涉數(shù)意,構(gòu)成悠遠深厚的藝術(shù)風格。